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大数据侦查:以信息自决权为主线 被引量:4
1
作者 施鹏鹏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5,共11页
大数据侦查,是指侦查机关通过信息技术对存储于网络与计算机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从而发现犯罪线索、证据信息或者犯罪嫌疑人的侦查行为。相较于传统的侦查行为,大数据侦查经常用于立案前的线索收集,通过“情报—侦查”一体... 大数据侦查,是指侦查机关通过信息技术对存储于网络与计算机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从而发现犯罪线索、证据信息或者犯罪嫌疑人的侦查行为。相较于传统的侦查行为,大数据侦查经常用于立案前的线索收集,通过“情报—侦查”一体化实现更有效的犯罪预防和打击,这也在相当程度上规避了刑事诉讼所构建的侦查行为合法性审查机制,导致传统的程序制裁模式失灵,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应引入实体制裁模式,在宪法上证立信息自决权这一新型基本权利,准确理解适用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以及核心领域保护等法律原则,实现对大数据侦查的有效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侦查 信息自决权 实体制裁 法律保留 比例原则 核心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侦查中的算法权力构造及其规制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蒋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2,共10页
算法与大数据侦查的共振极大提升了算法权力的外部效用,算法通过隐私计算整合了数据关系,聚合了侦查的监控能力。通过预测犯罪延伸了侦查的时空触角,追诉行为出现预防化特征。通过自动化决策将基于警察个体的经验法则运用概率化,加强了... 算法与大数据侦查的共振极大提升了算法权力的外部效用,算法通过隐私计算整合了数据关系,聚合了侦查的监控能力。通过预测犯罪延伸了侦查的时空触角,追诉行为出现预防化特征。通过自动化决策将基于警察个体的经验法则运用概率化,加强了算法决策的专断性。算法的外部效用形塑了算法权力的内部构造,大数据侦查中数据分析型职权的成型、预防性职权的渗透以及数字化的决策程序成为算法权力形态。面对算法权力的扩张,程序法上应当更新规制框架,包括构建以限制算力为核心的数据分析型职权规制框架,确立以场景为标准的警察预防性职权与侦查权的界分点,构建以线索生成为取向的算法决策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侦查 算法权力 数据分析型职权 预防性职权 规制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侦查学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郑群 周建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38,共6页
大数据侦查是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技术与侦查工作的有机结合,是侦查机关为了侦查破案,对与侦查活动有关的开源网络数据与内部系统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抽取和集成,并进行深度的分析研判和结果运用的活动过程。大数据侦查实践的普... 大数据侦查是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技术与侦查工作的有机结合,是侦查机关为了侦查破案,对与侦查活动有关的开源网络数据与内部系统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抽取和集成,并进行深度的分析研判和结果运用的活动过程。大数据侦查实践的普遍开展必将带来侦查思维方式、侦查手段和方法的巨大革新,并孕育和催生大数据侦查学新学科的诞生。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大数据侦查学是研究侦查机关如何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发现、控制犯罪和揭露、证实犯罪的专门知识体系,它是公安学一级学科所属侦查学的分支。大数据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大数据侦查的基本原理、大数据侦查的技术与方法。大数据侦查学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理论体系和对策应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侦查 大数据侦查 研究对象 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侦查的基本定位与法律规制 被引量:64
4
作者 胡铭 龚中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20,155,共10页
