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0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贵地区顾及高度改正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1
作者
陈明
陈天伟
+3 位作者
韦海福
刘鹏
刘晋
贾相苹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3,共10页
针对云贵地区地形起伏特点,分析T_(m)与高程、Ts的关系,利用2016—2018年的ERA5数据,建立两种顾及高度改正的T_(m)模型——YGTrop-T_(m)和YGMete-T_(m)。以2019年ERA5和探空数据为参考值,结合Bevis公式、GPT2w和CTrop模型,对新模型精度...
针对云贵地区地形起伏特点,分析T_(m)与高程、Ts的关系,利用2016—2018年的ERA5数据,建立两种顾及高度改正的T_(m)模型——YGTrop-T_(m)和YGMete-T_(m)。以2019年ERA5和探空数据为参考值,结合Bevis公式、GPT2w和CTrop模型,对新模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以ERA5数据为参考值,YGTrop-T_(m)和YGMete-T_(m)模型的年均RMS分别为2.72和2.16 K,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和GPT2w-1模型,YGTrop-T_(m)模型RMS减少了20%、28%、9%,与CTrop模型相当,而YGMete-T_(m)模型RMS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GPT2w-1和CTrop模型减少了36%、43%、28%和20%;以探空数据为参考值,YGTrop-T_(m)模型年均RMS与Bevis公式和CTrop模型相当,分别为2.88、2.93和2.80 K,而YGMete-T_(m)模型的年均RMS最小,为2.45 K,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GPT2w-1和CTrop模型,减少了16%、21%、20%和12%。此外,将YGTrop-T_(m)和YGMete-T_(m)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对应的水汽理论RMS误差分别为0.25和0.21 mm,相对误差分别为1.01%和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GTrop-T_(m)模型
YGMete-T_(m)模型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GNSS
大气
水汽
云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优化
被引量:
1
2
作者
董浩杰
杨维芳
+1 位作者
李小刚
李得宴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针对当前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在青海省各地区的适用性较差,气象要素顾及较少等问题,提出一种青海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优化方法:利用青海省4个探空站2014—2018年5 a的数据,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适用于青海省西宁、...
针对当前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在青海省各地区的适用性较差,气象要素顾及较少等问题,提出一种青海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优化方法:利用青海省4个探空站2014—2018年5 a的数据,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适用于青海省西宁、都兰、郭勒木得及玉树4个地区的本地化单因子T_(m)模型和多个气象因子参与的本地化多因子T_(m)模型;并通过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PWV)与贝维斯(Bevis)模型和龚绍琦全国模型反演的PWV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精度均优于现有模型,在反演PWV精度方面也要优于现有模型,可为提高青海地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精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T_(m))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气象学
精密单点定位(PPP)
大气
可降水量(PWV)
模型区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顾及日变化和非线性垂直改正的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3
作者
黄良珂
廖发圣
+4 位作者
陈发德
张红星
黎峻宇
黄玲
刘立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1-1732,共12页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反演大气水汽的关键因素,针对已有区域Tm模型未能同时顾及Tm在垂直方向的非线性变化和精细的日变化以及在构建模型时仅使用单一格网点数据等问题,本文以中国地区为研究区域,提出了一...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反演大气水汽的关键因素,针对已有区域Tm模型未能同时顾及Tm在垂直方向的非线性变化和精细的日变化以及在构建模型时仅使用单一格网点数据等问题,本文以中国地区为研究区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区域Tm建模方法,利用2012—2017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资料建立顾及日变化和非线性垂直改正的区域Tm格网模型(CNTm模型).联合未参与建模的2018年ERA5资料和无线电探空数据,验证CNTm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并与当前广泛使用的GPT3模型和顾及了线性垂直改正的IGPT2w模型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以2018年ERA5资料和无线电探空数据为参考值,CNTm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3.31 K和3.21 K,其精度相较于GPT3模型分别提高了约16%和23%,相较于IGPT2w模型分别提高了约7%和11%;顾及了非线性垂直改正的CNTm模型的估计值更接近于Tm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趋势,且CNTm模型能够捕获Tm的日变化.由于CNTm模型在研究区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因此,其在研究区域实时高精度、高分辨率GNSS水汽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m模型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非线性垂直改正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顾及周期性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
4
作者
曹小双
杨维芳
+2 位作者
李得宴
高墨通
闫香蓉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针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变量,其精度会影响地基GNSS水汽反演精度,同时T_(m)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差异的现状,研究建立地区的T_(m)模型:利用兰州市榆中探空站气象数据和欧洲中...
