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校资助工作中的大学生行为、意识培养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谢海霞
-
机构
郑州大学
-
出处
《创新科技》
2016年第2期51-53,共3页
-
文摘
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大学生感恩意识、行为缺失的情况屡屡发生,而究其原因,大学生对自我概念的片面认识和社会支持领悟较弱、社会和校园的普遍竞争教育等都是不可忽视的。为了顺利完成资助工作和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高校资助工作者应将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行为培养贯穿于工作中,并从资助评定规则的制订、高校学生感恩认知的教育、行为实现的引导等多角度着手实施。
-
关键词
高校资助工作
大学生感恩行为、意识培养
研究
-
Keywords
university funding work
the behavior and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research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
被引量:20
- 2
-
-
作者
王雪梅
-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党委学工部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5-76,共2页
-
文摘
感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感恩意识已成为新型人才的重要内涵。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理应将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环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感恩意识
人才培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基本道德准则
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浅谈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及其培养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龙吟
-
机构
保定学院纪检委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0期213-214,共2页
-
文摘
感恩在大学生身上体现得越来越苍白无力,应重拾感恩教育,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入手,培养其感恩意识。
-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
培养
-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大学生网络行为意识分析及其培养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任祥
段从宇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云南省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5,共2页
-
文摘
中国高等学校处于中国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网络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等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给大学生带来的困惑与迷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意识的特点及规律,引导大学生成人成才。
-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大学生
行为意识
培养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大学生公德意识现状及公民责任感的培养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马俭忠
-
机构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45-146,共2页
-
文摘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它作为一种制度和规则制约着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相互关系和行为实践活动,同时它反映人们的共同生活需求,是社会普遍认可的最高行为规范和准则.社会公德不仅局限于对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约束和道德教育,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团结、奋进以及积极进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根基.
-
关键词
公民责任感
公德意识
大学生
培养
现状
公共生活
社会公德
行为准则
-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被引量:4
- 6
-
-
作者
皮郁郁
-
机构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成才之路》
2020年第20期4-5,共2页
-
文摘
当前,部分高职大学生存在行为习惯不好的问题。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为国家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养高职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多方创设相应的道德情境,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人才培养
辅导员
队伍
学生干部
自我意识
-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behavior habits
nurturance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counselors
team
student cadres
self-awareness
-
分类号
C961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