互联网时代,准确定位大数据侦查是有效控制犯罪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要求。以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侦查不管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无法对以信息为核心的传统侦查进行颠覆并替代。从强制性侦查措施“是否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界定标准... 互联网时代,准确定位大数据侦查是有效控制犯罪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要求。以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侦查不管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无法对以信息为核心的传统侦查进行颠覆并替代。从强制性侦查措施“是否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界定标准以及域外大数据侦查的立法经验来看,大数据侦查本质上应是一种强制性侦查措施,但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尚未将其纳入强制性侦查措施且缺乏有效监督。根据合法性原则和比例原则,有必要以公民基本权利保护为核心构建大数据侦查的法律规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侦查 基本定位 强制性侦查措施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侦查措施程控体系建构:前提、核心与保障 被引量:53
5
作者 张可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94,共8页
在"拥抱大数据"的政策导向下,理论和实践领域更加重视对大数据证据问题的探索,而缺乏对大数据侦查措施关涉问题的必要警惕。事实上,相比较大数据证据的理解与适用,对大数据侦查措施的程序控制更能彰显依法治国、程序优位之精... 在"拥抱大数据"的政策导向下,理论和实践领域更加重视对大数据证据问题的探索,而缺乏对大数据侦查措施关涉问题的必要警惕。事实上,相比较大数据证据的理解与适用,对大数据侦查措施的程序控制更能彰显依法治国、程序优位之精神。大数据侦查措施的程控体系应当包括作为基本前提的概念辨析、作为核心内容的层控模式导入和作为一般保障的配套制度设计。大数据侦查措施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侦查措施,应当被纳入强制性侦查措施的范畴,但与技术性侦查措施有着明显区别,应当分而视之;严谨的大数据层控模式应当包括以内部自律为主的起点控制,以行政干预为主的过程控制以及以司法审查为主的结点控制;大数据侦查措施配套制度的关键在于对知情权的保障,由此方显完善数据披露制度和专家参与制度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侦查措施 实体概念 层控模式 配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侦查”质疑:关于大数据与侦查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53
6
作者 彭知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32,共8页
对"大数据侦查"及相关概念如"数据化侦查""数字化侦查"等进行梳理、辨析,可以发现,当前有关大数据应用于侦查的研究存在概念炒作及大数据崇拜现象。大数据只是侦查的一个要素,并未推动侦查模式的转型,并... 对"大数据侦查"及相关概念如"数据化侦查""数字化侦查"等进行梳理、辨析,可以发现,当前有关大数据应用于侦查的研究存在概念炒作及大数据崇拜现象。大数据只是侦查的一个要素,并未推动侦查模式的转型,并未导致侦查发生根本性变革。"大数据侦查"概念夸大了大数据对侦查的影响,也缺乏充足的理论依据,反而不利于大数据在侦查领域的应用。在大数据应用于侦查的实践活动及理论研究中,应把握好大数据环境下侦查工作"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坚持多种侦查方式的融合互补,规范并节制大数据在侦查中的应用,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大数据在侦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侦查 大数据侦查 数据侦查 大数据驱动的侦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角下大数据侦查犯罪治理功能:问题、内涵及边界 被引量:6
7
作者 林冬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0,共8页
国家治理视角下大数据侦查的犯罪治理功能从事后控制犯罪向“预防-控制”犯罪治理格局转变,犯罪治理的事前预防功能凸显,强调多部门共同参与、以人为本的数字治理理念。实践中,大数据侦查预防犯罪功能主要体现为对“事”(犯罪事件)的预... 国家治理视角下大数据侦查的犯罪治理功能从事后控制犯罪向“预防-控制”犯罪治理格局转变,犯罪治理的事前预防功能凸显,强调多部门共同参与、以人为本的数字治理理念。实践中,大数据侦查预防犯罪功能主要体现为对“事”(犯罪事件)的预测和对“人”(高危人员)的预测两种方式;大数据侦查的控制犯罪功能体现为借助大数据技术优势提升侦查效率与效果。尽管大数据侦查“预防-控制”格局具有显著犯罪治理优势,但是国家治理视角下大数据侦查犯罪治理功能的实现仍需要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与推进。具体而言,通过界定强制性大数据侦查与任意性大数据侦查的界限,解决大数据侦查启动时间点前移与立案程序之间的矛盾;严格恪守比例原则,保证大数据侦查措施适用的合法性、必要性和适当性;强化检察部门的外部监督,保证私权力与公权利之间的平衡;适当借鉴信息公开制度,缓解公众对权力运行的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侦查 国家治理 犯罪治理 侦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侦查的体制之维:基于权力关系的审视 被引量:12
