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创新三螺旋模型的计量研究与实践进展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邹益民
张智雄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中国科学大学
-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90,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语言网络的文本主题中心度计算方法研究"(编号:61075047)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三螺旋模型已成为创新研究的新范式,如何利用其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状态进行识别,并预测创新和技术政策的执行效果,需要定量化的指标和方法对其进行测度。在三螺旋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互信息、φ系数和偏相关以及基于向量空间的三螺旋计量指标进行了研究,按照采用的数据和方法不同将三螺旋的计量化研究分为科学计量法、网络计量法以及社会信息计量法三类进行综述,对各个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对N螺旋的计量方法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三螺旋
四螺旋
大学-产业-政府关系
科学计量
网络计量
社会信息计量
-
Keywords
Triple Helix Quintuple Helix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hip Scientometrics Webometrics Social In- formetics
-
分类号
G312
[文化科学]
-
-
题名双三螺旋型未来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陶威
郭哲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0-79,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工程师资历互认的变革逻辑与制度设计”(21YJC880025)。
-
文摘
科技领军人才对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设立未来技术学院是高等教育系统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重大战略部署。将三螺旋模型引入未来技术人才培养领域,尝试构建以“大学-产业-政府”为外三螺旋、以“知识-能力-素质”为内三螺旋的双三螺旋型未来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在对未来技术人才内外三螺旋各构成要素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该体系具有多元性、一致性、独立性、联动性等关键特征,进而提出从遵循生态化教育理念、促进“学产政”有效衔接、以人才发展需求协同推进培养主体行动、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来构建双三螺旋型未来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
关键词
未来技术人才
大学-产业-政府
知识-能力-素质
双三螺旋
培养体系
-
Keywords
Future technical talents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Knowledge-ability-quality
Double triple helix
Cultivation system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