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生态生活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嵘 李恒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6,共8页
依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朝阳区西北部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58种植物标本记录,按植物的生态生活型,将这些植物归为水生、湿生、陆生植物三大类,分为28类生态生活型。其中,水生植物28种,占全部植物种类的7.82%,湿生植物239种,... 依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朝阳区西北部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58种植物标本记录,按植物的生态生活型,将这些植物归为水生、湿生、陆生植物三大类,分为28类生态生活型。其中,水生植物28种,占全部植物种类的7.82%,湿生植物239种,占66.76%,陆生植物91种,占25.14%。对区内各植物生态生活型的研究结果如下:①区内的生态系统相对齐全;②区内首次发现以沉水植物水毛茛、岛田水筛及尖叶眼子菜为优势种的沉水植物群落;③丰富的湿生多年生草本植物(157种)是区内的主要植物资源;④残留在多石山坡和人工林下的陆生灌木矮高山栎见证了矮高山栎灌丛曾是本区山丘重要原生植被类型之一,而陆生多年生灌木状竹类海竹所形成的海竹灌丛亦为本区以及滇东北亚高山地带的特有原生植被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包 黑颈鹤 自然保护区 植物生态生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数量达1180只
2
作者 赵子蛟 《云南林业》 2018年第1期7-7,共1页
据昭通市大山包保护区工作人员监测统计,截至2017年11月29日到保护区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已达到1180只,为近一个月来的最高值。根据近段时间以来的监测,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颈鹤 越冬 云南 监测统计 工作人员 昭通市 最高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对芦苇扩张的栖息地适应与行为活动特征
3
作者 冉景丞 蒙秉顺 +2 位作者 张旭 黄小龙 涂声蕾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湿地是水鸟生存和繁衍的必要场所,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会改变水鸟的分布及行为。研究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响应特征,有利于掌握黑颈鹤的栖息地动态变化,对黑颈鹤的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2016—2022年在草... 湿地是水鸟生存和繁衍的必要场所,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会改变水鸟的分布及行为。研究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响应特征,有利于掌握黑颈鹤的栖息地动态变化,对黑颈鹤的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2016—2022年在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数据,分析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扩张对黑颈鹤栖息地选择及行为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草海保护区的芦苇面积呈增长趋势,截至2022年,芦苇总面积为429.10 hm^(2),总体呈由北向南的扩张趋势,高密度的芦苇群落会影响黑颈鹤的栖息地生境质量;(2)受芦苇扩张的影响,黑颈鹤原有夜栖地逐渐偏移,最远迁移距离为42 m,且夜栖地偏移方向与芦苇扩张方向相反,其夜栖地空间分布明显避开芦苇存在的区域;(3)芦苇扩张会导致黑颈鹤的觅食距离增加,且觅食地类型也会改变,觅食地与夜栖地之间的平均距离可达4148.14 m,觅食地逐渐由沼泽地转变为农耕地,但其并不是影响黑颈鹤觅食地改变的唯一因素;(4)黑颈鹤明显喜好浅水滩涂和水莎草(Cyperus serotinus)群落,明显不喜好芦苇群落,芦苇扩张会导致黑颈鹤喜好的生境减少,从而影响黑颈鹤的空间分布;(5)芦苇扩张不仅影响黑颈鹤的空间分布,还会限制黑颈鹤的求偶、觅食、站立、游走和栖息等行为活动。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的栖息地变化和行为活动均受芦苇扩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芦苇扩张降低了黑颈鹤栖息地中食物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性,从而导致黑颈鹤的夜栖地和觅食地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扩张 黑颈鹤 栖息地选择 行为响应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对觅食地选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宁 邝粉良 +1 位作者 夏峰 钟兴耀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4期25-32,共8页
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种群所选用的觅食地进行了调查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其越冬黑颈鹤的家庭鹤与集群鹤两种类群中对觅食地的8种生境因子(坡度、坡向、坡位、植被型、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最近水源... 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种群所选用的觅食地进行了调查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其越冬黑颈鹤的家庭鹤与集群鹤两种类群中对觅食地的8种生境因子(坡度、坡向、坡位、植被型、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最近水源距离和最近干扰距离)及其相对应的项目均表现出有相同的选择性。除家庭鹤更偏好选用上坡位(54.4%)作觅食地,而集群鹤更偏好选用下坡位(44.5%)作觅食地外;对其他因子的选择频次相差不大。对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觅食地进行了因子分析,提取了主成分。其结果表明:对越冬黑颈鹤觅食地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水源距离和干扰距离。