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系致密砂岩气储层沉积模式与开发实践-以大宁-吉县区块山2^(3)亚段为例
1
作者 张雷 黄力 +7 位作者 赵龙梅 王峰 张艺馨 石石 张稳 赵浩阳 陈彤 童姜楠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29,共16页
【背景】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山23亚段为区内致密气的主力开发目的层系,区块开发前期通过物源分析和沉积体系等基础研究,初步划定了开发有利区,并建成了年产10亿m^(3)的气田。然而,随着开发的深入,钻遇山2^(3)亚... 【背景】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山23亚段为区内致密气的主力开发目的层系,区块开发前期通过物源分析和沉积体系等基础研究,初步划定了开发有利区,并建成了年产10亿m^(3)的气田。然而,随着开发的深入,钻遇山2^(3)亚段砂岩呈现厚度减薄、规模减小、不同物源方向砂体发育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等问题,现有研究成果难以有效指导砂体展布研究及井位部署,严重制约了下一步开发工作。【方法】利用区块内的露头、岩心、测录井、三维地震以及分析化验测试等资料,首次建立了山23亚段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开展了沉积微相精细研究、落实了山2^(3)亚段底砂岩的成因及展布特征。【结果】(1)山2^(3)亚段属于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旋回,底砂岩主要发育在下部短期旋回中;沉积体系呈现独特的“北辫南曲”特征,北部发育规模较大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南部发育规模相对较小的曲流河三角洲体系,且南北部底砂岩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微相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古地貌恢复表明山2^(3)亚段底砂岩展布受下伏太原组古沟槽控制,建立了“双物源和可容空间共同控制砂体规模、古地貌和沉积微相共同控制砂体富集区”沉积模式,揭示了该区发育5条水下主分流河道的格局。(3)基于河道展布特征开展了差异化的井位部署,北部以水平井开发为主,南部以直丛井开发为主。差异化井位部署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平井和直丛井的砂岩钻遇率和产量均有大幅提高,其中水平井砂岩钻遇率提升15%,平均产量提高66.7%,最高日产量达20万m^(3);直丛井钻井成功率提高11%,平均产量提高45.4%,最高日产量达5万m^(3)。【结论】双物源控砂模式下河道砂体展布规律的精准预测,不仅为大宁-吉县区块山23亚段的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相似地质条件下的致密气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致密砂岩 双物源 控砂模式 大宁-吉县区块 差异化开发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区块深层8号煤夹矸特征及其与产能关系分析
2
作者 黄红星 石军太 +9 位作者 陈国辉 王峰 陶自强 刘莹 朱文涛 李小刚 赵浩阳 常益行 林海鲲 何睿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9,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大宁—吉县区块深层8号煤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但煤层夹矸发育,其分布特征及对产能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对本区8口井的全直径螺旋CT扫描,并结合煤岩的工业分析、孔隙结构、矿物成分等测试资料,对8号煤层夹矸进行高...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大宁—吉县区块深层8号煤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但煤层夹矸发育,其分布特征及对产能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对本区8口井的全直径螺旋CT扫描,并结合煤岩的工业分析、孔隙结构、矿物成分等测试资料,对8号煤层夹矸进行高精度识别和表征,进而对夹矸发育特征及其与含气量、储层敏感性和产能的关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宁—吉县区块8号煤夹矸广泛发育,单井夹矸厚度占比约25.16%,发育密度约2.3层/m,单层厚度为0.02~1.57m,一般厚度小于1m,夹矸累计厚度为0.20~2.66m;夹矸含碳量低、微孔占比少、吸附性差,导致其生气能力及吸附能力均弱于煤层;夹矸中黏土矿物含量平均为61.61%,且以伊/蒙混层、高岭石及伊利石为主,容易发生水敏及速敏,对压裂后渗流通道的稳定性与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夹矸含量、平均厚度、单层最大厚度与日产气量呈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分析认为夹矸的发育不仅降低了煤层总体的有机质含量,同时增强了煤层非均质性和敏感性,并影响了单井产能。研究成果可以为大宁—吉县区块深层煤层气压裂方案设计及合理排采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宁—吉县区块 深层 8号煤 螺旋CT扫描 夹矸 分布特征 含气性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煤层多轮次压裂改造特征及关键技术
3
