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大孔径管棚支护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谭鹏 《铁道标准设计》 2003年第10期82-84,共3页
结合广深线市郊线工程下穿广深高速公路 ,重点探讨大孔径管棚支护的形式、结构 ,以及对高速公路的影响情况。
关键词 大孔径管棚支护 高速公路 施工技术 顶管法 结构形式 位移 公路隧道 下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腔的大孔径MEMS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创 王思亮 +1 位作者 王鹏 王文婧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2,127,共5页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设计了一种大孔径的微型F-P腔可调谐滤波器光机敏感结构。器件结构采用折叠悬臂梁设计,在中波红外(3~5μm)光谱范围内实现了通光区域为2 mm×2 mm滤波器件的调谐。通过进行调谐位移、结构应力和平整度分析...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设计了一种大孔径的微型F-P腔可调谐滤波器光机敏感结构。器件结构采用折叠悬臂梁设计,在中波红外(3~5μm)光谱范围内实现了通光区域为2 mm×2 mm滤波器件的调谐。通过进行调谐位移、结构应力和平整度分析,完成器件结构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波范围内,该结构的调谐位移为0.83μm,最大驱动电压为13 V,最大倾斜角为0.0021°。同时,采用高低折射率交替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多层介质的高反膜,平均反射率达到90.52%,可实现高精度的滤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大孔径 法布里-珀罗腔 可调谐滤波器 折叠悬臂梁 高反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孔径静态干涉高光谱成像数据压缩方法
3
作者 汪巍 冯向朋 +2 位作者 张耿 刘学斌 李思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6-239,共14页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遥感数据的数据量较大,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对其压缩。从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机理出发,分析了干涉数据的空间和干涉维冗余性,并基于现有成熟混合压缩编码方法,提出了基于相似干涉曲线与不同光程差之间冗余去除的算...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遥感数据的数据量较大,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对其压缩。从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机理出发,分析了干涉数据的空间和干涉维冗余性,并基于现有成熟混合压缩编码方法,提出了基于相似干涉曲线与不同光程差之间冗余去除的算法,对冗余数据进行去除预处理。对干涉数据进行基于曲线表的干涉曲线编码表示,对不同光程差之间的图像进行相关性预测,减少了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遥感图像的量化深度并降低了图像的信息熵,再结合JPEG2000算法进行无损或有损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数据,该算法可实现压缩比为3.1倍的无损压缩,有损压缩的率失真曲线也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其复原图像反演出的光谱曲线的光谱角和相对二次误差均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处理的数据,有效保护了光谱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 图像压缩 信息冗余 干涉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红外大孔径长焦距无热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曹一青 沈志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2,共9页
对于长波红外长焦距光学系统,大孔径能使系统具有更好的成像亮度,但也带来了孔径边缘像差较大且难以校正的问题。利用折反射式结构减少光学系统总长,采用两块反射镜结构作为基础,在其后搭配一组校正折射透镜构成光学系统,并应用光焦度... 对于长波红外长焦距光学系统,大孔径能使系统具有更好的成像亮度,但也带来了孔径边缘像差较大且难以校正的问题。利用折反射式结构减少光学系统总长,采用两块反射镜结构作为基础,在其后搭配一组校正折射透镜构成光学系统,并应用光焦度分配、消热差及消色差条件,设计出大孔径、长焦距的长波红外无热化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工作波段为8~12μm,焦距为800 mm,全视场角为0.6°,F数为2.5,遮拦比为0.2,光学系统总长为344.62 mm;在-40~60℃工作温度范围内,全视场角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在奈奎斯特频率20 lp/mm处均大于0.25。设计的长波红外大孔径长焦距光学系统由2块反射镜和4块折射透镜组成,系统结构紧凑,成像性能稳定,可为类似此类光学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设计 长波红外 大孔径 长焦距 无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阶波像差理论的非球面大孔径折反射成像系统像差优化方法
5
作者 曹一青 沈志娟 吕丽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7,共11页
