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底盘多塔超限高层结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黄存智
-
机构
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7,共8页
-
文摘
地铁上盖建筑底部大空间常会导致竖向构件不连续,结合其他因素导致结构超限,需进行性能化设计方可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本文对某8度区大底盘多塔高层住宅设计进行了介绍,前期找出结构关键部位制定性能指标,计算分析当底部大底盘部分墙肢无法落地时,通过增设短墙肢,底部转换梁、转换柱采用型钢混凝土加强,主要墙肢采用钢板剪力墙等措施,使多塔结构在小震弹性计算时承载力验算满足规范要求,性能化设计满足预定指标。大震下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大部分墙体属于轻度~中度破坏,局部墙肢破坏严重,连梁大部分损坏严重形成铰机制,耗能明显。框架结构整体损伤不大,未出现贯通成片的严重损坏,满足大震性能目标需求,验证了结构布置的合理性。
-
关键词
大底盘多塔结构
弹性时程分析
性能化设计
动力弹塑性
抗震性能分析
-
Keywords
large chassis multi-tower structure
elast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dynamic elastic-plastic
seismicperformanceanalysis
-
分类号
TU973.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多塔大底盘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控制研究
- 2
-
-
作者
刘谦敏
苗启松
閤东东
陈曦
-
机构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6,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8289)。
-
文摘
探讨不同响应控制方法对层间隔震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并识别不同方法在提升层间隔震建筑抗震性能方面的优劣,进而为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控制设计提供参考。基于一多塔大底盘层间隔震结构工程案例,分别考虑在隔震层和大底盘中加入黏滞阻尼器以及增加大底盘刚度这3种方案,基于Perform-3D建立了3种设计案例和原型结构的弹塑性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4个结构的地震响应,从而识别出3种设计方案对多塔大底盘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隔震层位移和大底盘楼面加速度控制效果最优的方案是在隔震层中设置黏滞阻尼器,但该方案会导致塔楼的地震响应显著增加;对大底盘层间位移角以及塔楼层间位移角和楼面加速度的控制效果最优的方案是增加大底盘刚度。对于塔楼的层间位移角,3种方案均无明显控制效果。
-
关键词
多塔大底盘层间隔震结构
黏滞阻尼器
刚度
地震响应
-
Keywords
inter-story isolated multi-tower structure with a large chassis
viscous damper
stiffness
seismic response
-
分类号
TU375.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大底盘双塔结构风振控制研究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吕慧敏
杨德健
薛娜蕾
-
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市土木建筑结构防护与加固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
文摘
大底盘多塔超过一定高度时属于复杂超高限结构,这类结构风工程研究多涉及风洞试验或理论研究,过程复杂且应用局限。以宁夏悦海新天地为工程背景,在ETABS建立悦海新天地双塔模型为风控对象。在空间相关性基础上,以自回归过滤技术模拟10 a、50 a和100 a重现期风压下随机脉动风载。由相关资料确定研究对象最不利风向角,在该风向角下动力输入模拟脉动风载。对双塔结构分塔定义,输出T1和T2两个方向风振响应。结合工程提出在设备层布设5种不同黏滞阻尼器位移增效机构,确定最优安装形式。并对比在设备层以最优安装形式布设黏滞阻尼器位移增效机构、顶层布设多调谐质量阻尼器和混合控制法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3种风振控制措施均有效衰减结构风致振动,其中混合控制法为优控方案。
-
关键词
超限高层结构
大底盘多塔结构
风振控制
粘滞阻尼器
多频调谐质量阻尼器
-
Keywords
over limit high-rise structure
large chassis multi-tower structure
wind vibration control
sticky damper
multifrequency tuned mass damper
-
分类号
TU9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