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3篇文章
< 1 2 2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刚 郭修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内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也在客观上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建构首先应当始终面向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积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任务变... 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内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也在客观上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建构首先应当始终面向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积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任务变化,适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认知规律,不断提升育人效果,其次要从加强顶层设计、打破横向壁垒、巩固纵向衔接三个维度着手,不断增强方法协调性,构建立体育人方法体系,最后要通过内部衔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性与协调性,通过外部配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构建开放性的系统结构以应对复杂的环境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体系 新时代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念的人学化发展及取向 被引量:12
2
作者 向宇婷 董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1期54-57,共4页
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念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要求的指导下,呈现出人学化发展趋向,这种发展趋向主要表现为三个维度,即人本化、人性化和人文化发展,其旨在追求服务大学生健康而全面发展、注重主导作用与主体平... 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念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要求的指导下,呈现出人学化发展趋向,这种发展趋向主要表现为三个维度,即人本化、人性化和人文化发展,其旨在追求服务大学生健康而全面发展、注重主导作用与主体平等沟通及重视建构"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的基本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理念 人学化发展 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略探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勇 李红兵 申笑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4-55,共2页
新疆高校处于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最前沿,如何建设多元一体的社会主流文化,切实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新疆高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意义,提出了显... 新疆高校处于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最前沿,如何建设多元一体的社会主流文化,切实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新疆高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意义,提出了显隐性教育方法有效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途径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策略探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雯婷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10期73-76,共4页
新媒体的持续深入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加之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使得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主流意识弱化、价值取向模糊、交往行为失范等现象。这也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利用新... 新媒体的持续深入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加之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使得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主流意识弱化、价值取向模糊、交往行为失范等现象。这也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利用新媒体的有益成果,通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新媒体时代 方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向宇婷 邓卓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82,共4页
为适应微网络环境的变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按照微信息技术运行原理和要求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日渐形成模拟画像、协同发展、多元动态和体验认同四种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其中,模拟画像法表现为全景数... 为适应微网络环境的变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按照微信息技术运行原理和要求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日渐形成模拟画像、协同发展、多元动态和体验认同四种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其中,模拟画像法表现为全景数字化和精准画像的方式;协同发展法表现为相通融合、兼顾整合和借鉴互补的方式;多元动态法表现为跨界发展、虚实结合和动态共进的方式;体验认同法表现为关注动员、沉浸体验和激发认同的方式。综合运用微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积极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络环境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助工作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袁秀良 陈中桂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66,共2页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存在诸多思想和心理问题。为此,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环节,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申报环节,对大学生进行诚信、谦让、严谨作风教育;认定环节,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作风教育和公开、公平...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存在诸多思想和心理问题。为此,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环节,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申报环节,对大学生进行诚信、谦让、严谨作风教育;认定环节,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作风教育和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意识教育;实施环节,对学生进行感恩奉献、自信自强自立、勤俭节约和权利义务一致等教育;同时要将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引导,贯穿资助工作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助工作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体会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霄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19-122,共4页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科学把握新形势、新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科学把握新形势、新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以强化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网络为平台,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以全面覆盖为目标,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 被引量:4
8
作者 鲁可乙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I0005-I0005,共1页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面临复杂的困境与挑战,尤其是思政教育和德育的有效性问题。从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来看,高校及教师存在理论僵化和实践不足的现实问题,德育教学在专业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上还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了...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面临复杂的困境与挑战,尤其是思政教育和德育的有效性问题。从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来看,高校及教师存在理论僵化和实践不足的现实问题,德育教学在专业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上还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加强德育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高校应加快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法的研究。陈娟、林颖等人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2016年11月中国海洋出版社出版)结合现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系统化地论述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党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问题,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许多科学性的建议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政教育 有效性问题 海洋出版社 现代高校 德育教学 校园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初春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6期62-63,共2页
信息社会的今天,信息人才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进步的主要资源。而信息人才的培养,80%来源于高等院校,信息类专业学生多元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模糊、诚信道德感缺失、网络的负面影响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思... 信息社会的今天,信息人才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进步的主要资源。而信息人才的培养,80%来源于高等院校,信息类专业学生多元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模糊、诚信道德感缺失、网络的负面影响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实施主体的教育主功能,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强化法制观念和诚信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人才 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艳军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I0001-I0001,共1页
