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8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两步晶种法在大孔α-Al_2O_3载体上合成NaA沸石膜 被引量:8
1
作者 盛春光 杨建华 +3 位作者 殷德宏 鲁金明 陈赞 王金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0-824,共5页
采用热浸渍-擦涂法在大孔α-A1203载体管外表面涂覆粒径为2μm的大晶种,从而起到初步修饰载体孔道的作用;然后采用提拉法在大晶种修饰后的载体管表面涂覆粒径为400nm的小品种,最终使载体管的表面形成薄而连续的品种层;最后利用旋转... 采用热浸渍-擦涂法在大孔α-A1203载体管外表面涂覆粒径为2μm的大晶种,从而起到初步修饰载体孔道的作用;然后采用提拉法在大晶种修饰后的载体管表面涂覆粒径为400nm的小品种,最终使载体管的表面形成薄而连续的品种层;最后利用旋转烘箱对预制晶种层的载体管进行一次动态水热晶化合成,制得NaA沸石膜。采用SEM和XRD等方法制备的NaA沸石膜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渗透汽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NaA沸石膜连续、致密且重复性高;在温度为353K、真夺度为200~300Pa的条件下,对乙醇质量分数90%的水/L醇体系进行分离.分离系数大于10000,渗诱诵量可扶1.8k2/(m^2·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沸石膜 热浸渍-擦涂法 大孔α-al2o3载体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载体孔结构优化:提升FeMo/Al_(2)O_(3)催化剂在焦炉煤气加氢脱硫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龙龙 秦志峰 +5 位作者 班红艳 李乃珍 杜朕屹 于峰 翟志强 吴琼笑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23-3638,共16页
探讨了Al_(2)O_(3)载体孔结构对FeMo/Al_(2)O_(3)预加氢脱硫(HDS)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孔结构的FeMo/Al_(2)O_(3)催化剂,并通过微型固定床技术对其在模拟焦炉煤气中COS、CS_(2)、C_(4)H_(4)S和C_(2)... 探讨了Al_(2)O_(3)载体孔结构对FeMo/Al_(2)O_(3)预加氢脱硫(HDS)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孔结构的FeMo/Al_(2)O_(3)催化剂,并通过微型固定床技术对其在模拟焦炉煤气中COS、CS_(2)、C_(4)H_(4)S和C_(2)H_(4)的HDS活性和选择性进行了系统评价,通过N_(2)吸附-脱附、红外碳硫、XRD、NH_(3)-TPD、H_(2)-TPR、XPS、Raman以及HRT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Al_(2)O_(3)载体孔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相MoS_(2)有显著影响,从而影响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其中较大孔径的载体更有利于COS和CS_(2)的有效转化,而较小孔径的载体则更倾向于促进C_(4)H_(4)S和C_(2)H_(4)的转化;此外,具有较大孔径的催化剂不仅展现出更低的积炭倾向,还通过提高Mo物种的分散性,有效调控了MoS_(2)片晶的生长尺寸和层数,从而在COS和CS_(2)的加氢脱硫活性上显示了优异性能。研究结果为高效HDS催化剂的设计与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载体 结构 FeMo/Al_(2)o_(3)催化剂 焦炉煤气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孔结构对丁炔二醇二段加氢Ni/γ-Al2O3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梁旭 李海涛 +3 位作者 张因 赵永祥 孙自瑾 梁小元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9-214,共6页
以三种不同孔结构的γ-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γ-Al2O3催化剂,经低温氮气吸附、TPR、H2-TPD、XRD、TEM等物性结构表征及丁炔二醇催化合成1,4-丁二醇二段加氢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比表面积293m^2·g^-1、最可几孔径9... 以三种不同孔结构的γ-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γ-Al2O3催化剂,经低温氮气吸附、TPR、H2-TPD、XRD、TEM等物性结构表征及丁炔二醇催化合成1,4-丁二醇二段加氢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比表面积293m^2·g^-1、最可几孔径9.4nm的γ-Al2O3制备的Ni/γ-Al2O3具有较高的分散度和较多的活性结构中心以及适宜的孔径分布(小于4nm孔体积分数为12.34%、4—18nm孔体积分数为64.42%、大于18nm孔体积分数达23.24%),对丁炔二醇二段加氢表现出较高的加氢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Ni/γ-al2o3 1、4-丁二醇 二段加氢
原文传递
在多孔γ-Al_2O_3载体上微波加热合成NaSOD,NaA和NaX分子筛膜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程志林 晁自胜 万惠霖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46,共5页
