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贮藏和催芽对大果木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1
作者 邓演文 秦欣如 +3 位作者 肖菲 王兰 吴梦佳 邓小梅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3期105-110,共6页
为研究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萌发生理响应与贮藏适应性,以采自云南省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新鲜大果木莲种子为材料,测定种子的长、宽、厚和千粒重,研究不同温度、光照时长和GA3浓度条件... 为研究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萌发生理响应与贮藏适应性,以采自云南省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新鲜大果木莲种子为材料,测定种子的长、宽、厚和千粒重,研究不同温度、光照时长和GA3浓度条件下种子萌发特性,并评价常温和低温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大果木莲种子长度9.77 mm、宽度8.71 mm、厚度4.42 mm,千粒重143.61 g;种子萌发进程为54 d,平均发芽率为62.33%,光照时长对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经1 000 mg·L^(-1)的GA3浸泡处理种子发芽结束所需时间最短,发芽率达71.11%;20℃贮藏60 d发芽率为60.00%,4℃贮藏60 d发芽率为22.67%。综合各指标,大果木莲种子萌发最佳催芽处理为温度25℃、 GA3浓度1 000 mg·L^(-1)浸泡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种子 萌发特性 贮藏 催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缅木莲与大果木莲种子形态特征及萌发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20
2
作者 付玉嫔 陈少瑜 +2 位作者 吴涛 郝佳波 司马用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3-37,共5页
为了探讨大果木莲的濒危机制,以非濒危同属近缘种中缅木莲为对照,对二者的生境、种子特征及萌发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果木莲聚合果大小约为中缅木莲的2倍,蓇葖果数量约为其1/2,理论种子生产力(胚珠数)为其61%,实际种子生... 为了探讨大果木莲的濒危机制,以非濒危同属近缘种中缅木莲为对照,对二者的生境、种子特征及萌发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果木莲聚合果大小约为中缅木莲的2倍,蓇葖果数量约为其1/2,理论种子生产力(胚珠数)为其61%,实际种子生产力(结实量)为其58.8%,萌发时间较中缅木莲长10~15 d,二者萌发率都在60%以上,但大果木莲的萌发率变异高达39.6%。大果木莲生境多为石灰岩山地,岩石裸露较多,环境潮湿,萌发更新环境较中缅木莲恶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中缅木莲 濒危 种子形态特征 萌发率 种子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大果木莲种群格局及濒危原因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少瑜 付玉嫔 +3 位作者 吴涛 司马永康 郝佳波 韩燕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采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以及方差均值比率法对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 Bl.)濒危植物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 Hu et Cheng)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种群格局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大果木莲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采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以及方差均值比率法对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 Bl.)濒危植物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 Hu et Cheng)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种群格局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大果木莲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结合生殖生物学特征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分析了导致大果木莲濒危的主要原因。根据株高和胸径可分别将大果木莲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5级、高度结构分为6级;在大果木莲的5个年龄结构分级中,成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较少;其高度结构完整,个体高度主要在20 m以下。种群的方差均值比率为0.838 3,其空间分布格局属于随机分布。根据特定时间生命表可将大果木莲种群的发育分为3个阶段:幼树阶段(年龄级为Ⅱ~Ⅲ级)、成树阶段(年龄级为Ⅲ~Ⅳ级)、老树阶段(年龄级为Ⅳ~Ⅴ级),其中成树阶段个体死亡率最低。大果木莲种群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Ⅰ型,属于衰退型种群。种群自我更新能力差、种子生产力低下、有性生殖困难、生境片断化导致的基因流受限以及人为干扰是大果木莲濒危的主要原因。针对大果木莲濒危现状和致危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种群格局 年龄结构 生命表 存活曲线 濒危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大果木莲与中缅木莲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比较 被引量:19
4
作者 付玉嫔 陈少瑜 吴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0,共5页
以非濒危种中缅木莲为对照,对其及濒危种大果木莲的花部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并采用花粉TTC染色、花粉萌发、杂交指数、人工套袋试验、花粉—胚珠比等方法,对二者的花部特征、繁育系统及花粉活力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果木莲... 以非濒危种中缅木莲为对照,对其及濒危种大果木莲的花部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并采用花粉TTC染色、花粉萌发、杂交指数、人工套袋试验、花粉—胚珠比等方法,对二者的花部特征、繁育系统及花粉活力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果木莲花朵较大,花色艳丽,香味浓郁,适合虫媒传粉,其雌蕊群、雄蕊、花药都较对照大,而心皮数量、单花胚珠数量及雄蕊数量都较对照少15~31个、3~45粒、93~128个。其花粉—胚珠比为14285.98±4192.2,是对照种的2倍以上,远交程度较高,杂交指数为4。结合套袋试验结果可以确定该物种为异花授粉类型,不存在无融合生殖,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对照种亦为异花授粉类型,但自交亲和率较高。根据套袋试验及观察,该物种为虫媒传粉,对照种则有虫媒和风媒传粉2种方式。从生殖生物学方面来看,其繁育系统上的差异导致大果木莲生殖力较对照种低,可能只是大果木莲比中缅木莲濒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花部特征 繁育系统 花粉活力 濒危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栗坡大果木莲的居群结构及动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郝佳波 司马永康 +3 位作者 陈少瑜 付玉嫔 吴涛 朱云凤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88,共5页
