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闽楠光合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韩文军 廖飞勇 何平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62-65,共4页
 对在照度为5000lx、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环境下生长3个月的闽楠PhoebebourneiHemsl.Yang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气CO2体积分数倍增将使闽楠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28.7%,其中叶绿素a、b分别下降了28.6%、19.8%,类胡萝卜素...  对在照度为5000lx、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环境下生长3个月的闽楠PhoebebourneiHemsl.Yang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气CO2体积分数倍增将使闽楠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28.7%,其中叶绿素a、b分别下降了28.6%、19.8%,类胡萝卜素上升2.8%,叶绿素a/b从1.95下降到1.55.长期高体积分数CO2处理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2.45%,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53.91%,暗呼吸速率下降95.6%,光呼吸速率下降43.7%;短期内CO2加倍处理,光合速率上升21.76%;长期处理,则下降89%.这表明,短时CO2体积分数加倍处理使植物的表观光合速率明显增加;长期处理明显抑制了闽楠的光合作用,出现了严重的光合适应现象.闽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减弱致使整个代谢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亚热带森林植被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倍增 光合特性 光合适应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直接影响热带地区环流和降水
2
作者 邓彦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2-1152,共1页
目前,准确预测气候变化对热带地区降水的影响仍面临很大挑战.研究者普遍认为,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引起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导致大气水汽含量的增加,并最终影响水文循环.但区域降水也与大气环流密切相关,相关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 目前,准确预测气候变化对热带地区降水的影响仍面临很大挑战.研究者普遍认为,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引起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导致大气水汽含量的增加,并最终影响水文循环.但区域降水也与大气环流密切相关,相关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大气环流将逐渐减弱.Bony等用一系列先进的气候模式耦合天气预报模式,模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对热带地区环流和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人类不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情景下,到21世纪末,大约一半的热带环流变化和由此而引起的大部分的降水变化都与地球表面变暖无关;然而,这些显著的环流和降水变化却是由减弱的大气辐射冷却引起的:升高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会引起大气辐射冷却的减弱,从而影响大气垂直运动,直接影响热带地区环流和降水变化.这也表明,旨在减弱全球暖化趋势却不考虑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地球工程方案是不能改善热带地区降水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热带地区 大气环流 区域降水 大气水汽含量 降水变化 天气预报模式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气孔对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反应——基于在CO_2浓度和温度梯度中生长的10种植物的观测 被引量:44
3
作者 左闻韵 贺金生 +3 位作者 韩梅 吉成均 Dan F.B.Flynn 方精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5-574,共10页
许多研究表明 ,大气 CO2 浓度 ([CO2 ])的升高会导致植物气孔密度 (Stom atal Density,SD)和气孔指数 (Stom atal Index,SI)降低。这一关系成为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大气 [CO2 ]变化的重要古生物指标之一。但是 ,[CO2 ]不是唯一影响 SD和 S... 许多研究表明 ,大气 CO2 浓度 ([CO2 ])的升高会导致植物气孔密度 (Stom atal Density,SD)和气孔指数 (Stom atal Index,SI)降低。这一关系成为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大气 [CO2 ]变化的重要古生物指标之一。但是 ,[CO2 ]不是唯一影响 SD和 SI的环境因素。研究利用温度梯度和温度 +[CO2 ]梯度技术 ,以 7种美国中西部地区弃耕地常见草本植物和 3种美国东部落叶阔叶林优势木本植物为材料 ,其中草本包含豆科、非豆科 C3和 C4 功能型 ,就它们的 SD,SI,表皮细胞密度 (Epidermal Cell Density,ECD)和气孔孔径长度 (Stomatal Aperture L ength,APL)对 [CO2 ]和温度升高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沿 [CO2 ]梯度 ,所研究物种的 SD比 SI反应敏感 ,SD显示出与 [CO2 ]正相关、负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SI显示出与 [CO2 ]正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沿温度梯度 ,所研究物种的 SI比 SD反应敏感 ,SI显示出与温度正相关、负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SD显示出与温度正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ECD和 APL对 [CO2 ]和温度梯度也有不同的响应。这说明 ,除 [CO2 ]外 ,温度也对 SD,SI,ECD和 APL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在用气孔特征重建地质历史时期 [CO2 ]的变化趋势时 ,除准确建立气孔参数与 [CO2 ]关系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气孔密度 植物气孔指数 植物气孔孔径长度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梯度 大气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强度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22
