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酒泉绿洲夏季大气边界层加热(冷却)特征初探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谷良雷
胡泽勇
吕世华
韦志刚
张宇
姚济敏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0-54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3035)资助
-
文摘
利用“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观测与数值研究”的观测资料和酒泉站的地面和探空气象资料,计算了酒泉绿洲夏季大气边界层的加热(冷却)率,分析了酒泉绿洲近地面层和行星边界层的大气加热(冷却)率逐日变化,研究了不同典型天气下大气加热(冷却)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酒泉绿洲近地面层和行星边界层内,大气加热(冷却)率具有明显的逐日变化特征;近地面层和行星边界层及整个大气层白天的大气加热率和夜晚的大气冷却率基本相当,大气能量基本守恒;日照时数、云量和特殊天气过程(如冷空气活动、沙尘天气和降水等)对大气加热(冷却)率有很大影响。
-
关键词
绿洲
近地面层
行星边界层
大气加热率
大气冷却率
-
Keywords
Oasis
SL
PBL
Heating rate
Cooling rate
-
分类号
P40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两种逐线积分辐射模式大气吸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张华
石广玉
刘毅
-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
-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1-593,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5034和40475015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课题IPCC2003C/LC2003C9
+1 种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气溶胶专项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ZKCX2SW210
-
文摘
由于缺乏完整的和精确的实验室测量结果,目前无法判断各种逐线积分方案的最终精度。因此,逐线积分模式精度的比较基本上只能在模式之间进行。比较了作者研制的快速高效逐线积分大气吸收计算方法(简记为ZS2000),与国际上用得较多的LBLRTM(LineByLineRadiativeTransferModel)。得出:二者在长波区间向上和向下辐射通量的相对差别对整层大气均小于3.1%,大气冷却率的绝对差别对整层大气均小于0.13K·d-1,处于ICRCCM(IntercomparisonofRadiationCodesUsedinClimateModels)所得到的差别范围之内。经分析发现,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ZS2000在10~530cm-1区间计算的水汽吸收系数与LBLRTM的不同造成的。ZS2000和LBLRTM在近红外区间计算上的一致性较高,二者净辐射通量和大气加热率的最大相对差别均小于2%。由此,可以得出:逐线积分模式ZS2000在长波和近红外区间可以满足各种较为精确的辐射传输计算的需要。
-
关键词
逐线积分
辐射通量
大气冷却率
模式比较
-
Keywords
line-by-line integration, radiative flux, atmospheric cooling rate, model comparison
-
分类号
P44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线翼截断方式对大气辐射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张华
石广玉
刘毅
-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
-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8-975,共8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部气溶胶973课题(2006CB4037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5034和40475015)
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HX-863)
-
文摘
在大气辐射传输计算方法中,有3种基本方法,即,逐线积分方法,k-分布方法和带模式方法。其中,逐线积分方法是最精确的计算大气透过率的方法,本文根据透过率计算方式的不同,将逐线积分方法分为追线积分法和追点积分法。由于逐线积分计算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在大气遥感和大气探测业务中使用时,必须减少计算成本,提高计算速度。本文在追线积分法的基础上,给出了简化的逐线积分的基本方法,在保证同样计算精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对在精确的和简化的逐线积分下,不同线翼截断方式(CUTOFF)对吸收系数、大气透过率和冷却率的影响进行了更详细的探讨。通过数值试验发现,对谱线线翼的截断方式是影响辐射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的重要因子。在不同压力下,用CUTOFF=2计算的吸收系数误差最大;对CUTOFF=1,在大多数取样点上误差都小于2%;对CUTOFF=3或4,对绝大多数取样点上计算的吸收系数误差都在5%以内,但所用的计算时间却明显减少。大气低层的透过率对不同的计算方法和不同的线翼截断方式不敏感;对大气高层,无论是对精确的还是简化的逐线积分方法,当CUTOFF=2时的透过率结果与其他线翼截断方式的结果差别较大。通过比较,本文给出线翼截断的优选方案。
-
关键词
逐线积分
线翼截断
吸收系数
大气透过率
大气冷却率
-
Keywords
LBL integration, Line-wing cutoff, Absorption coefficient, Transmittance, Cooling rate.
-
分类号
P227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TN21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