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3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建设思路——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新策略研究》
1
作者 冯雪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安定有序,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由王秀阁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新策略研究》一书研究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安定有序,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由王秀阁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新策略研究》一书研究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及所需完成的新任务,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需要的可行策略,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天津人民出版社 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建设思路 可行策略 新时代大学生 新策略 安定有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力探索——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研究》
2
作者 王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6-96,共1页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其中,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力军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如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大学...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其中,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力军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如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成为一项重要且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知名学者、河海大学孙其昂教授等所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研究》(人民出版社,2024年出版)一书,就是在社会现代化视野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的高质量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佳祺 徐成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0,共4页
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精神资源,具有鲜明的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红色文化对于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精神资源,具有鲜明的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红色文化对于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精选教育内容,推进红色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丰富教育形式,助力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打造优质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开展教育评价,保障融入的实效性等多个维度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 教育内容 教育形式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路径的契合研究
4
作者 张慧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49,共5页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群体性、时代性特征都表明了其具有全面的育人价值和强大的育人功能。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路径方面高...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群体性、时代性特征都表明了其具有全面的育人价值和强大的育人功能。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路径方面高度契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充分融入并利用沂蒙精神,能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教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逻辑与风险防范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汉杰 麦心念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变量。考察数字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逻辑建构与技术风险并存的现象。从关系域、问题域中把握数字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延异互构、属性...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变量。考察数字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逻辑建构与技术风险并存的现象。从关系域、问题域中把握数字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延异互构、属性对接、价值耦合的内在逻辑,从夯实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基础、弥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落差”、推动数字技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程等方面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内嵌与整合,解析数字技术有效衔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直击数字技术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应然与实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赋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耦合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赋能变革、困厄澄明与实践进路
6
作者 李霞 李安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1,共3页
推动网络空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命题。深化对这一命题的研究,需以网络空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手段、主体三方面的深刻影响为逻辑起点,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中遇到... 推动网络空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命题。深化对这一命题的研究,需以网络空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手段、主体三方面的深刻影响为逻辑起点,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中遇到的师生关系弱化、教育空间异化和工具理性扩张等困厄为问题导向,通过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加强师生主体的互动交往、创新思想政治育人形式等实践路径不断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赋能变革 困厄澄明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7
作者 张争 查高峰 +1 位作者 魏永 黄海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短视频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以“音乐+视频+社交”的独特方式深受青年大学生群体关注和喜爱。这种新颖的媒介传播形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场域、教育时效等方面提供了发展契机。但是,短视频平台中经常出现... 短视频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以“音乐+视频+社交”的独特方式深受青年大学生群体关注和喜爱。这种新颖的媒介传播形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场域、教育时效等方面提供了发展契机。但是,短视频平台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良莠不齐的低俗内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推动短视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有效利用短视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与实践路径
8
作者 杜鹃 衡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
红色美术作品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彰显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又承载着特定的政治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育人资源。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导向、审美素养、文化底蕴、教... 红色美术作品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彰显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又承载着特定的政治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育人资源。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导向、审美素养、文化底蕴、教育创新四个维度。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坚持目标融合,明确红色美术育人定位;坚持内容融合,优化红色美术育人体系;坚持机制融合,推动红色美术育人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美术作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价值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道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9
作者 黄新颖 《福建茶叶》 2025年第6期169-171,共3页
茶道,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其精髓——“和、敬、怡、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中,将茶道哲理渗透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可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本文深入... 茶道,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其精髓——“和、敬、怡、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中,将茶道哲理渗透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可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本文深入剖析茶道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价值及实施策略,旨在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背景下茶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0
作者 岳阳 宋若瑜 《福建茶叶》 2025年第1期116-118,共3页
在“第二个结合”背景下,以茶文化的核心内涵,即健康的生活理念、高尚的精神追求、普遍的饮食习惯为抓手,通过在大学公共选修课、实践活动、学生活动中融入茶文化的方式,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的健康生活、... 在“第二个结合”背景下,以茶文化的核心内涵,即健康的生活理念、高尚的精神追求、普遍的饮食习惯为抓手,通过在大学公共选修课、实践活动、学生活动中融入茶文化的方式,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的健康生活、宁静致远的精神世界与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大学生提供文化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茶文化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
11
作者 张玮 《福建茶叶》 2025年第7期130-132,共3页