4
作者 苑学霞 褚海燕 +3 位作者 林先贵 尹睿 胡君利 朱建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4-567,共4页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生物量 呼吸强度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全球环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中CO_2浓度增加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凤斌 王志春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9-251,256,共4页
当前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重大的全球环境问题。CO2 等温室气体增加及其引起的温室效应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影响 ,愈来愈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与重视。我国科学界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 ,取得了一系... 当前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重大的全球环境问题。CO2 等温室气体增加及其引起的温室效应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影响 ,愈来愈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与重视。我国科学界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 ,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成果。从CO2 等温室气体增加及其导致的温室效应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对区域性作物生产的影响等方面 ,综述了我国在此领域的概况 ,提出了为确保未来作物生产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非常有必要对此作更加深入细致研究的建议。参 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作物生产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生长发育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莴苣生长和物质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黄艺 何平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14-17,共4页
 对CO2浓度(550×10-6)下莴苣的生长、物质积累及其分配和光合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CO2(550×10-6)下莴苣具有高光合速率、高生长速度,其根和茎的干物质积累速度较快,叶面积增长快而且不积累过多的光合作用产物...  对CO2浓度(550×10-6)下莴苣的生长、物质积累及其分配和光合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CO2(550×10-6)下莴苣具有高光合速率、高生长速度,其根和茎的干物质积累速度较快,叶面积增长快而且不积累过多的光合作用产物,高光合速率能够产生足够能量将光合作用产物从源转运到库,用于生长发育.生长在CO2浓度550×10-6下,莴苣能提早7d达到市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苣 生长 物质分配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对大豆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蒋跃林 岳伟 +2 位作者 张庆国 张仕定 姚玉刚 《耕作与栽培》 2005年第2期2-3,37,共3页
通过不同大气CO2浓度控制试验,分析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生理因子的影响,探讨了大气CO2增长状况下大豆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大气CO2背景浓度350μmol/mol相比,CO2浓度550μmol/... 通过不同大气CO2浓度控制试验,分析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生理因子的影响,探讨了大气CO2增长状况下大豆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大气CO2背景浓度350μmol/mol相比,CO2浓度550μmol/mol水平下大豆开花期日平均光能利用率提高18.95%,当大气CO2浓度升至750μmol/mol时,提高幅度增大到33.79%。但在不同生育期光能利用率提高幅度存在差异,在大豆分枝期和开花期提高幅度较大,而在结荚期和鼓粒期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大豆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大气CO2浓度升高而大幅提高,二种高CO2浓度下大豆开花期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4.08%和46.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大豆 光能利用率 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移栽水稻与不同出苗时间稗草竞争的响应差异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富芝 朱建国 +5 位作者 曾青 朱春梧 朱云枝 马红亮 谢祖彬 余柳青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3-208,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FACE(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移栽稻田水稻(Oryzasativa)与不同发生时期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生长和竞争的响应差异。结果显示,FACE条件下水稻与稗草比例为1∶1时,水稻分蘖、生物量和产量均增加,而稗...