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深大断裂对天然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群 孙宏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21,共6页
近年来松辽盆地内天然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松辽盆地是断裂活动十分活跃的裂谷型盆地 ,盆内断裂与天然气的形成、分布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盆地内深大断裂展布、基本特征及其对盆地演化、构造发育的控制作用 ,总结出松辽盆地深大断裂... 近年来松辽盆地内天然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松辽盆地是断裂活动十分活跃的裂谷型盆地 ,盆内断裂与天然气的形成、分布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盆地内深大断裂展布、基本特征及其对盆地演化、构造发育的控制作用 ,总结出松辽盆地深大断裂发育具有早期生长继承发育后期休眠、早期生长长期继承发育后期褶皱回返、早期生长发育后期回返走滑、后期走滑、后期挤压背斜张断裂、浅层局部生长、后期挤压排生张断裂共七种活动模式 ,阐论了深大断裂的演化具有继承性 ,差异性 ,阶段性和改造性四重属性 ,然后分析了松辽盆地天然气藏分布规律及其与深大断裂的关系 ,得出松辽盆地天然气的形成与分布受深大断裂控制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大断裂 天然气分布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大断裂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影响——以松辽盆地德惠断陷万金塔地区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玉虎 李瑞磊 +3 位作者 赵洪伟 王伟 王晓峰 曹春辉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7年第1期23-31,共9页
深大断裂控制着含油气盆地的构造格局、圈闭发育演化过程及油气成藏疏导体系,对深层天然气的成藏控制尤为重要。通过对松辽盆地德惠断陷万金塔地区区域地质、钻井及三维地震解释资料的系统研究,对深大断裂平面及剖面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深大断裂控制着含油气盆地的构造格局、圈闭发育演化过程及油气成藏疏导体系,对深层天然气的成藏控制尤为重要。通过对松辽盆地德惠断陷万金塔地区区域地质、钻井及三维地震解释资料的系统研究,对深大断裂平面及剖面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采用位移—长度分析法对深大断裂带进行分段解剖;利用3Dmove平衡剖面构造恢复技术对典型剖面进行构造复原,重塑了圈闭构造演化历史;基于断裂控藏作用,提出了"三参数评价法"定量评价深大断裂的活动程度。结果表明:1万金塔地区NE向展布的边界断裂及深大断裂控制着成盆构造格局,并形成地堑式系列断裂,控制了气源岩的空间分布;2位移剖面显示深大断裂呈分段发育的演化特点,在不同地段对应不同发育特征的构造样式;3在挤压背斜带中部应力集中表现为正花走滑,断裂活动程度相对高,控制了平面上CO_2气藏的富集,而在深大断裂活动程度相对低、靠近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气源岩的地区,原生有机烃类气藏可能保存较为完整;4深大断裂、不整合面及浅层断裂系统一起组成有机烃类气输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万金塔地区 大断裂 活动强度 气源岩 输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MT研究祁连山大断裂与地下水转化之间的关系
3
作者 卢放 阎红霞 +1 位作者 武毅 任政委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01期180-183,共4页
黑河流域水资源的短缺制约了河西走廊地区的经济发展。祁连山-河西走廊平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研究是长期困扰水文地质学家的一个大难题。根据祁连山-河西走廊平原地区地层的物性差异,结合地质资料,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进行了... 黑河流域水资源的短缺制约了河西走廊地区的经济发展。祁连山-河西走廊平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研究是长期困扰水文地质学家的一个大难题。根据祁连山-河西走廊平原地区地层的物性差异,结合地质资料,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进行了祁连山大断裂性质的勘查研究,查明了祁连山-河西走廊平原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结果表明,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法研究祁连山大断裂的性质以及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转化关系,具有十分明显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大断裂 祁连山-河西走廊平原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关系 物性差异 音频大地电磁法 水力联系 地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伊凹陷西南部边界大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于浩雨 于明德 +1 位作者 李洲 熊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4,共12页