采用常压回流的微波加热体系,在多孔γ-Al_2O_3载体上成功地制备出NaSOD、NaA和NaX分子筛膜。XRD和SEM表征结果表明,多次合成有利于提高膜的致密程度。在微波场中,NaA分子筛的成膜性要优于NaSOD和NaX分子筛。3次合成后,3种分子筛膜上单... 采用常压回流的微波加热体系,在多孔γ-Al_2O_3载体上成功地制备出NaSOD、NaA和NaX分子筛膜。XRD和SEM表征结果表明,多次合成有利于提高膜的致密程度。在微波场中,NaA分子筛的成膜性要优于NaSOD和NaX分子筛。3次合成后,3种分子筛膜上单组分H_2/N_2的理想分离选择性分别为3.00、4.00和2.58;H_2的渗透率分别为5.1×10^(-7)、6.8×10^(-7)和6.2×10^(-7)mol/(Pa·m^2·s),显示出较强的渗透能力和一定的分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2o3 微波加热 合成 NaSoD NAA NAX 分子筛膜 氧化铝 方钠石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多孔结构的γ-Al_2O_3为载体的新型催化剂的开发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石纪军 吴也凡 +5 位作者 罗凌虹 程亮 何汝杰 韦斐 陈猛 余婷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5,共5页
以桃胶与硫酸铝铵为原料,通过调节反应体系的配料比和煅烧工艺,可调控多孔γ-Al2O3的表面积、孔容、孔径大小及尺寸分布。以高比表面的γ-Al2O3为载体制备的磺化聚苯硫醚铑配合物为催化剂,在80℃和不同的压力条件下及不同的溶剂中,对α,... 以桃胶与硫酸铝铵为原料,通过调节反应体系的配料比和煅烧工艺,可调控多孔γ-Al2O3的表面积、孔容、孔径大小及尺寸分布。以高比表面的γ-Al2O3为载体制备的磺化聚苯硫醚铑配合物为催化剂,在80℃和不同的压力条件下及不同的溶剂中,对α,ω-十一烯甲酯的氢甲酰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反应产物除α,ω-十二醛酯外,无加氢副产物发生,从电子因素和空间位阻等方面对正/异构比和该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2o3 磺化聚苯硫醚铑配合物 十一烯甲酯 氢甲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大孔容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6
作者 孟秀红 谢小化 +1 位作者 李响 王海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33,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大孔容和具有双孔分布的TiO2-Al2O3复合载体,氧化钛掺入量分别为0、5%、10%、15%。运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TiO2-Al2O3复合载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 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大孔容和具有双孔分布的TiO2-Al2O3复合载体,氧化钛掺入量分别为0、5%、10%、15%。运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TiO2-Al2O3复合载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氧化钛含量较低(共沉淀法不大于10%,浸渍法不大于15%)时,两种方法制备的复合载体都保持了γ-Al2O3的骨架结构,即氧化钛在氧化铝中高度分散,浸渍法制备的复合载体中氧化钛的分散性更好。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复合载体比表面积、孔容等孔结构参数减小幅度较大,而采用浸渍法制备的复合载体孔结构参数减小幅度很小,比表面积都在300m^2/g左右,孔容都大于1.0cm^3/g,具有双孔分布(3~7nm和20~6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复合载体 共沉淀法 浸渍法 高比表面积 大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孔TiO_2/γ-Al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7
作者 韩易潼 杨鹏冲 +2 位作者 孟秀红 鄢景森 王海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5-790,共6页
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廉价的硫酸铝、硫酸钛为原料,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TiO2质量分数(0~15%)的TiO2/γ-Al2O3复合载体.运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电子显微镜扫描(SEM)方法对所制得的复合载体进行了表征.结... 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廉价的硫酸铝、硫酸钛为原料,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TiO2质量分数(0~15%)的TiO2/γ-Al2O3复合载体.运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电子显微镜扫描(SEM)方法对所制得的复合载体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当TiO2/γ-Al2O3复合载体中TiO2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15%时,其中的TiO2由无定型高度分散态转变为锐钛矿晶型开始在γ-Al2O3上富集,复合载体中γ-Al2O3的存在提高了TiO2的热稳定性;采用此方法制得的TiO2/γ-Al2O3复合载体比表面积较高,具有介孔(2~50 nm)-大孔(>50 nm)双孔分布的多级孔结构,最可几孔径在7~11 nm之间;TiO2/γ-Al2O3复合载体二次粒子形貌为短粗纤维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Γ-al2o3 复合载体 -大孔 多级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TiO2晶须-γ-Al2O3复合载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对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岳凡 李蒙 +3 位作者 杨祝红 花泽林 李龙 李力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7-676,共10页
