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教育大数据研究范式的内涵、特征及应用限度
被引量:
22
1
作者
赵佳丽
罗生全
孙菊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4,85,共9页
教育研究范式是教育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学术共同体对教育研究活动所持有的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研究规范。在全新的社会历史境遇下,数据和算法共同驱动的教育大数据范式已然生成。教育大数据研究范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基...
教育研究范式是教育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学术共同体对教育研究活动所持有的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研究规范。在全新的社会历史境遇下,数据和算法共同驱动的教育大数据范式已然生成。教育大数据研究范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基本理念、行动规范或研究工具,它在认识论层面彰显为面向教育科学主义的教育研究实质,方法论层面强调了教育循证的数理解释逻辑,实践论层面则凸显了知识发现的数据挖掘技术,构建出完整的教育大数据理念体系。当下为促进教育大数据研究范式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相关教育研究人员应结合教育发展水平,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研究话语体系,关注众多跨学科视角的教育研究议题,为各级各类教育教学部门提供定制化的教育决策服务。当然,教育大数据研究是有其应用限度的,研究需警惕数据主义或技术主义,重视数据话语权分配,加强教育数据安全管理,从而提升教育大数据研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范式
教育研究
核心特征
应用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教育学的底层逻辑与构建路径——兼论中国式数字教育学建设
被引量:
24
2
作者
张广斌
薛克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7-84,共18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催生着系列教育新现象新问题,孕育着教育新规律,亟需系统性理论研究和整体性实践指导。数字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通信科学等融合形成的交叉实践科学,旨在研究数字教育现象、问题和规...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催生着系列教育新现象新问题,孕育着教育新规律,亟需系统性理论研究和整体性实践指导。数字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通信科学等融合形成的交叉实践科学,旨在研究数字教育现象、问题和规律,回答数字时代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等问题。本研究以学习规律为原点,以教育学的支撑性学科发展和技术介导发展为主线,揭示了数字教育学的历史必然性;以教育向0与1回归、数据成为教育新要素、数字空间成为教育新空间,以及三者之间内在相互作用关系为数字教育学的底层逻辑并贯穿研究始终。在此基础上,厘清了数字教育学的性质定位,提出了业务数字化、组织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三化”学术体系,融合话语体系,以及大数据研究范式等学理框架。在学理分析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式数字教育学的“四大原则”“三个阶段”“四支力量”以及基础保障等路径,以期对探索数字教育新规律,推动数字教育学研究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理论创新,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
数字教育学
教育数字化转型
大数据
研究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大数据研究范式的内涵、特征及应用限度
被引量:
22
1
作者
赵佳丽
罗生全
孙菊
机构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燕山大学期刊社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4,85,共9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结构重建研究”(SWU1909578)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自主课题“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中公布课程达标率的影响研究”(BJZK-2018A2-18037)。
文摘
教育研究范式是教育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学术共同体对教育研究活动所持有的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研究规范。在全新的社会历史境遇下,数据和算法共同驱动的教育大数据范式已然生成。教育大数据研究范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基本理念、行动规范或研究工具,它在认识论层面彰显为面向教育科学主义的教育研究实质,方法论层面强调了教育循证的数理解释逻辑,实践论层面则凸显了知识发现的数据挖掘技术,构建出完整的教育大数据理念体系。当下为促进教育大数据研究范式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相关教育研究人员应结合教育发展水平,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研究话语体系,关注众多跨学科视角的教育研究议题,为各级各类教育教学部门提供定制化的教育决策服务。当然,教育大数据研究是有其应用限度的,研究需警惕数据主义或技术主义,重视数据话语权分配,加强教育数据安全管理,从而提升教育大数据研究效能。
关键词
大数据范式
教育研究
核心特征
应用限度
Keywords
Big Data Paradigm
Educational Research
Core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Limits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教育学的底层逻辑与构建路径——兼论中国式数字教育学建设
被引量:
24
2
作者
张广斌
薛克勋
机构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
深圳市警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7-84,共18页
基金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础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22AZD069)。
文摘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催生着系列教育新现象新问题,孕育着教育新规律,亟需系统性理论研究和整体性实践指导。数字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通信科学等融合形成的交叉实践科学,旨在研究数字教育现象、问题和规律,回答数字时代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等问题。本研究以学习规律为原点,以教育学的支撑性学科发展和技术介导发展为主线,揭示了数字教育学的历史必然性;以教育向0与1回归、数据成为教育新要素、数字空间成为教育新空间,以及三者之间内在相互作用关系为数字教育学的底层逻辑并贯穿研究始终。在此基础上,厘清了数字教育学的性质定位,提出了业务数字化、组织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三化”学术体系,融合话语体系,以及大数据研究范式等学理框架。在学理分析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式数字教育学的“四大原则”“三个阶段”“四支力量”以及基础保障等路径,以期对探索数字教育新规律,推动数字教育学研究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理论创新,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指导。
关键词
中国式
数字教育学
教育数字化转型
大数据
研究
范式
Keywords
Chinese-style
digital pedagogy
educ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big data research paradigm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教育大数据研究范式的内涵、特征及应用限度
赵佳丽
罗生全
孙菊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字教育学的底层逻辑与构建路径——兼论中国式数字教育学建设
张广斌
薛克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