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珊瑚礁地形上胸墙波浪力大水槽试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松贵 陈汉宝 +2 位作者 赵洪波 郑金海 张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0,共6页
基于大比尺波浪水槽试验,开展了珊瑚礁地形上的波浪与斜坡堤相互作用试验。在不同水深和波浪条件下测量斜坡堤胸墙的水平力和浮托力,并与规范值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胸墙的波浪力受波浪破碎后的堤前壅水、破碎波高和水流冲击的共同影... 基于大比尺波浪水槽试验,开展了珊瑚礁地形上的波浪与斜坡堤相互作用试验。在不同水深和波浪条件下测量斜坡堤胸墙的水平力和浮托力,并与规范值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胸墙的波浪力受波浪破碎后的堤前壅水、破碎波高和水流冲击的共同影响;胸墙水平力呈矩形分布,浮托力呈三角形分布;由于波浪在珊瑚岛礁上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平均水平力和前趾浮托力试验结果均小于采用深水波要素计算的规范值,所提出的基于胸墙距礁缘的相对距离和礁盘上相对水深的波浪力修正系数,修正后的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波浪 胸墙 修正系数 大比尺波浪水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波在筑堤珊瑚礁上传播的大水槽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松贵 张华庆 +1 位作者 陈汉宝 郑金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6-582,共7页
基于大比尺波浪水槽模型实验,开展了不规则波在建有防浪堤的珊瑚礁陡变地形上传播变形规律的研究。采用弗劳德相似准则,通过1∶20的物理模型实验,模拟了不同水位和波高周期条件下,波浪从深水(d/L_0>1/2)到极浅水(d/L_0> 1/50)的传... 基于大比尺波浪水槽模型实验,开展了不规则波在建有防浪堤的珊瑚礁陡变地形上传播变形规律的研究。采用弗劳德相似准则,通过1∶20的物理模型实验,模拟了不同水位和波高周期条件下,波浪从深水(d/L_0>1/2)到极浅水(d/L_0> 1/50)的传播-破碎-壅水过程。实验测得了陡坡19 m水深和7 m水深的浅水变形系数,结果表明波浪在陡变地形上的浅水变形系数与缓坡地形差别较大,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相对水深的减小而减小;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高频能量不断减小,能量会向低频转移,产生10倍以上入射波周期的低频波浪,且越靠近防浪墙,低频能量越大,水位壅高越大;利用低通滤波技术,测得了礁盘上壅水显著,结果表明防浪堤前的平均波浪增水与外海入射波高的平方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大比尺波浪水槽 防浪堤 浅水变形 低频波浪 波浪增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作用下新型立管大水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金瑞佳 郭泉 +2 位作者 陈松贵 柳叶 耿宝磊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4-703,共10页
针对一种新型自由站立式防台风隔水立管系统,在3种不同浮筒净浮力条件下,通过几何比尺1∶21的大水槽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纯水流以及波流联合作用下隔水立管整体的涡激振动和运动轨迹情况,统计了不同测点顺流向位移的平均值和横流向位移... 针对一种新型自由站立式防台风隔水立管系统,在3种不同浮筒净浮力条件下,通过几何比尺1∶21的大水槽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纯水流以及波流联合作用下隔水立管整体的涡激振动和运动轨迹情况,统计了不同测点顺流向位移的平均值和横流向位移的均方根,并对比了纯水流和波流联合工况下立管涡激响应的差异性.研究表明,浮筒净浮力对新型立管的固有频率和运动响应有较大影响,可以通过调整浮筒净浮力来避免立管自振频率与外界激励频率锁定,保证结构安全;纯水流工况下新式立管的涡激振动现象明显,同时通过分析立管不同位置的运动轨迹发现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和外部荷载的不稳定性会激发频率为固有频率偶数倍的非对称振动.在波流联合工况下,波浪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隔水立管的涡激振动,使其整体偏移量减小;在横流向,波流联合工况下新式隔水立管的涡激振动相比于纯水流工况发生明显变化,波浪频率成为控制其振动响应的主导频率,此时立管位移的最大值未出现于顶端测点处,而是出现在距离表面波影响较小的测点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水立管 波流联合作用 涡激振动 大比尺波浪水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