针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变量,其精度会影响地基GNSS水汽反演精度,同时T_(m)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差异的现状,研究建立地区的T_(m)模型:利用兰州市榆中探空站气象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分别建立单因子、顾及年周期变化、顾及年和半年周期变化的T_(m)模型;并对2种气象数据所建的3类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均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显著性检验,同时顾及周期性变化模型的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贝维斯(Bevis)模型和单因子模型;利用顾及周期变化的模型预测的T_(m)偏差中大于5 K和大于10 K的值占比明显减小且预测残差的周期趋势明显减弱,具有零均值的正态分布特性,仅表现出误差的随机性。总体而言,ERA5气象数据所建模型预测精度高于探空站气象数据所建模型;用ERA5气象数据建立的顾及周期性变化的T_(m)模型可用于兰州市GNSS大气水汽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T_(m))
周期性误差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
大气
再分析数据集(ERA5)气象数据
探空站气象数据
区域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建立全球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
12
5
作者
陈鹏
陈家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3-136,141,共5页
针对全球加权平均温度模型(GWMT)在海洋地区存在显著异常的缺陷,利用2007~2011年NCEP再分析资料建立全球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GWMT_N。利用2011年全球650个无线电探空站T m数据和2011年COSMIC掩星T m数据对GWMT_N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
针对全球加权平均温度模型(GWMT)在海洋地区存在显著异常的缺陷,利用2007~2011年NCEP再分析资料建立全球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GWMT_N。利用2011年全球650个无线电探空站T m数据和2011年COSMIC掩星T m数据对GWMT_N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WMT_N模型避免了GWMT模型的缺陷,且在陆地地区的精度也得到了提高;GWMT_N模型的整体精度与采用地面实测温度的Bevis公式相当,且无需已知地面实测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EP
GWMT_N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探空站
COS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时空变化及模型
被引量:
49
6
作者
龚绍琦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2-341,共10页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GPS水汽遥感的关键参数,决定了水汽反演的精度。利用2008-2011年全国123个探空站点资料,分析了T_m与其影响要素纬度、海拔、地面气温、水汽压及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_m与纬度和海拔随季节变化呈周期性...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GPS水汽遥感的关键参数,决定了水汽反演的精度。利用2008-2011年全国123个探空站点资料,分析了T_m与其影响要素纬度、海拔、地面气温、水汽压及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_m与纬度和海拔随季节变化呈周期性负相关,与地面温度和水汽压的自然对数呈正相关,与大气压呈负相关;T_m的空间变化具有纬度地带性和明显的气候分布特征,其变异程度在空间分布上有显著差别,不同地理位置的T_m受季节性影响程度不一,T_m也具有明显的年际周期性变化,年内T_m的每日变化符合二次函数分布规律。按照全国、气候分区和季节分区方法,分别建立了T_m单因子和多因子回归模型,并利用2012年1-5月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T_m的估算误差能满足GPS水汽遥感2%的精度,模型普遍适用于我国地基GPS水汽遥感中T_m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地基GPS
水汽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局地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建立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
12
7
作者
李宏达
张显云
+1 位作者
王晓红
邹广黔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6-501,共6页
基于贵阳、威宁两个无线电探空站2014~2016年的气象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贵州整体、局地及季节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 m模型,并分析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贵州整体T m模型精度高于Bevis模型、全国模型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模型;建立贵...
基于贵阳、威宁两个无线电探空站2014~2016年的气象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贵州整体、局地及季节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 m模型,并分析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贵州整体T m模型精度高于Bevis模型、全国模型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模型;建立贵州局地、季节模型有助于进一步改善T m的精度;相较于Bevis模型,局地T m模型反演的PWV精度更高,与实际降水吻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大气
可降水量
线性回归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区域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线性模型精度评估
被引量:
6
8
作者
王明华
曹云昌
+2 位作者
梁宏
涂满红
刘志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69,共9页
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ERA5为参考数据,评估由探空数据建立的中国区域88个单站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与地表气温(T_(s))线性关系模型的精度.各站T_(m)-T_(s)线性模型计算的T_(m)(计算值)与ERA5气压层数据积分所得的T_(m)...
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ERA5为参考数据,评估由探空数据建立的中国区域88个单站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与地表气温(T_(s))线性关系模型的精度.各站T_(m)-T_(s)线性模型计算的T_(m)(计算值)与ERA5气压层数据积分所得的T_(m)(参考值)间偏差均方根值(RMSE)为1.8~5.5 K.不同站模型计算值与参考值间存在-1.22~4.54 K的系统性偏差,且绝大多数测站(82个站)系统性偏差为正值,即模型计算值总体上大于参考值.补偿各站系统性偏差后,模型计算值与参考值间RMSE降为1.5~3.5 K.与使用中国区域统一模型相比,使用单站模型平均能提高0.6 K的T_(m)计算精度,尤其在中国西部、西北和内蒙区域,精度提高可达1~3.9 K.对所有测站模型计算值和参考值间偏差时序进行分析,发现超过半数测站的偏差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气象学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线性模型
ERA5
平均
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林地区非线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
8
9
作者
邹玉学
岳迎春
+1 位作者
叶涛
李振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74-79,共6页
针对常用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在吉林地区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1种适合吉林地区的非线性Tm模型:利用吉林地区3个国际探空站2014—2017年的观测数据,建立基于地表温度的一元线性回归Tm模型;在对其残差进行频谱分析后,再进行残差的三...
针对常用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在吉林地区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1种适合吉林地区的非线性Tm模型:利用吉林地区3个国际探空站2014—2017年的观测数据,建立基于地表温度的一元线性回归Tm模型;在对其残差进行频谱分析后,再进行残差的三角函数拟合;最终建立Tm与地表温度、年积日之间的非线性模型TmD。实验结果表明:模型TmD的拟合和预报精度要优于常用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时,模型TmD在吉林地区的精度更高,能够满足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可降水量
线性回归
频谱分析
残差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被引量:
3
10
作者
李松青
刘立龙
+2 位作者
容静
周威
刘林波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6-66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建立的以当地气象数据为输入参数、数值积分法计算的Tm为输出参数进行训练得到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选取广西地区4个探空站提供的2013-2014年的气象数据和Tm数据为训练样本,2015年的两类数据为测试样...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建立的以当地气象数据为输入参数、数值积分法计算的Tm为输出参数进行训练得到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选取广西地区4个探空站提供的2013-2014年的气象数据和Tm数据为训练样本,2015年的两类数据为测试样本,取得最优的模型参数,并以此建立最优的Tm模型,然后计算2015年的Tm,将其结果与采用线性回归法建立的广西地区的单因素、多因素Tm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取最优模型参数的条件下,SVR建立的Tm模型比本地化的单因素和多因素Tm模型的精度更高,验证了支持向量机回归在T_m建模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Tm)模型
线性回归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顾及多因子影响的中国西部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化研究
被引量:
20
11
作者
莫智翔
黎杏
+3 位作者
黄良珂
刘立龙
韦欣怡
周清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51,共7页
针对中国西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等情况,分析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 m)与测站高程、地面温度的关系,利用2014~2016年探空数据,在Bevis模型基础上建立一种与地面温度、高程和季节变化有关的新T m模型。以2017年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新模型进行...