洛伊凹陷在上三叠统试采获天然气流,为弄清其西南部边界大断裂发育特征及油气成烃、成储、成藏特点,在大量钻井/钻孔、关键地质露头和新老二维地震资料分析基础上,利用地震地质综合分析法和断裂及盆地动力学分析手段,剖析了洛伊凹陷西... 洛伊凹陷在上三叠统试采获天然气流,为弄清其西南部边界大断裂发育特征及油气成烃、成储、成藏特点,在大量钻井/钻孔、关键地质露头和新老二维地震资料分析基础上,利用地震地质综合分析法和断裂及盆地动力学分析手段,剖析了洛伊凹陷西南部边界大断裂发育特征、演化阶段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义伊断裂是一条区域性的复杂深大断裂,分为叠瓦状强烈逆冲推覆段、逆冲挤压叠加后期负反转段、多角度叠瓦状强烈逆冲推覆叠加走滑构造段、不对称牛轭-叠瓦状较强逆冲推覆段共4段;②洛伊凹陷经历了海西中晚期弱伸展裂陷、印支早期弱挤压隆升变形、印支晚期不均衡整体拗陷、燕山期强烈的逆冲推覆-隆升剥蚀、喜马拉雅期左旋走滑裂陷等5个构造演化阶段;③义伊断裂的构造活动控制着研究区二叠系、上三叠统和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发育特点、生烃阶段、沿构造转换带有利储层的发育及致密砂岩储层的裂缝化改造,同时,此断裂对油气成藏也有破坏作用;④义马次凹北部等3个区带是二叠系和中生界油气成藏的较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大断裂 上三叠统 二维地震 逆冲推覆 走滑裂陷 褶皱变形 油气成藏 洛伊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皖南地区构造盆地及深大断裂地热潜力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苏贵芬 李方根 韩晓南 《中外能源》 CAS 2018年第7期15-24,共10页
皖南地区地热资源较为丰富,地下热水露头9处,其中7处沿着研究区北东向深大断裂及其次生断裂带出露,2处在具有断裂发育的构造盆地出露,说明区域地热与深大断裂和构造盆地关系密切。根据已有资料统计和已出露地热的特征,将皖南地区的地下... 皖南地区地热资源较为丰富,地下热水露头9处,其中7处沿着研究区北东向深大断裂及其次生断裂带出露,2处在具有断裂发育的构造盆地出露,说明区域地热与深大断裂和构造盆地关系密切。根据已有资料统计和已出露地热的特征,将皖南地区的地下热水赋存模型概括为断裂带状热储和构造盆地带状兼层状热储两种概念模型。皖南地区主要为中低温地热,研究区已出露地热多位于地温梯度较高处,一般位于莫霍面和居里面深度较浅的部位。对区域内15个调查点进行大地热流值计算,一般为40~80m W/m2。通过对深大断裂和构造盆地的地球物理解译分析,划分了断裂带状地热潜力区和构造盆地带状兼层状地热潜力区。具有地热潜力的深大断裂主要有高坦断裂、汤口断裂、岭-盘断裂、旌德断裂、绩溪断裂;具有地热潜力的构造盆地为宣广盆地、沿江盆地和绩溪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地区 地热潜力 大断裂 构造盆地 热储模型 大地热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郯庐及连黄大断裂的几点新认识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岚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年第5期368-372,共5页
在分析研究苏、浙、皖地域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对构成下扬子板块西部边界的2条主要断裂,即郯庐、连黄两大断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对两大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作了新的归纳和总结。将两大断裂分为3个区段,不同区段具备不同的地球... 在分析研究苏、浙、皖地域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对构成下扬子板块西部边界的2条主要断裂,即郯庐、连黄两大断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对两大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作了新的归纳和总结。将两大断裂分为3个区段,不同区段具备不同的地球物理特征,反映出其在形成机制的差异。进而依据物探资料的新认识,并结合地质资料,总结出对两大断裂的新认识及其对邻区含油气盆地的控制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裂 地球物理信息 逆冲型断裂 宽线综合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离石大断裂北延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孟春燕 《山东煤炭科技》 2015年第12期149-150,153,共3页
离石大断裂又被称为紫荆山大断裂,随着我国地质科学技术的发展,离石大断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地质情况,一直受到国内地质专家和学者的关注。随着吕梁地区等离石大断裂范围内矿产资源的频繁发现,更是使离石大断裂受到国内学者的... 离石大断裂又被称为紫荆山大断裂,随着我国地质科学技术的发展,离石大断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地质情况,一直受到国内地质专家和学者的关注。随着吕梁地区等离石大断裂范围内矿产资源的频繁发现,更是使离石大断裂受到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该文结合对离石大断裂的宏观地质情况分析和对离石大断裂的演进研究,并结合离石大断裂南延问题的研究成果,针对离石大断裂一直没有定论的北延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为离石大断裂北延问题的研究提供资料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石大断裂 北延问题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盆地韩城大断裂东南地区浅部地温垂向分布特征浅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薛宇泽 张玉贵 +5 位作者 韩元红 张廷会 薛超 肖踞辉 彭振洲 郭斌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6期843-849,893,共8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关中盆地韩城大断裂东南地区浅部地温场垂向分布特征,利用单线多点通讯式测温光缆对研究区50 m以浅的松散地层温度开展了为期1 a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松散层温度在垂向上分带明显、规律性好,可分为变温带、恒温带及增... 