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成像的便携式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仪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振 严锡君 +2 位作者 樊棠怀 王鑫 徐立中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40-2850,共11页
开发了一种用于河流表面流速场测量的便携式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仪(large-scale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er,LSPIV)。该仪器基于一台以图像处理专用DSP为核心的智能相机,代替PC高效地完成图像采集和处理的任务。首先利用近红外波段下水... 开发了一种用于河流表面流速场测量的便携式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仪(large-scale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er,LSPIV)。该仪器基于一台以图像处理专用DSP为核心的智能相机,代替PC高效地完成图像采集和处理的任务。首先利用近红外波段下水流示踪物(弱小目标)和水体光强反射率的差异,在单色CMOS传感器前加装红外滤镜抑制水面光学噪声,增强弱小目标与背景间的对比度,提高了后续运动矢量估计中相关曲面的峰值信噪比。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联合滤波的时均流场重建方法,利用河流流场中的先验和冗余信息识别并修正错误矢量,改善了天然河流中由于示踪物密度过低或分布不均造成的表面流速估值过低问题。最后,通过静水和动水条件下的2组现场实测验证了近红外成像系统及图像处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 河流表面流速场 近红外成像 智能相机 时间平均流场 时空联合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的河流表面测速研究综述 被引量:9
2
作者 杨聃 邵广俊 +4 位作者 胡伟飞 刘国富 梁家铭 王瀚林 许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52-1763,共12页
为了解决洪涝灾害环境下设备难布设、流速难测量、河流难监控等问题,结合河流管控领域近10年研究情况,基于非侵入式、低成本、高效的测量手段,概述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到深度学习方法的一系列图像测速技术.从图像采集、图像分析、... 为了解决洪涝灾害环境下设备难布设、流速难测量、河流难监控等问题,结合河流管控领域近10年研究情况,基于非侵入式、低成本、高效的测量手段,概述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到深度学习方法的一系列图像测速技术.从图像采集、图像分析、图像后处理等方面探讨河流表面测速机理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比对与总结各方法差异性,提出对现有方法的改进需求,旨在提升河流流速的测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测速 河流流量监测 河流表面流速 图像分析 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水面成像测速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振 徐枫 +1 位作者 王鑫 徐立中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41-1450,共10页
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LSPIV)是一种用于测量大面积(数百平方米)水体表面流速的非接触式全场流速测量技术。不仅可用于常规条件下明渠紊动特性和时均特性的研究,更具有极端条件下河道水流监测的应用潜力。然而受复杂现场环境的影响,该技... 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LSPIV)是一种用于测量大面积(数百平方米)水体表面流速的非接触式全场流速测量技术。不仅可用于常规条件下明渠紊动特性和时均特性的研究,更具有极端条件下河道水流监测的应用潜力。然而受复杂现场环境的影响,该技术在天然河流的应用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从水流示踪方式、流场图像采集、水面目标增强、运动矢量估计、时均流场重建、水面流场定标及不确定度评估七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河流水面成像测速(RSIV)方法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现有方法的总结和讨论,提出改进技术方法的研究需求,以使其成为水动力学和水文学中有力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水流监测 水面流场 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道同步偏振成像及观测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徐梦溪 王慧斌 +2 位作者 陈婷 张振 郑胜男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08-2417,共10页
近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方法是一种针对野外环境非接触式河流水面流速测量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测量中播撒的人工示踪粒子极易受到水面光学噪声的干扰,往往导致观测目标的检测和运动矢量估计出现较大误差,最终造成流量... 近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方法是一种针对野外环境非接触式河流水面流速测量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测量中播撒的人工示踪粒子极易受到水面光学噪声的干扰,往往导致观测目标的检测和运动矢量估计出现较大误差,最终造成流量测验失败。针对传统基于可见光光强的成像装置在获取水面图像时存在对比度低、目标信息丢失严重等问题,基于偏振成像探测技术,提出了一种三通道CMOS(图像传感器)同步偏振成像及示踪粒子(观测目标)检测方法。设计了三通道CMOS同步偏振成像装置,可同步采集3个不同方向的水面偏振图像,从而计算线偏振度图像。针对3路CMOS采集的偏振图像之间存在像元不对齐,导致计算线偏振度图像时出现虚假目标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IFT特征匹配算法,可实现三幅偏振图像的精确配准,提高了线偏振度图像的求解精度。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光强成像方法相比,本方法能稳定可靠地检测出水面示踪粒子,目标检测率由58.8%提高到88.2%,为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水面观测目标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 偏振成像 SIFT 图像配准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