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耕区大气干湿沉降通量特征监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1
作者 杨鹏至 郭军 +3 位作者 肖粤新 李聪 陈方伟 汤恒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63-67,86,共6页
为了研究农耕区大气干湿沉降元素通量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汨罗市布设13个大气干湿沉降采样点位,系统收集了大气干湿沉降样品52件,并结合大气点位周边的表层土壤数据,对研究区大气干湿沉降特征、大气干沉降与对应... 为了研究农耕区大气干湿沉降元素通量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汨罗市布设13个大气干湿沉降采样点位,系统收集了大气干湿沉降样品52件,并结合大气点位周边的表层土壤数据,对研究区大气干湿沉降特征、大气干沉降与对应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汨罗市大气干湿沉降年通量从小到大依次为Hg<Cd<As<Cr<Pb,各个元素含量间存在明显差异,Cr、Pb为汨罗市大气干湿沉降中主要的重金属元素。大气干沉降与相对应的土壤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大气干沉降不是汨罗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As和Pb是主要潜在的非致癌风险因子,其非致癌风险商(HQ)对非致癌风险指数(HI)的贡献率占比均超过35%,但是5种重金属中的HI值<1,说明非致癌健康风险影响较小;As、Cd、Cr的重金属致癌性风险指数(CR)均小于10^(-6),所以不存在致癌性风险。儿童的As、Pb的HI分别为0.83和0.73,小于1.00,非致癌风险可能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干湿沉降 重金属 沉降通量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经济区As等元素大气干湿沉降通量及来源研究 被引量:62
2
作者 汤奇峰 杨忠芳 +2 位作者 张本仁 冯海艳 王洪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2004年8月—2005年8月在四川省成都、德阳等6万km2的农田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大气样品采集,共采集干、湿沉降样品28件,分别测试干、湿沉降中B、Mo、Mn、Zn、As、Cd、Hg、Pb、K、Ca、Na和Mg元素含量,计算获得各元素的年沉降通量;其中4种... 2004年8月—2005年8月在四川省成都、德阳等6万km2的农田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大气样品采集,共采集干、湿沉降样品28件,分别测试干、湿沉降中B、Mo、Mn、Zn、As、Cd、Hg、Pb、K、Ca、Na和Mg元素含量,计算获得各元素的年沉降通量;其中4种有害元素年沉降通量平均值分别为As2.77mg.m-2.a-1、Cd1.77mg.m-2.a-1、Hg0.10mg.m-2.a-1、Pb45.95mg.m-2.a-1。应用主成分分析对大气干湿沉降中各元素进行区分,取得了相当好的结果。其中第一主成分为Hg、Pb、Zn、Cd、Mo和As;第二主成分为K、Mg、Na、Mn和B;第三主成分为Ca。主成分对原始变量解释度达到94.88%,第一主成分说明Hg、Pb、Zn、Cd、Mo和As是影响大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将各干湿沉降接收点元素沉降通量与相应点位土壤元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表明,Pb、Hg在两种介质中相关性显著,说明土壤中Pb、Hg积累与大气干湿沉降具有密切关系,其他元素来源则更为复杂。通过不同地区重金属元素沉降通量的比较发现,各地区元素沉降通量差异明显,其中成都和德阳两地As、Cd、Hg、Pb沉降量显著较高,说明沉降中污染元素来源与不同地区工矿企业类型和数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干湿沉降 金属元素 沉降通量 来源 成都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元素的大气干湿沉降通量 被引量:55
3
作者 丛源 陈岳龙 +2 位作者 杨忠芳 侯青叶 王洪翠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7-264,共8页
从2005年11月到2006年11月,采用被动方式同时采集了北京市平原区10个地点的大气干、湿沉降样品共计39件。分析干、湿沉降样品中K、Na、Ca、Mg、Cd、Hg、Pb、As、B、Mo、Mn、Zn、Cu、Cr、Ni元素的含量,分别计算出各元素的年沉降通量。其... 从2005年11月到2006年11月,采用被动方式同时采集了北京市平原区10个地点的大气干、湿沉降样品共计39件。分析干、湿沉降样品中K、Na、Ca、Mg、Cd、Hg、Pb、As、B、Mo、Mn、Zn、Cu、Cr、Ni元素的含量,分别计算出各元素的年沉降通量。其中,有害金属元素Cd、Hg、Pb、As的年沉降通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36、0.24、219.95、29.00(g/hm2·a)。对比后发现,研究区大气中Cd和Hg的年输入通量远远低于四川成都经济区,Cd和Hg的大气污染状况相对南方地区较轻,As和Pb的年输入通量相对成都经济区差异较小。研究区元素的大气沉降通量与同点位的土壤元素的相关分析表明,元素的沉降通量并不是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元素的主要输入途径,大气沉降中的元素主要来自远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干湿沉降 沉降通量 金属元素 土壤元素 北京市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市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元素通量及来源 被引量:28