为了进一步认识关中盆地韩城大断裂东南地区浅部地温场垂向分布特征,利用单线多点通讯式测温光缆对研究区50 m以浅的松散地层温度开展了为期1 a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松散层温度在垂向上分带明显、规律性好,可分为变温带、恒温带及增温带。变温带底面埋深为15 m,其温度受气候影响明显,且变温带的温度变化相对于大气的变化存在着滞后现象。恒温带深度范围为15~35 m,平均温度15.3℃,比同地区年平均大气温度高1.8℃。埋深超过35 m为增温带,推算该地区35~100 m范围内地温梯度为3.25℃/hm,高于区域平均地温梯度,推测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韩城大断裂作为导热通道将深部热量带到浅部地层;二是浅部地层地下水径流强度相对较弱,热量得以保存;三是第四系与新近系松散层黄土厚度较大,隔热保温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地温梯度 垂向分布 浅部地温场 韩城大断裂 关中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磁场特征划分西天山深大断裂与成矿关系
9
作者 成林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2期59-63,71,共6页
通过对新疆西天山已有的重、磁测量资料系统整理和研究,并根据前人研究资料,对研究区的重、磁资料进行了处理,推断出研究区内的3条深大断裂。分析深大断裂形成的构造运动,结合重、磁局部异常,推测深大断裂与成矿带及成矿远景区的关系。
关键词 新疆西天山 重、磁局部异常 大断裂 成矿远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礼-赤城大断裂在白草鞍隧道中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东桥 《铁道勘察》 2018年第1期91-95,共5页
断裂构造是影响隧道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因素。为查明崇礼—赤城大断裂在白草鞍隧道隧址区的构造历史及其分布特征,在充分研究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开展综合勘察工作。该断裂带从前震旦纪开始形成,期间沉... 断裂构造是影响隧道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因素。为查明崇礼—赤城大断裂在白草鞍隧道隧址区的构造历史及其分布特征,在充分研究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开展综合勘察工作。该断裂带从前震旦纪开始形成,期间沉积了侏罗纪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其中,以中生代燕山期最为强烈:以岩浆岩大规模侵入为主,岩浆岩的侵入固化,一定程度上加固了前期的断裂构造。同时,在燕山运动的影响下形成了新的断裂构造。通过对多种勘察成果的综合分析,阐明了断裂构造行迹的形成原因,评价了该断裂带对隧道工程的影响,为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礼—赤城大断裂 白草鞍隧道 燕山期 侵入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洪流中的小人物之歌——透视《八百米深处》《大断裂》的人文关怀
11
作者 牛苏杰 赵晓 《戏剧之家》 2021年第27期193-194,共2页
地震文学是对地震灾难发生时人、事、物、情的记录与延伸。本文通过对《大断裂》《八百米深处》两部地震文学作品中小人物形象的研究,从人物价值的发掘、灾难文学的疗救和灾难文学主题的拓展这三部分层层深入,展开论述,以探寻小人物的魅... 地震文学是对地震灾难发生时人、事、物、情的记录与延伸。本文通过对《大断裂》《八百米深处》两部地震文学作品中小人物形象的研究,从人物价值的发掘、灾难文学的疗救和灾难文学主题的拓展这三部分层层深入,展开论述,以探寻小人物的魅力,探究文学创作在灾后精神重建中的人文关照,进而思考灾难文学创作的深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文学 《八百米深处》 大断裂 小人物 人文关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城矿+420m南翼辅运、胶带大巷穿越安昌—中华大断裂研究与支护技术
12
作者 姜波 《煤》 2015年第4期32-34,36,共4页
古城矿+420 m南翼辅运、胶带大巷在穿越安昌—中华大断裂遇到的最主要的3条断层破碎带区段时,存在一定的突水风险,断层之间及其伴生断层区段是巷道穿越施工时重点防治水区段,首先采用先探后掘、建立防水闸门,同时采用双巷错位掘进,超前... 古城矿+420 m南翼辅运、胶带大巷在穿越安昌—中华大断裂遇到的最主要的3条断层破碎带区段时,存在一定的突水风险,断层之间及其伴生断层区段是巷道穿越施工时重点防治水区段,首先采用先探后掘、建立防水闸门,同时采用双巷错位掘进,超前超高压一次逐段性完成预注浆加固,确保了安全快速穿越断层,避免了穿越过程中或滞后突水事故及垮塌冒顶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裂 超前探水 双巷错位掘进 支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裂应变FRP加固抗弯梁的数值分析
13
作者 叶增辉 《山西建筑》 2020年第23期49-51,共3页
用商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大断裂应变FRP抗弯梁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并对加固构件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有限元 大断裂应变FRP FRP加固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隆起奥陶系油气性质及运聚富集模式