8
作者 蒋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5,共10页
大数据侦查的程序之维虽已被深度揭示,但体制之维却未能得到充分关注。大数据侦查在侦查权与司法权的关系维度上,带来了数据型取证的确权难题;在警察行政权与侦查权的关系维度上带来了预测性侦查中的权力界分难题;在侦查权的分配维度上... 大数据侦查的程序之维虽已被深度揭示,但体制之维却未能得到充分关注。大数据侦查在侦查权与司法权的关系维度上,带来了数据型取证的确权难题;在警察行政权与侦查权的关系维度上带来了预测性侦查中的权力界分难题;在侦查权的分配维度上对管辖规则产生了冲击。大数据侦查对权力关系的挑战源于大数据侦查权力在刑事司法秩序中出现隐性增长、分散化以及侦防一体化的新特性。为此,需要在体制层面适当发挥司法权的个案确权功能,维持大数据侦查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改变当前职责同构的纵向侦查体制,缓和基层公安机关之间的地域管辖冲突;改变以刑法罪名体系来横向配置侦查权的逻辑,推行大刑侦部门建制;确立警察行政权与侦查权的实质区分标准,以情报中心赋能促进侦防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侦查 体制 权力关系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私计算在大数据侦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韩关锋 陈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69,共10页
在大数据侦查中数据利用和安全保护始终存在零和博弈的困境,隐私计算可以从技术角度调适二者之间的矛盾。隐私计算不仅在技术设计上可实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在法律定位上也是一种数据安全保护和准匿名化措施,还可以结合动态评估机... 在大数据侦查中数据利用和安全保护始终存在零和博弈的困境,隐私计算可以从技术角度调适二者之间的矛盾。隐私计算不仅在技术设计上可实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在法律定位上也是一种数据安全保护和准匿名化措施,还可以结合动态评估机制和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流通全过程监管。隐私计算对大数据侦查的增益效果体现在克服有限理性、助力数据合规、提升决策能力、增进人文关怀。隐私计算可用于个案查询、联合统计、类案建模等场景,破除大数据侦查“数据孤岛”瓶颈,但也会对刑事诉讼中证据能力、正当程序、合规逻辑造成新型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计算 大数据侦查 数据安全 价值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数据侦查定位与伦理学视角下的价值选择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梦瑶 燕新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95,共8页
现阶段我国的大数据侦查正处于“大数据+”初级阶段与犯罪形势持续向纵深发展的矛盾之中,同时大数据侦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功能性割裂。目前我国大数据侦查实践面临着效率与自由、公正与秩序等方面的价值冲突。而学界对大数据侦查困境... 现阶段我国的大数据侦查正处于“大数据+”初级阶段与犯罪形势持续向纵深发展的矛盾之中,同时大数据侦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功能性割裂。目前我国大数据侦查实践面临着效率与自由、公正与秩序等方面的价值冲突。而学界对大数据侦查困境的研究存在着视角单一、观点零散、价值取舍不利、缺乏可期待性等问题。理论与实务研究都需要一套兼顾背景性矛盾、平衡价值性冲突,并适用于侦查实际的价值选择路径。伦理学视角下的价值选择体系可以容纳目前大数据侦查的多视角剖析,为实践中的价值平衡提供理论层面的综合性与优先性选择的方法,并为未知领域的研究预留预见性期待,符合当前与今后大数据侦查规制研究的框架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侦查 价值冲突 内源性风险 结果论 价值选择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与弥合:大数据侦查监控模式下的个人信息保护 被引量:33
11
作者 于阳 魏俊斌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7-155,共9页
