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归凯恩斯主义——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选择 被引量:6
1
作者 林成华 洪成文 《重庆高教研究》 2015年第3期96-104,共9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日益凸显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影响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世界性难题。美国联邦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案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从逻辑框架、价值取向及其理论基础等方面分析金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日益凸显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影响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世界性难题。美国联邦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案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从逻辑框架、价值取向及其理论基础等方面分析金融危机时期美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发现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美国政府采取短期和中长期战略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危机应急救济、扩大劳动力需求、改善劳动力供给、促进供需匹配等方面推动大学生就业,并呈现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相融合的政策发展趋势。短期策略主要体现在危机前期的救济性政策。它注重政策的短期效应,以促进社会公平为价值取向,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发展绿色经济、直接购买公共服务、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举措激发就业需求,化解供需矛盾,促进就业增长。中长期策略主要体现在危机中后期的功能性政策的出台。它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政策的长期效应,以促进就业需求、劳动力供给和供需匹配为价值取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训练和人力资源战略储备,同时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信息服务,加强校企合作与需求对接,促进劳动力供需匹配,致力于就业危机的根本性化解。因此,我国政府应从增加政府公共投入、健全大学生就业救济制度、强化职业训练、完善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等方面进行大学生就业政策设计,在借鉴美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同时,不断深化本土研究,把握核心要素,通过运用国家政策杠杆,致力于我国经济社会与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 就业救济 职业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