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热液蚀变过程化学反应数值模拟
1
作者 王波 邹艳红 +2 位作者 刘占坤 李建林 毛先成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94,共19页
大尹格庄金矿床金矿化主要产于招平断裂带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化带中,围岩中广泛发育有红化蚀变和绿泥石化蚀变。利用TOUGHREACT软件对矿床多阶段热液与围岩的化学反应开展数值模拟,以定量探讨不同类型蚀变形成条件,成矿物质迁移形式与矿... 大尹格庄金矿床金矿化主要产于招平断裂带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化带中,围岩中广泛发育有红化蚀变和绿泥石化蚀变。利用TOUGHREACT软件对矿床多阶段热液与围岩的化学反应开展数值模拟,以定量探讨不同类型蚀变形成条件,成矿物质迁移形式与矿化沉淀位置。模拟结果显示,在主成矿阶段,pH值和lgf(O_(2))值显示断裂带环境呈偏酸性和低氧逸度环境,而胶东群和玲珑花岗岩为偏碱性和高氧逸度条件;不同成矿阶段[Au(HS)_(2)]^(-)的化学平衡浓度和特征矿物体积分数值的变化显示,黄铁矿和绢云母沉淀多发生在断裂带附近,胶东群变质岩中发育有绿泥石,花岗岩中则发育有大量钾长石。研究结果表明,绿泥石化蚀变与红化蚀变在氧化性和偏碱性条件下形成,矿化沉淀多发生在断裂带附近,随着成矿物质的迁移,断裂带附近在还原性和偏酸性条件下发生了黄铁绢英岩化蚀变,进而形成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矿化蚀变 水岩反应 TOUGHREACT 大尹格庄金矿床 蚀变岩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36
2
作者 张良 刘跃 +4 位作者 李瑞红 黄涛 张瑞忠 陈炳翰 李金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68-2480,共13页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是其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该类型金矿床已探明金矿资源量占全区的90%以上,其巨量金的来源是引人瞩目的关键科学问题。招平断裂带是胶东金矿集区内规模最大的断裂-成矿带,其内已探明金资...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是其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该类型金矿床已探明金矿资源量占全区的90%以上,其巨量金的来源是引人瞩目的关键科学问题。招平断裂带是胶东金矿集区内规模最大的断裂-成矿带,其内已探明金资源量1500余吨,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招平金矿带中段,是该金矿带最具代表性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之一,目前勘探深度近-800m,已探明金金属量约125t。NNE向招平断裂带和NWW向大尹格庄断裂是区内主要控矿构造,其中招平断裂带沿胶东群与玲珑花岗岩接触带发育,控制了大尹格金矿床的产出。招平断裂带下盘为玲珑黑云母花岗岩,是金矿床的主要赋矿围岩,普遍发育黄铁绢英岩化蚀变;招平断裂带上盘为太古宇胶东群混合岩化黑云斜长变粒岩、碳酸盐片岩和斜长角闪岩及古元古代荆山群禄格庄组石榴矽线黑云片岩和黑云片岩,发育强烈的碳酸盐化。金矿化与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硅化关系密切,金矿体赋存在招平断裂带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和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其次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且黄铁矿常与方铅矿和闪锌矿共生。以大尹格庄断裂为界,其南、北两侧分别为Ⅰ号和Ⅱ号矿体,它们是占大尹格庄金矿床探明储量的85%。相对于Ⅱ号矿体,Ⅰ号矿体具有更多的方铅矿和闪锌矿及更高的银含量。I号矿体9件矿石硫化物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7.2638~17.3585、15.4663~15.6116和37.858~38.3328;II号矿体6件矿石硫化物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7.2157~17.3286、15.4595~15.5084和37.8900~38.0004,为放射性成因的异常铅,经历了三阶段演化史。其中,3.4Ga左右壳幔分离,铅在地壳下部和上地幔得到充分混合,形成均一的正常铅;0.8Ga左右铅脱离第二阶段储库并与铀钍体系发生分离;其后,这种铅与不同数量的放射性成因铅发生混合,并于约130Ma金成矿时被保留在硫化物等含金矿物中。该金矿床成矿物质很可能主要来自于胶东群变质岩的再活化,成矿过程中,I号矿体中成矿流体与围岩的交换反应作用更强,有更多的上地壳物质进入成矿流体;而II号矿体则保留了更多的深部初始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再活化 大尹格庄金矿床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勘查数据的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地质因素定量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毛先成 王迷军 +2 位作者 刘占坤 陈进 邓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93,共10页
