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次大柴旦Mw6.3地震间地表形变的InSAR观测及与同震破裂的联合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洋
许才军
温扬茂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4,119,共6页
基于2008-11-10、2009-08-28两次大柴旦Mw6.3地震期间的6景Envisat SAR影像,利用小基线集技术提取相应的InSAR地表形变场。结果显示,震中周缘区域未观测到显著的震后形变空间模式,6个特征点区域的形变序列也未显示由快到慢的时变特征。...
基于2008-11-10、2009-08-28两次大柴旦Mw6.3地震期间的6景Envisat SAR影像,利用小基线集技术提取相应的InSAR地表形变场。结果显示,震中周缘区域未观测到显著的震后形变空间模式,6个特征点区域的形变序列也未显示由快到慢的时变特征。基于震后形变理论对获取的地表形变进行余滑解释,分析两次地震同震破裂的主要参数,建立震时及期间地下断层滑移过程。两次地震分别在不同深度发生破裂且平均滑移量差异较大,前次地震未产生显著的浅层震后余滑。地震区域岩石圈8.2~23.7km深度内在同震阶段的滑移亏损可能以震间无震滑动的形式予以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mw6.3地震
INSAR
小基线集技术
地表形变
同震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8、2009年大柴旦6.3级、6.4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及前兆异常
被引量:
10
2
作者
马玉虎
刘文邦
+2 位作者
王培玲
杨晓霞
陈玉华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9,共12页
利用区域地震构造和震源机制解等资料初步探讨了大柴旦强震发震构造。结合德令哈2003年6.6级、2004年2~5月5次5级的地震序列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大柴旦两次强震的地震序列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区域历史地震活动特点。初步分...
利用区域地震构造和震源机制解等资料初步探讨了大柴旦强震发震构造。结合德令哈2003年6.6级、2004年2~5月5次5级的地震序列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大柴旦两次强震的地震序列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区域历史地震活动特点。初步分析了近10年来两次8级地震对该地区的影响,并结合青海地区的前兆观测资料分析和讨论了前兆异常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2009年
大柴旦
6.3
级、6.4级
地震
地震
序列活动
前兆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次大柴旦Mw6.3地震间地表形变的InSAR观测及与同震破裂的联合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洋
许才军
温扬茂
机构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4,119,共6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308009)
国家973计划(2013CB733304)
+7 种基金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FY2104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4007
41431069
41204010
4120404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4206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42014kf0055)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基础研究基金(13-02-01)~~
文摘
基于2008-11-10、2009-08-28两次大柴旦Mw6.3地震期间的6景Envisat SAR影像,利用小基线集技术提取相应的InSAR地表形变场。结果显示,震中周缘区域未观测到显著的震后形变空间模式,6个特征点区域的形变序列也未显示由快到慢的时变特征。基于震后形变理论对获取的地表形变进行余滑解释,分析两次地震同震破裂的主要参数,建立震时及期间地下断层滑移过程。两次地震分别在不同深度发生破裂且平均滑移量差异较大,前次地震未产生显著的浅层震后余滑。地震区域岩石圈8.2~23.7km深度内在同震阶段的滑移亏损可能以震间无震滑动的形式予以补偿。
关键词
大柴旦mw6.3地震
INSAR
小基线集技术
地表形变
同震破裂
Keywords
Da-Qaidam
mw
6.3
earthquake
InSAR
small baseline subset technique
surface deformation
coseismic ruptur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8、2009年大柴旦6.3级、6.4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及前兆异常
被引量:
10
2
作者
马玉虎
刘文邦
王培玲
杨晓霞
陈玉华
机构
青海省地震局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9,共12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11年度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强化跟踪研究(2011016301)"
青海省地震科学基金项目"德令哈
大柴旦强震群序列综合研究(2009A01)"联合资助
文摘
利用区域地震构造和震源机制解等资料初步探讨了大柴旦强震发震构造。结合德令哈2003年6.6级、2004年2~5月5次5级的地震序列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大柴旦两次强震的地震序列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区域历史地震活动特点。初步分析了近10年来两次8级地震对该地区的影响,并结合青海地区的前兆观测资料分析和讨论了前兆异常及其特点。
关键词
2008、2009年
大柴旦
6.3
级、6.4级
地震
地震
序列活动
前兆异常
Keywords
:The Da Qaidam Ms6. 3 and Ms6. 4 earthquakes Earthquake sequence activity Precursory anomaly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次大柴旦Mw6.3地震间地表形变的InSAR观测及与同震破裂的联合分析
刘洋
许才军
温扬茂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08、2009年大柴旦6.3级、6.4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及前兆异常
马玉虎
刘文邦
王培玲
杨晓霞
陈玉华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