[目的/意义]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侦查活动,侦查活动中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利用越发频繁,侦查机关违反程序获取公民信息、违规公开个人隐私等信息安全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方法/过程]犯罪科技化背景下,刑事侦查改变传统的被动回应模式,形成&... [目的/意义]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侦查活动,侦查活动中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利用越发频繁,侦查机关违反程序获取公民信息、违规公开个人隐私等信息安全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方法/过程]犯罪科技化背景下,刑事侦查改变传统的被动回应模式,形成"侦监""网监""商监"三角式的信息监控和犯罪预防模式,能够有效防控犯罪。但在此模式运行中,应当清楚的认识到其对公民个人信息造成的泄露风险和危害后果。[结果/结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重新定位公民个人信息权在刑事侦查活动中的角色,通过侦查机关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在侦查活动中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侦查 监控模式 信息保护 价值冲突 内外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侦查情报的分析运用风险及其规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小猛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共5页
[研究目的]大数据侦查情报的分析运用存在着数据失真导致的情报错误风险、算法依赖导致的研判省略风险、认可度低导致的证据转换风险,解决上述问题对提高侦查情报分析运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通过类型化研究方法对大数据侦查... [研究目的]大数据侦查情报的分析运用存在着数据失真导致的情报错误风险、算法依赖导致的研判省略风险、认可度低导致的证据转换风险,解决上述问题对提高侦查情报分析运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通过类型化研究方法对大数据侦查情报进行功能解析,通过实证研究法、规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阐释大数据侦查情报在分析研判和司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研究结论]从规范数据来源和防止算法独裁、提高主体认知与构建研判程序、赋予证据资格和完善分析方法等角度实现对大数据侦查情报的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侦查 侦查情报 数据失真 情报错误风险 直觉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权力监督”到“权利制约”:大数据侦查法律规制的理性之维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小庆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0-231,共12页
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侦查手段的资源整合,促成了大数据侦查模式的诞生。由此,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由被动侦查到能动预防转变,案侦模式从“由供到证”到“由证到供”逐渐转变,工作模式也由“人员密集型”向“技术... 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侦查手段的资源整合,促成了大数据侦查模式的诞生。由此,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由被动侦查到能动预防转变,案侦模式从“由供到证”到“由证到供”逐渐转变,工作模式也由“人员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传统侦查在信息化浪潮中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巨变。然而,通过法社会学与语言学理论分析揭示出,大数据侦查下的真实面纱乃是“规训与惩罚”的权力逻辑,这使得侦查权力主体容易受到压力型考核指标以及个人升迁等非理性因素的制约,而权力本身的“弥散性”特征又使得大数据侦查更具欺骗性,公民个人信息权利不可避免地会遭受侵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立法对于大数据侦查目前尚未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主要依靠公安机关自我监督;同时,《宪法》明确了人民检察院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地位,由此,大数据侦查形成了以公安机关内部“层级监督”为主,外部“检察监督”为辅的二维控权模式。然而,此种制度安排的缺陷在于:一方面,公安机关“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权”,难以保证该措施适用的正当性和必要性,而层级监督模式的固有缺陷也导致监督信息传导不畅,并影响了监督效果。另一方面,传统“书面式”检察监督无法有效识别违法收集的个人数据信息,检察监督强制制裁手段的缺乏也会削弱监督效果,而检察机关侦查权的部分行使导致检察监督易受公安反制;所以,意图单独通过检察监督来约束大数据侦查权不能给予过高期待。虽然,域外由法官批准强制措施的“司法令状”模式深受国内学者推崇,但公安机关所具有的较高的政治地位也使得此种模式在我国不具有可行性。有鉴于此,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命题下,打出“立法与司法”的组合拳、确保个人信息权得到全面保障,成为勒住大数据侦查这匹脱缰野马的最好缰绳,具体而言,刑事程序立法工作应当及时跟进,给个人信息权以正名,并在此基础上充分保障嫌疑人的个人信息知情权、被告人的个人信息辩护权,以及个人信息受害方的救济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 大数据侦查 层级监督 检察监督 权利制约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侦查的风险防控与“意识”匡正 被引量:14