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FACE(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移栽稻田水稻(Oryzasativa)与不同发生时期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生长和竞争的响应差异。结果显示,FACE条件下水稻与稗草比例为1∶1时,水稻分蘖、生物量和产量均增加,而稗草则减少。水稻与移栽稻田本田萌生稗草的生物量比率增加181.7%、产量比率增加259.7%、茎蘖比率增加24.2%、有效分蘖比率增加186.3%,水稻竞争优势增加,而移栽稻田本田萌生稗草竞争能力下降。水稻与秧田萌生稗草的竞争关系变化趋势在营养生长期与上述情况相同,但进入生殖生长后水稻竞争优势不再显著,FACE条件下与秧田萌生稗草竞争的水稻最终生物量和产量分别增加22.7%和8.2%,但秧田萌生稗草的最终生物量和产量也增加了11.9%和9.5%。水稻与秧田萌生稗草的生物量比率、茎蘖比率和产量比率增加均不显著。可见,田间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水稻与稗草的竞争关系发生的变化与稗草发生时期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水稻 稗草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豌豆蚜体内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吕雨晴 孙倩 +3 位作者 王广 魏君玉 马雯 刘长仲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15期36-38,41,共4页
为探明CO_2浓度升高对豌豆蚜体内糖含量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中等浓度550μL/L和高浓度750μL/L CO_2浓度,并以当前CO_2浓度380μL/L为对照,用熏气30 d以上的苜蓿叶片饲养豌豆蚜初产若蚜至成蚜后测定体内可溶性糖和糖原含量。结果表明:豌... 为探明CO_2浓度升高对豌豆蚜体内糖含量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中等浓度550μL/L和高浓度750μL/L CO_2浓度,并以当前CO_2浓度380μL/L为对照,用熏气30 d以上的苜蓿叶片饲养豌豆蚜初产若蚜至成蚜后测定体内可溶性糖和糖原含量。结果表明:豌豆蚜取食高CO_2浓度培育下的紫花苜蓿后体内可溶性糖和糖原含量显著上升,随着世代数增加豌豆蚜体内可溶性糖和糖原含量也逐代增加,CO_2浓度和世代因子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表明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豌豆蚜的发生规律及种群数量动态将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紫花苜蓿 豌豆蚜 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近10年变化趋势 被引量:34
10
作者 刘强 王跃思 +2 位作者 王明星 李晶 刘广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7-271,共5页
对 1993~ 2 0 0 2年 10年间北京市大气中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这三种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趋势 ,并初步探讨了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北京市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总体是上升趋势 ,... 对 1993~ 2 0 0 2年 10年间北京市大气中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这三种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趋势 ,并初步探讨了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北京市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总体是上升趋势 ,且后 5年增长较快 ;大气甲烷浓度前 5年缓慢上升 ,后 5年转为下降 ,总体已是下降趋势 ;与大气二氧化碳变化趋势相似 ,大气氧化亚氮总体也是上升趋势 ,后 5年增长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趋势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温室气体浓度 氧化亚氮 上升趋势 2002年 监测数据 分析结果 甲烷浓度 北京市 总体 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CO2条件下水稻叶片氮含量下降与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亮 朱建国 +5 位作者 朱春梧 曹际玲 王明娜 曾青 谢祖彬 刘钢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9-506,共8页
利用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平台技术,研究了低氮(125kg/hm2,以纯N计)和常氮(250kg/hm2)水平下,高浓度CO2(周围大气CO2浓度+200μmol/mol)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功能叶N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2提高了叶... 利用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平台技术,研究了低氮(125kg/hm2,以纯N计)和常氮(250kg/hm2)水平下,高浓度CO2(周围大气CO2浓度+200μmol/mol)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功能叶N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2提高了叶片硝酸还原酶和蛋白水解酶的活性,两者在常N下的响应程度大于在低N下的响应程度;高浓度CO2降低了低N下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NADH-GDH)活性,常N水平下酶活性的下降趋势得到改变或缓解。由此可见,高浓度CO2条件下NO3-转化为NH4+加速,而NH4+进一步同化为有机N却受阻,而且,由于后期蛋白水解加速,将进一步加剧叶片N含量的下降。这是水稻叶片N含量下降的内在因素。而增施N肥,有利于同化酶的表达,降低叶片蛋白水解酶活力,从而缓解叶片N含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水稻 氮代谢 功能叶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有孔虫中硼同位素研究与大气pCO_2的重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倪云燕 刘嘉麒 隋建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4-214,共11页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pCO2)的变化在全球气候演化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重建古大气pCO2的变化历史,有助于预测和研究未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大洋有孔虫中的硼同位素比值能够反映海水酸碱度的变化,从而为重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历史提供...