胶东金矿床集中产于伸展构造系统内,常常显示出明显的构造控矿特征,但前人提出的阶梯式成矿模式难以回答哪些构造特征真正控制了金矿床的形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地质勘查数据的挖掘、成矿规律的探索提供了新的途径。选择胶东地区的大... 胶东金矿床集中产于伸展构造系统内,常常显示出明显的构造控矿特征,但前人提出的阶梯式成矿模式难以回答哪些构造特征真正控制了金矿床的形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地质勘查数据的挖掘、成矿规律的探索提供了新的途径。选择胶东地区的大尹格庄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勘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对控矿因素的不同特征进行定量表达,进而分析其与金矿化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招平断裂带的距离场因素与金品位和金属量均呈双峰分布特征,与大尹格庄金矿床存在的两类矿化相对应,直观反映了不同类型矿石的相对空间位置。断层的坡度与金品位近似呈高斯分布,品位峰值区累积了大量的金属量,暗示了成矿流体更多地在某一特定的坡度范围内汇聚、停留。断裂面的陡缓变化和起伏程度显著地影响了金的富集程度,能够清晰地区分出经济品位的矿石和矿化体并确定矿体的最有利部位。在蚀变带中最强烈的蚀变部位,金的沉淀量急剧增加,暗示蚀变带内相同的部位可能叠加了持续的热液交代或多次成矿作用。控矿因素大数据分析表明,招平断裂面的形态特征是控制大尹格庄形成的关键因素,这种规律可被推广到整个胶东地区的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因素 勘探大数据 定量分析 胶东金矿 大尹格庄金矿床 胶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成矿流体组成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育 杨立强 +4 位作者 郭林楠 李瑞红 高帮飞 孟银生 张瑞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07-2517,共11页
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招平断裂带中段,产于断裂带下盘绢英岩化带中。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主要包括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其中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根据野外脉体... 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招平断裂带中段,产于断裂带下盘绢英岩化带中。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主要包括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其中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根据野外脉体穿插关系和矿物共生组合特点,大尹格庄金矿床金成矿作用从早到晚分为三个阶段:金-石英-黄铁矿阶段(早)、金(银)-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中)、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晚)。矿石中石英的爆裂峰集中在330~510℃、240~330℃和160~240℃,分别对应成矿作用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成矿流体总体为中温,富CO2,含CH4、C2H6、H2S等挥发分的流体。NaCl-H2O-CO2图解及较高的C2H6含量,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变质流体。各阶段成矿流体中气、液相组成相似,而含量规律性变化。早、中阶段成矿流体中N2含量较低,晚阶段升高,表明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流体系统逐渐开放,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Cl-/SO2-4和Na+/K+升高,说明成矿流体从早阶段CO2-H2O-K2SO4型逐渐演化为中阶段和晚阶段CO2-H2O-NaCl型;Na+、Cl-、K+和SO2-4浓度逐渐降低,指示成矿流体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盐度降低;H2O/CO2在晚阶段高于早、中阶段,指示流体有可能在中阶段发生了沸腾作用。成矿早阶段具有较高含量的H2S,表明金硫络合物可能是金的一种运移形式;流体类型的演变和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大尹各庄金矿床金沉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法测温 流体包裹体 气液相成分 大尹格庄金矿床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炳林 单伟 +3 位作者 李大鹏 肖丙建 王中亮 张瑞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56-2272,共17页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其中,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金矿床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占胶东已探明金矿资源量的90%以上。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胶西北招平断裂带中段,是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发育有大...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其中,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金矿床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占胶东已探明金矿资源量的90%以上。