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磁法三维可视化建模研究
1
作者 罗姣 陈炳锦 +6 位作者 郭文波 熊伯全 王备战 王伟 陈靖 冯凡 徐毅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9,共9页
三维可视化建模是提高地质认识与展示地下信息的重要工具。陕西勉略阳三角地区是陕西省南部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该区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矿化作用明显,位于区内的金子山金铜多金属矿区多见含磁铁矿角砾状蛇纹岩,与围岩... 三维可视化建模是提高地质认识与展示地下信息的重要工具。陕西勉略阳三角地区是陕西省南部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该区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矿化作用明显,位于区内的金子山金铜多金属矿区多见含磁铁矿角砾状蛇纹岩,与围岩存在明显的磁性、电性差异。笔者通过对磁法三维数据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功率谱计算,计算各阶细节异常的场源深度,利用Voxler平台建立三维磁性体模型,推断出岩浆通道与矿体的相对位置,经地质钻孔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多尺度分解法 磁法 Voxler 三维地质体模型 可视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大尺度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小美 孙雷 +2 位作者 周涌沂 潘毅 董卫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09-111,141,共3页
为了更好地认识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机理,结合实际油藏地质特征设计制作了裂缝不充填和裂缝充填形式的2组大尺度可视化模型。采用油藏实际油样和相似地层水进行水驱油机理模拟实验。观测到由于裂缝性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水驱后残... 为了更好地认识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机理,结合实际油藏地质特征设计制作了裂缝不充填和裂缝充填形式的2组大尺度可视化模型。采用油藏实际油样和相似地层水进行水驱油机理模拟实验。观测到由于裂缝性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水驱后残余油分布形式多种多样。其存在方式各有不同,主要形式有柱状、角隅状和膜状,每种残余油的形成机理也有所不同。结合实验结果,对2组可视化模型水驱油效率以及含水率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与常规孔隙介质水驱油特征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碳酸盐岩 大尺度可视化物理模型 模拟实验 剩余油分布 水驱油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大尺度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及机理 被引量:12
3
作者 郑小敏 孙雷 +3 位作者 王雷 易敏 杨大千 董国敏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81,共5页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由于其缝洞组合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储层流体的渗流规律有别于常规油藏。根据某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的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了大尺度可视化物理模型,并按照现场实际设计了二注三采的实验井网及注采方案,以应用物理模...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由于其缝洞组合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储层流体的渗流规律有别于常规油藏。根据某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的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了大尺度可视化物理模型,并按照现场实际设计了二注三采的实验井网及注采方案,以应用物理模拟实验来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特征及油井生产规律。结合实验结果,利用J.Cruz-Hernández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生产数据进行拟合,以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流体的渗流机理,J.Cruz-Hernández数学模型中的空间系数和流动速度对采收率影响较大,提出模型的改进应考虑重力分异作用、溶洞比例等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碳酸盐岩 大尺度可视化物理模型 水驱油机理 模拟实验 油水两相流动系统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尺度模型的潜在主题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一鸣 张进 黎苑楚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4,共10页
数据库内容结构分析把共词分析方法应用于全文主题发现,但事先选定种子词和统计共现次数等步骤导致该方法会遗漏很多重要的词汇组合和潜在主题。本文提出使用词汇集聚理论作为潜在主题可视化的理论基础,跳过事先选定种子词和统计共现... 数据库内容结构分析把共词分析方法应用于全文主题发现,但事先选定种子词和统计共现次数等步骤导致该方法会遗漏很多重要的词汇组合和潜在主题。本文提出使用词汇集聚理论作为潜在主题可视化的理论基础,跳过事先选定种子词和统计共现矩阵的步骤,把词条表示在转置的向量空间中,通过多维尺度模型(MDS)算法把词条在转置向量空间中的邻近关系投影到三维空间图上,通过词汇的空间聚类来发现和表示潜在主题;引入数据编码的方法来克服MDS可视空间容量的局限,并设计了邻近矩阵、质心邻近矩阵、属性叠加邻近矩阵及三个层次的方法流程。最后,成功地将三个层次的潜在主题可视化的方法流程应用于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上市公司的风险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主题 可视 多维尺度模型 数据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模型的舰艏浪三维可视化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顺利 康凤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3期18-21,共4页