以介孔TiO2晶须作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介孔TiO2晶须与γ-Al2O3复合载体(TiO2-Al2O3),在此基础上,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MoO3负载量的MoO3/TiO2-Al2O3催化剂,采用N 2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H 2-程... 以介孔TiO2晶须作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介孔TiO2晶须与γ-Al2O3复合载体(TiO2-Al2O3),在此基础上,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MoO3负载量的MoO3/TiO2-Al2O3催化剂,采用N 2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H 2-程序升温还原(H 2-TPR)、场发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技术对催化剂结构进行剖析,并考察了其对二苯并噻吩(DBT)的加氢脱硫性能。XRD和Raman等结果显示,当MoO3负载质量分数低于20%时,MoO3能够在TiO2-Al2O3复合载体上分散良好,当MoO3负载质量分数超过20%时,复合载体催化剂上出现晶态的MoO3物种;TPR结果显示,出现晶态的MoO3会增加其还原温度,不利于形成活性相;所有催化剂拥有良好的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均大于200 m^2/g。DBT的加氢脱硫结果显示,MoO3/TiO2-Al2O3复合载体催化剂的MoO3负载质量分数为20%时具有最佳催化性能,DBT转化率达到了56%,优于相同条件纯γ-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晶须-γ-al2o3(Tio2-al2o3) 加氢脱硫 二苯并噻吩(DBT) Mo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对NO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Ⅱ)载体γ-Al_2O_3与SO_2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平 赵越 +3 位作者 卢冠忠 赵秀阁 鲁文质 肖文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72-2076,共5页
考察了 4 2 3K时 SO2 在γ-Al2 O3上反复作用对 NO氧化过程的影响 .结果显示 ,SO2 的存在在一段时间内促进了γ-Al2 O3对 NO的催化氧化 .用 TPD,FTIR,XRD,BET及固体酸度测定等多种表征讨论了γ-Al2 O3和 SO2 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 ,... 考察了 4 2 3K时 SO2 在γ-Al2 O3上反复作用对 NO氧化过程的影响 .结果显示 ,SO2 的存在在一段时间内促进了γ-Al2 O3对 NO的催化氧化 .用 TPD,FTIR,XRD,BET及固体酸度测定等多种表征讨论了γ-Al2 O3和 SO2 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 ,SO2 在 γ-Al2 O3表面与 NO等吸附物结合形成活性吸附物种是γ-Al2 O3在 SO2 气氛中显示氧化活性的重要原因 ,但当其表面被强吸附的 SO2 逐步覆盖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催化氧化 So2 Γ-al2o3 催化剂 失活 废气处理 二氧化硫 载体 负载型催化剂 氧化硅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载体对Pt-Sn-K/γ-Al2O3催化剂上异丁烷脱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罗沙 吴楠 +3 位作者 周波 何松波 邱介山 孙承林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81-1487,共7页
采用盐酸回流法和氨水沉淀法合成了氧化铝载体,并通过络合真空浸渍法制备了不同来源氧化铝负载的Pt-Sn-K/γ-Al2O3催化剂。利用N2物理吸附、CO脉冲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NH3程序升温脱附、热重等手段对Pt-Sn-K/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 采用盐酸回流法和氨水沉淀法合成了氧化铝载体,并通过络合真空浸渍法制备了不同来源氧化铝负载的Pt-Sn-K/γ-Al2O3催化剂。利用N2物理吸附、CO脉冲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NH3程序升温脱附、热重等手段对Pt-Sn-K/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异丁烷脱氢为探针反应研究了氧化铝载体对该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由盐酸回流法合成的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相比,采用氨水沉淀法合成的氧化铝载体制备的Pt-Sn-K/γ-Al2O3催化剂表面具有较小的Pt颗粒和较弱的酸性分布,其脱氢活性及异丁烯选择性更优。14 d的连续运行数据显示,由氨水沉淀合成的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其抗积炭能力更强,反应后催化剂的积炭石墨化程度更低,因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该催化剂上,异丁烷初始转化率为56.67%,14 d后仍能达到34.71%,异丁烯初始选择性为80%,7 d后维持在9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载体 Pt-Sn-K Γ-al2o3 异丁烷 脱氢 盐酸回流法 氨水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TiO_2-Al_2O_3复合载体在超深度加氢脱硫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生祥 李伟 +1 位作者 张明慧 陶克毅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2-745,共4页