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胶西北招平断裂带中段,是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发育有大规模的绢英岩化蚀变带(宽20~200m)和钾化/红化蚀变带(宽50~300m),蚀变岩型金矿体主要发育在招-平断裂带下盘的绢英岩化蚀变带中。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基础上,查清了大尹格庄金矿床蚀变类型及矿物组合特征,针对大尹格庄金矿床Ⅱ号矿体系统采集了不同蚀变类型的岩石样品,进行了岩石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运用质量平衡方法讨论了热液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初步探讨了大尹格庄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过程和金沉淀机制。通过本研究得出:大尹格庄金矿床内主要矿石类型为黄铁绢英岩,以浸染状、细脉状为主要矿化形式。大尹格庄金矿床热液蚀变期在时间上可以划分为:钾化/红化→绢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钾化/红化蚀变为成矿前蚀变,在此过程中有少量热液钾长石的形成。在地球化学方面表现为Fe、Cu、Pb和Rb元素带入,Si、Al、Na、Ca、Ba、Sr、Cr等元素带出。同时流体-围岩通过交代反应使金从围岩中释放出来成为高价态离子活化进入成矿流体。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为成矿期蚀变,蚀变过程中与矿化有关的Fe、Cu、Pb元素表现为迁入状态,流体运移过程中,热液中的HS^-等组分损失,导致Au(HS)^(2-)络合物失稳分解,Fe^(2+)、Fe^(3+)被消耗形成黄铁矿,同时金大量聚集沉淀,此时完成了金由活化→迁移→沉淀富集成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蚀变作用 质量平衡 大尹格庄金矿床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大尹格庄金矿床三维成矿预测 被引量:27
6
作者 陈进 毛先成 +1 位作者 刘占坤 邓浩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1-241,共11页
大数据及机器学习技术在解决各行各业的复杂非线性关系问题方面已经体现出巨大的优势。本文尝试将随机森林(RF)算法引入三维成矿预测领域来开展研究,以胶东大尹格庄金矿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招平断裂(地质体)三维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空... 大数据及机器学习技术在解决各行各业的复杂非线性关系问题方面已经体现出巨大的优势。本文尝试将随机森林(RF)算法引入三维成矿预测领域来开展研究,以胶东大尹格庄金矿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招平断裂(地质体)三维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空间分析方法提取控制矿体形成的若干控矿地质因素特征值,进而获取成矿空间中控矿地质因素分布值,最后将矿区钻孔立体单元化形成采样数据集并利用RF算法对矿区开展三维矿体定位预测,结果表明:决策树棵数M=800、属性个数K=7是最优参数,能获得总体精度97.32%和kappa系数0.6292的综合分类精度;RF算法的分类精度要优于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和多层感知器(MP)算法。RF算法对大尹格庄金矿开展的三维矿体定位预测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在矿区深边部预测了7个三维找矿靶区,证明大数据技术在矿产资源定位预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算法 控矿因素 三维成矿预测 大尹格庄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构造改造的胶西北大尹格庄金矿床三维成矿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毛先成 王春锬 +3 位作者 刘占坤 陈进 邓浩 王金利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84,共13页
矿床在形成后常被构造改造,但现有三维成矿预测中对其关注较少。笔者选择胶东半岛大尹格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的构造复原方法还原被断裂错断的矿体与控矿断裂的三维结构,开展复原前后的矿化空间/控... 矿床在形成后常被构造改造,但现有三维成矿预测中对其关注较少。笔者选择胶东半岛大尹格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的构造复原方法还原被断裂错断的矿体与控矿断裂的三维结构,开展复原前后的矿化空间/控矿因素对比分析并实现深边部三维成矿预测。结果表明,构造复原方法消除了断裂和矿体被错断产生的空间距离及倾角变化;复原后的矿化分布具有更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被错断区域的矿化分布由分散变为连续。此外,相同参数下,复原后的预测模型比复原前模型具有更高的性能,说明对复原后的矿化分布和控矿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表达更加显著。因此,顾及构造改造的三维成矿预测有利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为大尹格庄矿床深部找矿工作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三角网 构造复原 三维成矿预测 大尹格庄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系统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子英 张瑞忠 +2 位作者 周春生 秦文凯 秦德殿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6-90,共5页
