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带形成机理分析 |
张岳桥
施炜
李建华
王瑞瑞
李海龙
董树文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1
|
|
2
|
多滑脱层对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的控制: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
张晓玉
李江海
豆方鹏
徐海轩
柳晨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3
|
志留系泥页岩滑脱层对大巴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的影响——基于物理模拟研究 |
张晓玉
李江海
王利杰
柳晨
胡懿灵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大巴山前陆构造带主断裂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流体的响应 |
徐田武
曾溅辉
张永旺
张忠义
刘玉香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5
|
库车前陆冲断带盐下构造变形模式 |
梅永旭
张津宁
潘杨勇
刘培烨
相泓含
能源
|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大巴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和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
黄光明
王岳军
赵勇刚
皇甫鹏鹏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7
|
大巴山前陆西段叠加构造变形分析及其构造应力场特征 |
施炜
董树文
胡健民
张忠义
刘刚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72
|
|
8
|
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山前带构造样式与变形机制 |
汪泽成
赵文智
徐安娜
李登华
崔瑛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9
|
|
9
|
秦岭造山带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中生代构造变形 |
胡健民
施炜
渠洪杰
陈虹
武国利
田蜜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6
|
|
10
|
大巴山前陆叠加构造力学特征的模拟研究 |
武红岭
施炜
董树文
田蜜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3
|
|
11
|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中段渔渡地区侏罗纪叠加变形研究 |
武国利
陈虹
田密
施炜
高卫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10 |
4
|
|
12
|
大巴山前陆冲断带古水动力演化阶段及其对油气藏形成和保存的影响 |
曾溅辉
孙占强
徐田武
郭凯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3
|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推覆作用的古地磁学响应 |
刘育燕
朱宗敏
林文姣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3 |
2
|
|
14
|
大巴山前构造带油气苗分布及油气成藏特征 |
段金宝
张庆峰
范小军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5
|
库车前陆冲断带构造分层变形特征 |
徐振平
杨宪彰
能源
段云江
张文
胡建宁
张梦洋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6
|
南大巴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几何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徐扬
王存智
程万强
杨坤光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17
|
前陆冲断带构造分段特征——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构造带为例 |
何登发
尹成
杜社宽
石昕
马辉树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4 |
202
|
|
18
|
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解析与建模——以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一排背斜带为例 |
管树巍
张朝军
何登发
石昕
JOHN Suppe
汪新
吴晓智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5
|
|
19
|
米仓山与大巴山交汇区构造分区与油气分布 |
吴世祥
汤良杰
郭彤楼
李儒峰
陈梅涛
周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8
|
|
20
|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前缘盐构造分段差异变形特征 |
余一欣
汤良杰
杨文静
彭更新
雷刚林
金文正
万桂梅
马玉杰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