针对中国西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等情况,分析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 m)与测站高程、地面温度的关系,利用2014~2016年探空数据,在Bevis模型基础上建立一种与地面温度、高程和季节变化有关的新T m模型。以2017年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新模型进行精度分析,并与广泛使用的Bevis模型和GPT2w模型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以探空数据为参考值,新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08 K和3.89 K,相比Bevis模型、GPT2w-5模型和GPT2w-1模型,其精度(RMS值)分别提高14.3%、20.6%和9.3%。此外,将新T m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其水汽计算理论RMS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22 mm和1.43%,新模型在中国西部地区的GNSS水汽探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新T
m模型
中国西部地区
GNSS
大气
水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南部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化研究
被引量:
6
12
作者
廖发圣
黄良珂
+3 位作者
刘立龙
黄玲
郭希
刘喆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7,共7页
针对中国南部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沿海与内陆存在差异等情况,分析中国南部地区T_(m)与地面温度、测站高度、季节变化以及纬度的关系,利用中国南部地区19个探空站2015~2017年的探空数据,在Bevis公式的基础上建立只考虑地面温度的线性模型(...
针对中国南部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沿海与内陆存在差异等情况,分析中国南部地区T_(m)与地面温度、测站高度、季节变化以及纬度的关系,利用中国南部地区19个探空站2015~2017年的探空数据,在Bevis公式的基础上建立只考虑地面温度的线性模型(T_(m)-SC1模型)和与地面温度、高程、季节变化以及纬度有关的新T_(m)模型(T_(m)-SC2模型)。以2018年的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T_(m)-SC1模型和T_(m)-SC2模型进行精度验证,并与广泛使用的Bevis公式和GPT3模型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T_(m)-SC1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76 K和2.57 K,相比Bevis模型和GPT3模型,其精度(RMS值)分别提高13.8%和2.2%;T_(m)-SC2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10 K和1.64 K,相比Bevis模型和GPT3模型其精度(RMS值)分别提高44.9%和37.6%。T_(m)-SC2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导致的理论RMS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16 mm和0.43%。因此,T_(m)-SC2模型更适用于中国南部地区的GNSS水汽探测以及气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中国南部地区
T_(m)-SC模型
GNSS
大气
水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LP神经网络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
7
13
作者
谢劭峰
曾印
+2 位作者
张继洪
张亚博
熊思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05-1110,共6页
以中国西南地区2015~2017年探空数据为实验数据,使用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回归方法建立西南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将气象参数(地表温度、水汽压)和非气象参数(高程、纬度和年积日)作为模型输入因子,由数值积分法计算得到的...
以中国西南地区2015~2017年探空数据为实验数据,使用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回归方法建立西南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将气象参数(地表温度、水汽压)和非气象参数(高程、纬度和年积日)作为模型输入因子,由数值积分法计算得到的T_(m)作为学习目标,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迭代训练从而得到中国西南地区的T_(m)。以2018年探空站T_(m)数据为参考值,对MLP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并与Bevis模型和GPT3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LP模型的年均RMSE和年均bias分别为1.99K和0.15K,比Bevis模型、GPT3模型年均RMSE分别降低1.36K(40.6%)和1.51K(43.1%),年均bias分别下降0.70K(82.4%)和1.04K(87.4%),且该模型在中国西南区域不同高程、纬度和季节的精度与稳定性优于Bevis模型和GPT3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多层感知器
精度检验: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
5
14
作者
石一凡
刘立龙
+2 位作者
兰胜伟
张清岚
李浩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00-1306,共7页
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利用中国区域88个探空站2015-2017年的数据,以地表温度、地表水汽压、纬度、高程、年积日作为模型输入因子,以积分法获得的Tm值为学习目标,建立适用于中国区域的Tm模型PSOTM。以2018年探空数据为参考值...
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利用中国区域88个探空站2015-2017年的数据,以地表温度、地表水汽压、纬度、高程、年积日作为模型输入因子,以积分法获得的Tm值为学习目标,建立适用于中国区域的Tm模型PSOTM。以2018年探空数据为参考值评定PSOTM模型精度,并与Bevis、GPT3、传统BP神经网络(BPTM)、GRNN神经网络(GRNNTM)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SOTM模型年均RMSE为3.08 K,相对于Bevis、GPT3、BPTM和GRNNTM模型分别降低26.84%、35.97%、15.38%和4.94%;PSOTM模型年均bias为0.32 K,相对于Bevis、GPT3和BPTM模型分别降低68.93%、82.42%和72.41%,较GRNNTM模型升高37.50%。PSOTM模型在中国区域不同纬度和高程的精度与稳定性优于Bevis、GPT3和BPTM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中国区域
粒子群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顾及季节变化的西南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
6
15
作者
郑磊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98-103,共6页
针对西南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精度较低的问题,构建西南地区顾及季节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借助西南地区探空站和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数据,分析T_m与地面温度(T_s)、水汽压(e_s)和气压(P_s)的线性关系...
针对西南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精度较低的问题,构建西南地区顾及季节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借助西南地区探空站和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数据,分析T_m与地面温度(T_s)、水汽压(e_s)和气压(P_s)的线性关系;并基于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拟合,构建模型;然后以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建立的模型和传统贝维斯(Bevis)模型进行精度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T_m与T_s、e_s呈较好的正相关性,与P_s呈较好的负相关性;分季节建立的T_m模型均比年T_m模型精度要高,其中冬季模型表现最为优越;年和季节单因子、双因子、多因子T_m模型精度均优于Bevis模型,且多因子模型精度优于双因子模型,双因子模型精度优于单因子模型;顾及季节变化的多因子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取西南地区T_m与大气可降水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气象学
季节变化
影响因子
大气
可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时空特性分析
被引量:
2
16
作者
谢劭峰
张继洪
+1 位作者
王义杰
熊思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3-599,共7页
考虑到已有全球T_(m)模型无法实时获取全球区域高精度T_(m),利用ECMWF提供的2014~2017年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全球区域T_(m)垂直递减率的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T_(m)垂直递减率具有明显的年周期和半年周期,日变化相对较弱,且存在明显...