4
作者 汤洁 李娜 +3 位作者 李海毅 卞建民 李昭阳 崔玉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7-513,共7页
大庆市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开展重金属沉降通量及来源研究对于评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于2008年4月至次年4月采用被动采样技术共收集大气干湿沉降样品17份,配套土壤17份。... 大庆市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开展重金属沉降通量及来源研究对于评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于2008年4月至次年4月采用被动采样技术共收集大气干湿沉降样品17份,配套土壤17份。通过AFS-230E原子荧光光度计法和ICP-AES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试与分析了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计算了沉降通量和富集因子。元素沉降通量与配套土壤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g、Cd、As、Cr、Ni、Pb的沉降通量较低,而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源的Zn、Pb、As、Cd表现出较强或极强度的富集;土壤Zn、Cd的积累与大气沉降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他元素来源较为复杂,不同地区元素沉降通量之间差异显著。沉降量主要与城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口数、工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干湿沉降 重金属 污染源 通量 大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地区大气干湿沉降元素通量及来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波 刘娅 +3 位作者 姚燕 方芳 张志强 徐学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6-182,共7页
通过检测吉林省西部地区大气干湿沉降中各元素含量,追踪其可能来源,探讨影响吉林西部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吉林省西部均匀布置大气干湿沉降采集点共55个,采样密度为15个/万km2。样品的检测在国土资源部长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 通过检测吉林省西部地区大气干湿沉降中各元素含量,追踪其可能来源,探讨影响吉林西部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吉林省西部均匀布置大气干湿沉降采集点共55个,采样密度为15个/万km2。样品的检测在国土资源部长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进行。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富集因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吉林省西部大气中常量元素Al、Ca、Fe、K、Mg、Na以及N、C元素均表现出较高的沉降通量,采样点湿样部分与干样部分元素平均沉降通量及比值显示,所有元素均为沉淀部分大于溶解部分;各元素富集因子均值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大气综合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F1(F、Ni、Mo、Co、Cr、Cu、Mn、Zn、P、Hg、Ca、Fe、Mg)中除Zn外,其余元素的富集因子均接近1或远小于1,说明大气中的这些元素主要输入源为自然源或是自然界中沙土、岩石风化的尘埃。影响大气综合质量评价的次要因子F2(U、Th、Pb、C、As、Al、K、Na、B、N)中的各元素除U、Th、K、Na来源于自然源外,其余元素主要来源为人为源或受人为污染的可能性大。各元素主要以固态形式存在于大气沉降样品中。来自于自然源或自然界中沙土、岩石风化的尘埃是影响吉林省西部大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人为污染是次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干湿沉降 沉降通量 元素 吉林省西部 环境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子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研究济南市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含量及年沉降通量特征 被引量:19
6
作者 赵西强 庞绪贵 +1 位作者 王增辉 战金成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5-251,共7页