2008年6月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43块样地的调查,分析了大果木莲的年龄结构、高度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编制了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结果表明,大果木莲成年个体数较多,幼年植物个体较少,居群属衰退型居群;其高度结构完整... 2008年6月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43块样地的调查,分析了大果木莲的年龄结构、高度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编制了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结果表明,大果木莲成年个体数较多,幼年植物个体较少,居群属衰退型居群;其高度结构完整,且在垂直空间中主要分布于树高15 m以下;其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随机分布;从幼苗生长到树木死亡分4个阶段,其幼树、成树阶段死亡率较低,幼苗、老树阶段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栗坡 大果木莲 居群结构 居群动态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兰科濒危植物大果木莲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少瑜 韩燕 +3 位作者 吴涛 付玉嫔 司马永康 郝佳波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60,共5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3个大果木莲天然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大果木莲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0.71%;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12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43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651。在...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3个大果木莲天然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大果木莲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0.71%;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12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43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651。在居群水平上,其PPB为44.1%;Ne为1.2704;H为0.1573;I为0.2343。通过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到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595,由遗传一致度进行了3个居群的UPGMA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濒危植物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果木莲天然林地土壤特性及其枝叶磷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卫 司马永康 徐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53-56,共4页
对云南省马关县和麻栗坡县的大果木莲天然林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植株枝叶的磷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林地土壤的pH值为5.7~6.5,自然含水率较高,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而林地土壤的有效磷和全... 对云南省马关县和麻栗坡县的大果木莲天然林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植株枝叶的磷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林地土壤的pH值为5.7~6.5,自然含水率较高,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而林地土壤的有效磷和全钾含量较低;大果木莲植株枝叶中的全磷含量也较低。其研究结果为有效保护大果木莲,特别是对该树种的迁地保护和人工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土壤特性 枝叶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大果木莲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8
作者 毛云玲 陈少瑜 +4 位作者 韩燕 吴涛 司马永康 郝佳波 付玉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163-15166,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大果木莲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以珍稀濒危植物大果木莲新鲜嫩叶为材料,在高盐沉淀法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的基础上,通过ISSR-PCR反应体系中5个主要因素的单因子梯度试验,优化并最终建立了大果木莲稳定而高效的IS...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大果木莲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以珍稀濒危植物大果木莲新鲜嫩叶为材料,在高盐沉淀法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的基础上,通过ISSR-PCR反应体系中5个主要因素的单因子梯度试验,优化并最终建立了大果木莲稳定而高效的ISSR-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结果]试验建立的大果木莲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20.0μl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2.0μl、Mg2+2.0 mmol/L、Taq酶0.5 U、DNA模板40 ng、引物0.8μmol/L、dNTPs0.2 mmol/L和ddH2O13.3μl,其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0~60℃退火45 s,72℃延伸2 min,40个循环;72℃完全延伸7 min。[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大果木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状况以及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大果木莲 基因组DNA ISSR—PCR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果木莲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宗艳 肖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41,共5页
