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友关系与大学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武汉大学“1500亿引资回汉计划”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罗志敏 陈春莲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45,53,共10页
大学拓展其社会服务功能,不仅是为了体现其社会存在价值,也是为了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需要。通过武汉大学"1500亿引资回汉计划"的案例研究发现,彼此对资源的需要,给大学、政府、校友三方建构以校友为关键节点的关系即校友关系... 大学拓展其社会服务功能,不仅是为了体现其社会存在价值,也是为了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需要。通过武汉大学"1500亿引资回汉计划"的案例研究发现,彼此对资源的需要,给大学、政府、校友三方建构以校友为关键节点的关系即校友关系提供了最初始的动力,而三方各自拥有资源的不同又恰恰为这一关系建构提供了现实可行性。再经研究发现,这一关系建构过程经历了关系认知、关系结构和关系情境三个相互联结的阶段。大学也正是在这一机理和过程中,获得了自身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为此,今后大学要获得更好发展,就有必要将校友关系建设作为增强其社会影响力、辐射力以及获取更多外在支持的新路径,并进而将"大学+"作为其现在及未来发展的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社会服务 校友关系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机制与边界:我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的理念、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海涛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45,共5页
我国近代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服务国家、社会的需要为办学目的,具有强烈的服务社会的内在动力和需求,同时受中国传统经世致用教育理念传承的影响,也受到美国现代大学服务社会的大学职能的影响。近代大学服务社会的具体形式包括识字... 我国近代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服务国家、社会的需要为办学目的,具有强烈的服务社会的内在动力和需求,同时受中国传统经世致用教育理念传承的影响,也受到美国现代大学服务社会的大学职能的影响。近代大学服务社会的具体形式包括识字活动等扫盲教育和平民教育、思想启蒙运动等社会教育、提升民众科学素养的科普教育和农业推广等。大学服务社会要想获得持续的效果,必须制定有效的运行机制,按照既定的理念和规划持续进行,防止出现短期行为和一头热的情况;同时也要设定大学服务社会的边界,防止过度侵入社会给大学和社会造成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服务社会 运行机制 服务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社会服务”面临的合法性危机及对策——基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思想的解读及其反思 被引量:6
3
作者 薄存旭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25,共3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发展趋势下,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不成熟的管理机制,使大学"社会服务"活动的合法性遭受诸多质疑。布鲁贝克从认识论和政治论角度对此作了充分反思,主要涉及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受教育的多样性与公平...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发展趋势下,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不成熟的管理机制,使大学"社会服务"活动的合法性遭受诸多质疑。布鲁贝克从认识论和政治论角度对此作了充分反思,主要涉及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受教育的多样性与公平性、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道德等问题,其创造性的梳理和阐释,对反思当前大学"社会服务"的合法性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为此,我们认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大学"社会服务"合法性危机,如破除二元分化思维方式,完善内部利益协调机制,搭建外部利益均衡机制,建立多方理性沟通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政治论 大学社会服务 合法性危机 布鲁贝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服务型大学:高校分类新类别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凡 吴跃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社会服务型大学是伴随现代大学功能的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多样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文章以对欧洲大学图和美国卡内基两个高校分类体系中社会服务型大学分类实践的研究和比较为基础,指出在高校类别中增加社会服务型大... 社会服务型大学是伴随现代大学功能的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多样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文章以对欧洲大学图和美国卡内基两个高校分类体系中社会服务型大学分类实践的研究和比较为基础,指出在高校类别中增加社会服务型大学已成为国外高校分类体系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认为在构建新型高校分类体系过程中,应着力探索社会服务型大学分类的中国模式,构建科学的社会服务相关维度和指标体系,合理呈现分类结果,加强资源配置和政策引导,促进高校提升社会服务和合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分类 社会服务大学 大学图模式 卡内基模式 新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大学智库功能发展的困局——中美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21
5
作者 任玥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4年第4期31-36,共6页
智库是以思想成果服务于社会、以价值理性占主导的社会组织。通过对美国智库的初步分析,认为智库最重要的作用是观察社会现象、反思社会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它的生命力取决于它的独立性与思考力。与政府官员相比,它的考量有更多的社会... 智库是以思想成果服务于社会、以价值理性占主导的社会组织。通过对美国智库的初步分析,认为智库最重要的作用是观察社会现象、反思社会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它的生命力取决于它的独立性与思考力。与政府官员相比,它的考量有更多的社会与历史关怀,具有前瞻性;与社会公众相比,它的想法超越琐碎和局部,具有全局感;与高校学者相比,它的研究与探索又有更多的应用意味与政策落点。智库思想独立的关键在于制度设置上的独立性。总的来讲,美国主要智库的制度都至少具备经费独立、组织结构与决策独立、研究成果审核严谨独立三方面的特性。我国智库行业发展刚刚起步,制度尚未健全,大学中的智库亦未能超越,产生高质量的思想成果尚需时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大学社会服务 公共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威斯康星理念”的新发展及其启示——以威斯康星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艳蕾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4-119,共6页
"威斯康星理念"是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倡导并发展起来的关于大学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实践行动体系。"威斯康星理念"一经提出,其价值就得到各国大学的普遍认同。随着时代的变化,"威斯康星理念"的内... "威斯康星理念"是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倡导并发展起来的关于大学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实践行动体系。"威斯康星理念"一经提出,其价值就得到各国大学的普遍认同。随着时代的变化,"威斯康星理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进入21世纪,在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背景下,"威斯康星理念"获得了新的发展,不仅传统的推广教育模式得到保持和发展,而且着力构建多主体、多学科参与的服务体制,并注重对社会特定人群提供切实的服务。这些对于我国大学开展服务社会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斯康星理念 大学服务社会 大学推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正大学教育学院“在地·参与”的发展模式
7
作者 王红雨 刘烁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71,82,I0004,共14页
面对当前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难题,“在地·参与”办学理念提供了一种改革的方向。“在地·参与”意味着大学应以高深学问为依托对自身所在之区域进行服务式反哺活动,具有关联性、学术性与互动互利性的特征,知识生产模式II... 面对当前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难题,“在地·参与”办学理念提供了一种改革的方向。“在地·参与”意味着大学应以高深学问为依托对自身所在之区域进行服务式反哺活动,具有关联性、学术性与互动互利性的特征,知识生产模式III与“四螺旋”理论是其产生的内在理据。台湾中正大学(CCU)教育学院以“在地·参与”立身,这既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变迁的必然结果,也是CCU教育学院内部现实变化的必然需求。为此,该学院进行了多方位的实践,组建专门性服务组织、安排服务学习课程、设置短期培训与咨询、承担相关课题、公开发表论文与学生学位论文指导等是其实践“在地·参与”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教育学院 台湾中正大学 大学社会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