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疆地区砾石土岸坡冲刷破坏大比尺模型试验及其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波 张桂荣 +3 位作者 何宁 王国利 何斌 周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8-945,共8页
以北疆地区广泛存在的砾石土重建岸坡,开展砾石土岸坡冲刷破坏大比尺模型试验研究。引入新型观测方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岸坡冲刷破坏全过程进行观测,并详细分析获取的扫描数据。联合三维激光扫描和现场传统测量成果,依据不同阶段... 以北疆地区广泛存在的砾石土重建岸坡,开展砾石土岸坡冲刷破坏大比尺模型试验研究。引入新型观测方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岸坡冲刷破坏全过程进行观测,并详细分析获取的扫描数据。联合三维激光扫描和现场传统测量成果,依据不同阶段的破坏特征,将岸坡破坏划分为3个阶段,即冲刷破坏阶段、局部失稳阶段和整体失稳阶段,确定北疆地区砾石土岸坡的冲刷变形失稳过程与破坏模式。基于砾石土岸坡大比尺模型试验成果,推导建立砾石土岸坡稳定性计算公式和局部失稳破坏高度预测公式,并建立砾石土岸坡冲刷破坏阶段和局部失稳阶段的有机联系,以深入揭示砾石土岸坡失稳破坏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土岸坡 冲刷破坏 破坏机理 大比尺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大比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姣阳 刘维 +2 位作者 邹金杰 赵宇 龚晓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2-567,共6页
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支护压力不足会引起开挖面失稳。针对浅埋盾构隧道,采用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对盾构开挖面稳定进行研究。试验通过控制支护板移动速度来模拟开挖面失稳变形过程,并对支护压力和地表变形进行监测,发现了支护力和地表变... 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支护压力不足会引起开挖面失稳。针对浅埋盾构隧道,采用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对盾构开挖面稳定进行研究。试验通过控制支护板移动速度来模拟开挖面失稳变形过程,并对支护压力和地表变形进行监测,发现了支护力和地表变形发展的3个阶段。与此同时,采用数码摄像技术对失稳土体实时观测,并利用颗粒图像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失稳土体的位移增量场。对比发现,位移增量场的变化规律与支护力和地表变形的3个阶段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开挖面失稳 大比尺模型试验 PIV技术 地层变形 位移增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比尺模型试验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开裂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雅婷 Jeffery Roesler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4-1201,共8页
为控制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的横向裂缝,修建大比尺模型-连续配筋混凝土梁(CRCB),分析混凝土材料、配筋率、纤维及横向预切缝对CRCP开裂的影响.构建解析模型推导横向裂缝间距和宽度的计算表达式,理论量化不同设计参数对CRCP横向裂... 为控制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的横向裂缝,修建大比尺模型-连续配筋混凝土梁(CRCB),分析混凝土材料、配筋率、纤维及横向预切缝对CRCP开裂的影响.构建解析模型推导横向裂缝间距和宽度的计算表达式,理论量化不同设计参数对CRCP横向裂缝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解析结果与现场勘测数据吻合,说明解析法切实可行;横向裂缝随着试验梁龄期增长而发展,且于19个月后趋于稳定;配筋率对裂缝间距和宽度影响较大,采用筋径为22.23 mm(#7号钢筋)的试验梁,其裂缝间距和宽度比采用筋径为19.05 mm(#6号钢筋)的试验梁降低了17%左右;采用轻质混凝土可增大裂缝间距、减小裂缝宽度,为控制冲断提供可能;加入纤维和设置横向预切缝可增大裂缝间距、减小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 大比尺模型试验 横向裂缝间距 横向裂缝宽度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比尺切削模型试验条件下砂岩破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功勋 李威 +4 位作者 洪国军 张坤勇 CHEN Xiu-han 施绍刚 RUTTEN Tom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1-1218,共8页
为探究单刀齿线性切削作用下岩石的破坏规律,利用大比尺模型试验平台对砂岩开展了线性切削试验,结合分形几何学方法,对砂岩在不同切削角度及不同切削深度下的切削产物,包括切削沟槽的尺寸及切削碎块的几何特征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为探究单刀齿线性切削作用下岩石的破坏规律,利用大比尺模型试验平台对砂岩开展了线性切削试验,结合分形几何学方法,对砂岩在不同切削角度及不同切削深度下的切削产物,包括切削沟槽的尺寸及切削碎块的几何特征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切削影响宽度与切削深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随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切削角度为45°时相同切削深度对应的切削影响宽度最小。砂岩的切削碎块块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集中在1.88~2.66。分形维数与切削深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分形维数与切削角度间的关系可统一用二次函数进行拟合,但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加,函数二次项系数由正值变为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比尺模型试验 线性切削 砂岩 分形维数 切削参数 切削沟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加载下X形桩竖向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卢一为 丁选明 +1 位作者 刘汉龙 孔纲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81-288,共8页
实际工程中桩基经常受到各种动荷载作用,如高铁路基中的加固桩长期承受列车行车时产生的循环动荷载作用,桩基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研究对动荷载下的工程设计至关重要。X形桩是一种在传统圆形截面桩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异性桩技术... 实际工程中桩基经常受到各种动荷载作用,如高铁路基中的加固桩长期承受列车行车时产生的循环动荷载作用,桩基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研究对动荷载下的工程设计至关重要。X形桩是一种在传统圆形截面桩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异性桩技术,其承载机制不同于传统圆形截面桩。为了深入研究X形桩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荷载与沉降规律,开展了砂土中X形桩竖向循环加载大比尺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加载的进行,X形桩顶产生累计沉降,且循环荷载比越大,加载频率越高,桩顶沉降越快;循环加载初期,X形桩顶动刚度降低,桩身轴力响应增大,桩侧摩阻力发生弱化,之后逐渐趋于稳定,且桩身下半段侧摩阻力较大;在同等加载条件下X形桩与等截面圆形桩相比,承受动荷载能力较强,桩侧摩阻力较大,长期循环加载作用下产生的累计位移较小。研究结果可为X形桩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比尺模型试验 X形桩 砂土 竖向循环受荷加载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隧道工程基础灌砂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黎志均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通过大比尺模型试验 ,找出砂流法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及技术参数 。
关键词 水下隧道 沉管基础 珠江隧道工程 砂流法 施工工艺 技术参数 灌砂 大比尺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洛渡泄洪洞掺气减蚀设施及体型优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焦爱萍 张春满 刘宪亮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3,共4页
结合溪洛渡水电站3号泄洪洞,在大比尺水工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目前高水头明流泄洪洞掺气减蚀设施和体型的典型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和优化研究。试验表明:通过采用掺气跌坎和挑坎相结合的组合形式、在反弧段前增设一道掺气坎、缩短渥奇曲线... 结合溪洛渡水电站3号泄洪洞,在大比尺水工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目前高水头明流泄洪洞掺气减蚀设施和体型的典型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和优化研究。试验表明:通过采用掺气跌坎和挑坎相结合的组合形式、在反弧段前增设一道掺气坎、缩短渥奇曲线段的长度和减小反弧段的圆心角等措施,可明显改善掺气效果,增大反弧段前掺气坎的掺气能力,从而有效减小和消除反弧段末端掺气盲区。该研究对于高水头、大流量明流泄洪洞掺气设施和体型的合理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水流 掺气坎 空蚀 体型优化 大比水工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