14
作者 熊昶 王彭 +3 位作者 刘小钰 王伟 赵星星 孙冲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7,共15页
以构造、断裂分布、生产动态以及地球化学等资料为基础,对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性质与产能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从油气充注、输导体系、构造与油气运聚关系等3个方面对油气富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塔中地区... 以构造、断裂分布、生产动态以及地球化学等资料为基础,对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性质与产能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从油气充注、输导体系、构造与油气运聚关系等3个方面对油气富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塔中地区奥陶系原油以轻质原油为主,具有低密度、低黏度、低含硫的特征,密度为0.75~0.85 g/m^(3),油气藏气油比为119~82367 m^(3)/m^(3),多相态油气藏并存,且油气相态无明显边界;天然气干燥系数为0.70~0.98,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为-35.7‰~-61.4‰,变化范围大;不同区域金刚烷指数(MDI)差异较大,为0.33~0.64;8个主要油气充注点具有原油密度低、气油比高、天然气甲烷同位素及MDI高的特征,沿走滑断裂带向南或远离断裂带方向密度变大,气油比、甲烷碳同位素及MDI均变小,不同区块气侵强度不同造成变化规律存在局部差异。②研究区油气分布格局主要受点状油气充注影响,8个油气充注点周缘油气井通常具有较高的产量,受储层发育规模影响会出现低产井,产能分布具有“北气南油”、“中间气、两边油”及“普遍富气、局部含油”3种类型;远离充注点的低产井及水井大范围分布。③研究区奥陶系油气富集模式为张扭性大断裂控制油气垂向充注,不整合面及走滑断裂控制油气的侧向调整,断裂破碎带叠加层间岩溶为油气聚集提供了储集空间,局部构造高部位及平台区为油气聚集有利指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原油 金刚烷指数 张扭性大断裂 走滑断裂 不整合面 断裂破碎带 岩溶作用 奥陶系 塔中隆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15
作者 桂诗琦 罗群 +3 位作者 贺小标 王千军 王仕琛 汪亮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利用地震、测井、试油、岩心的铸体薄片和物性分析资料及物理模拟实验,探讨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油气成藏要素的配置关系、富集规律以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总结了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储层岩性... 利用地震、测井、试油、岩心的铸体薄片和物性分析资料及物理模拟实验,探讨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油气成藏要素的配置关系、富集规律以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总结了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储层岩性主要为凝灰岩、安山岩及角砾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与裂缝,孔隙度多小于8%,渗透率多为0.1~10.0 mD,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②研究区油藏富集运聚为“断-储-壳”3要素联合控制,深大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通道;风化淋滤作用改善了储层物性,为油气富集提供了有效储集空间;石炭系及其上覆泥岩均较致密,与裂缝发育的火山岩储层形成了良好的储盖组合;走滑断裂与盖层的配置关系对油气垂向与横向运移具有重要控制作用。③研究区油藏整体上具有“双源供烃、多体系输导、多类型盖层、多层系含油、多种油藏类型、复式含油气区”的特征。不同区域、不同深度的油藏具有明显的差异,横向上,近源为“断毯输导、侧向充注、近源风化壳成藏模式”,远源为“双源供烃、多种输导类型、硬壳封盖、远源断壳体成藏模式”;纵向上,浅部为“双源供烃、多种输导类型、硬壳封盖、浅部风化壳成藏模式”,深部为“双源供烃、断裂输导、致密岩层封盖、深部断缝体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油藏 物理模拟 大断裂 风化淋滤作用 双源供烃 石炭系 车排子凸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洞穿越区域断裂破碎带遇水处理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蔺凤林 《陕西水利》 2022年第1期161-162,共2页
