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夺冠现象的多维审视与思考 |
杜放
舒盛芳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榜样启动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 |
董蕊
张力为
|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
3
|
大型体育赛事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机研究——以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例 |
黄昆仑
汪俊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1
|
|
4
|
大学生运动会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影响的探究 |
付强
宋晴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5
|
教练领导行为与大学生运动员自主需要、内在动机关系模型构建 |
魏瑶
洪冬美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6
|
对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社会态度的调查 |
王铮
商执娜
张俊杰
王伯超
曾芊
张振
李俊美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7
|
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项目布局 |
尹从刚
姚颂平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8
|
依托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
邸晓伟
连虎虎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9
|
把高校体育科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第6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综述 |
季克异
黄汉升
|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10
|
不同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技能内隐学习能力的比较研究 |
朱小毛
漆昌柱
张文桥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1
|
框架效应与问题性质对大学生运动员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 |
董官清
丁学龙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2
|
班干部轮换制在大学生运动员自我管理教育中的作用 |
邓卫权
宋涛
马健萍
|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3
|
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体育运动成就动机和体育活动态度的比较研究 |
郭荣福
商勇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4
|
大学生运动员完美主义与自尊及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关系 |
冯鑫
张小华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5
|
大学生运动员完美主义与失败恐惧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
闵东旭
王越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6
|
我国历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标志设计理念与演变 |
王晓春
王朝军
邓翠翠
张洁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7
|
大学生对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社会期待的调查与分析 |
王铮
曾芊
王伯超
商执娜
袁祥剑
杨波
李俊美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8
|
大学生运动员赛前焦虑与比赛成绩关系的研究 |
符明秋
|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
1997 |
10
|
|
19
|
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美女篮技术统计数据对比分析 |
张纳新
范民运
周武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20
|
体育文化差异视角下中美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动机比较 |
杨丹
施兰平
Mackenzie Wartenberger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