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评“大明宝钞”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善轩 李新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5-74,共10页
"大明宝钞"从洪武八年(1375)发行起,其购买力一直下跌,加上纸币流通不广,且认受性低,故在15世纪初期已经完全被市场淘汰,只有官府仍然有限度地使用。传统史家一般把明代纸币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政府滥发钞票所致,这似乎把问题... "大明宝钞"从洪武八年(1375)发行起,其购买力一直下跌,加上纸币流通不广,且认受性低,故在15世纪初期已经完全被市场淘汰,只有官府仍然有限度地使用。传统史家一般把明代纸币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政府滥发钞票所致,这似乎把问题过于简单化,而忽略货币制度的设计与推行的问题。"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除了因为发钞过多外,其致命伤更在于制度上的设计不足,特别是明政府在未建立公众信心以前,没有效法宋、元为纸币设立准备金制度,以稳固"大明宝钞"的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纸币 大明宝钞 货币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几件明清宝钞看纸币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邵凤芝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64,72,共3页
关键词 大明宝钞 农民生活 纸币 发行 清政府 朱元璋 户部 制钱 中书省 面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明代的白银及其流通 被引量:3
3
作者 董郁奎 《浙江学刊》 1988年第3期121-127,共7页
明代的货币流通领域,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白银逐步代替宝钞,并排挤铜钱,从而在较长时期内取得了主导地位。明政府的白银政策,国家各项收支中对白银的使用,也产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在明代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均有重大影响,值得研究。
关键词 白银 明政府 大明宝钞 铜钱 社会经济 十三年 重要地位 徽州 历史研究 劳动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钱法变迁考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裕巽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8-82,共5页
明代钱法变迁考王裕巽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其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货币流通制度亦相应变革。纵观包括朱元璋建明前的铸行大中钱时期和有明一代的货币制度演革过程,除明前期曾实施的纯纸币流通外,... 明代钱法变迁考王裕巽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其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货币流通制度亦相应变革。纵观包括朱元璋建明前的铸行大中钱时期和有明一代的货币制度演革过程,除明前期曾实施的纯纸币流通外,铜钱一直作为朝廷的法定货币之一,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流通 《明太祖实录》 《明神宗实录》 钱法 大明宝钞 《明会典》 十三年 朱元璋 铜钱 宝源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银号浅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马秀玲 《南开经济研究》 1985年第2期59-62,共4页
银号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金融机构,俗称钱铺,在长江流域一带叫钱庄,北方各省及香港、广州多称银号。 银号起源于货币兑换业,明英宗正统年间,大明宝钞跌价,取消用银禁令,银钱合法流通。又因私铸关系,钱重和成色杂乱不一,制钱和私钱对白... 银号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金融机构,俗称钱铺,在长江流域一带叫钱庄,北方各省及香港、广州多称银号。 银号起源于货币兑换业,明英宗正统年间,大明宝钞跌价,取消用银禁令,银钱合法流通。又因私铸关系,钱重和成色杂乱不一,制钱和私钱对白银的比例发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号 天津 长江流域 封建社会后期 大明宝钞 金融机构 正统年间 货币兑换 明英宗 私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平市永福镇出土窖藏古钱币浅谈
6
作者 蒋训前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3-83,共11页
漳平市永福镇出土窖藏古钱币浅谈蒋训前漳平市永福镇干部李义同志,在1982年挖土时,距0.5米地下挖出一批古钱币。该钱用绳成串放在土坑内,绳已腐朽,其无伴物随埋。该钱窖藏虽经6006余年岁月,因窖藏土质属红土,故钱币腐... 漳平市永福镇出土窖藏古钱币浅谈蒋训前漳平市永福镇干部李义同志,在1982年挖土时,距0.5米地下挖出一批古钱币。该钱用绳成串放在土坑内,绳已腐朽,其无伴物随埋。该钱窖藏虽经6006余年岁月,因窖藏土质属红土,故钱币腐蚀严重,遍体绿锈,钱体无损,钱文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钱币 漳平市 大明宝钞 土窖 按年代排列 出土钱币 禁止使用 洪武年间 元宝 内涵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钞票”一词的由来
7
作者 西贝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2年第10期32-32,共1页
读了《河南金融研究》1982年第8期刊登的《“钞票”一词的由来》觉得有两个问题需要提出来商榷: 一是关于“钞票”一词的由来问题。《“钞票”一词的由来》中说,清代咸丰年间发行了“户部宫票”和“大清宝钞”两种纸币,群众合称它们为... 读了《河南金融研究》1982年第8期刊登的《“钞票”一词的由来》觉得有两个问题需要提出来商榷: 一是关于“钞票”一词的由来问题。《“钞票”一词的由来》中说,清代咸丰年间发行了“户部宫票”和“大清宝钞”两种纸币,群众合称它们为“钞票”。这样,“钞票”一词就作为一切纸币的通称,延用至今。这种说法当然是有根据的,我们不能说它不对,但问题是这只是一部分学者的看法。还有一些人认为,“钞票”一词来源于宋、金发行的交子、会子、交钞和元、明、清发行的宝钞。《辞源正续编合订本》在“钞引”条中说:“今谓纸币曰钞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钞票 纸币发行 金融研究 两个问题 大明宝钞 清代 有根据 合订本 咸丰 商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历代纸币名称主要有几种?
8
作者 李翎 《会计之友》 1987年第3期42-,共1页
我们今天把纸币统称为“钞票”,其实纸币从宋朝产生以来,名称有二十多种。宋朝的纸币称交子、钱引、关子、会子等。金朝的纸币称交钞、宝券、通宝、宝泉、贞货、宝会等。元朝的纸币称交钞、厘钞、丝钞、至元钞、大明钞、至真交钞等。明... 我们今天把纸币统称为“钞票”,其实纸币从宋朝产生以来,名称有二十多种。宋朝的纸币称交子、钱引、关子、会子等。金朝的纸币称交钞、宝券、通宝、宝泉、贞货、宝会等。元朝的纸币称交钞、厘钞、丝钞、至元钞、大明钞、至真交钞等。明朝的纸币称大明宝钞等。清明的纸币称会票、纱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明宝钞 交钞 至元钞 宝券 厘钞 钱引 金朝 丝钞 宝泉 会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控制论看明代的通货膨胀
9
作者 周晓光 《社会科学家》 1986年第1期142-146,共5页
洪武八年(1375年)明政府正式发行大明宝钞后,数年之间钞法“已渐坏不行。”①从洪武到宣德,宝钞币值下跌惊人,与金银的官定比价一落千丈,②以致“钞滞不行”③。此后,“银日盛而钞日微”,④至弘治、正德间,宝钞终于退出流通领域。
关键词 纸币流通 钞法 控制论 通货膨胀 大明宝钞 物价 明政府 流通量 调节器 地方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的别号
10
《山东金融》 1994年第6期63-63,共1页
钱的别号“钱”在民间的习惯叫法为“钞票”。‘钞票”一词的出现有二种说法,一说始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大明通行宝钞”的发行;一说是清政府在咸丰三年(1853年)至九年(1859年)间为抵补财政支出,用作镇压太平天... 钱的别号“钱”在民间的习惯叫法为“钞票”。‘钞票”一词的出现有二种说法,一说始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大明通行宝钞”的发行;一说是清政府在咸丰三年(1853年)至九年(1859年)间为抵补财政支出,用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军费,发行了“大清宝钞”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宝钞 大明通行宝钞 镇压太平天国 咸丰三年 明洪武 财政支出 户部官票 大泉五十 一刀平五千 小泉直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