以大果木莲种子为材料,比较赤霉素(GA3)浸种、磨破种皮和层积40 d种子萌发特性和萌发生理代谢差异,结果表明:冷藏1个月的大果木莲种子在较佳萌发温度25℃/15℃(昼/夜)下,种子萌发率仅为21.33%;当GA3质量浓度达到800 mg·L-1时,种子... 以大果木莲种子为材料,比较赤霉素(GA3)浸种、磨破种皮和层积40 d种子萌发特性和萌发生理代谢差异,结果表明:冷藏1个月的大果木莲种子在较佳萌发温度25℃/15℃(昼/夜)下,种子萌发率仅为21.33%;当GA3质量浓度达到800 mg·L-1时,种子萌发率均超过53%,且差异不显著,萌发率受温度的影响不大;GA3处理能有效提高在非萌发适温下种子的发芽指数,但对萌发适温下的种子发芽指数无显著促进效果。磨破种皮和层积40 d处理对提高种子萌发率无显著作用。随着萌发进程,800 mg·L-1GA3处理能显著地提高种子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清除体内的丙二醛(MDA),但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明显影响;层积组和对照组种子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CAT和POD活性随萌发进程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仅在清除MDA的速度上,层积组要优于对照处理。在大果木莲种子萌发的生理代谢变化中,CAT活性与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MDA质量摩尔浓度、CAT活性与MDA质量摩尔浓度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经主成分分析,CAT、POD活性的变化对种子发芽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种子萌发率 过氧化氢酶 生理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果木莲的花部数量变异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徐亮 司马永康 +2 位作者 杨卫 徐涛 徐加汉 《广西林业科学》 2006年第1期23-25,48,共4页
对云南省麻栗坡县和马关县等2个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野生居群花部数量变异的研究表明:花序梗和花梗的数量无变异,均各为1;但花被片、雄蕊和心皮的数量有变异,分别为9~12、138~195和23~104,而且雄蕊和心皮的螺旋排列... 对云南省麻栗坡县和马关县等2个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野生居群花部数量变异的研究表明:花序梗和花梗的数量无变异,均各为1;但花被片、雄蕊和心皮的数量有变异,分别为9~12、138~195和23~104,而且雄蕊和心皮的螺旋排列方式变化可分为S型、Z型和SZ型等3种类型。在不同结构的数量变异中,作为外部结构的花被片的数量变异系数在3.4%以上,明显大于数量变异系数不足0.2%的内部的雄蕊和心皮。在不同居群间,数量变异差异显著的花部结构是心皮,马关居群的数量竟达麻栗坡居群的3倍,很不稳定;而差异不显著的是雄蕊和花被片,它们较为稳定。这些变异表明大果木莲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与同科的其它种类相比,大果木莲的花部数量特征也存在异步演化,并保留有最多的原始特征,最为原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花部 数量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抚育措施对大果木莲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文渊 付建生 +4 位作者 邓少春 陆化 徐燕飞 朱峰 盛文东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100,共3页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抚育措施对大果木莲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锄草松土对大果木莲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施用尿素和氯化钾。大果木莲地径、胸径生长的优化组合为施用尿素75 g/株、过磷酸钙75 g/株、氯化钾25 g/株及锄草...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抚育措施对大果木莲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锄草松土对大果木莲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施用尿素和氯化钾。大果木莲地径、胸径生长的优化组合为施用尿素75 g/株、过磷酸钙75 g/株、氯化钾25 g/株及锄草松土3次以及施用尿素75 g/株、过磷酸钙25 g/株、氯化钾50 g/株及锄草松土3次;高生长优化组合为施用尿素75 g/株、过磷酸钙75 g/株、氯化钾50 g/株及锄草松土3次组合效果最佳;冠幅生长以施用尿素50 g/株、过磷酸钙50 g/株、氯化钾50 g/株及锄草松土3次组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抚育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果木莲种子冷藏初期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玉兰 秦艳玲 李宗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809-3811,共3页
研究了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种子冷藏初期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未经冷藏处理的种子总蛋白含量最高,为1.270 mg/g,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第42天时最高,为0.385 mg/g;在冷藏的第44天总蛋白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低... 研究了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种子冷藏初期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未经冷藏处理的种子总蛋白含量最高,为1.270 mg/g,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第42天时最高,为0.385 mg/g;在冷藏的第44天总蛋白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低,分别为0.092 mg/g和0.293 mg/g,且两者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93。总糖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在冷藏初期变化复杂,总糖含量在第41天时最高,为120.020 mg/g;可溶性糖含量在第44天时最高,为25.030 mg/g。在大果木莲种子冷藏初期,种子内蛋白质含量变化较糖含量变化显著,可溶性糖含量与总蛋白含量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 种子 冷藏 糖代谢 蛋白质代谢 生理后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危物种大果木莲麻栗坡种群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家汉 徐涛 司马永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4101-4102,共2页
