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岭隧道机械化大断面法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科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3-713,共11页
为解决长大山岭隧道钻爆法机械化安全、快速、高质量施工所面临的技术问题,依托郑万铁路湖北段隧道工程,采用“科研先行、试验验证、推广应用”的工作方法,开展隧道大型机械化修建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结合国内外调研情况及工程实践,得... 为解决长大山岭隧道钻爆法机械化安全、快速、高质量施工所面临的技术问题,依托郑万铁路湖北段隧道工程,采用“科研先行、试验验证、推广应用”的工作方法,开展隧道大型机械化修建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结合国内外调研情况及工程实践,得出如下结论:1)隧道机械化修建方法是对传统方法的系统性改变;2)Ⅳ、Ⅴ级围岩传统多台阶法、被动支护、围岩压力“分担比”理论与机械化大断面法不相适应;3)机械化大断面法施工的核心要点是“快挖、快支、主动支、快封闭”;4)隧道结构设计采用规范中基于松散压力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与实际存在差异,可采用形变压力计算方法;5)对于采用机械化大断面法施工的隧道,掌子面超前主动支护体系与洞身主动支护体系是确保隧道掌子面附近围岩稳定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机械化大断面法 掌子面稳定系数 形变压力 主动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翔安大断面浅埋软土隧道CRD法开挖变形控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黄灵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62,共4页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为富水、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采用CRD法,CRD1部开挖引起变形约占总变形量的50%,采用CRD1-CRD3-CRD2-CRD4开挖顺序更有利于拱顶下沉总量控制,提出以拱顶下沉量为主要控制指标,控制基准值为200 mm;对于异常...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为富水、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采用CRD法,CRD1部开挖引起变形约占总变形量的50%,采用CRD1-CRD3-CRD2-CRD4开挖顺序更有利于拱顶下沉总量控制,提出以拱顶下沉量为主要控制指标,控制基准值为200 mm;对于异常变形问题,提出采用调整导坑开挖顺序、分阶段控制变形、优化工法配套参数和支护参数,使超限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施工月均进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地层 大断面隧道CRD 变形特性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昌公路隧道Ⅳ级围岩大断面机械化施工技术 被引量:25
3
作者 黄维科 陈加宝 +1 位作者 张利斌 马建云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3-1210,共8页
为解决我国公路隧道建设中存在的以人工作业为主、施工机械化程度低、工序循环时间长、施工进度缓慢、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以贵黄高速龙昌隧道施工为例,结合中国的隧道规范与欧洲新奥法设计理念,对龙昌隧道采用大断面法进行施工,提出"... 为解决我国公路隧道建设中存在的以人工作业为主、施工机械化程度低、工序循环时间长、施工进度缓慢、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以贵黄高速龙昌隧道施工为例,结合中国的隧道规范与欧洲新奥法设计理念,对龙昌隧道采用大断面法进行施工,提出"9+N"设备高度配合隧道建设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技术,即三臂凿岩台车、拱架锚杆安装台车等9种专用隧道施工机械设备与多功能地质钻机、全自动注浆机等多种辅助隧道施工机械设备搭配,采用相应机械化施工技术,无间隙地进行隧道施工。结果表明,"9+N"施工技术改善了隧道施工作业大量依赖人工的现状,提高了隧道施工的机械化程度、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隧道施工人员数量,减小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保证了隧道的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机械化施工 大断面法 新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探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银英姿 赵强 +2 位作者 崔芳静 贾琦 刘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101,共7页
顶管施工引起周围土体移动会对路面结构层造成破坏。采用大断面矩形土压平衡顶管顶进工法所引起的地表沉降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技术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与难点之一。通过内蒙古科技大学地下过街通道工程,分析了路基变形的实测数据,Peck公... 顶管施工引起周围土体移动会对路面结构层造成破坏。采用大断面矩形土压平衡顶管顶进工法所引起的地表沉降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技术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与难点之一。通过内蒙古科技大学地下过街通道工程,分析了路基变形的实测数据,Peck公式对矩形顶管地表变形预测的适用性,数值模拟不同覆土深度下的顶管施工对地表的变形影响。研究表明:顶进时轴线上的纵向测点变形总趋势是先隆起,后沉降,并趋于稳定状态;横断面上位于轴线10 m左右范围内为主要影响区域,在此范围内沉降槽体积约占总体积的90%;当地层损失率Vl取0.4%,沉降槽宽度参数K取0.4时,实测值与Peck公式法的预测结果曲线拟合较好;当覆土深度增加,地表沉降值逐渐减小,且沉降范围逐渐增大。研究成果为大断面土压平衡矩形顶管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理论参考及应用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大断面矩形土压平衡 地下通道 路基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