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价值敏感设计与大数据伦理
被引量:
14
1
作者
张贵红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当前的应用伦理学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信息技术、医学伦理和计算伦理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应用伦理学尤其是信息伦理学正逐渐发生设计转向。这种转向的主要体现就是价值敏感设计理论的兴起,这种观点主要来自伦理学层面的"理论-应用-设...
当前的应用伦理学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信息技术、医学伦理和计算伦理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应用伦理学尤其是信息伦理学正逐渐发生设计转向。这种转向的主要体现就是价值敏感设计理论的兴起,这种观点主要来自伦理学层面的"理论-应用-设计"和信息技术层面的"技术-社会心理背景-道德价值"的理论变化。价值敏感设计建立在概念、经验和技术三个层面相结合的集成方法基础上,同样的分析在大数据领域内同样具有可行性。大数据技术也可以从这三个层面来分析:概念分析层面的数据伦理概念分析、技术分析层面的算法伦理分析,以及经验分析层面的实践分析。价值敏感设计理论的发展能够推动大数据伦理的进步,并且能够为大数据技术提供一定的伦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敏感设计
信息
伦理
学
价值
大数据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高校教师的图书馆“大数据素养”教育策略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何胜
周兵
+2 位作者
李仁璞
熊太纯
郭丹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88,共5页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充分利用自身海量的数据资源提升教师的数据素养水平,是该领域面临的挑战性问题。首先综述了数据素养研究现状,结合大数据特征讨论"大数据素养"的内涵并给出其定义;接着依据高校教师的特点,提出...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充分利用自身海量的数据资源提升教师的数据素养水平,是该领域面临的挑战性问题。首先综述了数据素养研究现状,结合大数据特征讨论"大数据素养"的内涵并给出其定义;接着依据高校教师的特点,提出以图书馆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在大数据意识培养、大数据能力提高和大数据伦理内化三个层面上对应开展教育培训,实践服务和虚拟互动三方面服务的"大数据素养"教育策略。基于图书馆大数据平台的方案能够有效地将大数据技术深入融合到数据素养教育中,帮助高校教师尽快适应当前大数据技术变革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素养教育
大数据
高校图书馆
大数据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国媒体在技术伦理传播中的作用——以人工智能伦理传播为例
被引量:
4
3
作者
朱雯熙
王国豫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2年第4期120-133,共14页
在技术伦理的传播与发展中,媒体作为“第四种权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德国的技术伦理研究、技术伦理思想传播都走在世界前列。本文以德国媒体中人工智能技术及其相关伦理问题的讨论为例,通过数据统计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德国主流媒...
在技术伦理的传播与发展中,媒体作为“第四种权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德国的技术伦理研究、技术伦理思想传播都走在世界前列。本文以德国媒体中人工智能技术及其相关伦理问题的讨论为例,通过数据统计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德国主流媒体在技术伦理传播中的自动、主动、联动的特点;进一步从信息接受的客体——公众的视角出发,分析媒体在公众对技术伦理认知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未知阶段时的“启蒙”、浅尝阶段时的“斡旋”、认知后的“调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相应的效应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伦理
大数据伦理
人工智能
伦理
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数据时代下新的“个人决定”与“知情同意”
被引量:
25
4
作者
黄柏恒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6期101-111,共11页
大数据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广泛应用将为社会带来彻底转变,大众生活的不同层面将无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大数据亦同时在挑战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等固有道德概念的适用性,并为社会带来新的道德争议。由大数据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所产生的"互...