针对以往舰艏浪三维可视化中仅从实际观察出发建立动态模型,不能反映舰艏浪物理运动规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舰艏浪三维可视化方法。该方法将舰艏浪物理模型应用到三维可视化中,采用边界元方法计算得到舰艏浪外形数据,利用粒... 针对以往舰艏浪三维可视化中仅从实际观察出发建立动态模型,不能反映舰艏浪物理运动规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舰艏浪三维可视化方法。该方法将舰艏浪物理模型应用到三维可视化中,采用边界元方法计算得到舰艏浪外形数据,利用粒子系统技术建立了三维动态模型,基于OpenSceneGraph粒子系统,在VS2010平台上实现了舰艏浪的三维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更符合物理运动规律,能较好地模拟舰船航行时的艏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艏浪三维可视 物理模型 粒子系统 OpenSceneGra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可视化物理模型底水驱替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丁观世 侯吉瑞 +2 位作者 李巍 张钧溢 郑自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8194-8199,共6页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由于非均质严重,流体流动规律复杂。本文结合油藏实际地层条件,利用天然露头岩心设计并制作出可视化裂缝网络模型和裂缝溶洞模型。考察了不同底水压力梯度下各种模型见水特征。分析了不同模型中剩余油分布特征。实验...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由于非均质严重,流体流动规律复杂。本文结合油藏实际地层条件,利用天然露头岩心设计并制作出可视化裂缝网络模型和裂缝溶洞模型。考察了不同底水压力梯度下各种模型见水特征。分析了不同模型中剩余油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裂缝网络模型无水采油期短,油井见水后,含水率上升很快。与裂缝网络模型相比,裂缝溶洞模型的无水采油期较长。此外,两种模型中的剩余油也存在较大差别。裂缝网络模型中的剩余油以水平裂缝中未波及油为主,而裂缝溶洞模型剩余油则以阁楼油和绕流油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碳酸盐岩 见水特征 剩余油 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多尺度地质数据3D沉浸式可视化与交互方法 被引量:25
7
作者 郭艳军 张进江 +5 位作者 陈斌 崔莹 熊文涛 李梅 张志诚 秦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6-158,共13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地质大数据正在呈爆炸式增长,地质大数据可视化与交互方法成为研究的新方向。如何通过可视化方法将巨大的、复杂的、潜逻辑的地质数据展现与交互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本文提出基于VR技术的多尺度地质数据3D沉浸式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地质大数据正在呈爆炸式增长,地质大数据可视化与交互方法成为研究的新方向。如何通过可视化方法将巨大的、复杂的、潜逻辑的地质数据展现与交互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本文提出基于VR技术的多尺度地质数据3D沉浸式可视化与交互方法,该方法既符合计算思维又符合地质专业理论。首先,从理论上提出多尺度地质数据可视化理论模型;其次,基于VR技术实现多尺度、多分辨率地质数据的可视化;最后,构建了3D沉浸式虚拟现实平台,采用实际数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适用于地质数据的可视化与交互,为科学的定量评价、分析和教学提供新思路,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 尺度模型 地质数据 沉浸式 可视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kumura-Hata传播预测模型的可视化仿真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延华 段占云 +2 位作者 沈兰荪 沈健 张建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1期89-92,117,共5页
对大尺度传播预测模型的可视化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应用先进仿真技术 ,通过对图形建模涉及的多种资源如算法、参数及结果数据等进行可视化处理 ,构造出Okumura- Hata传播预测模型的可视化计算环境。与基于传统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如C、F... 对大尺度传播预测模型的可视化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应用先进仿真技术 ,通过对图形建模涉及的多种资源如算法、参数及结果数据等进行可视化处理 ,构造出Okumura- Hata传播预测模型的可视化计算环境。与基于传统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如C、Fortran)的数值预测方法相比 ,该方法不仅实现了 Okumura- Hata模型的图形建模和可视化预测 ,而且无需算法编程及调试 ,为蜂窝和陆地移动无线通信路径损耗预测提供一个全面的图形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传播 路径损耗 Okumura-Hata模型 移动通信 可视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直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多场耦合特性及影响研究综述