作者 刘川庆 魏晓琛 +5 位作者 白坤森 柳曈 朱卫平 梁利喜 甄怀宾 唐翰霖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16-4431,共16页
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煤层气开发中采用多次压裂−闷井大幅提升直井的单井产气量与最终可采储量(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EUR),在增产的同时实现稳产。该工艺的成功实践对深部煤层气高效开发具有重要工程指导价值。然而,目前多次压裂... 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煤层气开发中采用多次压裂−闷井大幅提升直井的单井产气量与最终可采储量(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EUR),在增产的同时实现稳产。该工艺的成功实践对深部煤层气高效开发具有重要工程指导价值。然而,目前多次压裂及闷井对储层的改造特征尚不明晰,压裂后次轮水力裂隙破裂/扩展压力及扩展模式未形成系统性认识,需明确多轮次压裂增产机理,针对不同条件储层形成系统性的多次压裂参数优化方法。以DJ55井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结合数值仿真,开展深部煤层压裂过程中裂隙扩展特征及压裂诱导应力演化研究,构建割理煤岩应力−渗流耦合模型,揭示多轮次压裂过程中储层物性演化特征及关键工艺。结果表明:各轮次压裂−闷井产生的诱导应力导致水平最小主应力随压裂轮次增加持续增大,压裂应力阴影导致局部应力转向,水平最小主应力方向由东西向转为近南北向。受压裂诱导应力量值和方向共同影响,次轮水力裂隙倾向于向首轮压裂未充分改造区域扩展,且次轮破裂压力随压裂轮次数增多逐步升高,渗透率升高范围随压裂轮次数增多持续增大。不同工作液组合条件下,胍胶−滑溜水−胍胶方案第2轮次滑溜水压裂后应力扰动范围显著增大,滑溜水压裂施工曲线为上升型,造复杂缝效果较好;而胍胶−胍胶−胍胶和滑溜水−胍胶−胍胶方案第2轮次压裂施工曲线均为下降型,第2轮次工作液优选为多轮次压裂的关键工艺。多轮次压裂技术的推广需考虑具体储层特征,大吉55井顶板灰岩和底板泥岩应力遮挡能力强且水平应力均衡性好,采用多轮次压裂技术取得了良好改造效果。除多轮次压裂增缝效应外,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割理煤岩物性变化及气体解吸附等关键科学问题,综合论证技术适用性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岩 多轮次压裂 诱导应力 损伤−渗流耦合 裂缝转向 大宁—吉县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宁河消落带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碳氮磷分布特征
4
作者 谭慧月 李姗泽 +5 位作者 陈晴空 温洁 陈敏 贾焯越 包宇飞 王雨春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共11页
研究周期性水位涨落对三峡库区大宁河消落带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碳(C)、氮(N)、磷(P)分布特征的影响,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恢复提供参考。2021年8月对大宁河消落带150~175 m及175m以上水位高程的植物和土壤进行了调查与采样,探究不同水位... 研究周期性水位涨落对三峡库区大宁河消落带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碳(C)、氮(N)、磷(P)分布特征的影响,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恢复提供参考。2021年8月对大宁河消落带150~175 m及175m以上水位高程的植物和土壤进行了调查与采样,探究不同水位高程植物优势物种、多样性以及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和总磷(TP)分布特征,植物生物量和多样性与水位高程、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水位高程优势物种不同,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分别为175 m以上、175 m和150~170 m水位高程的绝对优势物种,植物多样性随水位高程的上升呈增加趋势(;2)土壤SOC和TP含量随水位高程上升呈增加趋势且均在175 m水位高程达最大值,TN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170 m水位高程处取得最大值,SOC、TN、T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3)植物生物量与水位高程、SOC和TP含量呈负相关,与TN含量呈正相关,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水位高程、SOC、TN、TP含量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有机碳 总磷 总氮 分布特征 大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大宁晒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田梦强 余金恒 +4 位作者 祁诗晴 王卫峰 杨盟权 殷全玉 张得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99,共5页
