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官僚化”:大学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正确取向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金龙 朱颖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74,共4页
当前大部分学者将大学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归结为行政化问题,并纷纷提出大学去"行政化"的观点。但是,大学去"行政化"的观点无论是在其自身逻辑还是在现实层面都是站不住脚的。大学管理体制的弊端实际上根... 当前大部分学者将大学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归结为行政化问题,并纷纷提出大学去"行政化"的观点。但是,大学去"行政化"的观点无论是在其自身逻辑还是在现实层面都是站不住脚的。大学管理体制的弊端实际上根源于"官僚化"而非"行政化"。因此,去"官僚化"才是大学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正确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官僚化” 去“行政化” 大学行政管理体制弊端 大学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行政管理体制
2
作者 曹桂全 吴建秀 《教育管理研究》 1997年第1期5-8,共4页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当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需要,贯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要通过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的方针,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一些大学尤其是国家重点大学进行了学院制改革,在学校行政管理体制上进行...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当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需要,贯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要通过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的方针,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一些大学尤其是国家重点大学进行了学院制改革,在学校行政管理体制上进行了自我完善和发展。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制 大学行政 管理体制 学校行政管理 国家重点大学 教育质量 当代科技 中国特色 大学管理 教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视域中我国大学管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芳 樊明方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1-113,共3页
创新原本是现代大学的天然功能和使命,但现行大学管理体制中的一些因素却遮蔽了这种天然功能,突出体现在管理模式的行政化和集权化倾向,具体表现为教育教学资源配置行政化、高校人员结构行政化、评价和激励机制扭曲化等。要发挥大学的... 创新原本是现代大学的天然功能和使命,但现行大学管理体制中的一些因素却遮蔽了这种天然功能,突出体现在管理模式的行政化和集权化倾向,具体表现为教育教学资源配置行政化、高校人员结构行政化、评价和激励机制扭曲化等。要发挥大学的创新功能,就必须对现行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在管理理念上以"学术主导"代替"行政主导",在举措上逐步取消大学行政级别,实现大学管理的职业化,构建多层次管理体系,打破权力集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成立各级各类专家委员会,以院系为本,赋予院系在教师评聘上的自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创新 大学改革 教育管理体制 行政 民主集中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及启示
4
作者 吴福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4-76,共3页
香港的高等教育,既是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主要是英式教育)的缩影,同时又继承了中华民族教育的某些传统,可以说是中西教育模式的兼容并储.香港今天之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其教育的高质量.研究和借鉴香港高等... 香港的高等教育,既是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主要是英式教育)的缩影,同时又继承了中华民族教育的某些传统,可以说是中西教育模式的兼容并储.香港今天之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其教育的高质量.研究和借鉴香港高等教育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体制 高等学校 校董会 行政首长 委员会制 学校行政 香港高校 教务 大学 副校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双重管理体制的弊端分析
5
作者 黄云龙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8-48,共1页
干部双重管理对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一体制也存在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是行政权力部门化,不利于增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一些双重管理单位着眼于自身部门利益,与地方党委、政府缺乏沟通,自行其是、滥用权力... 干部双重管理对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一体制也存在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是行政权力部门化,不利于增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一些双重管理单位着眼于自身部门利益,与地方党委、政府缺乏沟通,自行其是、滥用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地方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干部队伍 双重管理体制 弊端分析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行政权力 部门利益 管理单位 地方党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农业资金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和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袁永生 《河南农业》 2004年第4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农业资金管理体制 弊端 体制改革 依法行政 管理模式 农业资金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的畜牧管理体制有哪些弊端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克勇 王春梅 《中国牧业通讯》 2001年第5期7-7,共1页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我国不久将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行体制创新和机构改革的大环境中,探讨畜牧业管理体制改革这个敏感的问题,无疑是必要的、有益的。 ...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我国不久将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行体制创新和机构改革的大环境中,探讨畜牧业管理体制改革这个敏感的问题,无疑是必要的、有益的。 一、现行的畜牧业管理体制的弊端 1、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削弱了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长期以来,畜牧部门只负责畜禽生产,商业部门负责畜产品加工与流通,粮食部门负责收购饲料原料和加工饲料,外贸部门则行使畜产品出口的管理权。政出多门,分割了畜牧业经济内在联系,使产、供、加、销脱节。畜牧部门成立有抓生产的专门班子,商业、供销部门在抓畜产品经营的同时也抓生产,不仅造成人、财、物等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出现扯皮现象。 2、农牧合一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扮演“主角”。十多年来,一些地方在机构改革中,往往将撤销畜牧局作为“重头戏”推出。