运用HRTEM、FT-Ram an、TPR等方法表征了M o活性组分在负载型T iO2-A l2O3复合载体和A l2O3上不同形态和性质。比较了T iO2-A l2O3复合载体同传统A l2O3载体对CoM o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以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为探针考察了... 运用HRTEM、FT-Ram an、TPR等方法表征了M o活性组分在负载型T iO2-A l2O3复合载体和A l2O3上不同形态和性质。比较了T iO2-A l2O3复合载体同传统A l2O3载体对CoM o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以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的超深度加氢脱硫(UHDS)性能。结果表明,在负载型T iO2-A l2O3复合载体中,M oO3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这种弱的相互作用使M oO3更多的以八面体配位M o物种(M oⅥ)及其二维的聚合物的形式存在。二维聚合物有利于形成具有更高活性的多层M oS2结构,明显提高催化剂的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 TPR 复合载体 HDS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介孔复合SiO_2-Al_2O_3分子筛的水热合成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晔 吴东 +1 位作者 孙予罕 彭少逸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28-29,共2页
结合介孔和微孔分子筛的合成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和ZSM 5引导剂分别作为介孔和微孔结构的导向剂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具有微孔 -中孔复合结构的SiO2 Al2 O3 分子筛 ,并采用XRD和N2 吸附对分子筛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结合介孔和微孔分子筛的合成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和ZSM 5引导剂分别作为介孔和微孔结构的导向剂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具有微孔 -中孔复合结构的SiO2 Al2 O3 分子筛 ,并采用XRD和N2 吸附对分子筛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分子筛的XRD图谱在大角度区和小角度区同时出现较强的衍射峰 ,分别对应于四方晶型和MCM 41的结构。样品的N2 吸附曲线亦在P/P0 <0 1和P/P0 =0 2 5~ 0 4出现两个突跃 ,其DFT孔径则主要集中在 1 2nm和 3 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al2o3分子筛 -介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Ni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对NiMo/γ-Al_2O_3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瑞玉 曹东炜 +2 位作者 曾令有 梁娟 刘晨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4-569,共6页
以γ-Al_2O_3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O负载量的NiMo/γ-Al_2O_3催化剂,利用XRD、^(27)Al-MAS NMR、Py-FTIR和HRTEM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在高压微反装置对该系列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了助剂Ni与载体γ-Al_2O_3中不饱... 以γ-Al_2O_3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O负载量的NiMo/γ-Al_2O_3催化剂,利用XRD、^(27)Al-MAS NMR、Py-FTIR和HRTEM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在高压微反装置对该系列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了助剂Ni与载体γ-Al_2O_3中不饱和铝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催化剂活性相结构形貌和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Ni优先作用于γ-Al_2O_3表面的四配位不饱和铝原子位置;随着NiO负载量的增加,硫化态NiMo/γ-Al_2O_3催化剂中MoS_2活性相的长度变短、堆垛层数增加。Ni的引入能明显提高NiMo/γ-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但其加氢选择性则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剂 氧化铝 NiMo-al2o3 活性组分 载体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沉淀铝酸钠溶液法制备大孔容纳米γ-Al_2O_3纤维粒子 被引量:14