为探究适合大宁晒烟异地栽培的施氮量,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82.5 kg/hm^(2)(N1)、105 kg/hm^(2)(N2)、127.5 kg/hm^(2)(N3)和150 kg/hm^(2)(N4),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大宁晒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为探究适合大宁晒烟异地栽培的施氮量,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82.5 kg/hm^(2)(N1)、105 kg/hm^(2)(N2)、127.5 kg/hm^(2)(N3)和150 kg/hm^(2)(N4),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大宁晒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烟株株高逐渐增加,茎秆逐渐变粗,叶片逐渐增大,根、茎和叶干物质积累也逐渐增加;在施氮量为82.5~127.5 kg/hm^(2)时,黑胫病病情逐渐加重,当施肥量为105 kg/hm^(2)时,普通花叶病毒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低于其他处理。当施氮量超过105 kg/hm^(2)时,大宁晒烟调制后烟叶两糖比、糖碱比以及氮碱比都大幅度下降,化学成分协调性显著降低。优化施氮量能够有效提高大宁晒烟农艺性状指标和烟株干物质的积累,当施氮量为105 kg/hm^(2)时,大宁晒烟烟株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量、抗病性以及化学成分协调性的综合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宁晒烟 施氮量 农艺性状 干物质积累量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胫病对大宁晒烟转录组和代谢组的影响
6
作者 祁诗晴 首安发 +5 位作者 田梦强 石保峰 杨盟权 刘国顺 殷全玉 余金恒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46,63,共11页
大宁晒烟是广西贺州的优质晒黄烟,是制作卷烟的优良原料,而其对黑胫病的抗性极低。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比较大宁晒烟健康烟叶和感染黑胫病烟叶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代谢物,探究大宁晒烟对黑胫病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转录组分... 大宁晒烟是广西贺州的优质晒黄烟,是制作卷烟的优良原料,而其对黑胫病的抗性极低。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比较大宁晒烟健康烟叶和感染黑胫病烟叶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代谢物,探究大宁晒烟对黑胫病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转录组分析共筛选获得7 194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代谢组分析共鉴定出198个显著差异代谢物。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发现:①大宁晒烟在防御黑胫病侵染过程中,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途径发挥了重要作用;②推测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氰基氨基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与大宁晒烟响应黑胫病胁迫相关。本研究揭示了大宁晒烟响应烟草黑胫病侵染的主要基因转录调控网络和代谢途径,可为提高大宁晒烟黑胫病抗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宁晒烟 黑胫病 转录组 代谢组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 苯丙烷类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宁-吉县区块深层煤层气井间压窜主控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7
作者 陈明 孙俊义 +6 位作者 王立伟 余莉珠 田浩年 王大猛 古现锋 尹泽松 张欢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8-225,共8页
随着深层煤层气水平井的规模建产,其井间压窜问题也日益突显,严重影响邻近生产井的正常生产,为了避免与减缓井间压窜事件的发生以及促进压窜井的高效复产,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深层煤层气水平井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井间压... 随着深层煤层气水平井的规模建产,其井间压窜问题也日益突显,严重影响邻近生产井的正常生产,为了避免与减缓井间压窜事件的发生以及促进压窜井的高效复产,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深层煤层气水平井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井间压窜评估。首先,依据压窜井压窜前后的产气、产液、氯离子浓度等生产及试验参数变化特征,建立井间压窜影响程度的量化指标,将其压窜影响程度按由弱至强划分为3级,依次为Ⅰ(弱干扰)、Ⅱ(中等干扰)、Ⅲ(强干扰)。然后,基于大宁—吉县区块客观地质条件和开发生产实践认识,运用多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了开发部署(井间距离、水平段位置、垂深)、地质(天然裂缝强度)、工程(平均单簇用液规模、射孔簇数、单段用液规模、施工排量)、排采(母井生产时间)等四大类九小项影响因素,最终确定井间距离、母井生产时间、平均单簇用液规模、天然裂缝为大宁—吉县区块深层煤层气水平井压窜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基于此形成了对应的预防对策。最后,基于井间压窜影响程度的强弱及压窜主控因素分析,按照压窜井由弱至强的排液需求,从而针对性、差异化的形成了常规排液、强排措施、连油分段排液、更换采气工艺等4类高效复产措施。现场试验表明,该研究成果对大宁—吉县区块深层煤层气减小井间压窜及高效复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煤层气 大宁—吉县区块 压窜 分级分类 灰色关联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宁县紫穗槐造林技术