对其两种类群而言,对家庭鹤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植被盖度、坡向、干扰距离和植被高度;而对集群鹤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水源距离、坡向和植被高度。越冬黑颈鹤所选择的觅食地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开阔(植被高度3~10cm,上坡位(54.5%))、距离水源较近(100~500m)、植被盖度适中(〉40%-〈60%)、背风[东北坡向(45.4%)和西南风(63.6%)]、缓坡(〈30°)、附近有人类活动(距100~700m)的鸭茅草草地。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中家庭鹤与集群鹤对觅食地选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水源距离、植被盖度和干扰距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 越冬黑颈鹤 觅食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5
作者 马竞一 和霞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4期215-218,共4页
以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态旅游资源总体特征及优势定位,从挖掘自身资源、整合周边资源出发,提出发展路径,分别是实施“以保护黑颈鹤种群为主体,联动外围,辐射周边”发展规划,塑造“鹤舞雅江... 以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态旅游资源总体特征及优势定位,从挖掘自身资源、整合周边资源出发,提出发展路径,分别是实施“以保护黑颈鹤种群为主体,联动外围,辐射周边”发展规划,塑造“鹤舞雅江,赏高原圣湖,寻人间净土”主题形象定位,按地域和需求恰当定位旅游客源市场,确立“打造世界级人鹤和谐共生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方向,构建“一心两带三区六核”生态旅游空间布局,建设复合型生态旅游产品体系,以期促进黑颈鹤保护区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生境破碎化调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桑正林 杨顺强 +2 位作者 吴银梅 田虹 周杰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11期63-65,共3页
游客的旅游活动不同程度地给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调查研究其生境破碎化情况,对生境破碎化因素、干扰面积、干扰形状及干扰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调查区域生境破碎化的主要因素为人为因素,其次为... 游客的旅游活动不同程度地给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调查研究其生境破碎化情况,对生境破碎化因素、干扰面积、干扰形状及干扰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调查区域生境破碎化的主要因素为人为因素,其次为自然因素;沿着道路两侧向外延伸,人为的践踏程度逐渐减小,生境破碎化程度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自然保护区 生境破碎化 大山包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植物
7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69,共1页
内容简介:本书记载了“国际重要湿地”——中国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野生、栽培和外来入侵植物72科197属358种。介绍了每种植物的系统位置,中文名称、拉丁学名,生态生活型,形态特征,物候,以及在大山包的分布地点、... 内容简介:本书记载了“国际重要湿地”——中国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野生、栽培和外来入侵植物72科197属358种。介绍了每种植物的系统位置,中文名称、拉丁学名,生态生活型,形态特征,物候,以及在大山包的分布地点、海拔和生境,凭证标本,自然分布状况和分布区类型,经济用途。每种植物附彩色图版一幅,显示该植物在保护区的分布地点及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外来入侵植物 黑颈鹤 中国 形态特征 分布区类型 内容简介 中文名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净土 逐梦乐园——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生态文化建设
8
作者 郑远见 《云南林业》 2014年第6期34-36,共3页
1988年,云南大山包发现黑颈鹤;1990年,大山包建立自然保护区;2003年,大山包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大山包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5年,大山包加入东北亚鹤类网络并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黑... 1988年,云南大山包发现黑颈鹤;1990年,大山包建立自然保护区;2003年,大山包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大山包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5年,大山包加入东北亚鹤类网络并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黑颈鹤之乡”称号;2011年,大山包获评“中国最美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文化建设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高原 乐园 黑颈鹤 国务院 东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转为贵州省林业厅管理
9
作者 徐建民 《野生动物》 2005年第3期29-29,共1页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贵州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主要保护对象以黑颈鹤为代表的珍稀鸟类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这里气候适宜,鸟类的食物丰盛,是众多鸟类的越冬地,被国际鸟类专家誉为“世界最佳湖泊观鸟区之一”。
关键词 贵州省 草海 林业厅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 区划 湿地生态系统 珍稀鸟类 保护对象 黑颈鹤 越冬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包越冬黑颈鹤觅食地选择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邝粉良 钟兴耀 +2 位作者 道美标 计扬善 刘宁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4期75-77,共3页