考虑到已有全球T_(m)模型无法实时获取全球区域高精度T_(m),利用ECMWF提供的2014~2017年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全球区域T_(m)垂直递减率的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T_(m)垂直递减率具有明显的年周期和半年周期,日变化相对较弱,且存在明显的海陆差异和地形差异,不同地区周期变化差异明显。T_(m)垂直递减率与经度的相关性极小,但与纬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绝对值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T_(m)垂直递减率
ERA5
时空特性
全球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多因子精化模型
17
作者
刘费帆
张露露
+2 位作者
黄玲
黄良珂
刘立龙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8-145,共8页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的重要参数。文章通过中国区域的2015—2017年探空站资料,构建了顾及温度、水汽压、经纬度、高...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的重要参数。文章通过中国区域的2015—2017年探空站资料,构建了顾及温度、水汽压、经纬度、高度和周期等多因子影响的T_(m)模型(T_(m)-C模型),并通过2018年的探空站资料加以检验。结果表明,T_(m)-C模型比Bevis模型、中国区域精化后的Bevis模型(T_(m)-B模型)和GPT3模型年均RMS值分别减小了30.4%、17.9%和25.4%。为进一步提高T_(m)-C模型的精度,基于中国地理分区的差异,分别建立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区域T_(m)模型,4个地区年均RMS值对比T_(m)-C模型平均精度提升了19.9%。将T_(m)-C模型应用于GNSS水汽计算,其理论RMS值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18 mm和0.95%,分区域的模型较T_(m)-C模型平均精度分别提升了22.9%和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大气
水汽
中国区域
地理分区
模型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港地区加权平均温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
24
18
作者
王晓英
宋连春
+1 位作者
戴仔强
曹云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47-52,共6页
利用香港King's Park探空站(站号45004)2003-2009年探空资料回归了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地面温度Ts、气压es和水汽压Ps的线性公式.通过比较分析发现Tm-Ts单因素回归结果和Tm-Ts、es、Ps多因素回归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但基于本地化探...
利用香港King's Park探空站(站号45004)2003-2009年探空资料回归了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地面温度Ts、气压es和水汽压Ps的线性公式.通过比较分析发现Tm-Ts单因素回归结果和Tm-Ts、es、Ps多因素回归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但基于本地化探空数据的回归公式精度比Bevis公式高;增加样本数回归分析并不能显著提高公式精度,采用最近一月探空数据回归公式即可很好地由Ts拟合下年Tm,拟合均方根误差(F-RMS)为1.946K;用2003年数据回归出的经验公式Tm=113.29+0.5863Ts去拟合2004-2009年的数据,拟合均方根误差基本没有差异,因此某地Tm-Ts经验公式一次回归可长期使用.通过对全国83个国际交换站2009年探空数据回归得出我国大陆地区最新Tm-Ts经验公式为Tm=53.244+0.783Ts,该一般公式拟合均方根误差与本站数据回归剩余均方根误差(RRMS)相当,可代替本地公式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地面
温度
地基
GPS气象学
湿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香港地区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
13
19
作者
杨林
郑南山
+3 位作者
高淑照
刘晨
李杨
高士健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92-97,共6页
为了获得更高精度的本地化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算法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以香港地区2016—2017年的探空资料为实验数据,使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建模;将4个气象参数(即露点温度T_d、测站压强P_s、测站温度...
为了获得更高精度的本地化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算法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以香港地区2016—2017年的探空资料为实验数据,使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建模;将4个气象参数(即露点温度T_d、测站压强P_s、测站温度T_s、水汽压e)作为模型输入因子,离散积分计算的T_m真值作为学习目标,通过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迭代训练,最终得到本地化模型。反演结果表明:(1)本地化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比贝维斯(Bevis)模型提高约36%;(2)本地化模型反演水汽的精度相比于Bevis模型提升约16%,本地化模型能更好地满足地基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水汽反演
对流层延迟
大气
可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顾及气候类型的区域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
1
20
作者
刘金涛
吕伟才
+1 位作者
肖星星
卢福康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针对由于中国土地面积广阔,气候类型复杂,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易受气候类型、纬度和海拔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气候类型的区域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根据中国区域内分布广泛的5种气候类型,利用中国境内73个探空站2007—2015年的探空数...