大气降尘是地表土壤重金属元素的重要来源,研究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并进行源解析对制定污染防控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济南市大气干湿沉降中8... 大气降尘是地表土壤重金属元素的重要来源,研究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并进行源解析对制定污染防控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济南市大气干湿沉降中8种重金属(砷镉铬铜汞镍铅锌)含量特征;采用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大气干湿沉降物中镉铬铜汞镍铅锌平均含量分别为2.07 mg/kg、135.9 mg/kg、65.7 mg/kg、218.6μg/kg、110.7 mg/kg、380 mg/kg,显著高于土壤背景值,且富集程度高,明显受人为活动污染。镉铜汞铅主要来源于燃煤,砷铬来源于道路尘,镍来源于土壤,锌来源于交通尘;燃煤和道路尘对大气降尘的贡献率为50.13%,两者是济南市大气降尘污染的主要来源。大气干湿沉降对城区表层土壤中镉汞铬铅锌及砷的含量水平影响显著,其中锌年沉降通量最高(均值148 mg·m-2·a-1),汞年沉降通量最低(均值0.085 mg·m-2·a-1),且镉汞含量增长速率较高;大气干湿沉降对砷铬在土壤中的累积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主成分分析方法 大气干湿沉降 重金属 污染来源 沉降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氮磷大气干湿沉降时空特征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涛 杨柳燕 +1 位作者 胡志新 孙一宁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年第6期20-24,42,共6页
为了探索太湖氮磷营养盐干湿沉降特征及对太湖营养盐输入的贡献,于2011年不同季节采集太湖不同位点的大气干湿沉降样品,分析干湿沉降中氮(N)和磷(P)的形态和沉降量。研究结果表明,输入太湖的磷以干沉降为主,而氮以湿沉降为主。在太湖干... 为了探索太湖氮磷营养盐干湿沉降特征及对太湖营养盐输入的贡献,于2011年不同季节采集太湖不同位点的大气干湿沉降样品,分析干湿沉降中氮(N)和磷(P)的形态和沉降量。研究结果表明,输入太湖的磷以干沉降为主,而氮以湿沉降为主。在太湖干沉降中总无机氮(TIN)占总氮(TN)的77.1%,溶解性磷(DIP)占总磷(TP)的77.9%。干沉降中TIN主要以NH4+-N为主。西太湖是TN与TP通过大气干湿沉降输入太湖的最高湖区。太湖全年大气TN沉降总量为20 978 t,TP沉降总量为1 268 t,因此,氮磷大气干湿沉降是太湖营养盐输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干湿沉降 富营养化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干湿沉降:地下河多环芳烃的重要来源——以广西清水泉地下河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孔祥胜 苗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9-247,共9页
为证实大气干湿沉降物是岩溶地下河中多环芳烃(PAHs)的来源,研究选择了某城市典型的岩溶地下河水源地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大气干湿采样器、聚氨酯泡沫(PUF)大气被动采样器分别采集大气及其干湿沉降物样品,同时采集地下河水样和分层采... 为证实大气干湿沉降物是岩溶地下河中多环芳烃(PAHs)的来源,研究选择了某城市典型的岩溶地下河水源地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大气干湿采样器、聚氨酯泡沫(PUF)大气被动采样器分别采集大气及其干湿沉降物样品,同时采集地下河水样和分层采集流域土壤,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16种PAHs优先控制污染物。结果表明,地下河流域大气干湿沉降中PAHs的干湿沉降通量为147.26 ng·183;(m2·183;d)-1,流域 PAHs 沉降量为1943.8 g;大气中的 PAHs 浓度为45.33 ng·183;m-3;地下河水中 PAHs 浓度平均值为220.98 ng·183;L-1;土壤中PAHs浓度为38.72 ng·183;g-1;大气、降雨和土壤中PAHs组成以2~3环的萘、芴、菲、荧蒽、芘5种为主,地下河水中以芴、菲、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a]芘6种为主。利用地下河多介质中的16种PAHs成分谱、特征比值结合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PAHs的源解析,研究显示大气干湿沉降是岩溶地下河水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这归因于岩溶地区防污性能的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地下河 大气干湿沉降 成分谱 多介质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工业区空气和大气干湿沉降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苗迎 孔祥胜 李成展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2-737,共6页