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pCO2)的变化在全球气候演化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重建古大气pCO2的变化历史,有助于预测和研究未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大洋有孔虫中的硼同位素比值能够反映海水酸碱度的变化,从而为重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文中首先简要回顾硼同位素的研究现状,利用硼同位素重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原理依据,在此基础上,测试分析了西赤道太平洋806孔全新世和末次冰期最盛期Globigerinoides ruber样品中的硼同位素,得到该地区全新世和末次冰期最盛期大气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分别为(276.7±24)×10-6(2s.d.)和(178.4±16)×10-6(2s.d.),与极地冰心记录吻合得很好。大洋有孔虫中的硼同位素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古海水酸碱度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同位素比值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大洋有孔虫 海水酸碱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世代水稻与稗草竞争对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升高(FACE)的适应
13
作者 陈曦 朱建国 +4 位作者 王亮 蒋德璐 颜健 许晓明 曾青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2,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子代与0代水稻(Oryzasativa)和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的生长和竞争关系。结果表明,FACE条件下水稻/稗草比例为12∶1时,在分蘖期和抽穗期...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子代与0代水稻(Oryzasativa)和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的生长和竞争关系。结果表明,FACE条件下水稻/稗草比例为12∶1时,在分蘖期和抽穗期,子代水稻和稗草的生长和光合能力比0代都有所降低,其中水稻的子代干物质量与0代相比分别降低了18.8%和61.9%,子代净光合速率则分别降低了22.4%和27.8%;而稗草子代干物质量与为0代相比在分蘖期和抽穗期则分别下降了34.5%和31.0%,子代净光合速率也分别下降了28.4%和16.3%。FACE条件下,两代水稻与稗草的竞争能力(子代的稻稗比)都随着生长期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稻稗干物质量比在分蘖期子代比0代增加了26.6%,而抽穗期则减少了44.1%;净光合速率稻稗比在分蘖期子代比0代增加了8.3%,抽穗期减少了13.8%,即FACE条件下子代水稻的竞争能力相比0代水稻在分蘖期有一定程度的增强,而在抽穗期却减弱。说明生长后期子代水稻/稗草的竞争已对FACE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 水稻 稗草 子代 光合作用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空气CO_2浓度升高和储藏对水稻籽粒中不同形态多胺组分和含量的影响
14
作者 周一峰 李军营 +4 位作者 蔡庆生 刘友良 於丙军 朱建国 章文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5-620,共6页
以籼稻品种IR24和粳稻品种Asominori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自由空气CO2浓度升高(free air CO2enrichment,FACE)和储藏1年,对籽粒内游离态、结合态和束缚态3种类型多胺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在正常空气条件下,籼、粳稻籽粒中的多胺总量不存... 以籼稻品种IR24和粳稻品种Asominori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自由空气CO2浓度升高(free air CO2enrichment,FACE)和储藏1年,对籽粒内游离态、结合态和束缚态3种类型多胺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在正常空气条件下,籼、粳稻籽粒中的多胺总量不存在显著差异;FACE处理降低了Asominori籽粒多胺总量,但对IR24影响不明显,因此FACE条件下IR24籽粒的多胺总量高于Asominori。储藏1年后,籽粒多胺总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正常空气条件下生长的IR24籽粒多胺总量显著下降。两水稻品种籽粒中的束缚态多胺总量明显高于游离态和结合态多胺,占总量的50%以上,而在束缚态多胺组分中,亚精胺(Spd)所占比例最大。FACE处理降低了籽粒中的束缚态Spd含量,增加了结合态Spd含量,而这些FACE效应经籽粒储藏后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多胺 水稻 籽粒 储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及其变率变化对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41
15
作者 葛道阔 金之庆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4,共8页