大数据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广泛应用将为社会带来彻底转变,大众生活的不同层面将无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大数据亦同时在挑战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等固有道德概念的适用性,并为社会带来新的道德争议。由大数据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所产生的"互联状态"(the condition of interconnectedness)及其可能对道德责任带来的根本转化(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是未来大数据伦理的重点;如"个人决定"及"知情同意"这两种行为,它们在大数据技术时代从"涉己行为"(selfregarding acts)转化成"涉他行为"(other-regarding acts),这一转变使它们成为一种新道德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伦理
个人决定
知情同意
道德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价值敏感设计与大数据伦理
被引量:
14
1
作者
张贵红
机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资助项目"大数据视野的美好生活伦理基础问题研究"(2018M63203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环境下信息价值开发的伦理约束机制研究"(17ZDA023)
文摘
当前的应用伦理学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信息技术、医学伦理和计算伦理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应用伦理学尤其是信息伦理学正逐渐发生设计转向。这种转向的主要体现就是价值敏感设计理论的兴起,这种观点主要来自伦理学层面的"理论-应用-设计"和信息技术层面的"技术-社会心理背景-道德价值"的理论变化。价值敏感设计建立在概念、经验和技术三个层面相结合的集成方法基础上,同样的分析在大数据领域内同样具有可行性。大数据技术也可以从这三个层面来分析:概念分析层面的数据伦理概念分析、技术分析层面的算法伦理分析,以及经验分析层面的实践分析。价值敏感设计理论的发展能够推动大数据伦理的进步,并且能够为大数据技术提供一定的伦理基础。
关键词
价值敏感设计
信息
伦理
学
价值
大数据伦理
分类号
TP311.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B82-057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高校教师的图书馆“大数据素养”教育策略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何胜
周兵
李仁璞
熊太纯
郭丹
机构
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常州市云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
出处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88,共5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适应技术变革的策略研究-基于图情领域的‘数据素养’理论"(项目编号:D/2016/01/3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信息互动服务模式"(项目编号:16YJA870010)
江苏理工学院国家社科基金培育项目(项目编号:KYY16576)
文摘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充分利用自身海量的数据资源提升教师的数据素养水平,是该领域面临的挑战性问题。首先综述了数据素养研究现状,结合大数据特征讨论"大数据素养"的内涵并给出其定义;接着依据高校教师的特点,提出以图书馆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在大数据意识培养、大数据能力提高和大数据伦理内化三个层面上对应开展教育培训,实践服务和虚拟互动三方面服务的"大数据素养"教育策略。基于图书馆大数据平台的方案能够有效地将大数据技术深入融合到数据素养教育中,帮助高校教师尽快适应当前大数据技术变革的要求。
关键词
数据
素养教育
大数据
高校图书馆
大数据伦理
Keywords
data literacy education
big data
university libraries
big data ethics
分类号
G254.9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国媒体在技术伦理传播中的作用——以人工智能伦理传播为例
被引量:
4
3
作者
朱雯熙
王国豫
机构
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
中国科协-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2年第4期120-133,共14页
文摘
在技术伦理的传播与发展中,媒体作为“第四种权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德国的技术伦理研究、技术伦理思想传播都走在世界前列。本文以德国媒体中人工智能技术及其相关伦理问题的讨论为例,通过数据统计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德国主流媒体在技术伦理传播中的自动、主动、联动的特点;进一步从信息接受的客体——公众的视角出发,分析媒体在公众对技术伦理认知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未知阶段时的“启蒙”、浅尝阶段时的“斡旋”、认知后的“调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相应的效应与作用。
关键词
技术
伦理
大数据伦理
人工智能
伦理
媒体
Keywords
technology ethics
big data ethic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hics
media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数据时代下新的“个人决定”与“知情同意”
被引量:
25
4
作者
黄柏恒
机构
德国汉堡大学信息科学系
出处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6期101-111,共11页
文摘
大数据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广泛应用将为社会带来彻底转变,大众生活的不同层面将无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大数据亦同时在挑战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等固有道德概念的适用性,并为社会带来新的道德争议。由大数据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所产生的"互联状态"(the condition of interconnectedness)及其可能对道德责任带来的根本转化(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是未来大数据伦理的重点;如"个人决定"及"知情同意"这两种行为,它们在大数据技术时代从"涉己行为"(selfregarding acts)转化成"涉他行为"(other-regarding acts),这一转变使它们成为一种新道德责任。
关键词
大数据伦理
个人决定
知情同意
道德责任
Keywords
big data ethics
personal decision
informed consent
moral responsibility
分类号
B82-057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价值敏感设计与大数据伦理
张贵红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面向高校教师的图书馆“大数据素养”教育策略研究
何胜
周兵
李仁璞
熊太纯
郭丹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德国媒体在技术伦理传播中的作用——以人工智能伦理传播为例
朱雯熙
王国豫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数据时代下新的“个人决定”与“知情同意”
黄柏恒
《哲学分析》
CSSCI
2017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