t古一帝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标志着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历史拉开序幕。此后的数千年里,不管是华夏族掌权还是部分少数民族掌权,清晰可见的是:每一次的民族融合都带来一次经济的飞跃,一次文化的升华。灿烂的中华文化,辉煌的... t古一帝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标志着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历史拉开序幕。此后的数千年里,不管是华夏族掌权还是部分少数民族掌权,清晰可见的是:每一次的民族融合都带来一次经济的飞跃,一次文化的升华。灿烂的中华文化,辉煌的中华文明为所有民族共同缔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国统一 中华文化 民族历史 民族融合 中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与对话——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巧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1年第9期28-30,共3页
理解和对话的问题作为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克服了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束缚,它从理解入手阐明了人与语言、历史、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等问题,强调理解的历史性、主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注重理解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体现了... 理解和对话的问题作为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克服了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束缚,它从理解入手阐明了人与语言、历史、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等问题,强调理解的历史性、主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注重理解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体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对我们理解历史对个人的教育、理解教育与个体关系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也给我们重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解释学 理解 对话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信息化实现途径解析——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尼玛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工作在信息时代中最显著的创新发展趋势。信息化的创新发展标志着人们在思想认知方式和实践应用方式上的巨大变革,它开启了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跨越式升级。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信息化技术和思想变革渗透到了思想政...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工作在信息时代中最显著的创新发展趋势。信息化的创新发展标志着人们在思想认知方式和实践应用方式上的巨大变革,它开启了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跨越式升级。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信息化技术和思想变革渗透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传播和校园思政教育环境塑造等各个环节之中。从当前现有课题研究成果和高校思政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信息化正在日渐成为高校思政教育课题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对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教育信息化 实践研究 大学生 教育教学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 解析 课题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信息化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仕波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5-139,共5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悄然而至,当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新要求与新期望。为此,推动教育方法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成为必然之举,我们可以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悄然而至,当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新要求与新期望。为此,推动教育方法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成为必然之举,我们可以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搜集和服务方法的智能化、教育内容呈现方法的图像化、教育情境创设方法的技术化和教育活动方法的虚拟化等四个方面来推进信息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艺术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淑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88-90,96,共4页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是很好的,其原因不在于学生不愿学,而在于内容和方法的枯燥、单调。首都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进行了调查,只有5.5%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别人的思想政治教育,94.5%的认为是必要的,可其中31.4%的认为内容太枯燥,...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是很好的,其原因不在于学生不愿学,而在于内容和方法的枯燥、单调。首都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进行了调查,只有5.5%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别人的思想政治教育,94.5%的认为是必要的,可其中31.4%的认为内容太枯燥,缺乏吸引力,43.6%的认为方法不灵,难以接收,二者占了总数的75%。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者 高校思想政治 大学生 艺术性 教育 “开导” 象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刍议
15
作者 薛西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11-213,共3页
在新的历史时期,应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要增强思想政治上的敏锐性,要以人为本,关心学生,要抓苗头,防微杜渐;要抓热点,明辨是非;抓典型,正确引导;抓实践,让学和了解社会。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建设思路——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新策略研究》
16
作者 冯雪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安定有序,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由王秀阁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新策略研究》一书研究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安定有序,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由王秀阁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新策略研究》一书研究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及所需完成的新任务,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需要的可行策略,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天津人民出版社 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建设思路 可行策略 新时代大学生 新策略 安定有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力探索——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研究》
17
作者 王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6-96,共1页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其中,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力军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如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大学...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其中,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力军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如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成为一项重要且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知名学者、河海大学孙其昂教授等所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研究》(人民出版社,2024年出版)一书,就是在社会现代化视野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的高质量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18
作者 张斌 张蓉瑞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7期277-279,282,共4页
脱贫攻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具有丰富育人元素的宝贵资源,对于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阐述了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 脱贫攻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具有丰富育人元素的宝贵资源,对于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阐述了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介绍了脱贫攻坚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赋能价值,并指出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前挑战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 价值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路径的契合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慧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49,共5页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群体性、时代性特征都表明了其具有全面的育人价值和强大的育人功能。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路径方面高...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群体性、时代性特征都表明了其具有全面的育人价值和强大的育人功能。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路径方面高度契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充分融入并利用沂蒙精神,能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教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赋能变革、困厄澄明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霞 李安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1,共3页
推动网络空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命题。深化对这一命题的研究,需以网络空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手段、主体三方面的深刻影响为逻辑起点,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中遇到... 推动网络空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命题。深化对这一命题的研究,需以网络空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手段、主体三方面的深刻影响为逻辑起点,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中遇到的师生关系弱化、教育空间异化和工具理性扩张等困厄为问题导向,通过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加强师生主体的互动交往、创新思想政治育人形式等实践路径不断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赋能变革 困厄澄明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