大孔径折反射成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导航和安全监控等领域。首先分析了超大视场光学系统六阶波像差理论应用于非球面光学系统的像差计算方法,随后基于该六阶波像差理论,构建了非球面大孔径折反射成像系统像差优化评价目标函数,并... 大孔径折反射成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导航和安全监控等领域。首先分析了超大视场光学系统六阶波像差理论应用于非球面光学系统的像差计算方法,随后基于该六阶波像差理论,构建了非球面大孔径折反射成像系统像差优化评价目标函数,并给出了求解这种包含多个光学参量的目标函数的优化算法,得到优化后的系统结构参数。最后,应用所提方法设计了一款工作波段为400~700 nm、最大视场角为120°、 F数为2.6且成像质量较好的光学系统。设计案例的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是有效的,为非球面大孔径折反射成像系统像差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光学 像差优化 非球面 大孔径 平面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太赫兹波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6
作者 曹一青 沈志娟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381,共8页
太赫兹波具有高穿透性、低能性及指纹谱性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探测领域,因此,设计太赫兹波成像光学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以四块透镜构成的天塞物镜为参考结构,应用近轴光学系统像差理论构建系统像差平衡方程,给出... 太赫兹波具有高穿透性、低能性及指纹谱性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探测领域,因此,设计太赫兹波成像光学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以四块透镜构成的天塞物镜为参考结构,应用近轴光学系统像差理论构建系统像差平衡方程,给出了系统初始结构参数求解函数和方法,再结合光学设计软件进一步校正系统像差,最终设计了一种用于太赫兹波探测的大孔径光学成像系统。该光学系统由4块同轴折射透镜构成,焦距为70 mm,F数为1.4,全视场角为8°,在奈奎斯特频率10 lp/mm处全视场角范围内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值均大于0.32,各视场内的弥散斑均方根(RMS)半径均小于艾里斑半径。最后对系统各种公差进行分析和讨论。设计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太赫兹波探测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孔径大、结构简单且紧凑、成像质量较好且加工性易于实现等特点,满足设计要求,它在太赫兹波段高分辨率探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设计 太赫兹波 大孔径 像差平衡 公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精密检测的大孔径双远心光学系统设计
7
作者 孙丽婷 张继艳 +3 位作者 秦腾 林正煜 曹天皓 林炘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3-1129,共7页
为了满足光通信玻璃管内径检测对机器视觉提出的高精度要求,以及解决照明不均匀对检测精度的影响,本文在四组元结构设计理论基础上,通过像差平衡和优化设计,设计了一种具有同轴照明的大孔径高分辨率双远心光学系统。该系统由球面透镜及... 为了满足光通信玻璃管内径检测对机器视觉提出的高精度要求,以及解决照明不均匀对检测精度的影响,本文在四组元结构设计理论基础上,通过像差平衡和优化设计,设计了一种具有同轴照明的大孔径高分辨率双远心光学系统。该系统由球面透镜及分光棱镜组成,放大倍率为6×,F数为8,物方数值孔径为0.3759,适配于6500万像素的大面阵工业相机。设计结果表明,系统的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光学调制传递函数在奈奎斯特频率156 lp/mm处大于0.1,最大畸变小于0.1%,物像方远心度均小于0.1°,系统分辨率高达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精密检测 同轴照明 大孔径 双远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观测通量的空间代表性 被引量:36
8
作者 宫丽娟 刘绍民 +2 位作者 双喜 蔡旭辉 徐自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6-257,共12页
在对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足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密云站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的观测资料,应用足迹模型对观测通量的空间代表性做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的源区对风向、Monin-Obuk... 在对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足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密云站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的观测资料,应用足迹模型对观测通量的空间代表性做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的源区对风向、Monin-Obukhov长度,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观测高度/有效高度等因子比较敏感。密云站涡动相关仪的源区白天主要分布在仪器的西南与南面,而夜间则在东北与北面。大孔径闪烁仪的源区为西南—东北向分布。涡动相关仪各月源区形状不同,但大致分布在南北长1000 m、东西宽850 m的范围内,而LAS各月源区为西南—东北向分布,长约2060 m,最宽处约为620 m。对涡动相关仪通量有贡献的下垫面主要为园地(67%)和耕地(19%)。其中园地的通量贡献比例在夏、秋季比较大,冬、春季稍小,而耕地则相反。大孔径闪烁仪的主要通量贡献源区为园地、耕地和居民地,通量贡献比例分别为49%,28%和11%。其中园地和耕地通量贡献率的变化趋势与涡动相关仪的观测结果一致,但没有涡动相关仪的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动相关仪 大孔径闪烁仪 源区 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静态破碎膨胀压力特性及布孔参数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姜楠 徐全军 +2 位作者 龙源 廖瑜 林卫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7-472,共6页
