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时滞网络中的拥塞控制算法 被引量:55
1
作者 任丰原 林闯 +1 位作者 任勇 山秀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03-511,共9页
主动队列管理(AQM)通过网络中间节点有目的的分组丢弃实现了较低的排队延时和较高的有效吞吐量,是近年来TCP端到端拥塞控制的一个研究热点.已有的大多数AQM算法在设计过程中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大时滞对算法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仿真试验证... 主动队列管理(AQM)通过网络中间节点有目的的分组丢弃实现了较低的排队延时和较高的有效吞吐量,是近年来TCP端到端拥塞控制的一个研究热点.已有的大多数AQM算法在设计过程中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大时滞对算法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仿真试验证实了已有的几种典型算法控制的队列在大时滞网络中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剧烈的振荡,导致瓶颈链路利用率下降和延时抖动加剧.为此,在进行了适当模型拟合处理的基础上,应用控制理论中的内模补偿原理设计了鲁棒的延时补偿主动队列管理(delay compensation-active queue management,简称DC-AQM)算法,克服了大时滞给队列稳定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大时滞小期望队列长度的网络配置中表现出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已有的算法,链路利用率是其他算法的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时滞网络 拥塞控制算法 计算机网络 AQM算法 主动队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时滞网络拥塞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建新 荣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05-2110,共6页
几乎现有的AQM算法都忽略了大时滞对网络拥塞控制系统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以致稳定性、响应性和鲁棒性在大时滞网络中大大降低.如PI、REM等AQM算法在大时滞环境下表现出剧烈的队列震荡和频繁的空队列情况,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链路利用率的... 几乎现有的AQM算法都忽略了大时滞对网络拥塞控制系统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以致稳定性、响应性和鲁棒性在大时滞网络中大大降低.如PI、REM等AQM算法在大时滞环境下表现出剧烈的队列震荡和频繁的空队列情况,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链路利用率的低下和延时抖动的增大.而面向大时滞网络拥塞控制的DC-AQM算法不够恰当的参数配置使得系统输出偏离了控制的目标,出现了很高的分组丢弃概率.为解决大时滞网络拥塞控制的稳定性问题,本文基于内模控制原理,提出一种新的鲁棒AQM控制器IMC-PID来补偿网络时滞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仿真分析表明,随着网络时滞的增大,IMC-PID在综合性能上胜过其他算法,获得了较高的链路利用率和较低的延时抖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内模控制 大时滞网络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率和队长的大时滞网络AQM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博 孟相如 +1 位作者 李欢 蒋静芝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96-98,共3页
针对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在大时滞网络中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速率和队长的大时滞网络AQM算法。该算法采用缓冲区队列长度和包到达速率作为网络拥塞的判别依据,在结合Smith预估的模糊PID控制方法中加入速率控制项。仿真表明该算法... 针对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在大时滞网络中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速率和队长的大时滞网络AQM算法。该算法采用缓冲区队列长度和包到达速率作为网络拥塞的判别依据,在结合Smith预估的模糊PID控制方法中加入速率控制项。仿真表明该算法在大时滞和网络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拥塞响应较快、收敛时间短,并能较好地将队列长度稳定到期望值附近,提高缓冲区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Smith预估 模糊PID控制 包到达速率 大时滞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PID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博 孟相如 +1 位作者 李欢 麻海圆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6-989,共4页
为解决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中由于网络大时滞对主动队列管理算法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PID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该算法将Smith预估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利用Smith预估器补偿网络时滞,同时运用模糊控制在一定程... 为解决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中由于网络大时滞对主动队列管理算法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PID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该算法将Smith预估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利用Smith预估器补偿网络时滞,同时运用模糊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Smith预估器对模型结构与参数的精确性过于敏感、鲁棒性差的缺点,使主动队列管理算法控制性能有明显提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大时滞的网络环境下能很好地将路由器队列长度收敛于期望值,并能适应突发流和非弹性业务流的干扰,适用于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Smith预估 模糊PID控制 大时滞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