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创新、绿色创业与大学生就业力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华晶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8,共10页
在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协同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亟须突破传统技能的行动框架。根据结构功能主义和技术文化理论,数智创新作为技术素养,支撑大学生就业力的技术结构;绿色创业蕴含文化价值,发挥大学生就业力的价值功能。具体而言... 在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协同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亟须突破传统技能的行动框架。根据结构功能主义和技术文化理论,数智创新作为技术素养,支撑大学生就业力的技术结构;绿色创业蕴含文化价值,发挥大学生就业力的价值功能。具体而言,数智创新的技术素养结构,包括工具应用、复杂认知和伦理责任三个维度;绿色创业的文化价值功能,体现在生态文明、低碳理念、循环模式三个方面。数智创新与绿色创业协同促进大学生就业力提质增效,技术素养结构能够适应环境、整合资源,文化价值功能达成目标、潜力永续,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是数绿协同重要途径。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绿色就业力,亟待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夯实技术素养根基、激发文化价值活力,为数绿协同发展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力 数智创新 绿色创业 技术结构 价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力:概念、维度与测量 被引量:49
2
作者 江岩 张体勤 耿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54,共10页
大学生就业力是体现大学生群体人力资本特征、促进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良性互动的核心,其政策意义和理论价值日益受到关注,但仍缺乏明晰的概念界定和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测量方法。在定义上我们应明确,大学生就业力是高等教育对个... 大学生就业力是体现大学生群体人力资本特征、促进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良性互动的核心,其政策意义和理论价值日益受到关注,但仍缺乏明晰的概念界定和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测量方法。在定义上我们应明确,大学生就业力是高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综合作用,它是由通用职业能力、专业能力、专业支持技能和个性特质四个独立因子构成的多维结构。我们应在信度、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检验,以构建起具有系统性和一致性的关于大学生就业力的概念与测量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力 定义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经验探讨 被引量:41
3
作者 雷培梁 连莲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75,共4页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解决高校毕业生与社会之间的"就业鸿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英国高校重视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了吸收雇主参与课程设计、将就业力嵌入课程、重视学生实际工作经验的获得、重...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解决高校毕业生与社会之间的"就业鸿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英国高校重视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了吸收雇主参与课程设计、将就业力嵌入课程、重视学生实际工作经验的获得、重视创业教育以及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本文拟对这些措施和经验展开详细的阐述,以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高等教育 大学生就业力 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模式、措施及启示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秀芝 罗嘉珂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124,共5页
提升就业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欧美高校不断进行各种尝试,产生了很多成功的案例,虽然立足点各有特色,但均是通过高校、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共同合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借鉴欧美高校的经验,我国可以从课程体系设置、人才... 提升就业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欧美高校不断进行各种尝试,产生了很多成功的案例,虽然立足点各有特色,但均是通过高校、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共同合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借鉴欧美高校的经验,我国可以从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能力培养、重视实践教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国家 大学生就业力 模式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大学生就业力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彤 刘铸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9-123,共5页
就业力的概念最早在1909年被Beveridge提出,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丰富,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大学生就业力模式:心理-社会建构性就业力模式、USEM就业力模式和Career EDGE就业力模式。借鉴国外研究,我国高校应采取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 就业力的概念最早在1909年被Beveridge提出,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丰富,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大学生就业力模式:心理-社会建构性就业力模式、USEM就业力模式和Career EDGE就业力模式。借鉴国外研究,我国高校应采取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优化高校专业结构、加快课程改革、推进管理创新、建设实践基地等措施助推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力 就业模式 课程改革 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高永惠 范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0-92,共3页
文章阐释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岗位通用胜任力要素组成,并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适应性进行了盘点,得知相关影响者对大学生就业胜任力要素认知的差异,使得企业岗位胜任力结构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结构契合性不好,从而影响了就业能力的适应性。
关键词 岗位胜任 大学生就业胜任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