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成本分担论与大学生贫困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从松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教育成本分担 大学生贫困 高等教育 收费标准 政府负担 助学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贫困资助评定的多粒度粗糙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任俊 唐绮雯 +1 位作者 徐怡 胡善忠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2-86,共5页
近年来,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其中包括了大学贫困生资助这项政策。但同时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判断学生是否贫困生。由于影响资助评定的因素有很多,导致资助评定存在不公平... 近年来,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其中包括了大学贫困生资助这项政策。但同时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判断学生是否贫困生。由于影响资助评定的因素有很多,导致资助评定存在不公平性。为了帮助各大高校更好地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设计了大学生贫困资助评定标准调查问卷,向某校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发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利用粗糙集理论改进的基于悲观多粒度约简算法、乐观多粒度约简算法以及双层绝对粒度约简算法,挖掘出影响贫困生评定标准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研究成果使得贫困生评定标准更加公正,让贫困生能在国家的资助下更好地完成学业,为以后的人生打好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粒度粗糙集 大学生贫困资助 绝对约简 粒度约简 信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贫困问题的基本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高美娟 郑荣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51-52,共2页
制度与伦理是社会问题治理的基本路径,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贫困问题,需要从制度与伦理的双重维度上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贫困的应对路径。在制度设计上,要建构资助政策的多元化与立体化;同时,还需要伦理德性上的关怀。制度与伦... 制度与伦理是社会问题治理的基本路径,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贫困问题,需要从制度与伦理的双重维度上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贫困的应对路径。在制度设计上,要建构资助政策的多元化与立体化;同时,还需要伦理德性上的关怀。制度与伦理是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摆脱贫困的基本路径,为高职院校贫困生"脱贫"提供"双轮"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大学生 资助 制度设计 伦理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保护性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礼艳 刘电芝 +4 位作者 严慧一 黄颀 高岚 牛智慧 戴惠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73,共8页
探索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结构和发展规律,对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精神成长有借鉴意义。本研究以质性研究的范式,遵循"目的性抽样"中的校标抽样进行取样,选择了22名有效访谈对象。使用Nvivo 7.0质性分析软件对电子文本进行... 探索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结构和发展规律,对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精神成长有借鉴意义。本研究以质性研究的范式,遵循"目的性抽样"中的校标抽样进行取样,选择了22名有效访谈对象。使用Nvivo 7.0质性分析软件对电子文本进行编码,初步产生78个开放式编码和3个关联式编码:心理弹性品质、社会情感支持、成长中的积极因素。通过提取提及人数不少于11人的20个开放式编码,发现心理弹性品质的思考总结、坚强、独立等10个开放式编码,保护性因素的老师情感支持等3个关于社会情感支持的开放式编码,以及老师教育影响、父母重视教育等7个关于成长中积极因素的开放式编码对优秀贫困大学生的影响大且有一定普适性,最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以核心式编码建构的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品质和保护性因素模型,以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弹性 质性研究 贫困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蒲清平 高微 +1 位作者 王会丽 徐爽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8-162,共5页
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文章主要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等方法研究重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学生、全国青年组常模的比较以及不同性别、年级、学科贫困大学生9个因子的得分比较,分析存在的问... 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文章主要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等方法研究重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学生、全国青年组常模的比较以及不同性别、年级、学科贫困大学生9个因子的得分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SCL-90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辅导对贫困大学生自尊水平、成就动机的干预过程与效果 被引量:35
6
作者 凌霄 柳珺珺 江光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方法对贫困大学生自尊水平、成就动机的改善效果,分析对不同自尊、成就动机水平贫困生的作用,探索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自我成长的干预方案。方法:将以人为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以及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设置成...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方法对贫困大学生自尊水平、成就动机的改善效果,分析对不同自尊、成就动机水平贫困生的作用,探索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自我成长的干预方案。方法:将以人为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以及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设置成长性、结构化、封闭式的贫困生同质团体活动6次。使用自尊量表(SES)和成就动机量表(AMS)测量48名贫困大学生评分,采用辅导效果问卷(OQ)进行前后测。结果:辅导后,效果问卷总分及症状困扰、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评分均降低[如总分(90.0±24.2)vs.(96.7±20.0),均P<0.01];中等和高自尊及中等和高成就动机水平贫困生OQ总分均降低[如中等自尊(95.8±16.9)vs.(99.1±14.9),均P<0.05];高自尊水平和高成就动机贫困生OQ的症状困扰、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评分均降低[如高自尊的症状困扰(30.8±5.7)vs.(36.3±4.8),均P<0.05];中等成就动机贫困生在症状困扰、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评分均降低[如中等成就动机的症状困扰(48.9±13.0)vs.(51.7±10.8),均P<0.05];中等自尊水平的贫困生仅社会角色评分降低[(21.9±3.0)vs.(23.4±3.1),P<0.001]。结论:团体辅导能够改善和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不同自尊、成就动机水平贫困生的辅导效果相同,高自尊、高成就动机水平贫困大学生受益最高,中等水平次之,低水平者受益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成就动机 贫困大学生 团体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被引量:80
7
作者 张晓琴 陈松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0-152,共3页