以系统的野外地质观测和矿床探采资料为基础,从3个尺度上深入探讨了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系统的组成、形成过程及演化机理,总结出矿床的成矿规律,包括矿体的总体展布、具体赋存位置、形态及局部富集规律。据此成矿规律,矿山将会找到... 以系统的野外地质观测和矿床探采资料为基础,从3个尺度上深入探讨了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系统的组成、形成过程及演化机理,总结出矿床的成矿规律,包括矿体的总体展布、具体赋存位置、形态及局部富集规律。据此成矿规律,矿山将会找到好的探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系统组成 形成过程 演化机理 大尹格庄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尹格庄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德秀 高帮飞 +9 位作者 刘琰 周应华 江少卿 徐福玉 朱悦荣 于瑞业 徐建利 王翠红 张瑞忠 吴忠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5,共4页
基于大尹格庄金矿床大量探采资料的综合研究,通过深入剖析其构造系统的控矿规律,探讨了其找矿意义。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断裂构造分为三级,依次控制了矿床的总体展布,矿体的规模、形态和产状及矿化的局部富集。断裂带内构造变形强度和构... 基于大尹格庄金矿床大量探采资料的综合研究,通过深入剖析其构造系统的控矿规律,探讨了其找矿意义。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断裂构造分为三级,依次控制了矿床的总体展布,矿体的规模、形态和产状及矿化的局部富集。断裂带内构造变形强度和构造岩的类型及性质组合控制了矿化和蚀变的类型、强度及产出位置。NE和NNE向压扭-张扭性断裂构造,主次级断裂的分支复合,蚀变带中脆性断裂叠加发育,断裂带沿走向和倾向产状变化,主断裂旁侧次级断裂发育等均是有利的找矿构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系统 矿体赋存规律 深部找矿方向 大尹格庄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演化 被引量:14
10
作者 魏瑜吉 邱昆峰 +4 位作者 郭林楠 刘向东 汤磊 史启发 高学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21-1832,共12页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黄金产地,也是全球成矿晚于赋矿围岩近2Ga的巨型金矿集区之一。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胶西北招平断裂中段,是区域内典型的超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也是胶东金矿集区内最大的金银伴生矿床。本研究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黄金产地,也是全球成矿晚于赋矿围岩近2Ga的巨型金矿集区之一。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胶西北招平断裂中段,是区域内典型的超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也是胶东金矿集区内最大的金银伴生矿床。本研究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对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进行碳、氢、氧同位素测试和计算。大尹格庄金矿床热液成矿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黄铁矿-绢云母-石英阶段(Ⅰ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Ⅱ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Ⅳ)。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Ⅰ阶段流体的δD为-84.4‰^-68.4‰,δ18O为2.04‰~7.36‰;Ⅱ阶段流体的δD为-78.6‰^-69.8‰,δ18O为-0.3‰~4.2‰;Ⅲ阶段流体的δD为-81.4‰^-72.0‰,δ18O为-3.47‰^-1.25‰。随着成矿作用进行,δ18O逐渐降低。流体包裹体的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δ13C和δ18O分别随成矿作用的进行降低和升高。两种测试获得的氧同位素变化趋势不同,可能是由于前者是通过石英单矿物氧同位素计算得到的流体包裹体中水的氧同位素,而后者测定的是流体包裹体中CO2的氧同位素。综合分析表明,大尹格庄金矿床成矿流体主体为变质水;成矿作用过程中,断裂带强烈构造变形诱发次生包裹体的形成导致氢氧同位素组成向中生代大气水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同位素 成矿流体演化 大尹格庄金矿床 胶东金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单文法 毛先成 +5 位作者 刘占坤 邓浩 陈进 张维 王海正 杨鑫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5期707-720,共14页