14
作者 魏俊斌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7,共9页
在大数据侦查中,现有以数据为中心的侦查理念,极易产生数据独裁、算法偏见和技治主义的错误倾向,造成对侦查理念的背离。对大数据侦查风险进行规制的实质在于对技术风险的防控,规制的对象为算法与侦查理念,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应当采取... 在大数据侦查中,现有以数据为中心的侦查理念,极易产生数据独裁、算法偏见和技治主义的错误倾向,造成对侦查理念的背离。对大数据侦查风险进行规制的实质在于对技术风险的防控,规制的对象为算法与侦查理念,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应当采取理念匡正与程序规范的双重路径。在侦查理念方面,应当秉承侦查公开和权利保障的正义理念,谨防“大数据极权”的错误逻辑,以数据背后正确的价值理念作为侦查思维确立的指导。程序规范方面,在对算法进行规制的同时主张在当下国家大数据和商业大数据二元信息收集主体的框架下,进一步引入“侦监”这一信息监控主体,形成“蝎型”信息监控与预测性犯罪防控模式。通过对大数据侦查监控模式的正当程序控制以匡正侦查理念,确保大数据侦查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侦查 侦查理念 风险防控 意识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数据侦查与人权保障规范体系重构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志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5-174,共10页
大数据侦查极大地提高了侦办案件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人权保障的异化。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正确处理三种类型人权保障的关系,并重构大数据侦查“三位一体”人权保障规范体系。大数据侦查在妥善安排目的意义人权保障的非法性同时,需要进一... 大数据侦查极大地提高了侦办案件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人权保障的异化。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正确处理三种类型人权保障的关系,并重构大数据侦查“三位一体”人权保障规范体系。大数据侦查在妥善安排目的意义人权保障的非法性同时,需要进一步提升实体意义人权保障的位阶,在坚守程序意义人权保障的价值基础上,则需要厘定人权保障规范体系架构、设立基石与标准,加强双层功能规范以规制目的意义人权保障,才能重构大数据侦查“三位一体”人权保障规范体系。与此同时,对三种人权保障类型进行功能分化,使大数据侦查的目的意义人权保障非法性,受到实体正义人权保障和程序正义人权保障双层功能规范制约,而实体正义人权保障的提升和程序正义人权保障的坚守,既是实现大数据侦查目的意义人权保障的途径与基础,也是维护大数据侦查的实体正义、程序合法的规范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侦查 目的意义 实体意义 程序意义 人权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侦查算法的规制:以检察监督为思路 被引量:13
16
作者 漆晨航 陈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3,共7页
大数据算法的侦查应用在行政驱动下诞生发展,法律文本制定滞后于科技应用,算法应用和控制都缺乏法律依据。为避免算法偏见、数据壁垒和信息茧房对刑事司法活动的危害,可以引入检察监督力量促进侦查算法的合理应用。检察监督体系建构新思... 大数据算法的侦查应用在行政驱动下诞生发展,法律文本制定滞后于科技应用,算法应用和控制都缺乏法律依据。为避免算法偏见、数据壁垒和信息茧房对刑事司法活动的危害,可以引入检察监督力量促进侦查算法的合理应用。检察监督体系建构新思路:一方面,以算法技术样态为基础的监督对策,包括准许检察机关接入侦查数据库、参与算法研发运营、建立算法公示验证机制;另一方面,大数据侦查算法的诉讼程序规制,包括建立算法备案制度、侦查人员承担算法说服义务和完善截面数据留存制度等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侦查算法 算法规制 检察监督 算法偏见 截面数据留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的侦查思维创新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25
17
作者 倪春乐 王泊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82,共12页