14
作者 蔡卫权 李会泉 张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76-1981,共6页
采用H2 O2 沉淀铝酸钠溶液和乙醇分散并洗涤沉淀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地制备出了大孔容纳米γ Al2 O3 纤维 .运用XRD、FT IR、TG DSC、TEM、BET和压汞法对比研究了水洗和乙醇分散并洗涤两种沉淀处理方式对产物结构、形貌和织构性质的影响 ... 采用H2 O2 沉淀铝酸钠溶液和乙醇分散并洗涤沉淀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地制备出了大孔容纳米γ Al2 O3 纤维 .运用XRD、FT IR、TG DSC、TEM、BET和压汞法对比研究了水洗和乙醇分散并洗涤两种沉淀处理方式对产物结构、形貌和织构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乙醇洗涤产物γ Al2 O3 纤维的直径约为 10nm ,长度约在 10 0nm以上 ,孔容和比表面分别为 2 2 3ml·g-1和 2 2 2 0m2 ·g-1,而水洗γ Al2 O3 的二次粒子无固定形状 ,孔容和比表面仅为 0 37ml·g-1和 16 2 3m2 ·g-1.乙醇洗涤时形成的CH3 CH2 O—基不仅使γ Al2 O3 前驱物拟薄水铝石晶粒定向生长成纤维 ,还阻止了相邻颗粒表面之间因Al—O—Al键形成而产生的硬团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铝酸钠溶液 纳米γ-al2o3纤维 拟薄水铝石 大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γ-Al_2O_3载体水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赫崇衡 郭杨龙 汪仁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30,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γ-Al2O3样品,并通过添加La2O3、CeO2等稳定剂对γ-Al2O3进行表面修饰。考察了在1273K的空气和水蒸汽存在下γ-Al2O3的烧结行为,经BET比表面、DTA、X... 用溶胶-凝胶法、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γ-Al2O3样品,并通过添加La2O3、CeO2等稳定剂对γ-Al2O3进行表面修饰。考察了在1273K的空气和水蒸汽存在下γ-Al2O3的烧结行为,经BET比表面、DTA、XRD衍射及其宽化法表征了各样品在不同烧结时间晶相、晶粒大小、比表面和孔径分布的变化。发现添加La2O3对提高γ-Al2O3向α-Al2O3的相变温度和阻滞其颈部烧结的作用比CeO2强得多。此外,采用sol-gel法制备的样品对提高γ-Al2O3的微孔稳定性及抗烧结性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对1273K下水热烧结动力学的研究发现,经sol-gel法和浸渍法制备的含质量分数为5%La2O3的载体,其烧结机理为体积扩散过程,而共沉淀法制备的载体之烧结为表面扩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2o3 烧结 水热稳定性 制备 催化剂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及Co-Mo/TiO_2-Al_2O_3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广建 李佳佳 +1 位作者 吴春泽 王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18-1522,共5页
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法(SG)、共沉淀法(CP)、表面沉淀法(PR)及混捏法(ME)制备TiO_2-Al_2O_3复合载体,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复合载体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浸渍法制备Co-Mo/TiO_2-Al_2O_3-X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了Co-Mo/TiO_2-Al_2O_3-X加... 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法(SG)、共沉淀法(CP)、表面沉淀法(PR)及混捏法(ME)制备TiO_2-Al_2O_3复合载体,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复合载体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浸渍法制备Co-Mo/TiO_2-Al_2O_3-X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了Co-Mo/TiO_2-Al_2O_3-X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脱硫性能。利用XRD、BET、SEM等表征手段对复合载体及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SG法制备的复合载体粒径均一,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CP法制备复合载体时TiO_2以单层或亚单层的分散状态高度分散于γ-Al_2O_3中。在氢气压力3.0 MPa、反应温度280℃、反应时间4 h、液时空速1.4 h-1和氢油比600的条件下,SG法制备的Co-Mo/TiO_2-Al_2O_3催化剂具有较高加氢脱硫活性,噻吩转化率达到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复合载体 加氢脱硫 溶胶-凝胶法 Co-Mo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涂层对不同孔径α-Al_2O_3微滤膜的修饰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健儿 胡学兵 +3 位作者 于云 胡行方 汪永清 张小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6-1220,共5页