针对由于中国土地面积广阔,气候类型复杂,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易受气候类型、纬度和海拔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气候类型的区域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根据中国区域内分布广泛的5种气候类型,利用中国境内73个探空站2007—2015年的探空数据,分区域建立顾及气候类型及地面气温(T_(s))、饱和水汽压(E_(s))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ET-TM模型;并用2016年的探空数据结合贝维斯(Bevis)模型和GPT-3模型共同验证ET-TM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ET-TM模型整体精度高于Bevis模型和GPT-3模型;分区域建立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有利于减少纬度和高程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影响;对比Bevis模型和GPT-3模型,ET-TM模型更适用于中国区域内的大气可降水量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可降水量(PWV)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T_(m))
气候类型
水汽反演
残差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贵地区顾及高度改正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1
作者
陈明
陈天伟
韦海福
刘鹏
刘晋
贾相苹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出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3,共10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GXNSFAA198308)
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15-140-07-09)。
文摘
针对云贵地区地形起伏特点,分析T_(m)与高程、Ts的关系,利用2016—2018年的ERA5数据,建立两种顾及高度改正的T_(m)模型——YGTrop-T_(m)和YGMete-T_(m)。以2019年ERA5和探空数据为参考值,结合Bevis公式、GPT2w和CTrop模型,对新模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以ERA5数据为参考值,YGTrop-T_(m)和YGMete-T_(m)模型的年均RMS分别为2.72和2.16 K,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和GPT2w-1模型,YGTrop-T_(m)模型RMS减少了20%、28%、9%,与CTrop模型相当,而YGMete-T_(m)模型RMS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GPT2w-1和CTrop模型减少了36%、43%、28%和20%;以探空数据为参考值,YGTrop-T_(m)模型年均RMS与Bevis公式和CTrop模型相当,分别为2.88、2.93和2.80 K,而YGMete-T_(m)模型的年均RMS最小,为2.45 K,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GPT2w-1和CTrop模型,减少了16%、21%、20%和12%。此外,将YGTrop-T_(m)和YGMete-T_(m)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对应的水汽理论RMS误差分别为0.25和0.21 mm,相对误差分别为1.01%和0.86%。
关键词
YGTrop-T_(m)模型
YGMete-T_(m)模型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GNSS
大气
水汽
云贵地区
Keywords
YGTrop-T_(m)
YGMete-T_(m)
atm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GNSS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Yunnan and Guizhou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优化
被引量:
1
2
作者
董浩杰
杨维芳
李小刚
李得宴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
青海省基础测绘院
海军工程大学
出处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基金
十三五“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支持项目(2016YFB0501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1076)
兰州交通大学优秀平台支持项目(201806)。
文摘
针对当前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在青海省各地区的适用性较差,气象要素顾及较少等问题,提出一种青海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优化方法:利用青海省4个探空站2014—2018年5 a的数据,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适用于青海省西宁、都兰、郭勒木得及玉树4个地区的本地化单因子T_(m)模型和多个气象因子参与的本地化多因子T_(m)模型;并通过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PWV)与贝维斯(Bevis)模型和龚绍琦全国模型反演的PWV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精度均优于现有模型,在反演PWV精度方面也要优于现有模型,可为提高青海地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精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T_(m))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气象学
精密单点定位(PPP)
大气
可降水量(PWV)
模型区域化
Keywords
atmospheric weighted average temperature(T_(m))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meteorological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
model regionalization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顾及日变化和非线性垂直改正的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3
作者
黄良珂
廖发圣
陈发德
张红星
黎峻宇
黄玲
刘立龙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1-173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6400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3GXNSFAA026434)
+1 种基金
广西“八桂学者”岗位专项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22322)联合资助.
文摘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反演大气水汽的关键因素,针对已有区域Tm模型未能同时顾及Tm在垂直方向的非线性变化和精细的日变化以及在构建模型时仅使用单一格网点数据等问题,本文以中国地区为研究区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区域Tm建模方法,利用2012—2017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资料建立顾及日变化和非线性垂直改正的区域Tm格网模型(CNTm模型).联合未参与建模的2018年ERA5资料和无线电探空数据,验证CNTm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并与当前广泛使用的GPT3模型和顾及了线性垂直改正的IGPT2w模型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以2018年ERA5资料和无线电探空数据为参考值,CNTm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3.31 K和3.21 K,其精度相较于GPT3模型分别提高了约16%和23%,相较于IGPT2w模型分别提高了约7%和11%;顾及了非线性垂直改正的CNTm模型的估计值更接近于Tm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趋势,且CNTm模型能够捕获Tm的日变化.由于CNTm模型在研究区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因此,其在研究区域实时高精度、高分辨率GNSS水汽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关键词
CNTm模型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非线性垂直改正
日变化
Keywords
CNTm model
Atm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GNSS
Nonlinear vertical correction
Diurnal variation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顾及周期性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
4
作者
曹小双
杨维芳
李得宴
高墨通
闫香蓉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
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1076)
兰州交通大学优秀平台支持项目(201806)
十三五“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支持项目(2016YFB0501802)。
文摘
针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变量,其精度会影响地基GNSS水汽反演精度,同时T_(m)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差异的现状,研究建立地区的T_(m)模型:利用兰州市榆中探空站气象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分别建立单因子、顾及年周期变化、顾及年和半年周期变化的T_(m)模型;并对2种气象数据所建的3类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均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显著性检验,同时顾及周期性变化模型的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贝维斯(Bevis)模型和单因子模型;利用顾及周期变化的模型预测的T_(m)偏差中大于5 K和大于10 K的值占比明显减小且预测残差的周期趋势明显减弱,具有零均值的正态分布特性,仅表现出误差的随机性。总体而言,ERA5气象数据所建模型预测精度高于探空站气象数据所建模型;用ERA5气象数据建立的顾及周期性变化的T_(m)模型可用于兰州市GNSS大气水汽反演。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T_(m))
周期性误差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
大气
再分析数据集(ERA5)气象数据
探空站气象数据
区域模型构建
Keywords
atm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T_(m))
periodic error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 v5(ERA5)meteorological data
meteorological data of sounding station
regional model construction
分类号
P228.4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P4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建立全球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
12
5
作者
