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转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于金池 赖俊勇 顾晓敏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19期174-176,共3页
人工智能是新兴的交叉型学科,在服务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较突出的成就。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人工智能的应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和智能化服务。本文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技术... 人工智能是新兴的交叉型学科,在服务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较突出的成就。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人工智能的应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和智能化服务。本文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现代化改革中的作用及其广泛应用。通过采用AI技术,体育课程已经引入了定制化训练计划、先进的风险预测系统、沉浸式学习环境和即时反馈机制。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推动了教学资源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转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变革,也促进了教育模式由单一传授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变,并推动了体育设备向智能化升级。研究强调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以及高校体育教学决策智能系统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学体育课程 教学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体育课程的有效配置(上)——基于课程环境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段健芝 刘海元 +1 位作者 彭健民 龙宋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92,共5页
课程政策、传统习惯、物质资源、教师、学生及管理者等是影响课程运行与发展的现实力量,这些要素不可避免地制约和影响着大学体育课程实施的成效,要实现大学体育课程价值的最大化,体育课程政策的制定与监管、传统习惯形成的外界扭力作... 课程政策、传统习惯、物质资源、教师、学生及管理者等是影响课程运行与发展的现实力量,这些要素不可避免地制约和影响着大学体育课程实施的成效,要实现大学体育课程价值的最大化,体育课程政策的制定与监管、传统习惯形成的外界扭力作用、体育场馆配置的落实与问责、课程人才的优势定位与储备、课程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准则等课程环境因素,是大学体育课程配置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大学体育课程 课程配置 课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筛选大学体育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指标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太玮 潘绍伟 季浏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9-93,共5页
为了对大学体育课程内容标准体系中具体指标条目进行甄别和筛选。采用德尔菲法对备选的48条具体指标条目进行4轮专家意见征询,有45名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5名大学公体部主任参与专家征询。经2轮预调查和2轮正式征询的专家... 为了对大学体育课程内容标准体系中具体指标条目进行甄别和筛选。采用德尔菲法对备选的48条具体指标条目进行4轮专家意见征询,有45名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5名大学公体部主任参与专家征询。经2轮预调查和2轮正式征询的专家积极性系数分别为100%、100%、88.75%和77.50%;专家的权威程度达到可接受值(≥0.70)比例为86.7%、100%、87.3%和88.7%;专家意见一致性系数(Kendall’s W,肯德尔和谐指数)分别为0.311、0.628、0.320和0.531;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领域1级指标类的权重分别为12.5%、29.9%、24.7%、22.5%和10.4%。经过2轮的正式征询,最后筛选出5个领域共30个具体指标条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大学体育课程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被引量:38
4
作者 雷敏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105,共5页
梳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并从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精品课程、微课和慕课4个方面着手,了解分析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存在表现形式单一,忽视教学方式信息化建设... 梳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并从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精品课程、微课和慕课4个方面着手,了解分析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存在表现形式单一,忽视教学方式信息化建设,未能体现大学体育的课程特性和开发建设力度不足等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大学体育课程 信息化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探索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曾峰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131-134,共4页
本研究从新时代“三全育人”教育育人目标的视角出发,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旨在探讨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现状和影响因素,挖掘和梳理大学体育课程中所... 本研究从新时代“三全育人”教育育人目标的视角出发,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旨在探讨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现状和影响因素,挖掘和梳理大学体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以及思政教育元素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为深化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研究和创新实践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思政教育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惑与反思 被引量:4
6
作者 耿洁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第12期63-63,55,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人们开始普遍关注教育的发展问题,"阳光体育运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作为教育的不断革新的主要标志之一,它为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发展与进步有其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人们开始普遍关注教育的发展问题,"阳光体育运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作为教育的不断革新的主要标志之一,它为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发展与进步有其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式以及学校、家庭以及教师等等原因,使得"阳光体育运动"在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中的运用受到一定的发展阻碍力量,所以为了解决这些教学上的困惑,贯彻"阳光体育运动",学校应该加大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关注与支持,"阳光体育运动"是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情况,学生自身的兴趣与爱好所选择的体育项目,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与素质以及天赋的差异,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使学生体育的水平与质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的提升,"阳光体育运动"将这一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的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 大学体育课程 困惑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任振钢 游毓发 《体育科技》 2004年第3期84-86,共3页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 ;上课突出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 ,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 ;上课突出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 ,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考核要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 ,实现三转变 :从终结评价向终结与过程评价结合转变 ;从内容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 ;从教师评价向师生评价转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学生主体性 教师主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块教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强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第2期42-43,共2页
