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当代美国大学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 被引量:18
1
作者 郝运 王屾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96,共6页
志愿服务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近现代以来发展迅速。其历史大致分为萌生阶段、发展阶段和规范阶段。当前,美国大学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较为健全,主要包括招募机制、培训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这些机制的不断完善,有效地保障... 志愿服务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近现代以来发展迅速。其历史大致分为萌生阶段、发展阶段和规范阶段。当前,美国大学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较为健全,主要包括招募机制、培训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这些机制的不断完善,有效地保障了美国大学志愿服务的有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大学志愿服务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乡村发光发热 被引量:1
2
作者 敖珍 《村委主任》 2025年第2期217-219,共3页
为探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乡村经济振兴中的作用价值与发展路径,文章对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识别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乡村经济振兴中的作用价值与发展路径,文章对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识别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志愿服务对乡村经济振兴具有促进作用,但仍存在项目定位模糊、服务时间短暂、需求对接不精准及多方协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明确志愿服务项目定位,加强需求调研与精准匹配;构建长效机制,延长服务周期并提升服务深度;加强服务与需求对接,推动项目实用性与效益最大化;健全多方协作机制,构建校企、政府与乡村联动平台等策略实施,可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功能价值,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大学志愿服务 乡村经济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3
作者 刘蔷 刘会云 刘佳 《南方农机》 2025年第8期76-78,94,共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成长、服务社会的宝贵平台。基于此,文章系统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与现实困境,提出了优化路径,以期有效激发大学...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成长、服务社会的宝贵平台。基于此,文章系统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与现实困境,提出了优化路径,以期有效激发大学生参与热情,实现乡村振兴与青年人才成长的双向赋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志愿服务 乡村振兴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4
作者 刘鑫燕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7期162-164,共3页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文章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及实...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文章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及实施路径。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政策支持、教育培训、实践锻炼、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策略,旨在通过优化志愿服务体系、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等措施,提升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的能力和效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志愿服务 乡村振兴 实施路径 大学生参与 实践锻炼 党的十九大 志愿服务体系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多样化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红霞 张耀灿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4,共5页
随着文化多样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活动形式更加丰富、组织机构逐步完善、国际化合作日益频繁、志愿者的功利心态明显等。文化多样化既给大学生志愿服务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使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文化多样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活动形式更加丰富、组织机构逐步完善、国际化合作日益频繁、志愿者的功利心态明显等。文化多样化既给大学生志愿服务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使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严峻挑战。在此情况下,我们应采取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志愿者的培训、优化志愿服务的运行管理、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方式、完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等措施,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样化 大学志愿服务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四种关系的处理 被引量:9
6
作者 蔡建淮 李荣志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7-129,共3页
搞好大学生志愿服务,必须处理好四种关系:处理好志愿服务与课堂教育的关系,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处理好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确立;处理好志愿服务与就业教育的关系,提升就业工作的有效性;... 搞好大学生志愿服务,必须处理好四种关系:处理好志愿服务与课堂教育的关系,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处理好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确立;处理好志愿服务与就业教育的关系,提升就业工作的有效性;处理好志愿服务与共青团工作的关系,推动志愿服务的有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志愿服务 四种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分析与组织治理 被引量:5
7
作者 朱雄 徐伟宏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0-163,共4页
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助于维护国家核心价值观念,培养民族集体意识;有助于聚集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引导公民遵守社会公德,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仍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所蕴涵的社会效应还难以得到充分彰显。文... 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助于维护国家核心价值观念,培养民族集体意识;有助于聚集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引导公民遵守社会公德,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仍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所蕴涵的社会效应还难以得到充分彰显。文章在充分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特性和借鉴国内外公益组织治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高校、社会、政府为基点的,"四位一体"、多方协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志愿服务 社会效应 组织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政府+企业”: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新模式探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程华东 张贵礼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07-113,共7页
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对西部贫困边远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政府、支教学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服务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政府监管缺位、社会资助分散欠规范、志愿服务活力不... 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对西部贫困边远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政府、支教学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服务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政府监管缺位、社会资助分散欠规范、志愿服务活力不足、没有形成品牌等突出问题。结合华中农业大学的支教实践,探索在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中引入爱心企业,形成合作开放的"大学+政府+企业"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新模式,阐释了这一新模式的内涵、运行机制,从大学、政府、企业、支教学校四个层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模式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村教育 大学生支教志愿服务 模式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实现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红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有助于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协调居民利益关系和构建和谐社区,进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相关群体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重... 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有助于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协调居民利益关系和构建和谐社区,进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相关群体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工作机制不健全,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因此,应加强宣传教育以使人们充分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性,拓展和丰富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以提高社区满足居民需要的能力,完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以发挥其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整合相关资源和人员共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以凝聚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志愿服务 参与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现代化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志愿服务内涵的深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效性的发挥 被引量:17
10
作者 付蕊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8-129,共2页
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中,大学生作为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应不断深化志愿服务的内涵、内容和现实意义,以便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其思想政治教... 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中,大学生作为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应不断深化志愿服务的内涵、内容和现实意义,以便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内涵 大学志愿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孟芳兵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2,100,共4页
服务期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就业工作是西部计划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切实保障西部计划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访谈形式对服务期满西部计划志愿者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调研结果,探讨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服务期满志愿 就业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专业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专业设置相结合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91-192,共2页