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提升思想深度、促进身心健康以及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展现出非凡的教育价值。针对当前高校在茶文化的融入上存在着不够重视、融合深度欠缺等问题,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设立专... 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提升思想深度、促进身心健康以及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展现出非凡的教育价值。针对当前高校在茶文化的融入上存在着不够重视、融合深度欠缺等问题,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设立专项课程,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茶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创新茶文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调研活动,拓宽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茶文化氛围。这一系列策略着重于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旨在将茶文化的核心精髓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修养与社会责任感,为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茶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2
作者 赵伟 郭志远 +2 位作者 张立新 贾文龙 白锦霞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1期159-162,共4页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涉农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农业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将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为...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涉农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农业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将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为思政教育注入新活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道德修养,又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涉农高校切实成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坚强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 涉农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逻辑思考
13
作者 王永友 陈思凡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1,共4页
新时代新征程,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对大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大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但信仰信念的坚定性不够;能够正确对待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期盼,但担当使命的自觉性不够... 新时代新征程,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对大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大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但信仰信念的坚定性不够;能够正确对待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期盼,但担当使命的自觉性不够;能够正确认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目标,但追求理想的彻底性不够。基于此,要坚持以促进大学生科学把握世界与中国发展大势、自觉担当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相统一为着力点,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引领大学生目标追求、提升大学生能力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素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郑江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0,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对于落实党和国家相关文件政策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义重大。价值引领同向、育人内容同构、育人过程同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间逻辑关联的具体表现。为有效解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对于落实党和国家相关文件政策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义重大。价值引领同向、育人内容同构、育人过程同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间逻辑关联的具体表现。为有效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在协同、载体、功能、队伍等方面面临的问题,高校可通过坚持协同推进、拓展融合载体、明确主体定位、强化队伍建设等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发挥协同育人的最大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婧 宋德群 +2 位作者 刘洋 李东泽 赵志方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8-63,共6页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是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的集中凝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教科书。对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从“被动学”到“...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是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的集中凝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教科书。对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主体;从“讲理论”到“重体验”:嵌入式学习红色资源;从“被参与”到“广参与”:红色文化渗入校园文化;从“独唱”到“大合唱”:共同开发红色资源四方面探索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一祯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2,共2页
近年来,文化自信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加强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中,融入文化自信的教育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文... 近年来,文化自信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加强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中,融入文化自信的教育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文化理解与认同,提升其文化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大学生思政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阶段,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认同和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政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认同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认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国家认同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的内涵意蕴、生成机理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子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41,共8页
高校学生组织作为大学生维系社会化关系存在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托。大学生组织感染性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被组织所传递的某种观念、价值、情绪、信息、行为瞬间激发或长期影响,从而产生连锁性反应... 高校学生组织作为大学生维系社会化关系存在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托。大学生组织感染性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被组织所传递的某种观念、价值、情绪、信息、行为瞬间激发或长期影响,从而产生连锁性反应并引起情感共鸣,最终改变其思想或行为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的生成,主要遵循人际吸引、模仿学习、竞争激励、心理相容、情感共鸣等机理。立足实践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应聚焦增强组织的吸引力、有序性和凝聚力,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小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8-51,共4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的加速转型期。受现代社会加速竞赛带来的科技加速、节奏加快、信息过载等因素影响,迷茫妥协、忙碌无序、思行相悖成为大学生新的典型行为表征。身处加速社会,自我异化、空间异化、行动异化导致大...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的加速转型期。受现代社会加速竞赛带来的科技加速、节奏加快、信息过载等因素影响,迷茫妥协、忙碌无序、思行相悖成为大学生新的典型行为表征。身处加速社会,自我异化、空间异化、行动异化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主体边界模糊、环境复杂加剧、作用发挥削弱等挑战。借鉴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同心共情、同频共振、同向共行,促进多元主体共育、推动良性环境共营、增强育人实效共鸣,更好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刚 郭修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内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也在客观上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建构首先应当始终面向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积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任务变... 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内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也在客观上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建构首先应当始终面向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积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任务变化,适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认知规律,不断提升育人效果,其次要从加强顶层设计、打破横向壁垒、巩固纵向衔接三个维度着手,不断增强方法协调性,构建立体育人方法体系,最后要通过内部衔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性与协调性,通过外部配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构建开放性的系统结构以应对复杂的环境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体系 新时代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四重逻辑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永友 何军杰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6,共8页
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带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变化。从理论逻辑看,新时代党和国家及社会发展进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从现实逻辑看,新时代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政治觉悟与价值追求上能够正确理解强... 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带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变化。从理论逻辑看,新时代党和国家及社会发展进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从现实逻辑看,新时代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政治觉悟与价值追求上能够正确理解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与新目标,但在行为实践上缺乏足够的信心信仰信念支撑、主动担当使命责任的自觉与追求理想的实际行动。从价值逻辑看,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推动新时代接班人培养、实现强国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实践逻辑看,要帮助大学生在正确认识世界与中国发展大势中坚定信心信仰信念,在加强对中国与世界的纵横比较中自觉担当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在树立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中主动追求理想、提升能力本领,切实解决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