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校大学生社团特点与功能研究 |
张丽霞
陈建华
胡正好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2
|
上海市大学生体育社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建议 |
倪伟
索红杰
徐海朋
董海军
柏杨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0
|
|
3
|
高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策略分析——基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 |
杨凯
施险峰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4
|
试析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路 |
石国亮
万磊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8 |
34
|
|
5
|
实践、沉浸与协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大学生创客社团建构 |
陶佳
聂竹明
刘和海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6
|
广西大学生体育社团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
杨杰夫
聂英涛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7
|
善治视阈下大学生社团有序政策参与行为的培育 |
徐凤江
庞晶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8
|
创业教育视野中的大学生社团建设 |
袁金祥
蒋关军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9
|
日本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分析 |
丛晨
崔真与
毕森
李新宇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0
|
论大学生社团发展及其建设途径 |
朱坤倩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9 |
45
|
|
11
|
高校德育的“第二课堂”——试析大学生社团的德育载体功能 |
张富良
唐智霞
|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8
|
|
12
|
大学生社团开放性建设初探 |
李朝阳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6
|
|
13
|
组织公民行为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建设 |
张玉龙
王景艳
崔海峰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4
|
论大学生社团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夏江敬
樊薇
|
《理论月刊》
|
2008 |
3
|
|
15
|
美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特征及其启示 |
夏琼华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16
|
青年社会化与大学生社团结构与功能的调整 |
林伟雄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13
|
|
17
|
班级和大学生社团的比较研究及对策探讨 |
代卉霞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3 |
10
|
|
18
|
试论大学生社团运作和管理的原则 |
余启泉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19
|
论大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作用 |
李颖川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20
|
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与高校德育的应对 |
昝玉林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5 |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