陈鹏
陈家君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3-136,141,共5页
基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GED2013-4-10-EB)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3S03)
+2 种基金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318)
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2-01-07)
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项目(201204)
文摘
针对全球加权平均温度模型(GWMT)在海洋地区存在显著异常的缺陷,利用2007~2011年NCEP再分析资料建立全球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GWMT_N。利用2011年全球650个无线电探空站T m数据和2011年COSMIC掩星T m数据对GWMT_N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WMT_N模型避免了GWMT模型的缺陷,且在陆地地区的精度也得到了提高;GWMT_N模型的整体精度与采用地面实测温度的Bevis公式相当,且无需已知地面实测温度。
关键词
NCEP
GWMT_N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探空站
COSMIC
Keywords
NCEP
GWMT_N
weighted temperature
radiosonde
COSMIC
分类号
P228.42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时空变化及模型
被引量:
49
6
作者
龚绍琦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2-34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14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文摘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GPS水汽遥感的关键参数,决定了水汽反演的精度。利用2008-2011年全国123个探空站点资料,分析了T_m与其影响要素纬度、海拔、地面气温、水汽压及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_m与纬度和海拔随季节变化呈周期性负相关,与地面温度和水汽压的自然对数呈正相关,与大气压呈负相关;T_m的空间变化具有纬度地带性和明显的气候分布特征,其变异程度在空间分布上有显著差别,不同地理位置的T_m受季节性影响程度不一,T_m也具有明显的年际周期性变化,年内T_m的每日变化符合二次函数分布规律。按照全国、气候分区和季节分区方法,分别建立了T_m单因子和多因子回归模型,并利用2012年1-5月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T_m的估算误差能满足GPS水汽遥感2%的精度,模型普遍适用于我国地基GPS水汽遥感中T_m的估算。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地基GPS
水汽
时空变化
Keywords
weighted mean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ground-based GPS
precipitable water vaper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分类号
P468.0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局地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建立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
12
7
作者
李宏达
张显云
王晓红
邹广黔
机构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贵州大学林学院
贵州省第一测绘院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6-50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1464)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础研究计划(黔科合基础[2017]1054)
贵州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贵大研ZDKC[2015]029)。
文摘
基于贵阳、威宁两个无线电探空站2014~2016年的气象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贵州整体、局地及季节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 m模型,并分析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贵州整体T m模型精度高于Bevis模型、全国模型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模型;建立贵州局地、季节模型有助于进一步改善T m的精度;相较于Bevis模型,局地T m模型反演的PWV精度更高,与实际降水吻合更好。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大气
可降水量
线性回归
精度分析
Keywords
atm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linear regression
accuracy analysis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区域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线性模型精度评估
被引量:
6
8
作者
王明华
曹云昌
梁宏
涂满红
刘志刚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秦皇岛市气象局
出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69,共9页
基金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ESTA-2020-B0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启动基金(2020R053)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2045)。
文摘
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ERA5为参考数据,评估由探空数据建立的中国区域88个单站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与地表气温(T_(s))线性关系模型的精度.各站T_(m)-T_(s)线性模型计算的T_(m)(计算值)与ERA5气压层数据积分所得的T_(m)(参考值)间偏差均方根值(RMSE)为1.8~5.5 K.不同站模型计算值与参考值间存在-1.22~4.54 K的系统性偏差,且绝大多数测站(82个站)系统性偏差为正值,即模型计算值总体上大于参考值.补偿各站系统性偏差后,模型计算值与参考值间RMSE降为1.5~3.5 K.与使用中国区域统一模型相比,使用单站模型平均能提高0.6 K的T_(m)计算精度,尤其在中国西部、西北和内蒙区域,精度提高可达1~3.9 K.对所有测站模型计算值和参考值间偏差时序进行分析,发现超过半数测站的偏差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
关键词
GNSS气象学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线性模型
ERA5
平均
偏差
Keywords
GNSS meteorology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of the atmosphere
linear model
ERA5
mean bias
分类号
P228.4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P4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林地区非线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
8
9
作者
邹玉学
岳迎春
叶涛
李振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74-79,共6页
文摘
针对常用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在吉林地区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1种适合吉林地区的非线性Tm模型:利用吉林地区3个国际探空站2014—2017年的观测数据,建立基于地表温度的一元线性回归Tm模型;在对其残差进行频谱分析后,再进行残差的三角函数拟合;最终建立Tm与地表温度、年积日之间的非线性模型TmD。实验结果表明:模型TmD的拟合和预报精度要优于常用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时,模型TmD在吉林地区的精度更高,能够满足精度要求。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可降水量
线性回归
频谱分析
残差拟合
Keywords
weighted mean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linear regression
spectrum analysis
fitting residual error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被引量:
3
10
作者
李松青
刘立龙
容静
周威
刘林波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出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6-66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4002)
广西“八桂学者”岗位专项经费项目(002401006017)
文摘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建立的以当地气象数据为输入参数、数值积分法计算的Tm为输出参数进行训练得到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选取广西地区4个探空站提供的2013-2014年的气象数据和Tm数据为训练样本,2015年的两类数据为测试样本,取得最优的模型参数,并以此建立最优的Tm模型,然后计算2015年的Tm,将其结果与采用线性回归法建立的广西地区的单因素、多因素Tm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取最优模型参数的条件下,SVR建立的Tm模型比本地化的单因素和多因素Tm模型的精度更高,验证了支持向量机回归在T_m建模方面的可行性。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Tm)模型
线性回归
精度分析
Keyword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
Tm model
linear regression
precision evaluation
分类号
P228.41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顾及多因子影响的中国西部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化研究
被引量:
20
11
作者
莫智翔
黎杏
黄良珂
刘立龙
韦欣怡
周清华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4027,41664002,4186400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7GXNSFBA198139,2017GXNSFDA198016,2018GXNSFAA281182,2018GXNSFAA281279,2018GXNSFAA294045)
广西“八桂学者”岗位专项。
文摘
针对中国西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等情况,分析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 m)与测站高程、地面温度的关系,利用2014~2016年探空数据,在Bevis模型基础上建立一种与地面温度、高程和季节变化有关的新T m模型。以2017年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新模型进行精度分析,并与广泛使用的Bevis模型和GPT2w模型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以探空数据为参考值,新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08 K和3.89 K,相比Bevis模型、GPT2w-5模型和GPT2w-1模型,其精度(RMS值)分别提高14.3%、20.6%和9.3%。此外,将新T m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其水汽计算理论RMS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22 mm和1.43%,新模型在中国西部地区的GNSS水汽探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新T