犯罪数据化的新形态对侦查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新要求,提供了新动力。经验驱动的侦查思维为数据驱动的侦查思维搭建了底层的逻辑框架,但日益表现出工具性局限和价值性局限。数据形态的案件事实作为客观“存在”决定了数据驱动的侦查... 犯罪数据化的新形态对侦查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新要求,提供了新动力。经验驱动的侦查思维为数据驱动的侦查思维搭建了底层的逻辑框架,但日益表现出工具性局限和价值性局限。数据形态的案件事实作为客观“存在”决定了数据驱动的侦查认知思维。以经验驱动型侦查思维为基石,创新发展出数据镜像、数据关联与数据事实创构的数据侦查认识论。在丰富的侦查实践中已经形成了独具认知特色和规律的数据驱动型侦查思维,并指导着全景性、关联性、回溯性及算法型侦查的实践样态。鉴于经验驱动思维与数据驱动思维的互补效应,在未来的侦查实践中,应着力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两种思维及其指导下的侦查实践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侦查 思维创新 经验驱动 数据驱动 算法型侦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侵财犯罪的发展演变与侦查策略探析——以北京市为样本 被引量:36
18
作者 李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0-156,共7页
现阶段北京市侵财犯罪主要呈现侵财犯罪走高,暴力犯罪下降,有广泛社会影响力案件屡有发生,多发性侵财犯罪稳定中呈现变量,犯罪时空分布有规律,地域性侵财犯罪职业化发展明显,作案手段更替迅速、多种方式叠加使用,犯罪主体流动性、低龄... 现阶段北京市侵财犯罪主要呈现侵财犯罪走高,暴力犯罪下降,有广泛社会影响力案件屡有发生,多发性侵财犯罪稳定中呈现变量,犯罪时空分布有规律,地域性侵财犯罪职业化发展明显,作案手段更替迅速、多种方式叠加使用,犯罪主体流动性、低龄化等突出特点。侵财犯罪侦查的战略思路和主要策略包括打系列、打团伙、打规模、强支撑、重防范和强化队伍建设、深化工作机制、提升多维手段。侵财案件侦查实践中,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大数据侦查新模式、可量化的预测、精确性和相关性并重的思维,今后一段时期应着力于转变理念,制定规划、拓展整合数据来源、提升智能处理能力和专业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财犯罪 规律特点 侦查策略 大数据侦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认识论视角下的侦查认知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倪春乐 李光奇 张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43,共11页
大数据催生认识论的变革。大数据背景下的认识论有数据镜像论、数据相关关系论和数据事实创构论三个维度。大数据认识论指导下的侦查认知以因果关系为核心,利用相关关系拓展信息运用的路径,其具有拓展性、排他性和场域性。传统侦查认知... 大数据催生认识论的变革。大数据背景下的认识论有数据镜像论、数据相关关系论和数据事实创构论三个维度。大数据认识论指导下的侦查认知以因果关系为核心,利用相关关系拓展信息运用的路径,其具有拓展性、排他性和场域性。传统侦查认知以多元论为基础,以案件认识要素的化约递进为过程,应立足大数据认识论实现侦查认知范式转型。以数据镜像论提升侦查认知的宽度;以数据关系论拓展侦查主体“知识库”深度;以数据的事实创构论提升侦查认知精度。基于数据化的大趋势及侦查活动的大变革,应准确理解把握大数据条件对侦查活动的影响及大数据认识论对侦查认知的指导价值,着力从认知机制优化、认知基础拓展和认知能力提升三个维度构建适应大数据环境的侦查认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认识论 大数据侦查 数据镜像 相关关系 事实创构 “知识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赋能侦查监督的进路与反思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小猛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44,共13页
前智能时代侦查监督以批准逮捕为主要形式,以批捕阅卷、派驻公安等人力投入为主要监督手段,上述形式和手段难以解决监督范围狭隘局限的痼疾。在司法大数据赋能之下,侦查监督工作借助新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从被动监督向能动监督、从节点... 前智能时代侦查监督以批准逮捕为主要形式,以批捕阅卷、派驻公安等人力投入为主要监督手段,上述形式和手段难以解决监督范围狭隘局限的痼疾。在司法大数据赋能之下,侦查监督工作借助新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从被动监督向能动监督、从节点监督向全程监督、从人力集中向技术集中的转型。大数据赋能下侦查监督的转型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前智能时代侦查监督工作的难题,也开创出大数据侦查监督这一法律监督新形态。为进一步推动侦查监督工作的数字化转型,还需要在监督理念方面从风险防范转变为权利保障;在监督范围方面廓清大数据侦查和大数据侦查监督的关系;在监督风险防范方面平衡好司法的保守性和技术的前沿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检察 侦查监督 检察监督 大数据侦查监督 司法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