8
作者 李玉龙 《山西林业》 2025年第1期46-47,共2页
紫穗槐是晋西山区一个优良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造林树种,可在盐碱地、荒坡、河漫滩等地造林。介绍了紫穗槐的生态学特征以及在大宁县域的造林模式、造林方法和抚育管理技术。
关键词 大宁 紫穗槐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宁县劣质枣树高接换优技术
9
作者 贺彦炳 《山西林业》 2025年第S2期106-107,共2页
劣质枣树高接换优是改良枣树品种,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手段。从接穗采集、接穗蜡封与贮藏、嫁接时期、嫁接部位、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枣树的高接换优技术。
关键词 大宁 枣树 高接换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储层孔裂隙结构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为例 被引量:27
10
作者 邓泽 王红岩 +3 位作者 姜振学 丁蓉 李永洲 王涛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123,共18页
深部煤储层孔隙–裂缝结构对深部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DJ57井本溪组5个煤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在煤岩煤质参数测试的基础上,采用气体吸附法、高压压汞法和微米CT扫描等测试手段,... 深部煤储层孔隙–裂缝结构对深部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DJ57井本溪组5个煤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在煤岩煤质参数测试的基础上,采用气体吸附法、高压压汞法和微米CT扫描等测试手段,对深部煤储层中的纳米级孔隙-微米级裂缝进行多尺度定量表征,综合评价不同尺度的孔裂隙结构特征。再结合渗透率和甲烷等温吸附试验,探讨了微观孔裂隙对深部煤储层中煤层气的赋存和渗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种孔隙表征方法对深部煤储层孔裂隙进行多尺度定量表征,其孔裂隙体积分布类型主要以“U”型为主,呈现出微孔与微裂缝并存双峰态,主要集中在0.3~1.5 nm和>100μm的范围内。其中,微孔(<2 nm)、介孔(2~50 nm)、宏孔(50 nm~10μm)和微裂缝(>10μm)体积平均分别占总孔裂隙体积的80.18%,6.70%,1.65%和11.47%。随着微孔发育而吸附气量呈增大的趋势,微孔可以提供大量吸附点位,为深部煤层气的吸附和赋存提供场所。随着微裂缝发育而游离气量呈增大的趋势,微裂缝可以提供大量储集空间,为深部煤层气的富集提供空间条件。此外,微裂缝在三维空间中相互连通,形成网状结构,连通性强。随着微裂缝越发育,煤储层渗透率越大,微裂缝增强了煤层气的渗流能力。纳米级孔隙和微米级裂隙发育特征分别控制着深部煤层气吸附能力和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孔隙-裂缝 全尺度表征 大宁-吉县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宁—吉县地区5号煤层现今地应力预测及其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国栋 鞠玮 杨兆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286-5295,共10页
现今地应力场对煤储层渗透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控制作用。中国鄂东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然而该区现今地应力研究程度较低,限制着该区煤层气的高效开发。为查明大宁—吉县地区主采煤层现今地应力场特征,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 现今地应力场对煤储层渗透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控制作用。中国鄂东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然而该区现今地应力研究程度较低,限制着该区煤层气的高效开发。为查明大宁—吉县地区主采煤层现今地应力场特征,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下二叠统山西组5号煤层现今地应力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5号煤层现今地应力表现为正断型应力机制。鄂东大宁—吉县5号煤层最大水平主应力在15.4~21.6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在9.8~14.4 MPa,构造变形的复杂性影响地应力分布。现今地应力控制压裂裂缝扩展,研究区现今地应力状态下的压裂缝沿NNW-SSE向垂直扩展。研究区5号煤层应力差大部分小于6 MPa,具备形成复杂裂缝网络的地应力基础。煤层渗透率随有效地应力的增大呈指数减小,有效地应力越大,煤储层的渗透性越差。研究区东南部远离断层,地应力值相对较低,有利于形成煤层气富集区。研究成果可为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效益开发提供地质基础与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今地应力 大宁—吉县地区 5号煤层 数值模拟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煤层气储层现今地应力测井计算方法:以大宁—吉县地区本溪组煤层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皇甫展鸿 吕文雅 +3 位作者 唐英航 曾联波 邓泽 吴雨蕙 《地质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2-1674,共13页