9
作者 张波 易承乾 +2 位作者 药育帆 贾华 盖斌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19-2233,共15页
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重要配套设备之一的大容量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在连续充放电等宽频暂态过程中,端口电流发生快速变化。导致电容器内部电流分布不均匀,影响内部多物理场分布和稳定运行。该文分析了柔直用金属化薄膜电... 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重要配套设备之一的大容量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在连续充放电等宽频暂态过程中,端口电流发生快速变化。导致电容器内部电流分布不均匀,影响内部多物理场分布和稳定运行。该文分析了柔直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面对的频率范围,介绍了电容器宽频计算模型、内部多物理场分布(电场、温度和应力)以及电流冲击对电容器性能影响的主要研究进展。发现开发性能良好的电容器不仅需要提升材料性能,还需要关注电容器分析与设计技术。最后,从设计和应用的角度对提升电容器性能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薄膜电容器 连续电流脉冲 尺度计算 宽频模型 物理场分布 性能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液压挖掘机电液控制系统半物理仿真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鹏 师建鹏 +3 位作者 郄永军 姜良志 秦合营 王梦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22,共12页
为解决全电控大型液压挖掘机控制系统现场试验困难、复现性差等问题,并为控制策略的验证提供测试平台,建立了液压挖掘机半物理仿真系统。首先,在AMESim中建立挖掘机动力系统、液压系统及机械系统的整机模型。其次,针对AMESim模型中刚性... 为解决全电控大型液压挖掘机控制系统现场试验困难、复现性差等问题,并为控制策略的验证提供测试平台,建立了液压挖掘机半物理仿真系统。首先,在AMESim中建立挖掘机动力系统、液压系统及机械系统的整机模型。其次,针对AMESim模型中刚性方程和隐式变量多等因素导致的实时性差等问题,对系统进行简化处理,同时保证模型的准确性与实时性。之后,将AMESim模型封装成实时FMU并加载至dSPACE硬件系统,在Simulink中进行控制器输入输出及CAN通信系统建模,同时实现控制器的硬件在环。最后,基于Unity开发了三维实时可视化平台,通过MAPort接口与dSPACE硬件系统通讯,可直观显示三维虚拟化挖掘机作业场景与过程,提升了人机交互效果。以某超大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简化之后仿真求解速度提升10倍以上,且相对于非简化模型,仿真结果偏差小于5%,验证了该半物理仿真系统的实时性、准确性及人机交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电控挖掘机 物理仿真 整机模型 FMI/FMU 三维实时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虚拟植物生长的双尺度自动机模型实现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董莹莹 赵星 王纪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7-212,共6页
为提高双尺度自动机模型绘制植物图形的速度,给出其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并行实现方法。该方法将拓扑结构与归一化植物器官相结合构造三维植物图形:首先在GPU顶点着色器(vertexshader)中构造拓扑结构,然后在GPU几何着色器(geometryshad... 为提高双尺度自动机模型绘制植物图形的速度,给出其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并行实现方法。该方法将拓扑结构与归一化植物器官相结合构造三维植物图形:首先在GPU顶点着色器(vertexshader)中构造拓扑结构,然后在GPU几何着色器(geometryshader)中实现几何造型,最后将几何结构数据渲染到帧缓存中显示。选取植物学家给出的一株白杨进行基于GPU的生长模拟试验。结果显示,随绘制顶点数的增加,采用GPU进行绘制,相对CPU而言,其加速比可以从几倍扩大到十几倍以上。该方法可进一步应用于大规模自然场景绘制、虚拟农业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 模型 作物 植物形态结构 尺度自动机模型 GPU 几何着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降黏剂改善稠油油藏开发效果可视化实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晓聪 刘慧卿 +4 位作者 庞占喜 解明石 张峰竹 王磊 张文卓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88,共6页
利用静态实验法评价了不同浓度下乳化降黏剂的洗油效率,确定了降黏剂的最佳浓度范围;通过二维平板可视化装置对比了单纯蒸汽驱与降黏剂辅助蒸汽驱的开发效果,从微观角度解释了降黏剂辅助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机理。静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降... 利用静态实验法评价了不同浓度下乳化降黏剂的洗油效率,确定了降黏剂的最佳浓度范围;通过二维平板可视化装置对比了单纯蒸汽驱与降黏剂辅助蒸汽驱的开发效果,从微观角度解释了降黏剂辅助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机理。静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降黏剂质量分数的增加,静态洗油效率逐渐增加,降黏剂质量分数为0.5%时,静态洗油效率为34.1%,比单纯热水洗油效率增加了27.1%。二维平板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降黏剂辅助蒸汽驱阶段采收率为14.2%,比单纯蒸汽驱增加了9.2%,含水率降低了5.5%;微观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降黏剂后,驱替通道内形成了水包油乳状液,提高了原油的流动性,增大了洗油效率,同时乳化过程中形成较大的水包油乳状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大孔道进行封堵,使得驱替液转向,扩大了波及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降黏剂 蒸汽驱 洗油效率 二维可视物理模型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物理模型重构三维体数据场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峰 蔡文立 +1 位作者 陈天洲 石教英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801-808,共8页