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越冬黑颈鹤(Grusnigricollis)的觅食地选择进行了观测,采用卡方检验和Bonferroni-Z分析法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越冬黑颈鹤对草地的利用为负选择,对草甸和农地的利用属于正选择,亚高山沼泽... 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越冬黑颈鹤(Grusnigricollis)的觅食地选择进行了观测,采用卡方检验和Bonferroni-Z分析法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越冬黑颈鹤对草地的利用为负选择,对草甸和农地的利用属于正选择,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是越冬黑颈鹤主要选择和利用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觅食地选择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包越冬黑颈鹤种群数量变化与其栖息环境变迁的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兴国 王磊 +3 位作者 桑正林 田虹 王世敏 刘健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73,共4页
为了解大山包越冬黑颈鹤种群数量变化与其栖息环境变迁的关系,通过定时、定点同时计数方法对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种群数量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黑颈鹤在保护区的越冬种群数量从1993年统计的200只增长到2010年的1 059只,这17年时... 为了解大山包越冬黑颈鹤种群数量变化与其栖息环境变迁的关系,通过定时、定点同时计数方法对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种群数量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黑颈鹤在保护区的越冬种群数量从1993年统计的200只增长到2010年的1 059只,这17年时间内黑颈鹤种群数量在线性上呈上升趋势.分析表明越冬种群数量的增长与保护区内黑颈鹤栖息地的多方面保护、食物投放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越冬 种群数量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包保护区开展食物源基地监测评估工作
12
作者 赵子蛟(文\图) 《云南林业》 2019年第2期11-11,共1页
2019年1月2-3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所工作人员对2018年建设的3750亩食物源基地进行第二次监测,对在食物源基地觅食的黑颈鹤进行调查。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食物源 大山包 监测 评估 工作人员 黑颈鹤 科研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包保护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宣教活动
13
作者 郑远见 《云南林业》 2016年第2期45-47,共3页
近年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紧围绕生态环境教育和保护工作,坚持在扩大宣传,深入人心、讲究实效上下工夫,以黑颈鹤科普室传教育馆为依托,充分利用黑颈鹤科普宣传教育馆为依托,充分利用黑颈鹤和湿地资源以及各种煤... 近年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紧围绕生态环境教育和保护工作,坚持在扩大宣传,深入人心、讲究实效上下工夫,以黑颈鹤科普室传教育馆为依托,充分利用黑颈鹤科普宣传教育馆为依托,充分利用黑颈鹤和湿地资源以及各种煤体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和解说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资源 利用 生态环境教育 宣传教育活动 黑颈鹤 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淌在大山包里的敬老情
14
作者 郑远见 卢楚雄 《云南林业》 2016年第3期42-43,共2页
"来不过九月九,去不过三月三",这是大山包村民对当地黑颈鹤越冬生活的节令总结。的确,有"鸟类熊猫"之称的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在每年重阳节来临之际,都会如约而至返回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 "来不过九月九,去不过三月三",这是大山包村民对当地黑颈鹤越冬生活的节令总结。的确,有"鸟类熊猫"之称的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在每年重阳节来临之际,都会如约而至返回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它们呼朋唤友、成群结队、热热闹闹地在这块高原净土上自由觅食、忘情嬉戏、纵情歌唱和舞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稀濒危物种 黑颈鹤 野生动物 重阳节 越冬 节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管控的行为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婉婷 杨文慧 吴承照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0期49-56,共8页
