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喷插芯组合桩水平承载特性大尺寸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郑浩 刘汉龙 +1 位作者 雷玉华 任连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7-223,共7页
高喷插芯组合桩(简称JPP桩)是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新型组合桩,能有效提高桩的竖向承载力,并取得了相当规模的应用。为了研究其水平承载特性,利用河海大学岩土所自行研制开发的大型模型槽试验进行水平承载桩静载作用下的大尺寸模型试验... 高喷插芯组合桩(简称JPP桩)是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新型组合桩,能有效提高桩的竖向承载力,并取得了相当规模的应用。为了研究其水平承载特性,利用河海大学岩土所自行研制开发的大型模型槽试验进行水平承载桩静载作用下的大尺寸模型试验。通过与普通圆截面灌注桩、加承台JPP桩的水平承载性能的对比,试验表明,JPP桩水平承载力较普通圆截面灌注桩提高了15%,桩身最大弯矩处在桩顶以下大约2m处,桩侧土压力主要集中在上部2m范围内土体。同时,试验表明加了承台后,JPP桩的水平承载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利用规范推荐的基于m法的灌注桩水平承载力公式,对JPP的水平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其结果可以为类似土层下水平受荷JPP桩的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PP桩 水平承载力 大尺寸模型试验 桩侧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隧道裂缝控制大尺寸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健岳 蔺威威 +2 位作者 谷坤鹏 刘思楠 张君韬 《中国港湾建设》 2023年第2期39-43,共5页
针对太湖隧道主体结构混凝土不同步收缩和温度裂缝问题,提出不同步浇筑混凝土温度场自平衡系统技术方案,设计长×宽×高=10 m×5.1 m×6.65 m的大尺寸抗裂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结合温度应变监测研究其控裂效果。研... 针对太湖隧道主体结构混凝土不同步收缩和温度裂缝问题,提出不同步浇筑混凝土温度场自平衡系统技术方案,设计长×宽×高=10 m×5.1 m×6.65 m的大尺寸抗裂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结合温度应变监测研究其控裂效果。研究表明:提出的新老混凝土温度场自平衡系统,即利用后浇筑混凝土结构自身水化热通过水管联通加热先浇筑混凝土,在高温30~38℃环境下,使得模型侧墙混凝土温峰值降至46.6℃,绝热温升值降为19℃;底板温度升至39.0℃;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最大温差降至4.6℃,最大内表温差降至10.1℃;30 d内侧墙整体应变区域为(-60~180)με;持续监测6个月,仅1条长1.6 m、宽0.15 mm的裂缝产生;开裂风险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隧道 大尺寸模型试验 新老混凝土温度场自平衡系统 裂缝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砂土地基相变桩的热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崔宏志 李宇博 +2 位作者 包小华 冯唐杰 齐贺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4-571,共8页
能源桩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地下结构,相变材料能够改变自身状态来提供潜热。制作相变混凝土能源桩来实施室内大尺寸模型试验,将直径为0.2m,长度为1.5m的相变能源桩放入长宽高分别为2.45m×2.45m×2m的模型箱中,模型箱中为饱和砂土... 能源桩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地下结构,相变材料能够改变自身状态来提供潜热。制作相变混凝土能源桩来实施室内大尺寸模型试验,将直径为0.2m,长度为1.5m的相变能源桩放入长宽高分别为2.45m×2.45m×2m的模型箱中,模型箱中为饱和砂土地基。随后对能源桩施加三次循环温度荷载,测量桩体内部以及桩周土体温度的分布,并对相变能源桩的力学特性进行监测和分析,研究了循环温度荷载下相变能源桩的应力应变以及桩顶位移。研究结果表明:①能源桩在循环温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温度变化会给桩周土体带来一定的温度累积;②沿桩身深度方向及桩体内部同一平面内都存在着不均匀的应力应变分布;③桩顶位移随温度循环过程变化,温度循环结束后会产生不可恢复的塑性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能源桩 循环温度荷载 饱和砂土 大尺寸模型试验 不均匀热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鳍桩抗扭性能及在推扭受荷群桩中应用
4
作者 孔令刚 袁廉华 +3 位作者 蔺港 陈仁朋 顾明 陈云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54-1560,共7页
加鳍桩是一种通过在桩身设置侧鳍片或在桩端设置尾鳍片以提高单桩抗扭能力的新型桩形式。圆截面单桩通过桩–土界面摩阻力提供扭转反力,单桩承载力一般较低。加鳍桩通过鳍片挤压土体,从而提升单桩扭转承载力。大尺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加鳍桩是一种通过在桩身设置侧鳍片或在桩端设置尾鳍片以提高单桩抗扭能力的新型桩形式。圆截面单桩通过桩–土界面摩阻力提供扭转反力,单桩承载力一般较低。加鳍桩通过鳍片挤压土体,从而提升单桩扭转承载力。大尺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桩身增加鳍片使单桩扭转曲线由陡降型变为缓变型,其抗扭刚度和承载力均有显著提高,在3.6°扭转角时扭转反力提高4.7倍。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加鳍桩在水平偏心加载1×2群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加鳍桩通过显著减小群桩扭转变形降低了两基桩间内力差异,明显降低群桩中基桩的最大剪力和弯矩,降幅分别达30%和79%,有效提高群桩抵御偏心加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鳍桩 大尺寸模型试验:扭转 水平偏心荷载 群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