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屈吴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类型中白桦的大小级结构与种群动态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荟 韩庆杰 孙学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8-212,共5页
应用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甘肃省屈吴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类型中白桦种群胸径、株高的大小级结构以及动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探讨了其动态过程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混交林群落中,白桦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分布图的形状基本相似... 应用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甘肃省屈吴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类型中白桦种群胸径、株高的大小级结构以及动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探讨了其动态过程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混交林群落中,白桦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分布图的形状基本相似,并一致呈现为哑铃型,存活曲线为双峰曲线,为间歇型种群,幼苗、幼树贮备不足,具有衰退趋势;纯林中的白桦种群的大小结构为金字塔型,存活曲线为中间微凹而呈单折直线,种群具有稳定结构,能够长时间生存发展下去。探讨了导致种群结构缢缩的种群更新障碍及竞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大小级结构 种群动态 屈吴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七子花群落特征与种群结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东 宋帅帅 +6 位作者 吴浩 邓正群 史红文 宿秀江 李迪强 江明喜 魏新增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5-601,共7页
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 Rehder)为我国特有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威胁植物名录。2022年8月,被认为在湖北消失115年的七子花,在谷城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被重... 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 Rehder)为我国特有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威胁植物名录。2022年8月,被认为在湖北消失115年的七子花,在谷城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被重新发现。本研究以新发现的3个七子花种群(傅家寨、玉皇阁和李庙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境特征、伴生群落物种组成、种群结构和受威胁因素。分布区的植被为典型的落叶阔叶林,以小叶鹅耳枥(Carpinus stipulata H.J.P.Winkl.)、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old&Zucc.)、七子花和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为优势种。新发现种群共记录到151株七子花,基本都分布于海拔1000~1300 m的山脊或崖壁上。七子花的大小级结构图呈纺锤型,表明新发现种群为衰退型,实生苗更新不足。新发现的151株个体中有137株(91%)产生萌蘖,共产生936个萌蘖,平均每株6.83个。大量的萌蘖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幼苗的不足,使该物种能够占领其生态位,利于种群的维持。新发现种群位于偏远山区的山脊和崖壁上,人为干扰较小,因此可以推测内因是其种群衰退的主要驱动力。建议对周边区域开展更大规模的调查,同时采用包括就地保护、人工扩繁、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在内的整合保护计划加强对七子花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特有种 七子花 种群大小级结构 重新发现 物种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炎陵县大院濒危植物资源冷杉种群结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燕华 刘招辉 +1 位作者 张启伟 唐绍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8-93,共6页
资源冷杉是极度濒危的我国特有植物,其中湖南省炎陵县大院资源冷杉种群是最大的种群。本研究对大院4个自然分布的资源冷杉种群大小进行统计,分析大小级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结果表明,自然分布的高1 m以上个体总数为477株... 资源冷杉是极度濒危的我国特有植物,其中湖南省炎陵县大院资源冷杉种群是最大的种群。本研究对大院4个自然分布的资源冷杉种群大小进行统计,分析大小级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结果表明,自然分布的高1 m以上个体总数为477株。幼苗阶段死亡率很高。中牛石种群在大小级结构和种群规模上均处于衰退状态;香菇棚在大小级结构上较稳定,但种群规模减少;鸡麻捷和和平坳种群在大小级结构和种群规模上均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冷杉 大院种群 大小级结构 种群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建德青冈种群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于明坚 陈启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0-15,共6页