【目的】开展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和管控,是实现新阶段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精准化、适应性管理的基础,但目前分区方法对于保护对象行为需求,人-野生动物关联性、动态性、适应性认识仍有限。【方法】基于现代生态系统管理理论,采用Max... 【目的】开展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和管控,是实现新阶段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精准化、适应性管理的基础,但目前分区方法对于保护对象行为需求,人-野生动物关联性、动态性、适应性认识仍有限。【方法】基于现代生态系统管理理论,采用MaxEnt物种分布模型和多种空间分析模型方法,对保护野生动物行为及保护需求,以及与人类行为空间交互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管控的行为分析方法(behavior-based approach for refined zoning and management,BAZM)。【结果】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鹤系统为例,识别出黑颈鹤夜栖地最小接近距离400 m缓冲区及重要湿地恢复区为核心保护区;辨识出保护区45%面积为生境维护区,保证黑颈鹤主要觅食区食源安全和维持人鹤共生系统,将文化体验区、风景展示区、传统生产区、综合服务区共同划定为一般控制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外围协调区,协调黑颈鹤区域越冬和迁徙安全;最终提出3+N的细化分区以及精准化管控和适应性管理策略。【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规划理论方法、推动精准化保护和适应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 国家公园 生态系统管理 行为分析法 适应性管理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湿地篇章
16
作者 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23年第3期8-15,共8页
刚刚过完新年,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它们是来这里越冬的候鸟,数量有几千只。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近年来,当地加大对草海生态系统修复力度,大力实施“法制... 刚刚过完新年,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它们是来这里越冬的候鸟,数量有几千只。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近年来,当地加大对草海生态系统修复力度,大力实施“法制护湖、退城还湖、退村还湖、退耕还湖、治污净湖、造林涵湖”六大工程,草海生态环境逐年变好。目前,前来草海越冬的黑颈鹤达到2500余只,加上灰鹤、斑头雁等,候鸟总数超10万只,呈现万鸟翔集的生态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地 黑颈鹤 斑头雁 生态系统修复 生态环境 候鸟 退耕还湖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舞雪原景更美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南英 刘云成 蒋涛 《云南农业》 2020年第1期23-23,共1页
2020鼠年初一,一场大雪把地处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桥乡念湖“粉刷”成一个冰雪世界。在此越冬的上千只黑颈鹤,在雪地上更显轻盈剔透。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662公顷,有鸟类179种,水禽总数达3万余只,其中,国家I... 2020鼠年初一,一场大雪把地处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桥乡念湖“粉刷”成一个冰雪世界。在此越冬的上千只黑颈鹤,在雪地上更显轻盈剔透。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662公顷,有鸟类179种,水禽总数达3万余只,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15种,被誉为“鸟类的天堂,黑颈鹤的乐园”,每年到会泽越冬的黑颈鹤有上千只,约占全世界黑颈鹤数量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大桥乡 冰雪世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重点保护 湿地面积 水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玉树的隆宝湖更美丽
18
作者 林之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8-161,共4页
不久前,从朋友那里得知青海有一个很值得一去的地方,风光绝美,又可以观鸟,尤其可以近距离看到世界珍稀鹤鸟—黑颈鹤,便萌动了走一趟的心思。那个地方,叫隆宝湖。隆宝湖现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青海东南部玉树县。玉树属于三大藏区中... 不久前,从朋友那里得知青海有一个很值得一去的地方,风光绝美,又可以观鸟,尤其可以近距离看到世界珍稀鹤鸟—黑颈鹤,便萌动了走一趟的心思。那个地方,叫隆宝湖。隆宝湖现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青海东南部玉树县。玉树属于三大藏区中的康区,去那里并不容易,从西宁出发,要向南走810公里才能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县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颈鹤 近距离 青海 隆宝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鹤争地到人退鹤来
19
作者 郑远见(图) 《云南林业》 2022年第9期34-39,共6页
每年入冬时节,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云南昭通大山包湿地,上干只高原精灵黑颈鹤从青藏高原“呼朋唤友”如约而至,或翩翩起舞、或信步滑翔,人鹤共处,成为高原上最美丽的风景线,赋予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众不同的灵气与神秘。
关键词 黑颈鹤 如约而至 云南昭通 大山包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年守护 《人民日报》点赞昭通这位护鹤员
20
作者 叶传增 《云南林业》 2022年第6期51-51,共1页
抓起一把玉米粒,扬起手臂,一道金色的弧线从空中划过,陈光惠又一次按时来给黑颈鹤送“午餐”。看着黑颈鹤群扑腾着翅膀前来享用美食,陈光惠的心里洋溢着融融暖意。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镇车路村,护鹤员陈光惠在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 抓起一把玉米粒,扬起手臂,一道金色的弧线从空中划过,陈光惠又一次按时来给黑颈鹤送“午餐”。看着黑颈鹤群扑腾着翅膀前来享用美食,陈光惠的心里洋溢着融融暖意。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镇车路村,护鹤员陈光惠在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黑颈鹤喂食。陈光惠所在的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特有高原珍稀鹤类——黑颈鹤的重要越冬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越冬栖息地 鹤类 云南省昭通市 大山包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人民日报》 昭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