“模块式”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职业应具备的能力为中心、以能力需求为主的教学模式,该模式 符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本文对高校体育课程模块教学进行探究.文章首先概述了 “模块式”体育教学 模式及其分类... “模块式”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职业应具备的能力为中心、以能力需求为主的教学模式,该模式 符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本文对高校体育课程模块教学进行探究.文章首先概述了 “模块式”体育教学 模式及其分类,其次对“模块式”体育教学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进行分析,探析了其构建的原则、构建的基本 观点、试试设置及其特征;最后对提出了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包括科学设计课程模块、优化教学方式以及充分利用科 学技术辅助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需求 大学体育课程 “模块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运动与大学体育课程的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春明 《中国新通信》 2019年第14期215-215,共1页
定向运动是一项脑力与智力并重的运动,除去体育运动基础的增强体能作用以外,定向运动还能够同时增强参与者的耐力,作为独立个体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得到培养。作为一项满足学生好奇心理、集趣味、知识、团队竞技价值于一身的体... 定向运动是一项脑力与智力并重的运动,除去体育运动基础的增强体能作用以外,定向运动还能够同时增强参与者的耐力,作为独立个体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得到培养。作为一项满足学生好奇心理、集趣味、知识、团队竞技价值于一身的体育运动项目,将其创新性地结合进大学体育课程,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条件上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对青年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都有较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定向运动 创新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化教学法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必要性及开展思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旸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第20期121-121,共1页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注重对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高校的体育教育一直也在探寻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差异教学法就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一种方法。本文对差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必要性以及开展思路进行探究。
关键词 差异教学法 大学体育课程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1
作者 黎远军 《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17-119,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陕西5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探讨了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对策,以期为陕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课程评...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陕西5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探讨了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对策,以期为陕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课程评价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大学体育课程 学生学习评价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构想
12
作者 丁鼎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第8期78-79,共2页
本文主要就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可以明确新时期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体育课堂进行有效的改革,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 大学体育课程 改革 发展与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素养视域下大学体育课程的现状审思与转向路径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孝禄 《山东体育科技》 2022年第1期67-71,共5页
大学体育教学是提升大学生身体素养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大学体育课程则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载体,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性、时代性的系统工程。在身体素养视域下重新审思大学体育课程的现状问题,提出大学体育课程需... 大学体育教学是提升大学生身体素养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大学体育课程则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载体,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性、时代性的系统工程。在身体素养视域下重新审思大学体育课程的现状问题,提出大学体育课程需要在价值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和实施主体五个方面实施转向,并结合时代特征与社会客观需求提出体育课程改革的新路径,以实现大学体育课程全面育人的价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素养 大学体育课程 高校体育教育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体育课程与思政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学文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第22期111-112,共2页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入改革推进,当前时代下,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也有了全新的发展教学理念,要加强对思政内容与体育课程学科知识的有机的统一,这样就可以使得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当中,推动学生对于自身价值以及各方面目标的形成,...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入改革推进,当前时代下,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也有了全新的发展教学理念,要加强对思政内容与体育课程学科知识的有机的统一,这样就可以使得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当中,推动学生对于自身价值以及各方面目标的形成,从而有效的达到课程育人的目标。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一下大学体育课程与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思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15
作者 张新明 张汉飞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第10期110-110,共1页