为了确定重工业城市空气和大气干湿沉降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现状,在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双冲村附近设置空气被动采样器和大气干湿沉降采集器,利用16种多环芳烃的成分谱,结合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柳州市具体情况,确定柳州市大气中PAHs污染... 为了确定重工业城市空气和大气干湿沉降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现状,在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双冲村附近设置空气被动采样器和大气干湿沉降采集器,利用16种多环芳烃的成分谱,结合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柳州市具体情况,确定柳州市大气中PAHs污染状况,结果表明:①柳钢和双冲村空气中∑PAHs浓度分别为519. 44、541. 45 ng·d^(-1),降雨中∑PAHs浓度分别为581. 88、756. 09 ng·m^(-2)·d^(-1),降尘中∑PAHs浓度分别为735. 86、1 558. 51 ng·g^(-1)·d^(-1);②空气中PAHs各环比例为2~3环> 4环> 5~6环,降雨中4环> 2~3环> 5~6环,降尘中4环> 5~6环> 2~3环,确定柳州市大气中PAHs来源于重工企业燃煤生产;③与其他地区相比,研究区大气中PAHs污染严重,PAHs通过直接摄入、呼吸和皮肤接触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工业区 空气 大气干湿沉降 多环芳烃 污染特征 柳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石围天坑群有机氯农药的大气干湿沉降 被引量:3
10
作者 孔祥胜 祁士华 +1 位作者 黄保健 张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49,共8页
为研究大气有机氯农药(OCPs)的沉降对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影响,选择典型的大石围天坑,采用大气干湿采样器分季节进行了为期一年(2007-03—2008-03)的大气干湿沉降样品采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22种有... 为研究大气有机氯农药(OCPs)的沉降对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影响,选择典型的大石围天坑,采用大气干湿采样器分季节进行了为期一年(2007-03—2008-03)的大气干湿沉降样品采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22种有机氯农药。结果表明,大气干湿沉降中PAHs的干湿沉降通量为10.236~88.728 ng(/m.2d),平均值为48.974 ng(/m.2d),研究期间大石围天坑的OCPs沉降量为2.986 g;OCPs沉降通量的空间分布为东垭口>南垭口>北哑口>西峰,与风的进出口密切相关;不同季节的沉降通量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春、夏季OCPs沉降通量高于秋、冬季1.0倍,且春季以滴滴涕(DDTs)和六氯苯(HCB)为主,夏季以β-硫丹和HCB为主,秋季以HCHs和顺式-氯丹为主,冬季以HCHs为主。研究区大气OCPs沉降通量与季风、地理位置、降雨量和温度等因子密切相关;OCPs来源分析显示大石围天坑群春、夏季大气中OCPs主要来源于高气温、低海拔的水稻、水果主产区百色、南宁盆地的远距离传输,秋、冬季则来源于北部相邻的贵州省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岩溶 大石围天坑 大气干湿沉降 广西乐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郊空气和大气干湿沉降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孔祥胜 苗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4-42,共9页
采用空气被动采样器和大气干湿采样器分夏、冬季采集大气及其干湿沉降物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16种多环芳烃(PAHs)优先控制污染物。结果表明:冬、夏季大气干湿沉降物中PAHs的平均值分别为581.06、174.59ng/(m2·d),冬季P... 采用空气被动采样器和大气干湿采样器分夏、冬季采集大气及其干湿沉降物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16种多环芳烃(PAHs)优先控制污染物。结果表明:冬、夏季大气干湿沉降物中PAHs的平均值分别为581.06、174.59ng/(m2·d),冬季PAHs的组成以2~3环PAHs为主,夏季以4~6环PAHs为主;冬、夏季空气中PAHs的平均值分别为149.16、168.70ng/d,均以2~3环PAHs为主。大气干湿沉降物PAHs的沉降通量时空变化为:冬季,商住文教混合区>农业区>工业区;夏季,工业区>农业区>商住文教混合区;冬季大于夏季3.3倍。空气PAHs沉降通量的时空变化为:冬季,工业区>商住文教混合区>农业区;夏季,农业区>工业区>商住文教混合区;冬季略低于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环境空气 大气干湿沉降 空气被动采样器 南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国市大气干湿沉降物地球化学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超 杜国强 +1 位作者 吴正 夏飞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3期64-68,共5页