在长江中下游稻区选择19个样点,将每个样点近20年(1979-1998年)的水稻产量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分为两组,一组结合当地水稻生态试验或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用于CERES-Rice模型中遗传参数的调试,另一组用于检验该模型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通过... 在长江中下游稻区选择19个样点,将每个样点近20年(1979-1998年)的水稻产量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分为两组,一组结合当地水稻生态试验或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用于CERES-Rice模型中遗传参数的调试,另一组用于检验该模型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通过对未来气候变率变化(ΔCV)的3种假设并利用WGEN(天气生成器),将每个样点基于3种平衡GCM(大气环流模型)的CO2倍增气候变化情景文件改进为兼顾气候及其变率变化(CC+ΔCV)的9种情景文件。在上述各情景文件下分别运行CERES-Rice,并将模拟结果与本底气候(Baseline)下的模拟值进行比较,再结合蒸散比(β)和产量波动系数等算法,评价了CO2有效倍增时CC+ΔCV对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2有效倍增时,随着ΔCV的增大,不同稻作制度下水稻高温热害将愈演愈烈,早稻和晚稻受低温威胁将显著减轻;水稻生长季内干湿状况较目前无明显差异,但季节性干旱和暴雨的发生频次呈增加之势;研究区域不同稻作制度下的水稻生育期均明显缩短,ΔCV增大对生育期无显著影响;不论是单、双季稻,还是灌溉或雨育水稻都显著减产,其中中游稻区的减产幅度大于下游稻区,单季稻和晚稻的减产幅度大于早稻,UKMO、GISS情景下的减产幅度大于GFDL情景;研究区域不同稻作制度下的水稻进一步减产,且稳产性变差,但良好的灌溉条件可以减缓水稻产量的年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气候变化 气候变率变化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排 人类共同的责任——写在巴黎气候大会闭幕之际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峰 《国土绿化》 2016年第1期10-11,共2页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这次有195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气候峰会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全球气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1750年前)不超过2摄氏度的范围内。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一期...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这次有195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气候峰会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全球气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1750年前)不超过2摄氏度的范围内。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一期《温室气体公报》称,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在2014年再创新高,北半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2014年春季超过了400ppm这个重要关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法国巴黎 温室气体浓度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减排 责任 人类 世界气象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开平区低碳渔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
17
作者 杨坤 《河北渔业》 2012年第2期54-55,共2页
我国于2010年在全球率先提出了渔业碳汇理念,并积极倡导发展低碳渔业。所谓“碳汇渔业”即是能够充分发挥碳汇功能、具有直接或间接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效果的渔业生产活动。
关键词 渔业发展 低碳 发展对策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碳汇功能 生产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模型不能预测美国干旱
18
作者 邓彦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2-1152,共1页
哥伦比亚大学coats和他的合作者尝试模拟过去一千年中美国西南地区经历的特大干旱,模式考虑了许多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实际因素,如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太阳辐射变化等,还包括了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结果却十分令人费解:尽管模... 哥伦比亚大学coats和他的合作者尝试模拟过去一千年中美国西南地区经历的特大干旱,模式考虑了许多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实际因素,如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太阳辐射变化等,还包括了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结果却十分令人费解:尽管模型模拟出了数个持续数十年的大干旱,但模拟干旱发生的时间与记录时间不相吻合,并且考虑实际因素时的模拟结果还不及把模型参数设置为常数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干旱 气候模型 美国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模型模拟 预测 哥伦比亚大学 记录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部:我国碳排放增速逐渐降低
19
《中国煤炭》 2018年第12期24-24,共1页
科技部近日发布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46%,碳减排成效明显,排放增速逐渐降低,自2013年以来增速基本为零。《报告》显示,2010-2017年全球大气二氧化... 科技部近日发布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46%,碳减排成效明显,排放增速逐渐降低,自2013年以来增速基本为零。《报告》显示,2010-2017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呈上升趋势,且与前40年相比增速不降反增,说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仍需全球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科技部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温室气体排放 年度报告 气候变化 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果树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与栽培措施
20
作者 何金城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168-168,共1页
关键词 光合作用 栽培措施 环境因素 果树生产 技术措施 光饱和点 光合速率 光合生产力 叶片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