m模型
中国西部地区
GNSS
大气
水汽
Keywords
atmosphere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new T m model
western China
GNSS-PWV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南部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化研究
被引量:
6
12
作者
廖发圣
黄良珂
刘立龙
黄玲
郭希
刘喆栋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64002,41704027,4166400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7GXNSFBA198139,2017GXNSFDA198016,2018GXNSFAA281182)
+1 种基金
湖南省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2020-9)
广西“八桂学者”岗位专项。
文摘
针对中国南部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沿海与内陆存在差异等情况,分析中国南部地区T_(m)与地面温度、测站高度、季节变化以及纬度的关系,利用中国南部地区19个探空站2015~2017年的探空数据,在Bevis公式的基础上建立只考虑地面温度的线性模型(T_(m)-SC1模型)和与地面温度、高程、季节变化以及纬度有关的新T_(m)模型(T_(m)-SC2模型)。以2018年的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T_(m)-SC1模型和T_(m)-SC2模型进行精度验证,并与广泛使用的Bevis公式和GPT3模型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T_(m)-SC1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76 K和2.57 K,相比Bevis模型和GPT3模型,其精度(RMS值)分别提高13.8%和2.2%;T_(m)-SC2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10 K和1.64 K,相比Bevis模型和GPT3模型其精度(RMS值)分别提高44.9%和37.6%。T_(m)-SC2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导致的理论RMS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16 mm和0.43%。因此,T_(m)-SC2模型更适用于中国南部地区的GNSS水汽探测以及气象研究。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中国南部地区
T_(m)-SC模型
GNSS
大气
水汽
Keywords
atmosphere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southern China
T_(m)-SC model
GNSS-PWV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LP神经网络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
7
13
作者
谢劭峰
曾印
张继洪
张亚博
熊思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湖北科技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05-111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6400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8GXNSFAA281182)。
文摘
以中国西南地区2015~2017年探空数据为实验数据,使用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回归方法建立西南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将气象参数(地表温度、水汽压)和非气象参数(高程、纬度和年积日)作为模型输入因子,由数值积分法计算得到的T_(m)作为学习目标,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迭代训练从而得到中国西南地区的T_(m)。以2018年探空站T_(m)数据为参考值,对MLP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并与Bevis模型和GPT3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LP模型的年均RMSE和年均bias分别为1.99K和0.15K,比Bevis模型、GPT3模型年均RMSE分别降低1.36K(40.6%)和1.51K(43.1%),年均bias分别下降0.70K(82.4%)和1.04K(87.4%),且该模型在中国西南区域不同高程、纬度和季节的精度与稳定性优于Bevis模型和GPT3模型。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多层感知器
精度检验:西南地区
Keywords
atmosphere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multi-layer perceptron(MLP)
accuracy test
southwest China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
5
14
作者
石一凡
刘立龙
兰胜伟
张清岚
李浩杰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00-130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64002)。
文摘
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利用中国区域88个探空站2015-2017年的数据,以地表温度、地表水汽压、纬度、高程、年积日作为模型输入因子,以积分法获得的Tm值为学习目标,建立适用于中国区域的Tm模型PSOTM。以2018年探空数据为参考值评定PSOTM模型精度,并与Bevis、GPT3、传统BP神经网络(BPTM)、GRNN神经网络(GRNNTM)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SOTM模型年均RMSE为3.08 K,相对于Bevis、GPT3、BPTM和GRNNTM模型分别降低26.84%、35.97%、15.38%和4.94%;PSOTM模型年均bias为0.32 K,相对于Bevis、GPT3和BPTM模型分别降低68.93%、82.42%和72.41%,较GRNNTM模型升高37.50%。PSOTM模型在中国区域不同纬度和高程的精度与稳定性优于Bevis、GPT3和BPTM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中国区域
粒子群算法
BP神经网络
Keywords
atm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China reg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P neural network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顾及季节变化的西南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
6
15
作者
郑磊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出处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98-103,共6页
基金
住建部横向项目(2018-R2-005)。
文摘
针对西南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精度较低的问题,构建西南地区顾及季节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借助西南地区探空站和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数据,分析T_m与地面温度(T_s)、水汽压(e_s)和气压(P_s)的线性关系;并基于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拟合,构建模型;然后以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建立的模型和传统贝维斯(Bevis)模型进行精度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T_m与T_s、e_s呈较好的正相关性,与P_s呈较好的负相关性;分季节建立的T_m模型均比年T_m模型精度要高,其中冬季模型表现最为优越;年和季节单因子、双因子、多因子T_m模型精度均优于Bevis模型,且多因子模型精度优于双因子模型,双因子模型精度优于单因子模型;顾及季节变化的多因子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取西南地区T_m与大气可降水量信息。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气象学
季节变化
影响因子
大气
可降水量
Keywords
atmospheric weighted average temperatur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meteorology
seasonal variation
impact factors
atmospheric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时空特性分析
被引量:
2
16
作者
谢劭峰
张继洪
王义杰
熊思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九江市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湖北科技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3-59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6400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0GXNSFBA297145
+1 种基金
2018GXNSFAA281182)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19245060)。
文摘
考虑到已有全球T_(m)模型无法实时获取全球区域高精度T_(m),利用ECMWF提供的2014~2017年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全球区域T_(m)垂直递减率的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T_(m)垂直递减率具有明显的年周期和半年周期,日变化相对较弱,且存在明显的海陆差异和地形差异,不同地区周期变化差异明显。T_(m)垂直递减率与经度的相关性极小,但与纬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绝对值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T_(m)垂直递减率
ERA5
时空特性
全球区域
Keywords
atm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T_(m)lapse rate
ERA5
temporal-spatial characteristics
global region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多因子精化模型
17
作者
刘费帆
张露露
黄玲
黄良珂
刘立龙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出处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8-14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4027、418640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BA297145)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22322)。