输水隧洞穿越深大断裂渗水~线状流水易造成围岩和支护坍塌或失稳,从而影响隧洞的施工进程。因此,输水隧洞的施工排水非常重要,需要对其排水方法和堵水技术进行严格控制。根据新疆某输水隧洞抽水量调查报告,并结合该隧洞施工情况,对穿越... 输水隧洞穿越深大断裂渗水~线状流水易造成围岩和支护坍塌或失稳,从而影响隧洞的施工进程。因此,输水隧洞的施工排水非常重要,需要对其排水方法和堵水技术进行严格控制。根据新疆某输水隧洞抽水量调查报告,并结合该隧洞施工情况,对穿越深大断裂渗水~线状流水特征进行分析,遵循“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处理原则,采取了有效的处理措施,通过对本工程隧洞掘进时的渗水~线状流水进行观测分析及治理,本工程的治理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隧洞 大断裂 渗水~线状流水 处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凝析气藏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卞保力 刘海磊 +2 位作者 蒋文龙 王学勇 丁修建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5,共10页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根据录测井资料、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及岩石薄片鉴定资料,结合地球物理方法,厘清了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总结出深层火山岩气藏富集规律,明确了...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根据录测井资料、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及岩石薄片鉴定资料,结合地球物理方法,厘清了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总结出深层火山岩气藏富集规律,明确了有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风城组烃源岩厚度为100~300 m,面积约为5 400 km2,整体进入生凝析油—干气阶段,生气强度大于20×108m3/km2,为凹陷提供了丰富的天然气源。(2)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复杂,爆发作用形成的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受到风化淋滤作用,可形成物性较好的风化壳型储层。石炭系—二叠系大型不整合面和广泛发育的深大断裂是重要的输导体系,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泥岩作为区域盖层,为凝析气成藏提供了保存条件,油藏主要分布在高部位,气藏分布于低部位。(3)通过“两宽一高”(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技术,提高地震成像精度,联合时-频电磁技术(TFEM),实现了石炭系火山岩的精细刻画,为深层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有力支撑。石西16井的重大突破,证实了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火山岩 风城组烃源岩 上乌尔禾组泥岩盖层 不整合面 大断裂 “两宽一高”技术 时-频电磁技术 石炭系 盆1井西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岭断裂活动对鞍本地区铁矿带的影响及找矿方向
18
作者 郑柱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12期13-13,共1页
鞍本地区位于郯芦深大断裂的南东盘,寒岭断裂、浑河断裂可视为该深断裂一侧的次级分枝断裂。寒岭断裂走向为70°-50°,略呈孤形,向南东倾,倾角较陡,它的整个活动历史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主要分析寒岭深大断裂活动及这种活动对... 鞍本地区位于郯芦深大断裂的南东盘,寒岭断裂、浑河断裂可视为该深断裂一侧的次级分枝断裂。寒岭断裂走向为70°-50°,略呈孤形,向南东倾,倾角较陡,它的整个活动历史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主要分析寒岭深大断裂活动及这种活动对铁矿带的错移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岭深大断裂活动 改造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市天木金矿区域地质特征
19
作者 贾金典 罗佩锋 +2 位作者 魏子鑫 习肖伟 马晓辉 《新疆有色金属》 2024年第5期23-24,共2页
天木金矿于2000年经1:5万化探面积测量,通过化探异常检查发现的金矿床,经后期地质勘查和矿山开采已探明矿床规模达到中型,该金矿床处于受康古尔深大断裂控制的康古尔塔格-镜儿泉铜、镍、钼、金成矿带上。康古尔深大断裂及次级断裂较发育... 天木金矿于2000年经1:5万化探面积测量,通过化探异常检查发现的金矿床,经后期地质勘查和矿山开采已探明矿床规模达到中型,该金矿床处于受康古尔深大断裂控制的康古尔塔格-镜儿泉铜、镍、钼、金成矿带上。康古尔深大断裂及次级断裂较发育,为区内金的导矿、控矿、容矿构造,对金矿的形成十分有利。在此简述天木金矿区域地质特征,为今后在该区域进一步寻找大中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木金矿 康古尔深大断裂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源县九龙岗地区黄田镇石英岩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20
作者 邓明军 《石材》 2024年第3期13-15,共3页
东源县九龙岗地区石英岩矿位于广东省东源县黄田镇,矿体产状与河源深大断裂基本一致,受河源深大断裂带控制。本文根据调查成果综述了矿区区域地质概况、矿区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等,并结合前人调查成果,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初步认... 东源县九龙岗地区石英岩矿位于广东省东源县黄田镇,矿体产状与河源深大断裂基本一致,受河源深大断裂带控制。本文根据调查成果综述了矿区区域地质概况、矿区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等,并结合前人调查成果,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是热液蚀变型石英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岩 河源深大断裂 硅化 热液蚀变型石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