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农村青年大学之路:关于大学期望、入学机会与学业完成的文献梳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卫平 牛新春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119,98,共9页
本文回顾近二十年美国农村青年大学入学方面的文献,并收集与分析公开统计数据,综述美国农村青年大学之路上的重重困难。尽管拥有社区邻里关系紧密优势,但农村背景独特性造就的结构障碍,仍使农村学生的遭遇成为弱势群体的一个集中缩影。... 本文回顾近二十年美国农村青年大学入学方面的文献,并收集与分析公开统计数据,综述美国农村青年大学之路上的重重困难。尽管拥有社区邻里关系紧密优势,但农村背景独特性造就的结构障碍,仍使农村学生的遭遇成为弱势群体的一个集中缩影。从教育期望来看,农村学生更易受家庭经济状况影响,教育期望更为现实,期望值较低也较局限。在入学机会方面,城乡双轨、性别、种族、经济等变量催生群体内部异质性。同时,他们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受到挤压。此外,入学模式还呈现"曲线救国"特征,或是推迟进入大学的时间,或是先入社区学院后转学至四年制大学。学业完成方面,城乡之间学生本科及以上学位获得率存在显著差异,考虑到家庭社会背景变量后,这种差异关系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生 大学期望 入学机会 学业完成 入学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文化圈国家青少年的大学期望依然偏高吗?——基于对韩国和新加坡PISA 2009—2018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汪卫平 董扣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0-108,55,共10页
儒家文化圈国家对读书文化的重视已经受到了学界的关注,然而对其内部的差异以及纵向变化却缺乏研究。基于韩国、新加坡2009和2018年PISA合并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与十年前相比,虽然韩国和新加坡15岁青少年期望上大学的比例没有显著变化... 儒家文化圈国家对读书文化的重视已经受到了学界的关注,然而对其内部的差异以及纵向变化却缺乏研究。基于韩国、新加坡2009和2018年PISA合并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与十年前相比,虽然韩国和新加坡15岁青少年期望上大学的比例没有显著变化,但是大学期望仍远高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而在乐观的期望背后是底层学生期望不高的事实,尤其是在考虑了学业能力后,底层和顶层的优等生期望上大学的比例差距明显扩大。从影响效应来看,家庭背景对大学期望的直接影响呈现增加的趋势,而通过影响学业能力进行影响期望的间接效应则呈现下降趋势。最后,数学成绩已经成为间接效应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部分儒家文化圈国家要警惕教育再生产对弱势群体学生教育期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期望 PISA 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 学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下的大学生职业期望——基于一项追踪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凌 袁玉芝 许智文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1,共7页
大学生职业期望对求职行为有明确的引导作用,并影响其职业获得。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构建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OLS多元回归、Shapley值分解,探讨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2020-2022年,... 大学生职业期望对求职行为有明确的引导作用,并影响其职业获得。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构建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OLS多元回归、Shapley值分解,探讨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2020-2022年,大学生就业意愿增强,公务员偏好高涨,职业期望整体水平下降;大学生职业期望是个人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人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职业期望的核心解释要素,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未来职业认知清晰度、同伴效应是解释大学生职业期望水平差异的主要指标。因此建议:个人应加强人力资本及心理资本积累,树立合理职业期望;高校需重视环境因素影响,多渠道帮助在校生形成多元、开放的职业观念;国家应将职业生涯教育提前到高中或更早的教育阶段;促进社会职业价值观的多样化,避免单一职业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期望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未来时间洞察力 同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西部十省份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朱生玉 周晓蕾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基于我国中西部地区10个省份的数据,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收入预期已经比较理性;国有部门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大学生已经开始更加考虑到中小城市就业;性别、家庭经济背景、... 基于我国中西部地区10个省份的数据,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收入预期已经比较理性;国有部门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大学生已经开始更加考虑到中小城市就业;性别、家庭经济背景、学科背景会对大学生的预期收入带来重要影响;收入预期会对大学生就业部门的选择带来重要影响,收入预期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国有部门;家庭城乡背景会对大学生就业区域的选择带来重要影响,城市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到大城市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期望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期望特征与差异研究——基于12859份样本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东红 周恒灿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67-70,共4页
通过12859份有效问卷调查,结合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从薪酬预期、单位性质预期、地域选择预期、单位行业预期及职位预期5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进行描述性分析;对性别、专业类别、户籍类型3个维度进行差异性研究,探讨应用型本科... 通过12859份有效问卷调查,结合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从薪酬预期、单位性质预期、地域选择预期、单位行业预期及职位预期5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进行描述性分析;对性别、专业类别、户籍类型3个维度进行差异性研究,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期望倾向和个体特征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择业最关注的是薪酬,受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务实化的影响,大学生对薪酬的期望比较理性;大学生的择业期望具有明显的特征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价值观;学校要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实施差别化就业指导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大学生就业期望 薪酬预期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