大孔径静态破碎与传统静态破碎有着显著的不同。利用电测法测量了直径40和100mm钢管中的破碎剂膨胀压力和温度,对比分析了两种工况下的不同现象。实验表明,孔径的增加能够提高膨胀压力,加快反应速度。基于实验的数据,利用有限元方法计... 大孔径静态破碎与传统静态破碎有着显著的不同。利用电测法测量了直径40和100mm钢管中的破碎剂膨胀压力和温度,对比分析了两种工况下的不同现象。实验表明,孔径的增加能够提高膨胀压力,加快反应速度。基于实验的数据,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静态破碎时钻孔周围岩石介质中的应力分布。基于实验数据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使用数据拟合方法对静态破碎时岩石中的应力分布弹性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了应力分布方程。利用该方程推导的布孔参数计算公式,适合运用于实际工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静态破碎 有限元方法 大孔径 数据拟合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下垫面大孔径闪烁仪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卢俐 刘绍民 +2 位作者 徐自为 王介民 李小文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1-178,共8页
大孔径闪烁仪是近年兴起的测量大尺度(500 m^10 km)地表通量的仪器。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分别于2002年、2004年在北京昌平小汤山开展了大孔径闪烁仪短期观测实验,2006年6月又在北京密云建立了长期观测站。利用这些数据,对大孔径闪烁仪观... 大孔径闪烁仪是近年兴起的测量大尺度(500 m^10 km)地表通量的仪器。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分别于2002年、2004年在北京昌平小汤山开展了大孔径闪烁仪短期观测实验,2006年6月又在北京密云建立了长期观测站。利用这些数据,对大孔径闪烁仪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闪烁仪光径高度和风速是影响观测显热通量的关键因子。当地表粗糙元的高度变化相对于光径高度不可忽略时,零平面位移需要精确确定。波文比在湿润地表需要准确确定,而气温、气压和动力学粗糙度则为不敏感因子。计算中所需的大气稳定度可用理查孙数判断,也可借助日出日落时间或净辐射观测值确定。稳定条件下的普适函数目前无统一表达式,可采用仪器说明书推荐的函数。通过几个站点闪烁仪观测显热通量与涡动相关仪测量值的比较表明:大孔径闪烁仪在均匀和非均匀地表都能得到合理的显热通量观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闪烁仪 显热通量 不同下垫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反射镜组件随机振动响应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13
11
作者 董得义 辛宏伟 +2 位作者 杨利伟 李志来 关英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4-78,共5页
大孔径反射镜的柔性支撑在随机振动试验中应力响应较大,可能产生残余应变进而导致空间光学遥感器成像质量下降,因此,对大孔径反射镜组件进行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尤为必要。阐述了随机振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有限元实现。建立了反射镜组件... 大孔径反射镜的柔性支撑在随机振动试验中应力响应较大,可能产生残余应变进而导致空间光学遥感器成像质量下降,因此,对大孔径反射镜组件进行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尤为必要。阐述了随机振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有限元实现。建立了反射镜组件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得出了反射镜的加速度均方根响应和柔性支撑的均值应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反射镜加速度响应均方根为16.3 Grms;柔性支撑的均值应力响应为34.9 MPa。随后进行了随机振动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反射镜组件均方根加速度响应为16.0 Grms;均值应力响应为30.3 MPa。均方根加速度响应分析误差为1.8%,均值应力分析误差为13.2%,满足精度要求,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反射镜 柔性支撑 随机振动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相对孔径紫外成像仪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2
作者 崔穆涵 田志辉 +4 位作者 周跃 章明朝 陈雪 李佳起 易翔宇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2-218,共7页
为解决目前大多数紫外成像仪存在的定位和指向精度差、色差较大、分辨率及光能利用率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款高分辨率的大孔径消色差紫外光学系统。首先,根据电晕放电检测的应用需求,提出了紫外光学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利用熔石英及氟... 为解决目前大多数紫外成像仪存在的定位和指向精度差、色差较大、分辨率及光能利用率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款高分辨率的大孔径消色差紫外光学系统。首先,根据电晕放电检测的应用需求,提出了紫外光学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利用熔石英及氟化钙两种材料的不同色散特性,根据改进的双胶合透镜结构设计了一款大孔径的消色差紫外光学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公差分析。设计的紫外光学系统在全视场全探测范围内点列图均方根直径<0.08 mm,分辨率为20 lp/mm,满足电力行业中对电晕探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探测 紫外成像仪 光学系统 大孔径 消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畸变对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影响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8
13