以宁国市大气干湿沉降物为研究对象,在宁国市全域共24个调查点位采集送检干、湿沉降物样品96件,开展大气干湿沉降物元素含量特征、通量及分布特征研究,分析大气干湿沉降物对周边土壤的影响,评价大气干湿沉降环境地球化学综合等级。结果... 以宁国市大气干湿沉降物为研究对象,在宁国市全域共24个调查点位采集送检干、湿沉降物样品96件,开展大气干湿沉降物元素含量特征、通量及分布特征研究,分析大气干湿沉降物对周边土壤的影响,评价大气干湿沉降环境地球化学综合等级。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主要以矿物相形式存在或吸附在固体颗粒上,然后通过大气沉降等途径持续地输入到地表环境中,对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造成一定的持久负面影响;宁国市大气中As、Cd、Cr、Hg、Pb这5种重金属元素年沉降通量密度与全国年沉降通量密度相比,均低于全国平均值;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元素通量受工业生产影响较大;根据大气干湿沉降环境地球化学评价结果,宁国市大气干湿沉降物环境地球化学单指标和综合指标评价结果均为一等,表明宁国市大气环境质量很好,对土壤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干湿沉降 含量特征 通量特征 分布特征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沿海某地区大气干湿沉降对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13
作者 黄春雷 宋金秋 潘卫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34-1441,共8页
基于对浙东沿海某典型固废拆解区重金属元素大气干湿沉降特征的研究,探讨了重金属元素干湿沉降输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露天焚烧等不规范的固废拆解行为造成大气质量恶化,对土地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区内干、湿沉降... 基于对浙东沿海某典型固废拆解区重金属元素大气干湿沉降特征的研究,探讨了重金属元素干湿沉降输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露天焚烧等不规范的固废拆解行为造成大气质量恶化,对土地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区内干、湿沉降中Cd、Cu、Pb、Zn、Ni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远高于浙江省干、湿沉降平均值和其它相关标准值,并且其年沉降通量在省内居高,尤其是Cu、Zn两种元素每年每平方百米沉降通量分别达7108g、11420g。研究显示,大气沉降能大大增加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Cu、Zn、Cd、Pb平均年增加量分别达3426ng/g、5819ng/g、6.50ng/g、582ng/g,并且年增加率较大,Pb、Cu、Zn等重金属元素的年增加率达0.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大气干湿沉降 重金属元素 浙东沿海 固废拆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干湿沉降向城市系统输入重金属元素通量特征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凌爽 于成广 卢思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764-10765,10792,共3页
[目的]探讨大气干湿沉降向城市系统输入重金属元素通量特征。[方法]根据沈阳市不同行政区采样点重金属元素沉降通量,分析沈阳市不同行政区重金属大气干湿沉降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在不同的采样点,大气干湿沉降中元素的年沉降通量... [目的]探讨大气干湿沉降向城市系统输入重金属元素通量特征。[方法]根据沈阳市不同行政区采样点重金属元素沉降通量,分析沈阳市不同行政区重金属大气干湿沉降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在不同的采样点,大气干湿沉降中元素的年沉降通量差异较大,但其在沈阳市不同行政区分布规律大致相同。Cd、Pb、Hg的年沉降通量在各地区的分布分别表现为:铁西区>皇姑区>沈河区>和平区>大东区>东陵(浑南)区>于洪区,铁西区>沈河区>皇姑区>和平区>东陵区>于洪区>大东区>浑南区,铁西区>沈河区>皇姑区>和平区>大东(东陵)区>于洪(浑南)区。大气降尘污染的空间分布与污染源地域分布具有一致性,即工业区>商业区或交通区>文化区>居民区>郊区。[结论]该研究为大气干湿沉降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干湿沉降 沉降通量 重金属 大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大气干湿沉降中重金属分析的样品采集及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璐 《绿色科技》 2017年第8期101-101,104,共2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气干湿沉降中重金属分析的样品采集及提取方法,可定量分析其中的重金属组分,经计算得大气干沉降及其中重金属的沉降量和沉降通量。实践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适用于对干湿沉降样品中大气重金属定量分析的、可靠易行的样...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气干湿沉降中重金属分析的样品采集及提取方法,可定量分析其中的重金属组分,经计算得大气干沉降及其中重金属的沉降量和沉降通量。实践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适用于对干湿沉降样品中大气重金属定量分析的、可靠易行的样品采集及提取方法,它在环境保护技术领域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干湿沉降 重金属 收集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兴化湾大气重金属的干湿沉降 被引量:33
16
作者 龚香宜 祁士华 +3 位作者 吕春玲 王伟 苏秋克 方敏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34,共4页
