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AR时序法分离大气延迟相位与地形及MODIS水汽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杨成生 张勤 张菊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6,共5页
根据大气垂直分层延迟与地形的强相关特性,利用覆盖大同地区的40景Envisat ASAR影像进行大气延迟分离实验,并对分离的大气延迟相位与地形和MODIS水汽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 INSAR 时间序列分析 大气延迟相位 MODIS 永久散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轨星载InSAR形变监测中一种改进的大气延迟相位校正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祝杰 李瑜 +5 位作者 王坦 常占强 于文 韩宇飞 王阅兵 刘洋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64-1169,共6页
在传统空间辐射计方法基础上,将对流层中水汽垂直分层效应集成到校正模型中,提出一种改进的InSAR大气延迟相位校正方法。为验证改进方法的可行性,利用MERIS近红外水汽产品去除北京地区地面沉降InSAR监测中的大气延迟相位。以陆态网络GNS... 在传统空间辐射计方法基础上,将对流层中水汽垂直分层效应集成到校正模型中,提出一种改进的InSAR大气延迟相位校正方法。为验证改进方法的可行性,利用MERIS近红外水汽产品去除北京地区地面沉降InSAR监测中的大气延迟相位。以陆态网络GNSS站点监测结果为基准,验证改进的大气校正方法的监测精度。改进的大气校正方法、空间辐射计校正法和未校正的InSAR监测结果与陆态网络GNSS站点监测结果对比显示,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88 cm、0.603 cm、0.685 cm,表明改进的方法相比于未校正和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能有效削弱干涉图中的大气延迟相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大气延迟相位 MERIS 地面沉降 陆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BAS-DInSAR技术提取腾冲火山区形变时间序列 被引量:23
3
作者 季灵运 王庆良 +4 位作者 崔笃信 胡亚轩 郝明 李煜航 秦姗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9-153,159,共6页
基于6景JERS-1 L波段SAR影像,利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通过线性形变相位、非线性形变相位、大气延迟相位以及地形残差相位的分离,提取了腾冲火山地区1995—1997年间地表形变时间序列(雷达视线向),与2003—2004年的GPS观... 基于6景JERS-1 L波段SAR影像,利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通过线性形变相位、非线性形变相位、大气延迟相位以及地形残差相位的分离,提取了腾冲火山地区1995—1997年间地表形变时间序列(雷达视线向),与2003—2004年的GPS观测结果对比表明,SBAS-DInSAR技术提取地壳形变的精度可达亚厘米级。时间序列形变显示胆札-高田断裂两侧形变差异性显著,可能与其下方存在的地壳岩浆囊的活动有关。打鹰山地区地表形变揭示其下方可能存在隐伏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DInSAR JERS-1 形变时间序列 大气延迟相位 腾冲火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BAS-InSAR技术研究印尼Agung火山的形变特征与岩浆房参数 被引量:4
4
作者 季灵运 ZHONG Lu +2 位作者 王庆良 刘瑞春 秦姗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318,407,共6页
基于ALOSPALSAR影像,利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提取了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Agung火山2007~2009年的地表形变时间序列,并基于Mogi点源模型和竖直椭球体模型反演了岩浆房参数。结果表明:Agung火山地区大气延迟相位干... 基于ALOSPALSAR影像,利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提取了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Agung火山2007~2009年的地表形变时间序列,并基于Mogi点源模型和竖直椭球体模型反演了岩浆房参数。结果表明:Agung火山地区大气延迟相位干扰较严重,Agung火山在2007~2009年发生了较明显的隆升形变,且与时间呈正相关。竖直椭球体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InSAR形变场,岩浆房位于火山体下方约5km处。SBAS—InSAR结果表明,应加强跟踪监测Agung火山的潜在喷发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形变时间序列 Agung火山 岩浆房参数 大气延迟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