文摘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的重要参数。文章通过中国区域的2015—2017年探空站资料,构建了顾及温度、水汽压、经纬度、高度和周期等多因子影响的T_(m)模型(T_(m)-C模型),并通过2018年的探空站资料加以检验。结果表明,T_(m)-C模型比Bevis模型、中国区域精化后的Bevis模型(T_(m)-B模型)和GPT3模型年均RMS值分别减小了30.4%、17.9%和25.4%。为进一步提高T_(m)-C模型的精度,基于中国地理分区的差异,分别建立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区域T_(m)模型,4个地区年均RMS值对比T_(m)-C模型平均精度提升了19.9%。将T_(m)-C模型应用于GNSS水汽计算,其理论RMS值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18 mm和0.95%,分区域的模型较T_(m)-C模型平均精度分别提升了22.9%和14.9%。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大气
水汽
中国区域
地理分区
模型精化
Keywords
atm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China region
geographical zoning
model refinement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港地区加权平均温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
24
18
作者
王晓英
宋连春
戴仔强
曹云昌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
出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47-52,共6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项目(DJZD200810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S810823-2001
S8109008001)
文摘
利用香港King's Park探空站(站号45004)2003-2009年探空资料回归了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地面温度Ts、气压es和水汽压Ps的线性公式.通过比较分析发现Tm-Ts单因素回归结果和Tm-Ts、es、Ps多因素回归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但基于本地化探空数据的回归公式精度比Bevis公式高;增加样本数回归分析并不能显著提高公式精度,采用最近一月探空数据回归公式即可很好地由Ts拟合下年Tm,拟合均方根误差(F-RMS)为1.946K;用2003年数据回归出的经验公式Tm=113.29+0.5863Ts去拟合2004-2009年的数据,拟合均方根误差基本没有差异,因此某地Tm-Ts经验公式一次回归可长期使用.通过对全国83个国际交换站2009年探空数据回归得出我国大陆地区最新Tm-Ts经验公式为Tm=53.244+0.783Ts,该一般公式拟合均方根误差与本站数据回归剩余均方根误差(RRMS)相当,可代替本地公式广泛使用.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地面
温度
地基
GPS气象学
湿延迟
Keywords
atmospheric weighting mean temperature
surface temperature
ground-based GPS meteorology
wet delay
分类号
O153.3 [理学—基础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香港地区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
13
19
作者
杨林
郑南山
高淑照
刘晨
李杨
高士健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出处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92-97,共6页
基金
高校横向课题(LR01HX1135Y19022)。
文摘
为了获得更高精度的本地化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算法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以香港地区2016—2017年的探空资料为实验数据,使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建模;将4个气象参数(即露点温度T_d、测站压强P_s、测站温度T_s、水汽压e)作为模型输入因子,离散积分计算的T_m真值作为学习目标,通过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迭代训练,最终得到本地化模型。反演结果表明:(1)本地化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比贝维斯(Bevis)模型提高约36%;(2)本地化模型反演水汽的精度相比于Bevis模型提升约16%,本地化模型能更好地满足地基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水汽反演
对流层延迟
大气
可降水量
Keywords
atmospheric weighted average temperature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water vapor inversion
tropospheric delay
atmospheric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顾及气候类型的区域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
1
20
作者
刘金涛
吕伟才
肖星星
卢福康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矿区环境与灾害协同监测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矿山采动灾害空天地协同监测与预警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基金
2021年度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202103a05020026)
2021年度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104a 07020014)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85MD114)。
文摘
针对由于中国土地面积广阔,气候类型复杂,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易受气候类型、纬度和海拔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气候类型的区域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根据中国区域内分布广泛的5种气候类型,利用中国境内73个探空站2007—2015年的探空数据,分区域建立顾及气候类型及地面气温(T_(s))、饱和水汽压(E_(s))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ET-TM模型;并用2016年的探空数据结合贝维斯(Bevis)模型和GPT-3模型共同验证ET-TM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ET-TM模型整体精度高于Bevis模型和GPT-3模型;分区域建立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有利于减少纬度和高程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影响;对比Bevis模型和GPT-3模型,ET-TM模型更适用于中国区域内的大气可降水量反演。
关键词
大气
可降水量(PWV)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T_(m))
气候类型
水汽反演
残差拟合
Keywords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
atm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T_(m))
climate type
water vapor retrieval
residual fitting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贵地区顾及高度改正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陈明
陈天伟
韦海福
刘鹏
刘晋
贾相苹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海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优化
董浩杰
杨维芳
李小刚
李得宴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顾及日变化和非线性垂直改正的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黄良珂
廖发圣
陈发德
张红星
黎峻宇
黄玲
刘立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顾及周期性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
曹小双
杨维芳
李得宴
高墨通
闫香蓉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建立全球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陈鹏
陈家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时空变化及模型
龚绍琦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贵州局地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建立与精度分析
李宏达
张显云
王晓红
邹广黔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区域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线性模型精度评估
王明华
曹云昌
梁宏
涂满红
刘志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吉林地区非线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邹玉学
岳迎春
叶涛
李振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李松青
刘立龙
容静
周威
刘林波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顾及多因子影响的中国西部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化研究
莫智翔
黎杏
黄良珂
刘立龙
韦欣怡
周清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国南部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化研究
廖发圣
黄良珂
刘立龙
黄玲
郭希
刘喆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MLP神经网络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谢劭峰
曾印
张继洪
张亚博
熊思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石一凡
刘立龙
兰胜伟
张清岚
李浩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顾及季节变化的西南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郑磊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时空特性分析
谢劭峰
张继洪
王义杰
熊思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多因子精化模型
刘费帆
张露露
黄玲
黄良珂
刘立龙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香港地区加权平均温度特征分析
王晓英
宋连春
戴仔强
曹云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香港地区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杨林
郑南山
高淑照
刘晨
李杨
高士健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顾及气候类型的区域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刘金涛
吕伟才
肖星星
卢福康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