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时滞网络中的拥塞控制算法
被引量:
55
1
作者
任丰原
林闯
+1 位作者
任勇
山秀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03-511,共9页
主动队列管理(AQM)通过网络中间节点有目的的分组丢弃实现了较低的排队延时和较高的有效吞吐量,是近年来TCP端到端拥塞控制的一个研究热点.已有的大多数AQM算法在设计过程中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大时滞对算法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仿真试验证...
主动队列管理(AQM)通过网络中间节点有目的的分组丢弃实现了较低的排队延时和较高的有效吞吐量,是近年来TCP端到端拥塞控制的一个研究热点.已有的大多数AQM算法在设计过程中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大时滞对算法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仿真试验证实了已有的几种典型算法控制的队列在大时滞网络中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剧烈的振荡,导致瓶颈链路利用率下降和延时抖动加剧.为此,在进行了适当模型拟合处理的基础上,应用控制理论中的内模补偿原理设计了鲁棒的延时补偿主动队列管理(delay compensation-active queue management,简称DC-AQM)算法,克服了大时滞给队列稳定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大时滞小期望队列长度的网络配置中表现出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已有的算法,链路利用率是其他算法的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时滞网络
拥塞控制算法
计算机
网络
AQM算法
主动队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时滞网络拥塞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建新
荣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05-2110,共6页
几乎现有的AQM算法都忽略了大时滞对网络拥塞控制系统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以致稳定性、响应性和鲁棒性在大时滞网络中大大降低.如PI、REM等AQM算法在大时滞环境下表现出剧烈的队列震荡和频繁的空队列情况,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链路利用率的...
几乎现有的AQM算法都忽略了大时滞对网络拥塞控制系统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以致稳定性、响应性和鲁棒性在大时滞网络中大大降低.如PI、REM等AQM算法在大时滞环境下表现出剧烈的队列震荡和频繁的空队列情况,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链路利用率的低下和延时抖动的增大.而面向大时滞网络拥塞控制的DC-AQM算法不够恰当的参数配置使得系统输出偏离了控制的目标,出现了很高的分组丢弃概率.为解决大时滞网络拥塞控制的稳定性问题,本文基于内模控制原理,提出一种新的鲁棒AQM控制器IMC-PID来补偿网络时滞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仿真分析表明,随着网络时滞的增大,IMC-PID在综合性能上胜过其他算法,获得了较高的链路利用率和较低的延时抖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内模控制
大时滞网络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速率和队长的大时滞网络AQM算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博
孟相如
+1 位作者
李欢
蒋静芝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96-98,共3页
针对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在大时滞网络中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速率和队长的大时滞网络AQM算法。该算法采用缓冲区队列长度和包到达速率作为网络拥塞的判别依据,在结合Smith预估的模糊PID控制方法中加入速率控制项。仿真表明该算法...
针对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在大时滞网络中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速率和队长的大时滞网络AQM算法。该算法采用缓冲区队列长度和包到达速率作为网络拥塞的判别依据,在结合Smith预估的模糊PID控制方法中加入速率控制项。仿真表明该算法在大时滞和网络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拥塞响应较快、收敛时间短,并能较好地将队列长度稳定到期望值附近,提高缓冲区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Smith预估
模糊PID控制
包到达速率
大时滞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PID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郑博
孟相如
+1 位作者
李欢
麻海圆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6-989,共4页
为解决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中由于网络大时滞对主动队列管理算法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PID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该算法将Smith预估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利用Smith预估器补偿网络时滞,同时运用模糊控制在一定程...