大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很少把志愿服务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文章以体育专业学生为例,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提出以专业设置为基础成立相应的志愿服务队伍,以服务活动为导向建立相应的志愿服务章程,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建设... 大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很少把志愿服务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文章以体育专业学生为例,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提出以专业设置为基础成立相应的志愿服务队伍,以服务活动为导向建立相应的志愿服务章程,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建设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专业 大学志愿服务 专业设置 结合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利益补偿及其相互关系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军 王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61-62,共2页
大学生志愿服务虽然具有公益性的本质,但由于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特殊性,他们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更需要得到物质、精神和自身发展等方面的补偿。利益补偿只是提供其从事志愿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和精神动力,使其具有能够持续进行志愿服... 大学生志愿服务虽然具有公益性的本质,但由于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特殊性,他们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更需要得到物质、精神和自身发展等方面的补偿。利益补偿只是提供其从事志愿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和精神动力,使其具有能够持续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的物质保障和精神需求,保证志愿服务活动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由于志愿付出远远高于它得到的补偿,所以,只要坚持"适度"原则,就不会背离志愿服务的公益性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志愿服务 公益性 利益补偿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刍论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一冰 陈先兵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7-161,共5页
中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由于开展的历史较短,目前还处在逐渐成熟阶段。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服务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本质内涵,融核心价值观和志愿精神于一体,建立起长效机制,才能走上... 中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由于开展的历史较短,目前还处在逐渐成熟阶段。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服务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本质内涵,融核心价值观和志愿精神于一体,建立起长效机制,才能走上理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时至今日,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正在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志愿服务 意识形态 传统文化 社会和谐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璐 刘惠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现状。方法抽取了291名天津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为样本,样本涉及6个专业、5个年级,通过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采用自编"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量表——任务评估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现状。方法抽取了291名天津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为样本,样本涉及6个专业、5个年级,通过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采用自编"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量表——任务评估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兴趣、胜任力、选择性、内外压力、功利性及真心助人程度,对当前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内部动机水平较高,但追求功利的心态也同样存在。结论高校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应注重加强对医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医学生能真正不求任何回报的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大学志愿服务 自我决定理论 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万奇 陶光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7-153,共7页
志愿服务是人们践行高尚道德的重要实践路径之一,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是... 志愿服务是人们践行高尚道德的重要实践路径之一,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对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新时代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实现了人生价值,更服务着社会发展。为了给大学生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应当发挥家庭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培育中的始发站优势、强化高校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中的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的社会志愿服务氛围,构建家庭、高校以及社会协同的发展路径,真正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志愿服务 家风 家校社协同 社会志愿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大学生志愿服务“双内核”精神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陶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5-37,共3页
进入新时代,由于大学精神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实然"缺位,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未能有效实现。因此,我们提出,建构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双内核"精神,即志愿精神与大学精神并举,缺一不可"。双内核&... 进入新时代,由于大学精神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实然"缺位,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未能有效实现。因此,我们提出,建构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双内核"精神,即志愿精神与大学精神并举,缺一不可"。双内核"精神意味着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既要关切志愿精神的体悟与内化,又要展现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创新驱动、独立思辨、人文关怀"的大学精神充分契合,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实现立德树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志愿服务 双内核 志愿精神 大学精神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视角下的西部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基于新疆阿克苏的市场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迪丽达.叶克奔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213,共2页
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这一视角切入"西部茶产业"的发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茶业人才支撑、茶业文化支撑、茶业营销渠道支撑等帮助。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目前的主要内容包括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的教育事... 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这一视角切入"西部茶产业"的发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茶业人才支撑、茶业文化支撑、茶业营销渠道支撑等帮助。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目前的主要内容包括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社会医疗事业的发展、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的农林事业发展等。"贸易为主,规模化营销为主"构成了新疆阿克苏地区茶贸易、茶产业的基本面貌。对新疆阿克苏地区茶产业的实证调研表明,在茶叶贸易上逐步从分散式营销走向规模化聚集、阿克苏茶叶市场传统上以"绿茶"为主要的消费倾向正在趋向于"多元茶叶"消费倾向、茶叶营销、贸易的渠道相对单一、茶产业的"文化消费"不足。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视角下的西部茶产业发展战略可以包括这样三点:一是鼓励涉商大学生志愿者借助于"互联网+"积极发展西部茶产业;二是鼓励涉农大学生志愿者对西部地区的茶产业优化进行技术支持;三是鼓励涉文化产业大学生志愿者对西部地区的茶文化进行传播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西部茶产业 发展战略 新疆阿克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路径探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佳璇 王良滨 +1 位作者 刘晴晴 赵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志愿服务是当代中国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作为志愿者队伍中的坚实力量,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不仅提高了自身实践能力,更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 志愿服务是当代中国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作为志愿者队伍中的坚实力量,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不仅提高了自身实践能力,更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已有志愿服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多个渠道、多种资源,健全志愿者培训制度,加强志愿者服务保障,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新时代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大学志愿服务 实践经验 培训制度 志愿服务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方案解读——访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赵勇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文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5,共2页
《教育与职业》:在今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专项设置集中在哪几个领域? 赵勇:专项设置主要围绕党政中心大局、西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青年学生的服务意愿等,凸显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特点。2012年西部计划全国项目继... 《教育与职业》:在今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专项设置集中在哪几个领域? 赵勇:专项设置主要围绕党政中心大局、西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青年学生的服务意愿等,凸显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特点。2012年西部计划全国项目继续实施基础教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服务新疆、服务西藏、基层社会管理等7个专项,稳步推进服务新疆、服务西藏两个专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办公室主任 项目管理 赵勇 《教育与职业》 解读 经济社会发展 基层社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