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建成环境规划设计的途径和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钮心毅 李萌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年第1期31-37,共7页
移动定位大数据包括手机信令数据、移动互联网LBS数据等类型,是表示个体活动时空特征的轨迹数据。在移动定位大数据中依据轨迹点的时空特征规律能识别出个体活动的居住、工作、游憩等特征点,计算上述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获得居住、... 移动定位大数据包括手机信令数据、移动互联网LBS数据等类型,是表示个体活动时空特征的轨迹数据。在移动定位大数据中依据轨迹点的时空特征规律能识别出个体活动的居住、工作、游憩等特征点,计算上述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获得居住、工作、游憩等功能之间联系的流向和流量特征,获得传统数据无法反映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以及城市功能联系的时空特征。由此,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建成环境规划设计有密度出发和联系出发两种应用途径。联系出发的途径能支持区域城市关联、职住空间关系、城市中心体系、设施服务水平等方向;密度出发的应用途径能支持城市人口规模、街道活力分析等方向。移动定位大数据测算居民活动特征还只是一种推测,在应用方法上要避免"黑箱"方式,对移动定位大数据测算结果一定要结合传统数据进行校核,提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定位大数据 个体活动 城市功能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位大数据的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区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葛恒军 陈跃红 葛咏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7,共10页
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简称“贫困片区”)是我国人口流动剧烈区域之一,目前关于揭示贫困片区人口流动规律的研究尚不多见。该文利用2019年春节前后实时动态腾讯定位大数据与社会经济指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进行耦合分析,揭示14个贫困... 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简称“贫困片区”)是我国人口流动剧烈区域之一,目前关于揭示贫困片区人口流动规律的研究尚不多见。该文利用2019年春节前后实时动态腾讯定位大数据与社会经济指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进行耦合分析,揭示14个贫困片区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贫困片区人口流出明显,呈现出东、中部片区人口流出活跃,西部片区人口流入一般活跃的格局,且东、中部片区的净流出量明显高于西部片区的净流入量。②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三次产业发展以及贫困人口数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大,其中,二、三产业发展是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因素,而教育资源供给矛盾、贫困人口多、第一产业附加值低是人口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③东、中部片区人口流出主要缘于贫困人口基数大、教育资源不足,西部片区人口流入主要受二、三产业就业机会多的影响。最后提出贫困片区在乡村振兴阶段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空间格局 腾讯定位大数据 地理加权回归 社会经济因素 贫困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羊群大数据轨迹的自适应畜牧业云计算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生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2-286,共5页
为了提高牧区资源管理效率和畜禽群定位跟踪性能,研究一种适用于畜牧业实时管理的基于羊群大数据轨迹的云计算系统。从羊群大数据定位信息维度和轨迹源数据冗余度出发,结合牧区基本网络度、子牧区羊群轨迹、轨迹相交与分隔以及子牧区特... 为了提高牧区资源管理效率和畜禽群定位跟踪性能,研究一种适用于畜牧业实时管理的基于羊群大数据轨迹的云计算系统。从羊群大数据定位信息维度和轨迹源数据冗余度出发,结合牧区基本网络度、子牧区羊群轨迹、轨迹相交与分隔以及子牧区特征化等过程,给出羊群大数据轨迹挖掘模型。根据羊群轨迹数据采集、轨迹相交与分割、轨迹几何特征分析、牧区羊群定位信息融合、大数据存储与羊群信息云计算等模块,提出基于羊群大数据轨迹的畜牧业云计算系统的多模块自适应控制算法。通过牧区实验对比分析,从羊群轨迹定位精度、大数据存储管理水平与云计算结果精度等方面证明了该云计算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群轨迹 大数据定位 畜牧业 自适应控制 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城际出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钮心毅 岳雨峰 李凯克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4期1-8,共8页
使用移动定位大数据,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范围内识别上海、杭州、南京中心城区与其他城市的跨城通勤、一日往返、高频两地往返3类城际出行,分别计算紧密联系范围。使用互联网地图API接口,测算上海、杭州、南京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圈,与3类... 使用移动定位大数据,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范围内识别上海、杭州、南京中心城区与其他城市的跨城通勤、一日往返、高频两地往返3类城际出行,分别计算紧密联系范围。使用互联网地图API接口,测算上海、杭州、南京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圈,与3类城际出行紧密联系范围进行对比。上海、杭州、南京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圈均出现"圈层+飞地"形态。高铁等快速交通体系已经改变了长三角城市之间的时空关系。3个城市的紧密通勤范围、紧密一日往返范围、紧密高频两地往返范围各有特征,部分紧密联系范围也出现明显的"圈层+飞地"形态。交通等时圈反映的上海、杭州、南京的交通支持能力相对接近,但3种城际高频出行的紧密联系范围差异明显。3种城际高频出行反映了不同的跨城功能联系。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跨城功能联系紧密程度不以空间距离为依据,也不与交通等时圈一致。长三角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规划必须认识到上述差异,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出行 交通等时圈 功能联系 长三角城市群 移动定位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