为解决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中由于网络大时滞对主动队列管理算法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PID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该算法将Smith预估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利用Smith预估器补偿网络时滞,同时运用模糊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Smith预估器对模型结构与参数的精确性过于敏感、鲁棒性差的缺点,使主动队列管理算法控制性能有明显提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大时滞的网络环境下能很好地将路由器队列长度收敛于期望值,并能适应突发流和非弹性业务流的干扰,适用于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Smith预估
模糊PID控制
大时滞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时滞网络中的拥塞控制算法
被引量:
55
1
作者
任丰原
林闯
任勇
山秀明
机构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出处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03-511,共9页
基金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s.60273001
60173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种基金
the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2001AA11208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the National Gra
文摘
主动队列管理(AQM)通过网络中间节点有目的的分组丢弃实现了较低的排队延时和较高的有效吞吐量,是近年来TCP端到端拥塞控制的一个研究热点.已有的大多数AQM算法在设计过程中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大时滞对算法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仿真试验证实了已有的几种典型算法控制的队列在大时滞网络中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剧烈的振荡,导致瓶颈链路利用率下降和延时抖动加剧.为此,在进行了适当模型拟合处理的基础上,应用控制理论中的内模补偿原理设计了鲁棒的延时补偿主动队列管理(delay compensation-active queue management,简称DC-AQM)算法,克服了大时滞给队列稳定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大时滞小期望队列长度的网络配置中表现出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已有的算法,链路利用率是其他算法的3~4倍.
关键词
大时滞网络
拥塞控制算法
计算机
网络
AQM算法
主动队列管理
Keywords
Algorithms
Flow control
Management
Packet switching
Queueing network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时滞网络拥塞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建新
荣亮
机构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05-211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0673164
60403032)
+2 种基金
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No.06JJ10009)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o.NECT-05-068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060533057)
文摘
几乎现有的AQM算法都忽略了大时滞对网络拥塞控制系统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以致稳定性、响应性和鲁棒性在大时滞网络中大大降低.如PI、REM等AQM算法在大时滞环境下表现出剧烈的队列震荡和频繁的空队列情况,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链路利用率的低下和延时抖动的增大.而面向大时滞网络拥塞控制的DC-AQM算法不够恰当的参数配置使得系统输出偏离了控制的目标,出现了很高的分组丢弃概率.为解决大时滞网络拥塞控制的稳定性问题,本文基于内模控制原理,提出一种新的鲁棒AQM控制器IMC-PID来补偿网络时滞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仿真分析表明,随着网络时滞的增大,IMC-PID在综合性能上胜过其他算法,获得了较高的链路利用率和较低的延时抖动.
关键词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内模控制
大时滞网络
稳定性
Keywords
congestion control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intemal model control
large-delay networks
stability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速率和队长的大时滞网络AQM算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博
孟相如
李欢
蒋静芝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96-98,共3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J08F14)
文摘
针对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在大时滞网络中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速率和队长的大时滞网络AQM算法。该算法采用缓冲区队列长度和包到达速率作为网络拥塞的判别依据,在结合Smith预估的模糊PID控制方法中加入速率控制项。仿真表明该算法在大时滞和网络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拥塞响应较快、收敛时间短,并能较好地将队列长度稳定到期望值附近,提高缓冲区的利用率。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Smith预估
模糊PID控制
包到达速率
大时滞网络
Keywords
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
Smith prediction
fuzzy PID control
packet arrival rate
large-delay network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PID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郑博
孟相如
李欢
麻海圆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6-989,共4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J08F14)
文摘
为解决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中由于网络大时滞对主动队列管理算法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PID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该算法将Smith预估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利用Smith预估器补偿网络时滞,同时运用模糊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Smith预估器对模型结构与参数的精确性过于敏感、鲁棒性差的缺点,使主动队列管理算法控制性能有明显提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大时滞的网络环境下能很好地将路由器队列长度收敛于期望值,并能适应突发流和非弹性业务流的干扰,适用于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Smith预估
模糊PID控制
大时滞网络
Keywords
congestion control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QM)
smith predictor
fuzzy PID control
large-delay networks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时滞网络中的拥塞控制算法
任丰原
林闯
任勇
山秀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时滞网络拥塞控制器的设计
王建新
荣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速率和队长的大时滞网络AQM算法
郑博
孟相如
李欢
蒋静芝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PID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
郑博
孟相如
李欢
麻海圆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