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南葡萄大棚促早栽培全产业链生产技术
1
作者
吕中伟
吴文莹
+4 位作者
娄玉穗
崔小月
尚泓泉
张柯
郭红光
《果农之友》
2024年第9期30-34,共5页
河南产区葡萄生产主要栽培模式是露地栽培,葡萄上市时间集中,价格竞争激烈,为了提高果农经济效益,发展葡萄大棚促早栽培意义重大。就葡萄大棚促早栽培中品种选择、建园定植、温棚环境调控、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
河南产区葡萄生产主要栽培模式是露地栽培,葡萄上市时间集中,价格竞争激烈,为了提高果农经济效益,发展葡萄大棚促早栽培意义重大。就葡萄大棚促早栽培中品种选择、建园定植、温棚环境调控、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销售8个方面阐述全产业链生产技术,为果农提供另一种高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大棚促早
全产业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棚促早栽培关键技术对东魁杨梅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吴昌旺
林明明
+3 位作者
程慧斌
吴海锋
郑碎微
钟伟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3期75-78,共4页
为明确大棚促早栽培技术对杨梅生长的影响,本文以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开展大棚促早栽培对东魁杨梅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东魁杨梅大棚促早栽培可提早上市17~22 d,采果期长达21~24 d;平均单果重可达到24.7~25.5...
为明确大棚促早栽培技术对杨梅生长的影响,本文以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开展大棚促早栽培对东魁杨梅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东魁杨梅大棚促早栽培可提早上市17~22 d,采果期长达21~24 d;平均单果重可达到24.7~25.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1.4%~12.5%,达特级果标准;落果率控制在6.4%~8.0%之间,商品果率稳定在79.4%~88.8%之间,商品果产量为7740~8280 kg/hm^(2),产值达61.92万~99.36万元/hm^(2),增加效益40.9万~74.5万元/hm^(2),可2年收回投资成本,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魁杨梅
大棚促早
栽培技术
产量
品质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桐乡市茭白生产模式及产业发展对策
被引量:
9
3
作者
沈学根
姚良洪
+4 位作者
张永根
曹亮亮
冯明慧
周建松
倪方群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1665-1668,共4页
茭白品种多,种植模式多样,不同品种及模式搭配种植有利于错期上市,延长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双季茭白露地栽培选择抗性强、丰产性好的龙茭2号或浙茭911,7月中旬定植,大田放养浮萍或干燥茭叶覆田降温,采用干湿交替管理法。大棚促早栽培...
茭白品种多,种植模式多样,不同品种及模式搭配种植有利于错期上市,延长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双季茭白露地栽培选择抗性强、丰产性好的龙茭2号或浙茭911,7月中旬定植,大田放养浮萍或干燥茭叶覆田降温,采用干湿交替管理法。大棚促早栽培在12月底1月初扣棚,薄肥勤施,注意通风及锈病防治,保持浅水,4月上旬揭膜,根外追肥,以促进茭白迅速膨大,提高品质。单季茭一种双收:6月下旬开始采收,避开其他茭白品种上市高峰期,品质较好,秋茭为割叶再生,其生长速度快,9月底即能上市。单季茭一种三收:通过薹管育苗,6月上中旬定植大田,9月下旬采收秋茭,第2年在6月下旬和9月下旬分别采收夏茭和秋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茭白
露地栽培
大棚促早
栽培
单季茭双收及一种三收
贮藏保鲜增效
桐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葡萄大棚促早栽培全产业链生产技术
1
作者
吕中伟
吴文莹
娄玉穗
崔小月
尚泓泉
张柯
郭红光
机构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出处
《果农之友》
2024年第9期30-34,共5页
基金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豫东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29-19)
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20230401002)。
文摘
河南产区葡萄生产主要栽培模式是露地栽培,葡萄上市时间集中,价格竞争激烈,为了提高果农经济效益,发展葡萄大棚促早栽培意义重大。就葡萄大棚促早栽培中品种选择、建园定植、温棚环境调控、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销售8个方面阐述全产业链生产技术,为果农提供另一种高效栽培模式。
关键词
葡萄
大棚促早
全产业链技术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棚促早栽培关键技术对东魁杨梅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吴昌旺
林明明
程慧斌
吴海锋
郑碎微
钟伟荣
机构
文成县农业农村局
文成县莲头杨梅专业合作社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3期75-78,共4页
基金
浙江省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重大专项
文成县科技计划项目(2020—ZD11)。
文摘
为明确大棚促早栽培技术对杨梅生长的影响,本文以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开展大棚促早栽培对东魁杨梅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东魁杨梅大棚促早栽培可提早上市17~22 d,采果期长达21~24 d;平均单果重可达到24.7~25.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1.4%~12.5%,达特级果标准;落果率控制在6.4%~8.0%之间,商品果率稳定在79.4%~88.8%之间,商品果产量为7740~8280 kg/hm^(2),产值达61.92万~99.36万元/hm^(2),增加效益40.9万~74.5万元/hm^(2),可2年收回投资成本,效益显著。
关键词
东魁杨梅
大棚促早
栽培技术
产量
品质
效益
分类号
S667.6 [农业科学—果树学]
S628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桐乡市茭白生产模式及产业发展对策
被引量:
9
3
作者
沈学根
姚良洪
张永根
曹亮亮
冯明慧
周建松
倪方群
机构
桐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龙翔街道农业经济服务中心
桐乡市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1665-1668,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27B01-5)
浙江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项目
金华市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
文摘
茭白品种多,种植模式多样,不同品种及模式搭配种植有利于错期上市,延长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双季茭白露地栽培选择抗性强、丰产性好的龙茭2号或浙茭911,7月中旬定植,大田放养浮萍或干燥茭叶覆田降温,采用干湿交替管理法。大棚促早栽培在12月底1月初扣棚,薄肥勤施,注意通风及锈病防治,保持浅水,4月上旬揭膜,根外追肥,以促进茭白迅速膨大,提高品质。单季茭一种双收:6月下旬开始采收,避开其他茭白品种上市高峰期,品质较好,秋茭为割叶再生,其生长速度快,9月底即能上市。单季茭一种三收:通过薹管育苗,6月上中旬定植大田,9月下旬采收秋茭,第2年在6月下旬和9月下旬分别采收夏茭和秋茭。
关键词
双季茭白
露地栽培
大棚促早
栽培
单季茭双收及一种三收
贮藏保鲜增效
桐乡
分类号
S645.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南葡萄大棚促早栽培全产业链生产技术
吕中伟
吴文莹
娄玉穗
崔小月
尚泓泉
张柯
郭红光
《果农之友》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棚促早栽培关键技术对东魁杨梅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吴昌旺
林明明
程慧斌
吴海锋
郑碎微
钟伟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桐乡市茭白生产模式及产业发展对策
沈学根
姚良洪
张永根
曹亮亮
冯明慧
周建松
倪方群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