作者 吕群波 相里斌 +2 位作者 姚涛 景娟娟 王忠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145,共4页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具有原理简单、稳定性高等诸多优点,但是仪器对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苛刻。特别是光学系统的畸变,对仪器获取的数据有较大的影响,并最终影响仪器的应用。通过对仪器获...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具有原理简单、稳定性高等诸多优点,但是仪器对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苛刻。特别是光学系统的畸变,对仪器获取的数据有较大的影响,并最终影响仪器的应用。通过对仪器获取数据机理的分析,给出光学系统畸变影响下的数据模型,为仪器的性能评估提供可能。最后在4%的畸变值条件下,利用模型和既定参数对畸变影响进行计算机仿真,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虽然该畸变对于普通的光学成像系统来说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对于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来说,复原光谱不但存在>5%的相对偏差,而且光谱位置在长波处产生了近8 nm的偏移,从而导致光谱无法应用,因此该畸变是不可容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光谱技术 大孔径 光学系统 光学畸变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闪烁仪湍流通量印痕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2
14
作者 彭谷亮 蔡旭晖 刘绍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2-827,共6页
针对近年兴起的适用于大范围区域平均通量观测的大孔径闪烁仪(LAS),建立了一个基于欧拉分析方法的LAS印痕模型,用于对LAS测量数据的印痕分析和质量控制。作者介绍模式的建立方法并对模式的输入参数进行了讨论。另外,应用LAS印痕模式来分... 针对近年兴起的适用于大范围区域平均通量观测的大孔径闪烁仪(LAS),建立了一个基于欧拉分析方法的LAS印痕模型,用于对LAS测量数据的印痕分析和质量控制。作者介绍模式的建立方法并对模式的输入参数进行了讨论。另外,应用LAS印痕模式来分析2005年小汤山非均匀下垫面的观测实验数据,并与涡动相关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获得较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该LAS印痕模型在观测数据的分析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适用于非均匀下垫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痕分析 大孔径闪烁仪(LAS) 区域平均通量 空间代表性 非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闪烁仪测量戈壁地区感热通量 被引量:14
15
作者 马迪 吕世华 +3 位作者 陈晋北 权晓晶 奥银焕 陈世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62,共7页
利用2008年6月11~30日在金塔开展的"绿洲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能量水分交换和边界层过程观测与理论研究"期间第一阶段戈壁下垫面大孔径闪烁仪(LAS)的观测资料,用混合对流方法和自由对流方法分别计算了戈壁感热通量。结果表明,对... 利用2008年6月11~30日在金塔开展的"绿洲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能量水分交换和边界层过程观测与理论研究"期间第一阶段戈壁下垫面大孔径闪烁仪(LAS)的观测资料,用混合对流方法和自由对流方法分别计算了戈壁感热通量。结果表明,对于利用LAS资料计算地表感热通量的方法中,混合对流方法相对于自由对流方法更加适用,且混合对流方法中Andreas给出的参数相对于DeBruin的参数更加适用于戈壁下垫面。此外,LAS测得的感热通量相对涡动相关方法的值较大,提高了地表能量闭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闪烁仪(LAS) 涡动相关方法(EC) 感热通量 混合对流方法(MIX) 自由对流方法(F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面视场PG成像光谱仪的光学设计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晋 张锐 +1 位作者 潘明忠 崔继承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7-874,共8页
针对成像光谱仪通过狭缝进行线视场成像时存在的孔径较小、光学透过率较低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棱镜-光栅型分光结构的大孔径面视场成像光谱仪。该棱镜-光栅成像光谱仪采用表面浮雕型透射光栅,极大地降低了光栅的制作难度与成本。大孔... 针对成像光谱仪通过狭缝进行线视场成像时存在的孔径较小、光学透过率较低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棱镜-光栅型分光结构的大孔径面视场成像光谱仪。该棱镜-光栅成像光谱仪采用表面浮雕型透射光栅,极大地降低了光栅的制作难度与成本。大孔径面视场的成像光谱仪相较于线视场成像光谱仪有较高光学效率和时间效率。但是面视场成像光谱仪的色畸变与谱线弯曲较难校正。本文将前端望远系统与分光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满足远心光路匹配和孔径匹配,较好地校正了面视场光谱成像系统中的谱线弯曲和色畸变。并且通过加入非球面反射镜及校正镜很好的校正了由于大孔径面视场所引入的非对称性离轴像差。结果表明,设计的大孔径面视场PG成像光谱仪光谱波段范围400~1 000nm,光学调制传递函数达到0.65以上,光谱分辨率达2.5nm,全谱段不同视场的谱线弯曲小于5μm,色畸变小于8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光谱仪 大孔径 面视场 谱线弯曲 色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高气速单孔气泡形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沈雪松 沈春银 +1 位作者 李光 戴干策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220-2225,共6页
