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资本主义下的数据幻象:表现形式、主要影响与消解进路
1
作者 王卫华 宁殿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2,302,共13页
数据幻象是指在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脱离数据背后承载的实体性构成、数字资本生成的劳动关系,在观念形态中通过主观感觉、联想、想象等形式使人产生对数据的意向性存在。它根植于数字资本主义中的大数据、数据商品、数字资本共同支... 数据幻象是指在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脱离数据背后承载的实体性构成、数字资本生成的劳动关系,在观念形态中通过主观感觉、联想、想象等形式使人产生对数据的意向性存在。它根植于数字资本主义中的大数据、数据商品、数字资本共同支撑起来的数字生产关系,并通过数据符号的实体化、主体化、神圣化、幽灵化等形式表现出来。数据幻象实质上是人的精神异化现象。在这一幻象作用下,人的物体身份与数字身份颠倒,主体陷入西式民主幻象;数字劳动者享受“自我剥削”快感,主体陷入自由幻象;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颠倒,主体陷入虚假需求幻象。只有经由数字资本增殖逻辑与大数据意识形态双重批判,把大数据和数字资本创造的诸多成果统摄到人类历史文明进步的坐标中加以批判性审视,并将其置于人类感性对象性活动中加以批判性改造与重构,使其最终成为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感性力量,才能破除数据幻象,逐步把人从精神异化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使数据从服务于数字资本增殖转向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下,这对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数据幻象 数字资本逻辑 大数据欣快症 精神异化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