大宁—吉县(大吉)地区是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区域之一。地应力的分布影响着煤层的渗透率、压裂改造等,从而影响煤层气的产出效果。文中选取大吉煤层气田探明区本溪组8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偶极子声波测井、水力压裂、常规测井、... 大宁—吉县(大吉)地区是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区域之一。地应力的分布影响着煤层的渗透率、压裂改造等,从而影响煤层气的产出效果。文中选取大吉煤层气田探明区本溪组8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偶极子声波测井、水力压裂、常规测井、高温高压三轴岩石力学实验等分析测试资料,结合修正后的Newberry模型,对单井地应力方向和大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宁—吉县地区本溪组8号煤层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南西西向至近东西向。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计算得出,8号煤层水平最大主应力在41.2~55.8 MPa之间,平均值为51.2 MPa,水平最小主应力在32.0~42.6 MPa之间,平均值为38.3 MPa。与水力压裂资料得到的现今地应力值对比,常规测井计算的现今地应力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结果可信。影响常规测井地应力计算精度的因素主要有合适的地层模型的选取、纵横波时差获取的准确性、岩石力学参数的确定、孔隙压力的求取、有效应力系数的确定等。本文探索了一套适合于构造较平缓地区深层煤储层的常规测井地应力评价方法,以期为深层煤储层地应力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测井 现今地应力 煤储层 深部 大宁—吉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宁河龙溪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易燃 毕明亮 +7 位作者 唐会元 杨志 朱其广 张勇 徐薇 龚云 曹俊 刘宏高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3,共7页
研究大宁河鱼类早期资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生态调度等鱼类资源保护措施提供参考。调查时间为2020和2021年,采样断面为三峡库区支流大宁河回水末端的龙溪断面,每年5-7月每日早、晚各采集1次。2020-2021年采样期共采集到24种鱼的卵... 研究大宁河鱼类早期资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生态调度等鱼类资源保护措施提供参考。调查时间为2020和2021年,采样断面为三峡库区支流大宁河回水末端的龙溪断面,每年5-7月每日早、晚各采集1次。2020-2021年采样期共采集到24种鱼的卵412粒、仔稚鱼1074尾;2020年鱼卵、鱼苗平均漂流密度分别为0.852×10^(-3)粒/m^(3)、2.141×10^(-3)尾/m^(3);2021年鱼卵、鱼苗平均漂流密度分别为1.268×10^(-3)粒/m^(3)、2.925×10^(-3)尾/m^(3)。2020年调查期间,通过龙溪江段的卵苗径流量分别为166136粒、629781尾;2021年调查期间,通过龙溪江段卵苗径流量分别为351867粒、988608尾。RDA分析结果显示,中华纹胸鮡(Glyptothorax sinensis)、张氏䱗(Hemiculter tchangi)鱼卵漂流密度与水温变化呈现一定相关性,适宜水温促使产卵;随着流速和流量增加,多鳞白甲鱼(Scaphesthes macrolepis)和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卵漂流密度均相应增加;大眼鳜(Siniperca kneri)和峨眉后平鳅(Metahomaloptera omeiensis)产卵期间江水酸碱度相对较低。建议采取生态调度、增加鱼类保护区等措施来保护大宁河鱼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早期资源 环境因子 大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及地质工程甜点区评价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成旺 刘新伟 +3 位作者 李曙光 熊先钺 王玉斌 陈高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精准评价和合理优选煤层气地质工程甜点区是翔实制定勘探开发一体化方案的基础。本文聚焦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石炭系本溪组8^(#)煤层,充分利用研究区煤心描述、分析化验、测录井、地震及开发动态等资料,通过研究区深部8^(#)煤层的各种资... 精准评价和合理优选煤层气地质工程甜点区是翔实制定勘探开发一体化方案的基础。