进入新世纪以后,新一代的大学生思想越来越活跃,但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国家提倡全民健身运动。针对目前的情况,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现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体育课程必须进行改革,我们应该根据专业需求,完善人才培... 进入新世纪以后,新一代的大学生思想越来越活跃,但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国家提倡全民健身运动。针对目前的情况,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现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体育课程必须进行改革,我们应该根据专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考核多元化、树立正确的身心健康等几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考核方法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若楠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第19期185-187,共3页
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参加体育的主要形式,因此,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体育课程是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参加体育的主要形式,因此,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体育课程是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学体育课程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不难看出,大学体育课程的质量和效益还不是很高,改革还不够彻底、不全面,当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现状和不足,浅谈大学体育课程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发现大学学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分从三大方面来看,分别是学校、老师和学生自身,学校方面存在学校思想上不够重视、学校资金投入不足、对学校里体育的社团活动支持不够等问题;老师方面存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忽视理论的教授、教学评价不够合理等问题;学生方面,学生对体育的重视不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学校体育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思政理念下加强大学体育课程管理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建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第8期130-131,共2页
大学相对于之前的义务教育更加灵活和轻松,大学生由于年龄和经验的增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想意识,但是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很多时候还在探索世界和了解社会,此时就需要老师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指导,大部分时候在人们印象中体育课程... 大学相对于之前的义务教育更加灵活和轻松,大学生由于年龄和经验的增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想意识,但是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很多时候还在探索世界和了解社会,此时就需要老师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指导,大部分时候在人们印象中体育课程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也导致了课程教学方式单一、内容缺乏新鲜感,教育也没有明确的目的,而老师也仅从教学考核的角度进行任务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思政课程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老师需要从多角度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体魄和完善的价值观,既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也是为了我国未来塑造更多的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视域 大学体育课程 育人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成绩显著
18
《体育学刊》 CAS 1995年第1期101-101,共1页
上海交大历来重视体育课程改革,在体育课教学、课余运动训练竞赛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绩,体育课程1992年在全国评估中获“国家级优秀学校”称号及奖牌,1993年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并获全国高校课余训练“无进学校”称号及奖牌,... 上海交大历来重视体育课程改革,在体育课教学、课余运动训练竞赛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绩,体育课程1992年在全国评估中获“国家级优秀学校”称号及奖牌,1993年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并获全国高校课余训练“无进学校”称号及奖牌,篮球队、乒乓队及游泳队分别在全国高校、世界大学生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上海交大在体育课程改革中采取有效措施密切相关: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改革 改革成绩 上海交通 高校课余训练 课余运动训练 体育课教学 上海交大 一般身体素质 运动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优化: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反思
19
作者 秦尉富 李乃琼 《体育科技》 2024年第5期135-136,139,共3页
以北部湾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为案例,进行问题检视与系统反思。发现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支撑体系不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有“缝隙”及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愿教”的动力和“会教”的能力不足等现实... 以北部湾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为案例,进行问题检视与系统反思。发现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支撑体系不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有“缝隙”及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愿教”的动力和“会教”的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建议通过有序构建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管理体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的教学实施体系、团队+骨干引领+交流联动,多路径提升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形成动态性质的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资源整合体系等具体举措作为提质增效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 课程思政建设 反思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与践行路径 被引量:59
20
作者 章翔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思政建设在体育领域的有益尝试,拓宽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范围。运用文献资料法与辩证分析法,以"三全育人"为切入点,分析"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在阐释大学体育俱乐部... 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思政建设在体育领域的有益尝试,拓宽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范围。运用文献资料法与辩证分析法,以"三全育人"为切入点,分析"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在阐释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之上提出践行路径。研究表明,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包括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目标性、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实践性、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可为性。提出制度主导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专业教学与系统育人相结合、常规路径与方式创新相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究相结合、课程设计与德育规律相结合的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推进的践行路径,以充分发挥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拔节孕穗"的积极作用,助力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促使大学生在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的一体化建设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程思政 三全育人 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