本文着重研究三维体数据场基于整体对象数据表示及数据解释的物理构模问题.首先通过三维几何造型建立数据模型的几何表示,然后通过几何匹配的方法从数据场抽取出具有相同几何特征的曲面,以实现基于模型的数据场重构.本文还提出了一... 本文着重研究三维体数据场基于整体对象数据表示及数据解释的物理构模问题.首先通过三维几何造型建立数据模型的几何表示,然后通过几何匹配的方法从数据场抽取出具有相同几何特征的曲面,以实现基于模型的数据场重构.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快速B样条曲线离散生成算法,并据此提出了曲线控制多边形的估算方法,用于抽取数据场几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 图形处理 物理模型重构 三维体数据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李海波 侯吉瑞 +4 位作者 李巍 苑登御 张丽 姜瑜 苑玉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96,106,共5页
为了探索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水驱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设计并制作了满足相似性条件的宏观可视化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缝洞型油藏底水驱后氮气驱与氮气泡沫驱开采剩余油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底水驱... 为了探索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水驱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设计并制作了满足相似性条件的宏观可视化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缝洞型油藏底水驱后氮气驱与氮气泡沫驱开采剩余油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底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以阁楼油的形式存在于高部位溶洞以及局部构造高部位;底水驱后氮气驱与氮气泡沫驱可分别提高采收率30.44%和39.10%;氮气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主要是通过氮气与原油的重力分异作用顶替阁楼油,但氮气的高流度同时也使得氮气驱易发生气窜;氮气泡沫驱则在氮气驱提高采收率的基础上,通过泡沫对气体的流度控制和阻力效应,抑制气窜,进一步扩大气体的波及体积,同时,氮气泡沫驱具有更高的洗油效率,从而得到比氮气驱更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可视物理模型 氮气驱 氮气泡沫驱 提高采收率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可视化技术在驱油剂评价中的适应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洪泰 罗健辉 +2 位作者 丁彬 彭宝亮 耿向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9-183,共5页
针对可视化技术在驱油剂评价中适用范围不明确的问题,对比了可视化微观物理驱替模型、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三种可视化技术的原理与功能,分析了它们在驱油剂评价中的应用范围与存在的问题。可视化微观物理驱替模型... 针对可视化技术在驱油剂评价中适用范围不明确的问题,对比了可视化微观物理驱替模型、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三种可视化技术的原理与功能,分析了它们在驱油剂评价中的应用范围与存在的问题。可视化微观物理驱替模型和CT适用于驱油剂驱油机理的研究,前者侧重于微观,后者侧重于宏观;CT和MRI适用于驱油剂驱油性能的评价,前者侧重于轻质油体系下剩余油饱和度的沿程分布,后者侧重于稀油体系下剩余油在不同孔径孔隙内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微观物理驱替模型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 核磁共振成像(MRI) 驱油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洪雾化降雨模型相似比尺分类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凯文 韩昌海 韩康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65,共8页
物理模型试验是研究泄洪雾化问题的主要方法,但泄洪雾化模型具有明显的缩尺效应。为了提高模型雨强换算精度,减小雾化模型缩尺效应的影响,基于安康、乌江渡、二滩、白山等水电站泄洪雾化雨强原、模型试验资料,按泄洪方式、消能工体型等... 物理模型试验是研究泄洪雾化问题的主要方法,但泄洪雾化模型具有明显的缩尺效应。为了提高模型雨强换算精度,减小雾化模型缩尺效应的影响,基于安康、乌江渡、二滩、白山等水电站泄洪雾化雨强原、模型试验资料,按泄洪方式、消能工体型等对泄洪雾化降雨模型相似比尺进行分类研究,分析了不同分类方式下雨强比尺(Sr)转换关系中指数n(Sr=Lrn)与尺度比尺(Lr)和水流韦伯数(We)的关系。结果表明,泄洪雾化模型雨强与原型雨强的关系并非按同一比尺指数规律变化,指数n的取值与消能工体型、泄洪方式、尺度比尺和水流韦伯数等因素有关。无论表孔、中(深)孔还是泄洪洞泄洪,模型比尺和水流韦伯数越大,雾化模型缩尺效应越小,指数n的取值就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雾 物理模型 缩尺效应 相似律 尺度比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体积的地震物理模拟估算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倩 狄帮让 魏建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7-1156,5,共10页