The formation of bubbles generated in a bubble column with 190 mm I.D.from large orifices at high gas velocity was studied for air-deionized water system.The experiments were made with orifice diameters varying from 4... The formation of bubbles generated in a bubble column with 190 mm I.D.from large orifices at high gas velocity was studied for air-deionized water system.The experiments were made with orifice diameters varying from 4 mm to 21 mm and hole gas velocity in the range of 0.8—154.8 m·s-1.The bubble shape and bubble size were recorded by CCD camera,critical hole gas velocity for bubble deformation was derived from the transition of aspect ratio of bubbl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ubbles were spherical when hole gas velocity was lower than 20 m·s-1.When hole gas velocity was higher than 50 m·s-1,the shape of bubbles changed to elliptical.A correlation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 for bubble size as a function of hole gas velocity and orifice diameter,and the equation predicted the bubble size well for orifice diameter larger than 3 mm and hole gas velocity from 10 m·s-1 to 80 m·s-1 in air-deionized wate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形成 气泡形态 大孔径 高气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超长定向钻孔综合瓦斯抽采技术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明 方新秋 +1 位作者 许瑞强 张新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48,共3页
为解决沙曲煤矿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中瓦斯浓度经常超限问题,在14205工作面试验了顶板岩层千米定向长钻孔抽采邻近层瓦斯与本煤层长钻孔瓦斯抽采相结合的综合瓦斯抽采方法,结果表明,顶板岩石水平长钻孔抽采浓度在60%以上,平均抽采... 为解决沙曲煤矿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中瓦斯浓度经常超限问题,在14205工作面试验了顶板岩层千米定向长钻孔抽采邻近层瓦斯与本煤层长钻孔瓦斯抽采相结合的综合瓦斯抽采方法,结果表明,顶板岩石水平长钻孔抽采浓度在60%以上,平均抽采量达13.3m3/min,本煤层长钻孔单孔瓦斯抽采浓度达15%左右,钻孔控制区域瓦斯预抽率达到35%左右,有效解决上隅角和回风流瓦斯超限问题,实现高瓦斯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孔 千米深孔 大孔径 综合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高孔密防砂射孔技术在草13块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景三 司连收 +2 位作者 张东荣 刘志华 刘东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9-80,共2页
大孔径、高孔密防砂射孔技术主要适用于砾石充填防砂的油井 ,它有利于降低充填防砂井的充填压力 ,提高油井产能。 2 0 0 2年在草 13区块实施大孔径、高孔密防砂射孔作业 9井次 ,降低施工压力 8~ 14MPa ,日产油量增加6 .8t。固井质量分... 大孔径、高孔密防砂射孔技术主要适用于砾石充填防砂的油井 ,它有利于降低充填防砂井的充填压力 ,提高油井产能。 2 0 0 2年在草 13区块实施大孔径、高孔密防砂射孔作业 9井次 ,降低施工压力 8~ 14MPa ,日产油量增加6 .8t。固井质量分析表明 ,大孔径、高孔密防砂射孔对套管和水泥环未造成损害 ,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先进射孔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高孔密防砂射孔技术 草13块 应用 充填压力 产能 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大视场辅助驾驶仪红外镜头无热化设计 被引量:13
20
作者 孙爱平 龚杨云 +4 位作者 陈忠 安长亮 皮冬明 铁筱滢 杨毕春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7-622,共6页
论述了无热化设计的种类和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设计的基本原理。使用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设计方案,设计了一款工作波段为8~12 m、焦距f=16.5 mm、F#=0.8、视场为36.5×27.8的大孔径、大视场辅助驾驶无热化红外镜头。此镜头体积小、重量... 论述了无热化设计的种类和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设计的基本原理。使用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设计方案,设计了一款工作波段为8~12 m、焦距f=16.5 mm、F#=0.8、视场为36.5×27.8的大孔径、大视场辅助驾驶无热化红外镜头。此镜头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适用于辅助驾驶系统。此红外镜头在-40℃~60℃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无需调焦,能自动消除热差影响,始终保证成像清晰。经过寒区(低温)试验,满足无热化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热化设计 大孔径红外镜头 大视场红外镜头 辅助驾驶仪 光学被动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