本文聚焦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石炭系本溪组8^(#)煤层,充分利用研究区煤心描述、分析化验、测录井、地震及开发动态等资料,通过研究区深部8^(#)煤层的各种资料系统整理和深入剖析,从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构造、沉积环境及煤岩特征等方面,系统探讨了深部煤层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地质工程甜点区评价标准,进而划分了研究区的地质工程甜点区。研究结果表明,煤层气富集主要受顶底板岩性、构造及煤岩特征等影响,沉积环境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多体现在顶底板岩性组合及封闭性等特征上;研究区评价出地质一类、工程一类有利区411.5 km^(2),资源量1 038.75×10^(8) m^(3);地质二类、工程一类有利区596.2 km^(2),资源量1 192.4×10^(8) m^(3);地质二类、工程二类有利区287.4 km^(2),资源量574.5×10^(8)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8~#煤层 甜点区评价 煤层气 主控因素 地质工程 大宁—吉县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大宁—吉县区块上古生界盒8段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佳琦 赵靖舟 +1 位作者 李军 杨晓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1,142,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大宁—吉县区块相较于盆地内部,其构造活动强烈,地层抬升幅度大,有机质成熟度高,导致研究区与盆地内部天然气成藏存在差异。利用单偏光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及冷热台等实验仪器,对研究区盒8段13块流体包裹体样品开...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大宁—吉县区块相较于盆地内部,其构造活动强烈,地层抬升幅度大,有机质成熟度高,导致研究区与盆地内部天然气成藏存在差异。利用单偏光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及冷热台等实验仪器,对研究区盒8段13块流体包裹体样品开展了岩相学显微观察、测温测盐和古压力恢复,并结合地层埋藏史—热史厘定了大宁—吉县区块盒8段天然气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结果表明,烃类包裹体类型有CH_(4)+CO_(2)包裹体、CH_(4)包裹体及含碳质沥青包裹体。前两类烃类包裹体对应的共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90~160℃,具有双峰分布特征,第3类包裹体形成时期温度较高,成岩作用阶段已达到晚期,几乎不发育与其伴生的盐水包裹体,通过计算得出含碳质沥青反射率介于2.79%~3.32%,处于高成熟阶段,为原油裂解形成。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天然气存在三期充注成藏过程:第Ⅰ期共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区间为90~120℃,天然气充注期距今175~155 Ma,古压力系数达到1.43,对应于早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第Ⅱ期共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区间为130~160℃,天然气充注期距今145~110 Ma,为主成藏期,充注完成时古压力系数达1.57,对应于早白垩世;第Ш期为裂解期,烃类包裹体为含碳质沥青包裹体,形成时的地层温度高于200℃,其成因为原油在早白垩世末裂解形成,古压力系数增加到2.0,距今110~10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宁—吉县 盒8段 流体包裹体 压力演化 成藏期次 成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产业动态评析——大宁宁脆 大有可为
16
作者 杨杰 《果农之友》 2024年第10期116-116,共1页
近日,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在山西临汾的大宁县,举办大宁宁脆苹果研学活动。与会者们都被大宁县为苹果高质量发展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所感动。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甘肃天水深入花牛苹果产区视察时明确指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各地要各展其... 近日,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在山西临汾的大宁县,举办大宁宁脆苹果研学活动。与会者们都被大宁县为苹果高质量发展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所感动。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甘肃天水深入花牛苹果产区视察时明确指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各地要各展其长,走适合自己的振兴之路”。大宁县就是按照这个精神去落实的,真抓实干,成效斐然。大宁宁脆苹果产业,之所以做的风生水起,概括起来,大宁县就是发挥了五大优势:(1)生态条件绝佳,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坡地光照充足,三川十塬沟四千,千沟万壑围群山,西邻黄河,万山翠绿,可谓,层林尽染层层染,黄河之水滚滚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 千沟万壑 层林尽染 甘肃天水 苹果产业 大宁 山西临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大宁县大力推广苹果新品种“宁脆”