这种将畜牧业行政管理机构并入农业局的做法,反映了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处于附属(副业)地位的传统农业的观念,忽略了农业与畜牧业产业不同、生产特点和对象各异的特点,结果必然制约生产力发展。 3、畜牧业执法主体单位过多,难以组织高素质的人员、精良的装备以及足够的经费投入到执法中去。为了更好地实行畜牧业“两法三例”(即《草原法》、《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县级以上畜牧系统内部依法成立了专司其职的执法机构。由于参与执法的单位多,不可避免地造成精兵良将和事业经费的不足。特别是少数执法单位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一手抓执法,一手抓经营,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不利于公正执法、提高效率和树立良好的形象。 4、乡镇畜牧兽医站不堪重负,无所适从。一是职责大、任务重,长年超负荷运转。多年来,乡镇站承担着本地区的畜牧生产规划与调研、畜禽良种推广、动物疫病防治、新技术培训以及受委托执法等十多项工作。由于大多数基层站缺乏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人员和事业经费,工作往往力不从心。二是双重管理体制使乡镇站无所适从。多年以来,对乡镇站实行以县级畜牧(农牧)局管理为主(即人、财、物三权归县局)、当地党委和政府管理为辅的原则。近年来,有的地方实行站长由乡镇和县局联合推荐、县级组织部门任命,有的甚至将乡镇站下放给当地政府管理。这种多部门、多层次、多“婆婆”、多变化的管理体制,往往使基层站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上述情况表明,现行的畜牧业管理体制虽然在计划经济为主的时期的确起过不可否认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刀阔斧地改革或完善现行的畜牧业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二、畜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及建议 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应本着“巩固一块,强化一块,放活一块”的原则实施对畜牧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1、“巩固一块”,就是建立和巩固自成体系的畜牧行政管理机构。地市、县两级设立畜牧局,列入政府机关序列。在此基础上,将畜牧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的行政管辖权划归畜牧部门。与之相对应,同级大型畜禽肉类加工厂、食品公司、饲料加工企业成建制地划归畜牧局管理;将乡镇畜牧兽医站分设为畜牧工作站和兽医技术服务公司。畜牧站为事业单位,服务公司为企业,均由县级畜牧局主管。乡镇畜牧站主要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生产规划与调研、畜禽品种改良、新技术推广、疫病预防等工作,其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 2、“强化一块”,即强化畜牧业行政执法机构。一是本着精简、高效和执法与监督分离的原则,在市(地)、县两级畜牧局内成立畜牧业综合执法大队和畜牧兽医监督稽查所,统一行使对畜牧业“两法三例”的执法权和监督权。二是成立跨乡镇的畜牧业综合执法中队,由县执法大队垂直管理。 3、“放活一块”,就是彻底放开畜禽疫病诊疗、阉割、畜产品流通等。在依法对其管理的前提下,让其自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管理体制 改革 弊端 行政管理机构 行政执法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地方政府改革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简介
8
作者 沈荣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9-189,共1页
《地方政府改革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是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06年12月1日批准立项,编号为06JZD0033。沈荣华教授为首席专家,成员包括北京大学周志忍教授、西北大学席恒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何精华教授、浙江公共政策研究院的蓝... 《地方政府改革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是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06年12月1日批准立项,编号为06JZD0033。沈荣华教授为首席专家,成员包括北京大学周志忍教授、西北大学席恒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何精华教授、浙江公共政策研究院的蓝蔚青研究员等9位国内著名学者,还有本校12位志同道合者,其中主要有:芮国强研究员、葛建一研究员、黄建洪博士、张晨副教授、余敏江副教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地方政府改革 教育部 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 副教授 研究员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管理去行政化呼唤大学校长职业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梦然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2,44,共8页
职务校长的大学体制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在推进中国大学体制创新过程中,采用校长职业化管理方式,改变高校管理行政化现状,不但可以造就更多的职业管理专家、增强管理绩效,而且能在更高程度上实现高等教育办学目标。通过揭示我... 职务校长的大学体制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在推进中国大学体制创新过程中,采用校长职业化管理方式,改变高校管理行政化现状,不但可以造就更多的职业管理专家、增强管理绩效,而且能在更高程度上实现高等教育办学目标。通过揭示我国大学行政化管理主要弊端、大学校长职业化管理的现实意义,提出推进我国大学校长职业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 管理体制 校长职业化 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把高等院校做为独立实体来管理——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之管见
10
作者 孟明义 《现代教育管理》 1985年第1期25-30,共6页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等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其中管理体制的改革又是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改革,就难以实现,甚至连试行都不可能;因为高等院校既无相应的权...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等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其中管理体制的改革又是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改革,就难以实现,甚至连试行都不可能;因为高等院校既无相应的权力,又无必要的条件。如何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我们谈点粗浅意见和大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管理体制 教育能力 教育资金 主要弊端 人才培养 教育行政 附属机构 “三个面向” 政校分开 输送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11
作者 程明熙 《教育管理研究》 1996年第2期5-7,共3页
近几年来,在国家教委的领导和部署下,我国高校进行了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有益的经验。增强了学校的活力。
关键词 教育质量 校办产业 管理体制 多科性大学 社会自主办学 教学科研工作 政府宏观管理 行政管理 职能机构 教学科研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
1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社会保障学科由戴黍教授领衔,主要学术骨干有黄岩副教授、曾令发博士、张国英博士、陈景云博士,研究方向涉及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劳动政策等。近年来,该学科围绕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非盈利组织管理、公共服务比较... 社会保障学科由戴黍教授领衔,主要学术骨干有黄岩副教授、曾令发博士、张国英博士、陈景云博士,研究方向涉及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劳动政策等。近年来,该学科围绕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非盈利组织管理、公共服务比较研究、流动人口管理、农民工问题与劳动政策等研究领域,产生了一批颇有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本学科研究方向注重实证研究和跨国比较研究,先后主持了广东省“十一五”规划项目1项(200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 管理 社会保障 行政 管理体制创新 流动人口管理 劳动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未来模式