[目的]研究极危狭域物种大果木莲种群分布情况。[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麻栗坡县保护区内大果木莲野生种群分布现状与生境,调查面积约10 km2,植株22株,其空间分布局限于23.095 1°~23.109 4°N,104.487 6°~104.498 4°E... [目的]研究极危狭域物种大果木莲种群分布情况。[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麻栗坡县保护区内大果木莲野生种群分布现状与生境,调查面积约10 km2,植株22株,其空间分布局限于23.095 1°~23.109 4°N,104.487 6°~104.498 4°E,海拔1 480~1 710 m。[结果]整体来看,分布是不连续的、零星的,范围很狭窄,分布区环境条件差异大。成熟个体下未发现实生幼苗,开花结实率低,种群自然更新已较难完成,种群濒于灭绝。[结论]生境片断化与人类不合理利用是其野生资源迅速减少和现有种群不能自然更新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该物种的野外调查与就地保护,积极开展人工种群构建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危物种 大果木莲 种群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果木莲研究进展的VOSviewer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群 陈中华 王磊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为深入了解大果木莲的研究现状、重点领域和热点信息,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与大果木莲相关的29篇目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借助VOSviewer软件的大数据可视化功能,首次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剖析。结果显示:(1)大果木莲领域的... 为深入了解大果木莲的研究现状、重点领域和热点信息,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与大果木莲相关的29篇目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借助VOSviewer软件的大数据可视化功能,首次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剖析。结果显示:(1)大果木莲领域的研究发展呈现出发文量整体较少且持续中断的状况,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投入,以推动其领域的持续发展。(2)在大果木莲研究中,科研机构和高校都发挥着主导作用,但研究机构之间联系较为松散,研究发展较为缓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3)聚类知识图谱分析表明生理特性、遗传多样性、繁育和栽培技术、生态适应性和濒危机制与保护5个方面的研究是大果木莲的重点研究领域。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生理特性、繁育和栽培技术、濒危机制与保护3个方面。根据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为后续科研学者提供了关于拓展大果木莲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借鉴和参考,同时亦为促进大果木莲这一珍贵树种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重点领域 研究热点 VOSviewer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配比对大果木莲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珂媛 康璐 +3 位作者 郭梦晴 刘婷婷 罗漪杨 邓小梅 《南方林业科学》 2018年第6期12-16,共5页
为提供大果木莲容器苗培育基质优良配方,本文以泥炭、椰糠、珍珠岩为基质原料,设计了21种不同基质组合配比,通过对大果木莲苗高、地径、高径比和生物量等的观测比较,并采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其苗高、地... 为提供大果木莲容器苗培育基质优良配方,本文以泥炭、椰糠、珍珠岩为基质原料,设计了21种不同基质组合配比,通过对大果木莲苗高、地径、高径比和生物量等的观测比较,并采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其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在泥炭土含量较高的基质中大果木莲生长表现优良,最优的基质配比为泥炭土∶珍珠岩=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容器育苗 基质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果木莲的育苗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品英 《绿色科技》 2011年第1期42-43,共2页
介绍了大果木莲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探讨了大果木莲的种子处理、育苗技术、移植后的生产管理技术。
关键词 大果木莲 种子贮藏 育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植物——大果木莲
17
作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 Blume)的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 Hu&W.C.Cheng)是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之一,同时也被列为世界濒危树种。它不仅拥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维护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药用... 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 Blume)的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 Hu&W.C.Cheng)是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之一,同时也被列为世界濒危树种。它不仅拥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维护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药用、观赏、经济和科研价值。美丽的外观和多种用途使得它备受自然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大果木莲 木莲 濒危树种 木兰科 科研价值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