由于受地震资料纵横向分辨率的限制,孔洞储集层空间体积的估算变得较困难。常用方法是通过建立一个孔洞储集体校正量板,进行孔洞储集空间的估算,该方法会受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在考虑实际孔洞储集体的不同影响因素的情况下,通过物理... 由于受地震资料纵横向分辨率的限制,孔洞储集层空间体积的估算变得较困难。常用方法是通过建立一个孔洞储集体校正量板,进行孔洞储集空间的估算,该方法会受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在考虑实际孔洞储集体的不同影响因素的情况下,通过物理模型技术形成了碳酸盐岩孔洞型储集空间的有效估算方法。根据实际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地震条件,构建了一个不同上覆层结构、不同孔洞大小、不同充填物等的复杂三维物理模型;通过室内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了物理模型数据的地震属性,并进行优选;通过设置一个门槛值,对地震属性体使用三维可视化雕刻技术,保留了孔洞储集体的有效地震信息,再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地质体体积,建立起孔洞储集体雕刻体积与真实体积的关系;上覆层情况越复杂,孔洞雕刻体积越大,洞内充填物阻抗值越小,放大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估算 孔洞储集体 地震物理模型 三维可视雕刻 地震属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F模式中台风“启德”模拟对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伍志元 蒋昌波 +1 位作者 邓斌 曹永港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为准确模拟台风路径和强度,采用WRF模式比较不同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对流过程参数化方案对台风路径和强度模拟的影响,并基于集合预报方法考虑对台风预报系统误差进行优化。选用4种微物理过程方案和3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针对1213号台风&#... 为准确模拟台风路径和强度,采用WRF模式比较不同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对流过程参数化方案对台风路径和强度模拟的影响,并基于集合预报方法考虑对台风预报系统误差进行优化。选用4种微物理过程方案和3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针对1213号台风'启德'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参数化方案对台风路径和强度的预报结果有明显影响,积云对流过程参数化方案相对于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更加敏感。基于不同参数化方案扰动成员的集合平均预报方法,对于台风路径和强度的模拟误差均有明显改善,台风路径误差随时间增幅较小,其结果优于全部12个单方案试验的模拟结果;从台风强度方面来看,基于集合预报方法模拟得到的台风强度变化趋势与实况结果一致,且误差较小,优于大多数试验方案。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对流过程参数化方案的组合构建的集合预报模型,对于台风路径和强度的模拟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减小了采用不同参数化方案产生的路径不确定性,使其在台风'启德'的路径模拟上与实况更为接近,可为提升台风预报能力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尺度大气模型 物理参数 积云对流参数 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半物理仿真试车系统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沈景凤 李初蕾 +1 位作者 武殿梁 张佳欣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8-816,共9页
针对研发中航空发动机试车具有危险度高、操作难度大等问题,应用增强现实技术,设计了集试车操作培训、试车过程分析和典型性能故障模拟等功能于一体的半物理仿真试车系统。在分析发动机模型响应快速、计算准确和对人的操作高度仿真等特... 针对研发中航空发动机试车具有危险度高、操作难度大等问题,应用增强现实技术,设计了集试车操作培训、试车过程分析和典型性能故障模拟等功能于一体的半物理仿真试车系统。在分析发动机模型响应快速、计算准确和对人的操作高度仿真等特点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异地分布式仿真系统架构设计、发动机系统计算模型可视化和三维视景系统试车数据3D实时可视化等关键问题的研究和实现方法,为其他领域中数字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试车 物理仿真 性能计算模型 3D实时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加工中物理信息的处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国哲 王宛山 葛研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19,46,共3页
本文提出对虚拟车削加工中物理信息的处理及其结果可视化的方法。采用一种改进的实体模型保存工件的物理信息,即在工件的实体数据中不仅包含工件的几何信息,而且包括虚拟加工时所必需的物理性质信息及工件加工后的误差信息,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对虚拟车削加工中物理信息的处理及其结果可视化的方法。采用一种改进的实体模型保存工件的物理信息,即在工件的实体数据中不仅包含工件的几何信息,而且包括虚拟加工时所必需的物理性质信息及工件加工后的误差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拟实体”的概念。该方法实现了虚拟车削的高真感仿真,克服了以往的虚拟加工软件无工件物理信息和工件的成品信息的缺陷,增强了软件的沉浸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信息 虚拟制造 实体模型 计算结果可视 虚拟车削 信息处理 数据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