大尹格庄金矿床的形成涉及到构造变形、流体活动、热量传递和水岩反应等过程的相互耦合作用。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结合现代矿化率概念,开展了大尹格庄金矿床力—热—流—化耦合的数值模拟,以探讨断裂、体积形变与化学过程耦合对金... 大尹格庄金矿床的形成涉及到构造变形、流体活动、热量传递和水岩反应等过程的相互耦合作用。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结合现代矿化率概念,开展了大尹格庄金矿床力—热—流—化耦合的数值模拟,以探讨断裂、体积形变与化学过程耦合对金矿体就位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正体积应变、流体汇聚和金析出量(负矿化率)的高值区均位于控矿招平断裂倾角由陡倾向缓倾转换部位以及断裂局部起伏部位,与金矿体的实际空间分布相吻合,反映出成矿流体更多地汇聚、停留在这些部位,并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引起金的沉淀析出。这种多物理—化学过程在相同部位的耦合可能是控制大尹格庄金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基于该成矿规律,推测大尹格庄金矿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岩型金矿 数值模拟 成矿流体 控矿因素 矿化率 大尹格庄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尹格庄金矿床金元素分形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瑞忠 张精明 李德秀 《黄金科学技术》 2008年第6期16-21,共6页
通过对大尹格庄金矿床的金品位数据进行含量—总量法分形研究,揭示了分形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利用金品位的多标度分形特征可将金品位分为4个区间,每个区间可能对应于金成矿期特定的成矿阶段,该分形特征为该矿床矿化的多阶段性及矿化叠... 通过对大尹格庄金矿床的金品位数据进行含量—总量法分形研究,揭示了分形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利用金品位的多标度分形特征可将金品位分为4个区间,每个区间可能对应于金成矿期特定的成矿阶段,该分形特征为该矿床矿化的多阶段性及矿化叠加提供了证据。不同岩性带的金品位分维值与其金矿化强度具有一致性,这表明分维值的大小可以指示金矿化强度。钻孔金品位分维值等值线图显示出一定的规律,反映了深部仍有矿体存在,矿体向NE侧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特征 地质意义 大尹格庄金矿床 金品位 金矿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西北大尹格金矿床成矿机理:载金黄铁矿标型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约束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瑞忠 王中亮 +2 位作者 王偲瑞 刘育 秦文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51-2464,共14页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是区内最主要的金矿床类型,该类型金矿床已探明金资源量占全区的90%以上,其巨量金的来源是引人瞩目的关键科学问题。招平断裂带是该区内规模最大的断裂-成矿带,位于招平金矿带中段的...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是区内最主要的金矿床类型,该类型金矿床已探明金资源量占全区的90%以上,其巨量金的来源是引人瞩目的关键科学问题。招平断裂带是该区内规模最大的断裂-成矿带,位于招平金矿带中段的大尹格庄金矿床是该金矿带最具代表性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之一,已探明金金属量约283t。大尹格庄金矿床严格受沿胶东群与玲珑花岗岩接触带发育的NNE向招平断裂带控制,矿体赋存在招平断裂下盘黄铁绢英岩化和碎裂岩化玲珑花岗岩中,主要由Ⅰ号和Ⅱ号矿体组成,其具有相似的矿物组成,矿石主要矿物是绢云母、石英、黄铁矿,次要矿物是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方解石、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黝铜矿和自然金、自然银、金银矿、碲银矿等;其中黄铁矿是最主要的载金矿物。根据穿插关系和矿物共生组合,大尹格庄金矿床内成矿作用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分别是黄铁矿-石英-绢云母阶段(I)、石英-黄铁矿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和石英-方解石-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Ⅳ)。各个成矿阶段的黄铁矿的晶体形态标型研究表明,成矿Ⅰ阶段黄铁矿以粗粒自形立方体为主,含有少量五角十二面体;成矿Ⅱ和Ⅲ阶段黄铁矿以细粒五角十二面体为主,且具有更多五角十二面体、八面体和立方体形成的聚形;成矿Ⅳ阶段主要为细粒立方体晶形。不同矿体各个成矿阶段的硫化物的δ^(34)S值集中在4.58‰~7.54‰,具有一定的塔式效应,正向偏离陨石硫,与胶东地区胶东群变质岩、围岩花岗岩类δ^(34)S比较接近,指示大尹格庄金矿床各个成矿阶段的矿石硫源总体一致,与胶东群变质岩和中生代花岗岩间具有继承演化关系。此外,从成矿Ⅰ阶段→Ⅱ阶段→Ⅲ阶段→Ⅳ阶段,大尹格庄金矿床矿石硫化物δ^(34)S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反映了成矿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演化趋势:Ⅰ阶段为较高温度(330~350℃)、快速冷却、低过饱和度、低氧逸度和硫逸度的成矿环境;Ⅱ和Ⅲ阶段黄铁矿形成于中-低温(200~300℃)、成矿流体过饱和度高、高氧逸度和硫逸度、缓慢冷却同时物质供应充分的成矿环境;Ⅳ阶段处于较低温度(<200℃)、热液流体过饱和度较低、低氧逸度和硫逸度、同时物质供应不足的成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晶形 硫同位素 成矿环境 大尹格庄金矿床 胶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