用相邻格子法和种子的萌发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青冈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分布格局和种子库及其命运。从7龄至40龄,12月下旬地表青冈种子的量为0~95万粒/hm2。种子落至地表前后,受到动... 用相邻格子法和种子的萌发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青冈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分布格局和种子库及其命运。从7龄至40龄,12月下旬地表青冈种子的量为0~95万粒/hm2。种子落至地表前后,受到动物的大量捕食及微生物的感染,而种子的萌发需适度的光照条件。青冈种群从采伐迹地上以残存树桩的无性繁殖快速生长起来。因初期尚未产生大量种子以及此后的种子库遭严重破坏等原因,7~40龄种群的低龄级个体缺损明显,使其大小级结构呈纺锤形。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种群的基株有一定数量的分株和萌生枝长成。初期种群的分布格局多为随机型,这种格局因分株和萌生枝的产生有向集群分布发展的趋势。幼苗的分布多为集群型;幼树因缺损严重多呈随机分布;小树和中树呈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的样地数差不多;大树数目极少,为随机分布。因环境条件的不同,种群及其各大小级的分布格局会有一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种群 大小级结构 分布格局 种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帝山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武小钢 郭晋平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5-170,共6页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是分布于华北山地半湿润地区针叶林的主要建群种之一。从种群的大小级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等方面,研究了关帝山采伐迹地上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种群的数量特征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华北...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是分布于华北山地半湿润地区针叶林的主要建群种之一。从种群的大小级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等方面,研究了关帝山采伐迹地上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种群的数量特征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幼苗幼树缺乏,2.5cm<DBH≤17.5cm的个体数量丰富,DBH>17.5cm个体数量稀少,种群表现为衰退型,但华北落叶松较长的生命周期、数量丰富的中小径级个体和客观存在的林冠干扰,使得其依然可发展成为稳定的种群;(2)采伐迹地上华北落叶松幼苗幼树多为集群分布;2.5cm<DBH≤7.5cm的林木在2m×2m的尺度下呈显著的集群分布,而随取样尺度增大,聚集性减弱,趋于随机分布;7.5cm<DBH≤17.5cm的林木在各个取样尺度基本上呈随机分布,这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光照条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帝山 华北落叶松 大小级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不同生境中毛瓣金花茶的种群结构 被引量:3
6
作者 戴月 薛跃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603-15607,共5页
[目的]探索濒危植物毛瓣金花茶(Camellia pubipetala)在2种不同生境中的种群结构和动态。[方法]采用样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广西省大新县福隆乡和隆安县龙虎山2个典型分布区的毛瓣金花茶生境特征、种群结构及其开花情况等进行比较研... [目的]探索濒危植物毛瓣金花茶(Camellia pubipetala)在2种不同生境中的种群结构和动态。[方法]采用样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广西省大新县福隆乡和隆安县龙虎山2个典型分布区的毛瓣金花茶生境特征、种群结构及其开花情况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福隆乡毛瓣金花茶所在的苹婆群落结构较简单、郁闭度低,人为干扰较频,种群的营养生长受限,种群结构简单、年龄偏小;但其生殖生长良好,开花年龄早,灌木层植株的开花率和开花量高于龙虎山种群。龙虎山的毛瓣金花茶所在的苹婆+米浓液群落结构和层次较复杂,郁闭度高,种群营养生长旺盛,结构更加复杂和稳定,树龄偏大;然而其生殖生长受限,开花年龄晚,灌木层植株开花率低、开花量小。但伸入乔木层的植株开花率又会升高,开花量增加。2个种群皆能适应各自的生境,种群结构完整并较稳定,在灌木层中处于优势地位。由于立地条件、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2个种群的新生幼苗都极稀少,种群更新能力微弱。[结论]必须因地制宜采取各种合理的综合措施对两地毛瓣金花茶进行保护,以促进其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瓣金花茶 种群 大小级结构 高度结构 开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风景名胜区森林群落结构特征与动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洋 慎佳泓 张方钢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9-596,共8页
以西湖风景名胜区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在样方法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组平均聚类,划分出8个群落类型,分别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马尾松-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林、朴树Celtis sinensis-珊瑚朴C.julianae林、樟树Cinnamomu... 以西湖风景名胜区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在样方法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组平均聚类,划分出8个群落类型,分别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马尾松-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林、朴树Celtis sinensis-珊瑚朴C.julianae林、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木荷Schima superba-苦槠林、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和毛竹-槲栎Quercus aliena林。