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研究 |
栗振宇
彭爌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9
|
|
2
|
高校大学生“村官”预培养机制研究 |
苏益南
李炳龙
朱永跃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3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培养的思考 |
雷传江
宋月红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4
|
大学生“村官”绩效:定量评价与优化路径 |
李炳龙
苏益南
朱永跃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5
|
农业高等教育与大学生“村官”计划整合机制探讨 |
王海涛
徐翔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6
|
引导大学生“村官”走创业之路 |
吉蕾蕾
吴国清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7
|
高校与组织部门共建大学生“村官”培养培训基地的可行性探讨 |
蔡秀娟
邱冠文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8
|
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苏北农村为例 |
殷殷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9
|
|
9
|
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再就业的困难与对策 |
肖云
霍丽丽
|
《西部论坛》
|
2010 |
5
|
|
10
|
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陈权
王德生
尹俣潇
潘天红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1
|
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北灌云县的调查 |
马德峰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7
|
|
12
|
大学生“村官”基层角色定位研究 |
马德峰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3
|
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有效途径探析 |
佴军
陆建飞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4
|
浅论大学生“村官”的职前职后培养机制——以河北省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调查分析为例 |
马玉玲
马爱林
徐树君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5
|
大学生“村官”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
侯金超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16
|
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表征及制度规引 |
唐文跃
马德峰
|
《西北人口》
CSSCI
|
2015 |
2
|
|
17
|
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状况与思想心态——对云南农村干部学院大学生“村官”学员的调查与分析 |
袁国友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8
|
基于农村公益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创业研究 |
刘西忠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9
|
试论大学生“村官”准入与培养机制 |
马骁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20
|
职业生涯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培训策略研究 |
王俊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