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建设大学创新体系,服务有组织科研——以清华大学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奕群
邱垚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68,共6页
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大学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进一步明确大学创新体系的角色定位,营造创新生态,加强有组织科研。本文结合清华大学科研管理实践,提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的独特价值,即发挥知识流转枢...
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大学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进一步明确大学创新体系的角色定位,营造创新生态,加强有组织科研。本文结合清华大学科研管理实践,提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的独特价值,即发挥知识流转枢纽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协作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并论述了在推进有组织科研背景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的建设路径,以期为高校完善大学创新体系,服务有组织科研,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创新体系
高水平研究型
大学
有组织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大学教育创新体系的建设理念
被引量:
6
2
作者
檀慧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107,共6页
教育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创新需要在尊重大学自身特点和办学规律的前提下,聚焦于目标、观念、制度、知识、技术、人才培养等核心要素,整体设计、系统推进,逐渐构建起一个包括创新目标体系、创新观念体系、制...
教育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创新需要在尊重大学自身特点和办学规律的前提下,聚焦于目标、观念、制度、知识、技术、人才培养等核心要素,整体设计、系统推进,逐渐构建起一个包括创新目标体系、创新观念体系、制度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高新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内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完整的大学教育创新体系,协力推动大学教育创新的整体突破,提升大学教育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创新
大学
教育
创新
体系
整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普适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被引量:
2
3
作者
余魅
程红霞
+1 位作者
杨月寒
刘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2-135,188,共5页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为在校大学生们提供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的途径,为由学知识向有能力之间的转化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为在校大学生们提供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的途径,为由学知识向有能力之间的转化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对扩大大学生知识面、追踪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以电子信息为主的工科院校,在多年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构建了具有"普适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适性
大学
生科技
创新
活动
体系
创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立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
15
4
作者
高翔
张俊杰
胡俊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4-76,共3页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是以政府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比较单一的推广模式 ,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和农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农业成果转化率的需要 ,必须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而大学是成果、人才、信息的源泉 ,因...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是以政府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比较单一的推广模式 ,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和农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农业成果转化率的需要 ,必须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而大学是成果、人才、信息的源泉 ,因此 ,发挥其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农业科技推广
创新
体系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科交叉场域的功能失灵及其治理路向
被引量:
14
5
作者
张新培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71,共11页
本研究运用场域理论对学科交叉进行研究,提出学科交叉场域是“知识生产组织建构行动者参与”三元关系嵌套的结构空间。本研究以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大学为典型案例,对其学科交叉场域存在的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激励功能失灵现象...
本研究运用场域理论对学科交叉进行研究,提出学科交叉场域是“知识生产组织建构行动者参与”三元关系嵌套的结构空间。本研究以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大学为典型案例,对其学科交叉场域存在的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激励功能失灵现象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为应对学科交叉场域功能失灵并促进学科交叉场域与外部系统需求的动态平衡,我国可从理念重塑与模式变革两个方面完善大学治理机制。在理念重塑方面,我国大学应转变学科观念,从学科意识转向问题意识;重塑价值追求,从形式交叉转向交叉创新;拓宽战略格局,从仅立足学科转向立足内生资源、制度环境和外部产业三维坐标。在模式变革方面,我国大学可坚持以创新为根本,将学科交叉深度嵌入大学创新体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面向成果的学科交叉体制机制;坚持以赋能为核心,助力教师在场域转换中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场域
大学
治理
知识
创新
大学创新体系
问题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大学创新体系,服务有组织科研——以清华大学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奕群
邱垚
机构
清华大学科研院
出处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68,共6页
文摘
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大学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进一步明确大学创新体系的角色定位,营造创新生态,加强有组织科研。本文结合清华大学科研管理实践,提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的独特价值,即发挥知识流转枢纽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协作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并论述了在推进有组织科研背景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的建设路径,以期为高校完善大学创新体系,服务有组织科研,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大学创新体系
高水平研究型
大学
有组织科研
Keywords
university innovation system
high level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y
organized research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大学教育创新体系的建设理念
被引量:
6
2
作者
檀慧玲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107,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专项任务项目"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领域综合改革研究"(14JDXF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我国大学教育创新研究"(skzzp2013005)
2013年度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重点项目"中欧创新政策比较研究"
文摘
教育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创新需要在尊重大学自身特点和办学规律的前提下,聚焦于目标、观念、制度、知识、技术、人才培养等核心要素,整体设计、系统推进,逐渐构建起一个包括创新目标体系、创新观念体系、制度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高新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内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完整的大学教育创新体系,协力推动大学教育创新的整体突破,提升大学教育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教育
创新
大学
教育
创新
体系
整体设计
Keywords
education innovation
university education innovation system
comprehensive design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普适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被引量:
2
3
作者
余魅
程红霞
杨月寒
刘伟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2-135,188,共5页
文摘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为在校大学生们提供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的途径,为由学知识向有能力之间的转化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对扩大大学生知识面、追踪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以电子信息为主的工科院校,在多年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构建了具有"普适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
普适性
大学
生科技
创新
活动
体系
创新
人才培养
Keywords
universality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
15
4
作者
高翔
张俊杰
胡俊鹏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广处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4-76,共3页
文摘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是以政府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比较单一的推广模式 ,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和农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农业成果转化率的需要 ,必须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而大学是成果、人才、信息的源泉 ,因此 ,发挥其优势 。
关键词
大学
农业科技推广
创新
体系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Keywords
university
populariz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 tech
new system
分类号
F324.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科交叉场域的功能失灵及其治理路向
被引量:
14
5
作者
张新培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发展处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71,共11页
文摘
本研究运用场域理论对学科交叉进行研究,提出学科交叉场域是“知识生产组织建构行动者参与”三元关系嵌套的结构空间。本研究以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大学为典型案例,对其学科交叉场域存在的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激励功能失灵现象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为应对学科交叉场域功能失灵并促进学科交叉场域与外部系统需求的动态平衡,我国可从理念重塑与模式变革两个方面完善大学治理机制。在理念重塑方面,我国大学应转变学科观念,从学科意识转向问题意识;重塑价值追求,从形式交叉转向交叉创新;拓宽战略格局,从仅立足学科转向立足内生资源、制度环境和外部产业三维坐标。在模式变革方面,我国大学可坚持以创新为根本,将学科交叉深度嵌入大学创新体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面向成果的学科交叉体制机制;坚持以赋能为核心,助力教师在场域转换中成长成才。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场域
大学
治理
知识
创新
大学创新体系
问题导向
Keywords
interdisciplinarity
field
university governance
knowledge innovation
the university innovation system
problem-oriented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建设大学创新体系,服务有组织科研——以清华大学为例
刘奕群
邱垚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我国大学教育创新体系的建设理念
檀慧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构建“普适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余魅
程红霞
杨月寒
刘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建立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的思考
高翔
张俊杰
胡俊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学科交叉场域的功能失灵及其治理路向
张新培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