在兴化湾周围采集1年的大气颗粒物及降雨样品,测定分析了Cd,Pb,Zn和Cu 4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大气干湿沉降通量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并利用Pb同位素对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大气重金属的干沉降通量随季节变化不大,而湿沉降通... 在兴化湾周围采集1年的大气颗粒物及降雨样品,测定分析了Cd,Pb,Zn和Cu 4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大气干湿沉降通量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并利用Pb同位素对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大气重金属的干沉降通量随季节变化不大,而湿沉降通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大气干沉降通量中,Cd,Cu随季节变化很小,而Pb,Zn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主要是因为降雨对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作用.大气湿沉降通量中,所有重金属元素受降雨量影响显著,另外还与季节和风速有关.除Pb外,Cd,Zn和Cu的湿沉降通量均大于干沉降通量,说明湿沉降在大气对兴化湾重金属的输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Pb的输入则以颗粒态为主.根据Pb稳定同位素分析,兴化湾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化湾 重金属 大气干湿沉降 PB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滨海地区植物生长季大气氮沉降动态 被引量:8
17
作者 宁凯 于君宝 +2 位作者 屈凡柱 王光美 管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23,共6页
利用SCJ-302型降水降尘自动采样器在植物生长季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大气氮沉降进行监测,对沉降物中水溶性离子、干、湿沉降氮输入量、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总沉降量中的贡献率及月变化动态等分析表明:黄河三角洲植物生长季,大气干、湿沉... 利用SCJ-302型降水降尘自动采样器在植物生长季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大气氮沉降进行监测,对沉降物中水溶性离子、干、湿沉降氮输入量、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总沉降量中的贡献率及月变化动态等分析表明:黄河三角洲植物生长季,大气干、湿沉降中SO42-和NO3-占阴离子总量的92%以上,和Na+和Ca2+占阳离子总量的80%以上,总N沉降量约为2 264.24 mg/m2,且69%集中在降雨量较丰沛的6~8月。其中干沉降氮贡献率约为32.02%,主要集中在春季。N的湿沉降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线性相关(R2=0.82),在降雨量丰沛的8月,达到最大值675.64 mg/m2。该地区大气干沉降的氮素形态以硝态氮为主,约占氮素输入量的57.21%,湿沉降中以铵态氮为主,约占氮素输入量的56.51%。植物生长季中,大气沉降中的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对表层10 cm土壤的月平均贡献率分别为约31.38%和20.50%,可见大气氮沉降是黄河三角洲滨海区域土壤主要氮素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湿沉降 硝态氮 铵态氮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盆地农田区大气降尘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累积的影响及其来源探讨 被引量:21
18
作者 赖木收 杨忠芳 +2 位作者 王洪翠 周继华 王建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0-245,共6页
通过研究太原盆地大气干湿沉降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年输入通量,讨论其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累积的影响,同时采用富集因子法探讨降尘物质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降尘中重金属元素As、Cd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Pb的来源可能是人为源和... 通过研究太原盆地大气干湿沉降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年输入通量,讨论其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累积的影响,同时采用富集因子法探讨降尘物质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降尘中重金属元素As、Cd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Pb的来源可能是人为源和自然源,而Hg则主要来源于自然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盆地 大气干湿沉降 重金属元素 富集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塘+人工湿地系统对灌溉水净化及稻米镉的阻控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寿涛 何钟响 +4 位作者 许蒙 李丹阳 罗海艳 刘孝利 铁柏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0-1068,共9页