据调查 ,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出 2 0 %左右。本文尝试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作了初浅的探析 ,目的在于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问题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24
8
作者 卢洪明 傅纳 +1 位作者 李旸 郑日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95-496,共2页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比普通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其一般自我效能感低于普通大学生,也表现出更多的情绪取向的应对方式。已有研究很少将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结合起来探讨两者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一般自我效能感 应对方式 贫困大学生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贫困大学生资助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俊涛 贾俊民 李蓓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0-392,共3页
通过对河北省八所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河北省高校在贫困大学资助中存在包括贫困生的认定标准不明确,勤工助学工作进展缓慢,学费减免比例低以及缺乏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等。经过深入分析调研后,提出严把贫困生认定关... 通过对河北省八所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河北省高校在贫困大学资助中存在包括贫困生的认定标准不明确,勤工助学工作进展缓慢,学费减免比例低以及缺乏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等。经过深入分析调研后,提出严把贫困生认定关,培养贫困生自立能力,减免学费,关注其心理健康,加大社会投入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贫困大学生 资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透视与资助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曼 王希文 曹军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9-132,共4页
贫困大学生具有自卑、封闭、抑郁而又无奈的心理特征,这是由其经济、学习、人际交往上的压力和社会压力造成的。目前的贫困生资助制度存在一定缺陷,资助力度不够,资助方法不当,支助体系尚不完善。应建立一个符合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经... 贫困大学生具有自卑、封闭、抑郁而又无奈的心理特征,这是由其经济、学习、人际交往上的压力和社会压力造成的。目前的贫困生资助制度存在一定缺陷,资助力度不够,资助方法不当,支助体系尚不完善。应建立一个符合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经济资助与精神救助体系。改进资助方式,推行生源地贷款,实行按学分收费,改进资助工作方法;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营造关爱贫困生的人文环境,做好贫困生自我心理调节的引导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 经济资助 精神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少惠 陈晓斌 +1 位作者 朱秋莹 陈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1-293,298,共4页
目的:探讨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接受"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资助的潮汕地区贫困大学生205名,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量表(EOM-EIS-2)和个人评价问卷(PEI)进行积差相关分析以及典型相关分析。结... 目的:探讨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接受"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资助的潮汕地区贫困大学生205名,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量表(EOM-EIS-2)和个人评价问卷(PEI)进行积差相关分析以及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潮汕贫困女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弥散性得分高于男大学生[(53.2±10.8)vs.(49.6±12.0),P<0.05];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典型相关为0.63,弥散型、排他型与个人评价多个维度负相关(r=-0.20~-0.44,均P<0.05),成就型与个人评价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18~0.49,均P<0.01)。结论: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自我评价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 个人评价 贫困大学生 相关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某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斌 邱致燕 +1 位作者 谢辉 王叶飞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7期602-604,共3页
目的了解长沙市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方法采用就业焦虑问卷对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贫困生50名。结果贫困生的就业恐惧、工作焦虑、面试焦虑、就业焦虑总分各维度评分分别为(23.50±4.93)分、(12.66±3.22)分、(... 目的了解长沙市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方法采用就业焦虑问卷对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贫困生50名。结果贫困生的就业恐惧、工作焦虑、面试焦虑、就业焦虑总分各维度评分分别为(23.50±4.93)分、(12.66±3.22)分、(14.26±2.82)分和(70.58±14.34)分,均高于非贫困生分数(P<0.05);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恐惧、就业不安、工作焦虑、面试焦虑及就业焦虑总分各维度评分分别为(25.83±4.71)分、(23.10±3.38)分、(14.60±2.40)分、(15.80±2.27)分和(79.33±11.14)分,均高于男贫困生分数(P<0.01);大四贫困生的就业恐惧、就业不安、工作焦虑、面试焦虑及就业焦虑总分各维度评分分别为(25.10±5.07)分、(21.33±5.08)分、(13.53±3.38)分、(15.07±2.92)分和(75.03±15.26)分,均高于大三贫困生分数(P<0.05);医学专业贫困生的就业不安、工作焦虑、面试焦虑及就业焦虑总分各维度评分分别为(22.55±4.06)分、(14.27±2.69)分、(15.36±3.08)分和(77.00±13.51)分,均高于非医学专业贫困生分数(P<0.05)。结论高校应该采取措施减缓贫困生就业焦虑水平,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就业焦虑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校园构建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吴艳东 王体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5-667,共3页
随着和谐社会成为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和谐校园理应成为校园建设的目标。当前,影响和谐校园构建的因素很多,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构建和谐校园迫在眉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梳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的基础上,... 随着和谐社会成为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和谐校园理应成为校园建设的目标。当前,影响和谐校园构建的因素很多,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构建和谐校园迫在眉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梳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贫困的成因,并积极地探索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校园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原类型贫困大学生人格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雷鸣 戴艳 张庆林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0年第4期86-90,共5页
