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85铝合金固溶温度预热后的大应变变形强化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晓静 吴桂潮 +6 位作者 王彬 张福豹 罗勇 宋涛 成城 潘励 程晓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1-914,91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工艺性能好并能将位错强化和其他强化机制有机结合的超高强7085铝合金制备技术路线,即先在固溶处理温度对7085铝合金进行预热,然后,进行铝合金冷却速度较快的大应变变形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加工.结果表明,ECAP加工对7085铝... 提出了一种工艺性能好并能将位错强化和其他强化机制有机结合的超高强7085铝合金制备技术路线,即先在固溶处理温度对7085铝合金进行预热,然后,进行铝合金冷却速度较快的大应变变形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加工.结果表明,ECAP加工对7085铝合金产生的强化与所用模具的温度密切相关,与模具温度为400°C的ECAP加工相比,模具温度为室温的ECAP加工对7085铝合金的强化效果显著.基于Taylor公式的定量计算结果表明,该显著的强化主要不是来自于位错强化的增加,而是来自于其他强化机制(沉淀强化、晶界/亚晶界强化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铝合金 大应变变形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V在二维大应变变形现象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吴春凌 叶邦彦 《工具技术》 2009年第7期40-43,共4页
切削加工可作为研究大应变变形现象和细化金属与合金微观组织的实验手段,其关键技术之一是测量第一变形区和第二变形区(刀—屑接触面)的变形区域特征,如材料的流速、应变、应变率和温度等。粒子图像测速(PIV)是一种基于流场图像互相关... 切削加工可作为研究大应变变形现象和细化金属与合金微观组织的实验手段,其关键技术之一是测量第一变形区和第二变形区(刀—屑接触面)的变形区域特征,如材料的流速、应变、应变率和温度等。粒子图像测速(PIV)是一种基于流场图像互相关分析的二维流场非接触式测试技术。应用PIV技术,可获得第一变形区和刀—屑接触面的高速图像序列,从而得到这些区域材料的流速、应变和应变速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PIV) 大应变变形 切削加工 流速 应变 应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处理对大应变冷拔珠光体钢丝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涂益友 蒋建清 蔡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28,共3页
采用TEM观察了大应变冷拔SWRH72A钢丝经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并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钢丝磁学性能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大应变冷拔变形引起SWRH72A钢丝中渗碳体分解,部分碳原子溶入铁素体形成过饱和铁素体。变形后钢丝经... 采用TEM观察了大应变冷拔SWRH72A钢丝经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并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钢丝磁学性能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大应变冷拔变形引起SWRH72A钢丝中渗碳体分解,部分碳原子溶入铁素体形成过饱和铁素体。变形后钢丝经200~300℃退火,由于渗碳体颗粒的弥散析出,钢丝强度升高到2400MPa。退火温度进一步升高到400℃,渗碳体片开始球化,钢丝强度大幅降低,但塑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光体钢丝 大应变变形 渗碳体分解 退火 磁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变形分析的锚固节理岩石全程剪切阻力计算(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波 陶龙光 +2 位作者 周宏伟 Z.Q.YUE C.F.LeeE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0-144,共5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测量锚固节理岩石位移的用以预测锚杆拉剪大变形行为的分析模型,给出了受拉剪荷载作用下的锚固节理岩石综合抗力的表达式,得到了考虑锚杆作用的锚固节理岩石剪切阻力与节理位移(或节理中锚杆变形角)间函数关系的理论全程... 提出了一个基于测量锚固节理岩石位移的用以预测锚杆拉剪大变形行为的分析模型,给出了受拉剪荷载作用下的锚固节理岩石综合抗力的表达式,得到了考虑锚杆作用的锚固节理岩石剪切阻力与节理位移(或节理中锚杆变形角)间函数关系的理论全程曲线,试验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岩石节理 剪切阻力 大应变变形 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微观结构特征长度演化的内变量黏塑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谭阳 迟毅林 +1 位作者 黄亚宇 姚廷强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9-875,共7页
在金属晶体材料高应变率大应变变形过程中,存在强烈的位错胞尺寸等微观结构特征长度细化现象,势必对材料加工硬化、宏观塑性流动应力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宏观塑性流动应力与位错胞尺寸成反比关系,提出了一种新型的BCJ本构模型。利用位错... 在金属晶体材料高应变率大应变变形过程中,存在强烈的位错胞尺寸等微观结构特征长度细化现象,势必对材料加工硬化、宏观塑性流动应力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宏观塑性流动应力与位错胞尺寸成反比关系,提出了一种新型的BCJ本构模型。利用位错胞尺寸参数,修正了BCJ模型的流动法则、内变量演化方程,引入了考虑应变率和温度相关性的位错胞尺寸演化方程,建立了综合考虑微观结构特征长度演化、位错累积与湮灭的内变量黏塑性本构模型。应用本文模型,对OFHC铜应变率在10^-4~10^3 s^-1、温度在298~542K、应变在0~1的实验应力-应变数据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较宽应变率、温度和应变范围内,本文模型的预测数据与实验吻合很好;与BCJ模型相比,对不同加载条件下实验数据的预测精度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从9.939%减小为5.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新型内变量黏塑性本构模型 位错胞尺寸 应变大应变变形 微观结构特征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刀具前角金属直角切削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伟 陈文琳 +2 位作者 刘宁 王世东 朱玉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295-298,共4页
基于大变形一大应变理论、增量理论以及更新拉格朗日算法,建立二维弹塑性金属直角切削有限元模型;采用几何分离准则(距离准则)判断材料的分离,并自动对畸变网格进行重划分;通过用不同的刀具前角对金属直角切削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总... 基于大变形一大应变理论、增量理论以及更新拉格朗日算法,建立二维弹塑性金属直角切削有限元模型;采用几何分离准则(距离准则)判断材料的分离,并自动对畸变网格进行重划分;通过用不同的刀具前角对金属直角切削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总结结果,得出直角切削过程中在不同切削前角时切削力、刀具与工件的温度、应力应变的分布情况,为选用刀具形状、提高切削表面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大应变理论 增量理论 弹塑性 有限元模型 分离准则 直角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