13
作者 谈松华 《教育管理研究》 1995年第3期1-7,共7页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正在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上逐步展开,可以预期世纪之交将会基本实现新旧体制的转换,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着力建设和完善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等教育新体制。这是一个变革和创新交互作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相互渗透的过程...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正在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上逐步展开,可以预期世纪之交将会基本实现新旧体制的转换,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着力建设和完善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等教育新体制。这是一个变革和创新交互作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相互渗透的过程。探讨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未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管理 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制度 教育体制改革 宏观领域 微观领域 高校管理人员 组织系统 多科性大学 行政管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新的机制 提高管理水平—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丁淑贞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力 《中国护理管理》 2005年第6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护理管理体制 附属第一医院 护理部主任 大连医科大学 “以病人为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科室领导 北京协和医院 卫生行政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改提速 中央严打“官商勾结”——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博导 汪玉凯
15
作者 曾金胜 《人民论坛》 2006年第12B期25-26,共2页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理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之间基本关系的基础上。
关键词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专家咨询委员会 国家行政学院 国家信息化 北京大学 国务院 提速 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我国大学领导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16
作者 郭峰 《教育管理研究》 1997年第2期15-17,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领导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发展较快,成绩显著,大致上有这样几个特点:(1)初步形成了从一般干部教育中单独出来,统一集中进行专门培训的体制。(2)有一个以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和各大区教育干部培训中心为主要基地。
关键词 大学领导 管理人员培训 教育行政学院 干部培训中心 干部教育 培训师资 高等教育管理 管理人员队伍 管理体制 领导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行政改革的目标、进程及其评价──访韩国延世大学校行政大学院院长刘钟海教授 被引量:2
17
作者 俞景华 杨平 《新视野》 1996年第3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 韩国延世大学 院长 刘钟海 企业 政府 行政刷新委员会
全文增补中
论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转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宣勇 郭石明 +1 位作者 王兴杰 张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5期95-99,共5页
以地方办学为主体、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 ,是目前和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格局。本文从历史、现实和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 ,对地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职能进行内涵界定、现状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地方政府高等教育... 以地方办学为主体、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 ,是目前和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格局。本文从历史、现实和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 ,对地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职能进行内涵界定、现状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必须实行四大转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高等教育 管理职能 教育行政管理 现代大学制度 管理体制 改革 干部制度 民族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望与摒弃:依附理论视阈下高校学术与行政权力制衡关系的理性诠释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欣 张胤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8-30,共3页
高校的权力分布呈二元结构形式。目前对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关系的探讨见仁见智,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往往出现权力失范的现象,行政权力泛化于学术权力之上,抑或是夸大学术权力的地位,造成权力失衡,影响高校学术品位的提升。从依附理论... 高校的权力分布呈二元结构形式。目前对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关系的探讨见仁见智,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往往出现权力失范的现象,行政权力泛化于学术权力之上,抑或是夸大学术权力的地位,造成权力失衡,影响高校学术品位的提升。从依附理论的视角对我国大学内部两种权力的存在状态进行解读,我国高校权力失衡现状尤为明显,继续维持失衡状态将会导致学术权力显著下滑,因此调整高校权力结构对我国高校的长足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附理论 大学 学术权力 行政权力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层面要求的高等教育去行政化探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昕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共3页
行政权力泛化是中国高等教育主要流弊之源,反映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矛盾。大学精神是高校的灵魂,重塑大学精神是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的核心层面要求。高等教育去行政化还需要制度层面的保障,通过外部与内部制度层面的系统变革,以强... 行政权力泛化是中国高等教育主要流弊之源,反映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矛盾。大学精神是高校的灵魂,重塑大学精神是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的核心层面要求。高等教育去行政化还需要制度层面的保障,通过外部与内部制度层面的系统变革,以强化学术权力、优化行政权力,使两者和谐一致,共同建设真正的现代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行政 大学精神 管理体制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