心理复原力是指个体从困境或生活威胁性情境中维持身心功能健康的能力。为探讨不同复原类型中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人格差异,该研究使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大学生心理复原量表对1658名贫困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1)... 心理复原力是指个体从困境或生活威胁性情境中维持身心功能健康的能力。为探讨不同复原类型中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人格差异,该研究使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大学生心理复原量表对1658名贫困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复原力,性别、年级的主效应及其交互效应不显著;2)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可分为复原强型、中间型和弱型3类;3)在不同复原类型组贫困大学生中,预测心理复原力的特质和次级人格因子有所不同。心理复原的个体差异部分来自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复原力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行为疗法干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扶健华 胡活伦 周成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5-130,共6页
运用体育行为疗法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发现体育行为疗法对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信心、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有显著的效果,而且能够得到巩固。
关键词 体育行为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以地方本科高校为例 被引量:22
16
作者 程利娜 董开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99,共5页
调查了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结果发现:在总体水平上,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能力维度上,贫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求职能力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在职业道德上,贫困大学生的得分显... 调查了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结果发现:在总体水平上,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能力维度上,贫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求职能力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在职业道德上,贫困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在同等的大学教育环境下,大学教育对培养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效果显著好于非贫困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地方本科高校 贫困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不良心理个性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3
17
作者 程森成 夏江敬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4-166,共3页
阐述了贫困大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特征,分析了贫困学生负面心理特征的成因,论述了贫困学生负面心态对 其成才的重要影响,提出了克服贫困学生负面心态的对策。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不良心理 个性分析 负面心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贫困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被引量:6
18
作者 毛晓荣 林祥芸 彭波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48,共3页
对四川省10所大学贫困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现状、锻炼动机、业余爱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多数贫困大学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他们的锻炼动机既有短期切近的动力作用,又有长期终身的动力特点;"学业、就业压力,睡眠休息不够好&qu... 对四川省10所大学贫困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现状、锻炼动机、业余爱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多数贫困大学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他们的锻炼动机既有短期切近的动力作用,又有长期终身的动力特点;"学业、就业压力,睡眠休息不够好"是影响少数贫困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近一半贫困生"没有什么突出的业余爱好"。提出对贫困生应加强健康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课外体育 动机 业余爱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与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白二宏 乔世荣 安伟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0-82,共3页
对河南省4所大学本、专科贫困生的生活习惯、体育行为进行调查研究。贫困生体育行为的显著特点是对体育的认识不足,在体育技能方面偏弱。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生活习惯 健身 对策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幸福感在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3
20
作者 谢杏利 邹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探讨主观幸福感在自杀态度形成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层的方法,对5所高校的1 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调查,分别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生命意义感问卷(MLQ)...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探讨主观幸福感在自杀态度形成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层的方法,对5所高校的1 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调查,分别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生命意义感问卷(MLQ)、生活目的量表(PIL)和幸福感指数量表(IWB)为检测工具,分析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及其相关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主观幸福感在生命意义感对自杀态度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038份,有效率94.4%;其中贫困生316名,非贫困生722名。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自杀者的态度和生活感受得分均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贫困大学生中,女生对自杀者家属态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但男生寻求意义感、生活目标和自主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和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P<0.05,P<0.01)。主观幸福感在生命意义感对自杀态度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结论生命意义感和主观幸福感是影响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进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自杀态度 生命意义感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