为了降低灌溉水中Cd向农田中输入,减轻农田重金属Cd污染,降低稻米中Cd含量。本试验选取梭鱼草、狐尾藻、轮叶黑藻为材料,构建3级植物塘+人工湿地系统,研究其对湖南典型矿区Cd超标灌溉水(全量Cd浓度均值≈6.65μg·L^(-1))净化效果... 为了降低灌溉水中Cd向农田中输入,减轻农田重金属Cd污染,降低稻米中Cd含量。本试验选取梭鱼草、狐尾藻、轮叶黑藻为材料,构建3级植物塘+人工湿地系统,研究其对湖南典型矿区Cd超标灌溉水(全量Cd浓度均值≈6.65μg·L^(-1))净化效果及稻米Cd阻控效果,并分析灌溉水进出水浓度与干湿沉降通量对系统净化效果的影响及净化系统中湿地植物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梭鱼草、狐尾藻、轮叶黑藻3种水生植物对灌溉水中Cd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经系统净化后灌溉水中全量和可溶态Cd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70%和91%,可有效降低湿地系统中重金属Cd浓度并阻止灌溉水中Cd向稻田迁移。湿地进水Cd浓度易随降雨产生波动,但湿地系统对Cd的去除效果不受影响。降雨量与Cd湿沉降通量呈线性正相关,与Cd干沉降通量呈线性负相关。监测期间(2017年4月16日—2017年9月17日)该3级净化系统Cd输入总量为428.46 g,其中干沉降沉降量为20.52 g,湿沉降沉降量为57.60 g,系统有效截留Cd占输入总量的87.94%,干湿沉降作为外源Cd输入源之一,对净化系统的运行效果影响不显著。在湿地正常运行情况下,净化后灌溉区水稻根部、茎鞘、叶片、谷壳和糙米中的Cd含量与未净化灌溉区水稻相比分别下降了5.96、3.83、2.42、0.40 mg·kg^(-1)和0.12 mg·kg^(-1)。研究结果可为典型矿区Cd污染灌溉水净化、降低农田重金属输入量与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参考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塘 农田灌溉水 湿地植物 稻米 大气干湿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惠水土壤-灌溉水-雨水-大气降尘中Cd、As等微量元素特征及来源讨论 被引量:7
20
作者 息朝庄 吴林锋 +4 位作者 张鹏飞 杨茗钛 范云飞 夏浩东 邓会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205,共14页
【研究目的】土壤-水体-大气降尘中Cd、As等微量元素成因来源、富集规律为环境地质研究焦点,开展惠水土壤-灌溉水-雨水-大气降尘系统中Cd、As等微量元素迁移与富集的定量研究,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种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土壤-水体-大气降尘中Cd、As等微量元素成因来源、富集规律为环境地质研究焦点,开展惠水土壤-灌溉水-雨水-大气降尘系统中Cd、As等微量元素迁移与富集的定量研究,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种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贵州省惠水县表层土壤、灌溉水、雨水和大气降尘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样品中的Cd、As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以酸性土为主,147件表层土壤样品中元素Cd与As、Cr、Hg、Mn、Ni、Pb、Zn、pH呈正相关关系,与Cu、Se呈负相关关系;34件灌溉水样品中含量主要为As、B、F-、Se、Zn,灌溉水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指数等级为1级,属清洁范围,表明灌溉水水质均达标;5件雨水和大气降尘样品中,大气降尘主要为As、Cd、Cr、Hg、Pb,雨水中主要为As、B、Cd、Cr^(6+)、F^(-)、Ge、Hg、Pb、Se、Zn。【结论】评价结果显示:土壤单因子污染指数Cd指数最高,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大小为羡塘镇红旗村>芦山镇羊马村>涟江街道大坡村>好花红镇好花红村>摆金镇立新村;灌溉水水质均达标,无重金属元素污染;大气降尘年通量密度平均值大小顺序分别为B>Se>Pb>Zn>Cr>As>F>Cd>Ge>Hg。研究区大气降尘总量平均值89 g·m^(-2)·a^(-1),与中国一些省市地区相比较,总量略低;表层土壤、大气降尘之间对比表明:表层土壤与年雨水通量相对比来看,Cd、Cr、Pb、Zn富集,Se亏损,表明雨水对Se的贡献较大;大气降尘对比于雨水,除Hg外,大气降尘其他元素都高于雨水;大气降尘年通量和表层土壤平均值比较,除Se外,其他元素均亏损;大气降尘年通量与灌溉水含量相对比,As、Hg、Se富集,Cr亏损。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Cd污染来自于地质背景、工业三废、燃煤的综合来源;大气降尘主要来源于燃煤尘和交通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As 微量元素 土壤 灌溉水 大气干湿沉降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惠水县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