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对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存活曲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苦槠林、木荷-苦槠林、青冈林为增长型的种群,马尾松林属于衰退型种群,朴树-珊瑚朴林属于稳定型向衰退型过渡的类型。樟树-麻栎林为不稳定类型,有发展成为樟树纯林的可能。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负二项式法和平均拥挤指数等方法,研究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种群随机分布的是马尾松林、马尾松-苦槠林、樟树-麻栎林和毛竹-槲栎林,集群分布的是朴树-珊瑚朴林、木荷-苦槠林、青冈林和毛竹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森林群落 大小级结构 存活曲线 空间分布格局 演替 西湖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目山浙江柿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邵文豪 李皓 +2 位作者 刘军 姜景民 沈凤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8-263,共6页
浙江柿(Diospyros glaucifolia Metc.)为优良速生用材树种,通过样地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浙江西天目山浙江柿群落种类组成及结构、区系特点、大小级结构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植物成分丰富,植物区系具有热带起源性,有从热带向... 浙江柿(Diospyros glaucifolia Metc.)为优良速生用材树种,通过样地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浙江西天目山浙江柿群落种类组成及结构、区系特点、大小级结构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植物成分丰富,植物区系具有热带起源性,有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群落结构较复杂,层次明显,浙江柿在乔木层具有最高的重要值,为优势种;郁闭度较大的P1种群有衰退的趋势,位于山坡疏林的P5种群为增长型,而P2、P3、P4、P6种群较不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柿 区系 群落结构 大小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杉人工林建植50年后的分化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何东 卢振兰 李德志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30,共9页
通过种群统计学、格局分析和树干解析等对50 a生水杉人工林林分的分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个体林木占有相对多数(>50.4%);林木分化现象显著,特别是树高与材积的分化十分突出,林分已出现一定强度的自然稀疏;基于TSTRAT程式的... 通过种群统计学、格局分析和树干解析等对50 a生水杉人工林林分的分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个体林木占有相对多数(>50.4%);林木分化现象显著,特别是树高与材积的分化十分突出,林分已出现一定强度的自然稀疏;基于TSTRAT程式的林木分级结果表明,亚优势木占绝对优势(45.7%),其树冠构成该林分的主林冠;竞争指数依次为优势木级<亚优势木级<中庸木级<被压木级,各级的基尼系数基本上低于全林总计;优势木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在林分成熟期以前均大于标准木,且胸径速生期持续时间较标准木长;林分高度生长受压抑程度低于胸径生长;林木分布格局总体呈均匀型,与造林初始基本一致;优势木和被压木为聚集分布,中庸木和枯死木为随机散布,亚优势木的分布型则介于随机和聚集之间。林木种群分化既表现在个体大小的不均等性上,也表现在空间分布的非匀质性上。目前林分结构特征的主要成因可以归结为密度压力下的种内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杉 大小级结构 林木分化 空间格局 生长过程 种内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昌江县濒危药用植物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文嵩 冯丹丹 +4 位作者 李东海 陶楚 万春红 邢莎莎 杨小波 《热带生物学报》 2014年第4期392-399,共8页
对昌江县的4种濒危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其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特征。结果表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和野龙眼(Dimocarpus longan)种群属于增长型,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种群属于衰退型,野荔枝(Litchi ch... 对昌江县的4种濒危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其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特征。结果表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和野龙眼(Dimocarpus longan)种群属于增长型,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种群属于衰退型,野荔枝(Litchi chinensis)种群属于稳定型。白木香和野荔枝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Ⅱ型,海南龙血树种群接近DeeveyⅠ型,野龙眼种群接近DeeveyⅢ型。结合静态生命表的分析,整体上白木香和野龙眼种群表现为增长型、海南龙血树种群表现为衰退型、而野荔枝种群表现为稳定型。野生濒危药用植物的生存环境较差,人为干扰明显,需要进行必要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药用植物 大小级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昌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