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大学课程职业性的三重样态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刘子云
-
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5,7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方性大学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研究"(71563004)
-
文摘
职业性是大学课程的基本属性。大学课程指向受教育者职业发展的未来性和可能性,通过为就业、生活、人生做准备,彰显其职业性的特质与功用。首先,大学课程为就业做准备,其根源在于知识分化、自然科学发展、社会分工等条件下的必要选择;其动因在于通过大学课程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是社会分工与职业获得的基本诉求;其基础在于大学课程有条件、有能力提供就业所需的技术性和应用性知识,满足受教育者未来职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其次,大学课程为生活做准备:一是人的发展对整全知识的诉求;二是大学课程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三是大学课程职业功能的进一步释放。最后,大学课程为人生做准备,主要表现为理解人生价值、传授人生知识和提升人生境界。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程改革
大学课程
大学课程职业性
课程建设
-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university curriculum
vocationalism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