17
作者 王秋萍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7期53-53,共1页
近年来,山西省大宁县立足绿色生态优势,抢抓水果结构调整战略机遇,在科技引领、品种改良、晶质提升,品牌塑造上下功夫,积极引进和培育草果新品种“宁脆”,探索出了一条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关键词 苹果新品种 大宁 绿色生态 品牌塑造 品种改良 科技引领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东北大宁岩体锆石SHRIMP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5
18
作者 程顺波 付建明 +4 位作者 徐德明 陈希清 马丽艳 王晓地 庞迎春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8-1288,共11页
大宁岩体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结合带,岩性组合为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岩体中广泛存在壳幔混合包体。本文利用锆石SHRIMPU-Pb法,获得大宁岩体成岩年龄上限为(419.1±6.4)Ma(MSWD=1.03),属加里东晚期。... 大宁岩体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结合带,岩性组合为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岩体中广泛存在壳幔混合包体。本文利用锆石SHRIMPU-Pb法,获得大宁岩体成岩年龄上限为(419.1±6.4)Ma(MSWD=1.03),属加里东晚期。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大宁岩体属弱过铝高钾钙碱性岩石,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显Nb、Ba、Sr、Eu组合异常。岩石具有较高的ISr值(0.7112~0.7196),较低的εNd(t)值(-6.77~-7.53)和TDM值(1.40~1.71Ga)。结合邻区加里东花岗岩壳幔混合特征,本文认为,大宁岩体为幔源岩浆底侵诱发的下地壳变砂屑岩部分熔融形成,形成过程中有显著的幔源组分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 大宁 花岗岩 SHRIMP测年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宁—吉县地区地应力特征及其对煤储层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姜波 汪吉林 +4 位作者 屈争辉 李长贵 王琳琳 李明 刘杰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3,共7页
大宁—吉县地区是中国煤层气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现代地应力对煤储层渗透性具有关键的控制作用。文中以煤层气开发井测井曲线分析和计算为主要手段,探索了一套适合于煤储层的地应力评价方法与技术流程。研究表明,大宁—吉县地区的5~#煤... 大宁—吉县地区是中国煤层气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现代地应力对煤储层渗透性具有关键的控制作用。文中以煤层气开发井测井曲线分析和计算为主要手段,探索了一套适合于煤储层的地应力评价方法与技术流程。研究表明,大宁—吉县地区的5~#煤储层的最大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具有自东向西总体上呈低—高—低—高的波浪式变化趋势;垂向主应力总体上呈东低西高的变化趋势,但在中部构造较复杂区域递增的趋势减缓;5~#煤层总体处于转换深度以下,受垂向应力作用较为显著,处于拉张的应力环境,有利于煤层裂隙的张开和渗透率的升高;最大水平主应力与优势裂隙发育方向接近,有利于裂隙的张开,相应提高了煤储层的渗透率,最小主应力低和主应力差大的区域渗透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宁—吉县 地应力 煤储层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大宁河鱼类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32
20
作者 王珂 段辛斌 +2 位作者 刘绍平 李志华 陈大庆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6-521,共6页
为了解大宁河鱼类资源量及其分布特点,于2006年12月和2007年4月利用HTIModel241鱼探仪对三峡库区大宁河进行了声学调查。结果表明:冬季鱼类密度显著高于春季,这与鱼类自身的繁殖越冬行为有关。统计分析显示,鱼类水平分布的差异与水深没... 为了解大宁河鱼类资源量及其分布特点,于2006年12月和2007年4月利用HTIModel241鱼探仪对三峡库区大宁河进行了声学调查。结果表明:冬季鱼类密度显著高于春季,这与鱼类自身的繁殖越冬行为有关。统计分析显示,鱼类水平分布的差异与水深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能主要由群聚行为引起。另外,冬季大宁河鱼类主要分布在中下层,上层和中下层的鱼类密度分布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春季鱼类主要分布在中上层,中层和下层的鱼类密度分布差异显著(p<0.05)。大宁河鱼类在冬季和春季均属于成群分布,并且春季各层鱼类密度的变异系数高于冬季,这与水温和鱼类的防御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宁 水声学 时空分布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