采用不同粒径的α-Al_2O_3微粒,利用浸渍涂覆的工艺方法,在粒径为10μm的α-Al_2O_3载体上制备了厚度约为25μm的不同孔径的微滤膜.并以Zn(NO_3)_2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对上述不同孔径的微滤膜进行纳米ZnO涂层修饰改性.结果表明:... 采用不同粒径的α-Al_2O_3微粒,利用浸渍涂覆的工艺方法,在粒径为10μm的α-Al_2O_3载体上制备了厚度约为25μm的不同孔径的微滤膜.并以Zn(NO_3)_2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对上述不同孔径的微滤膜进行纳米ZnO涂层修饰改性.结果表明:采用ZnO改性后的微滤膜的水通量都得到了提高,且以粒径为0.5μm的α-Al_2O_3微粒构成孔径为0.15μm的微滤膜其水通量增幅最大;当Zn(NO_3)_2的浓度为0.3mol/L,经二次涂覆后,改性作用最佳,微滤膜的水通量增幅最高达到46.4%.同时,文中还对纳米ZnO涂层改性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微滤膜 不同 Zno涂层 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铝法制备的ZrO_2-Al_2O_3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孔远 徐鲁燕 +1 位作者 付兆霖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3-417,共5页
在NaAlO2-Al2(SO4)3法制备拟薄水铝石成胶过程中加入氧氯化锆,得到ZrO2-Al2O3样品。采用XRD、BET、SEM、Py-IR、NH3-TPD方法对ZrO2-Al2O3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ZrO2质量分数小于5.6%时,ZrO2-Al2O3样品的晶相为γ-Al2O3,当ZrO2质量... 在NaAlO2-Al2(SO4)3法制备拟薄水铝石成胶过程中加入氧氯化锆,得到ZrO2-Al2O3样品。采用XRD、BET、SEM、Py-IR、NH3-TPD方法对ZrO2-Al2O3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ZrO2质量分数小于5.6%时,ZrO2-Al2O3样品的晶相为γ-Al2O3,当ZrO2质量分数大于5.6%时,出现了t-ZrO2的晶相;随着ZrO2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比表面积逐渐减小;ZrO2质量分数从0增至6.6%,孔容从1.12cm3/g增加到1.17cm3/g,变化不大,随着ZrO2质量分数进一步增加,孔容开始下降;平均孔径随着ZrO2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增加,ZrO2质量分数达到7.4%后,随着ZrO2质量分数的增加,孔径减小。ZrO2的加入对γ-Al2O3的孔型结构没有影响。ZrO2-Al2O3样品主要以L酸为主,有少量的B酸;随着ZrO2含量的增加,总酸量略有增加,其中弱酸比例降低,而强酸和中强酸的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lo2-al2(So4)3 Γ-al2o3 ZRo2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对γ-Al_2O_3载体表面酸性及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武客 陈平初 +3 位作者 汪明 王军涛 刘宛乔 郝啸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0-193,共4页
通过程序升温脱附氨、红外、Hammett指示剂滴定法、正丁醇脱水、差热及热重手段研究引入不同含量的硅对载体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的硅和γ-Al2O3发生键合形成了新的Al-O-Si键;随着硅的含量增加,γ-Al2O3表面的总酸量及酸强度也增大.以... 通过程序升温脱附氨、红外、Hammett指示剂滴定法、正丁醇脱水、差热及热重手段研究引入不同含量的硅对载体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的硅和γ-Al2O3发生键合形成了新的Al-O-Si键;随着硅的含量增加,γ-Al2O3表面的总酸量及酸强度也增大.以苯加氢反应为探针,采用微催化脉冲色谱技术考察硅修饰的载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改性增加了对苯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降低了加氢反应的活化能;硅的影响以电子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2o3 改性 酸量 负载型催化剂 苯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焙烧温度对Co-Mo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慧波 侯凯湖 李会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6,共5页
采用混捏法制备纳米介孔TiO2-Al2O3复合载体,考察载体焙烧温度对负载型Co-Mo双金属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和吸附吡啶红外光谱技术对复合载体及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焙烧的复合载体都具有... 采用混捏法制备纳米介孔TiO2-Al2O3复合载体,考察载体焙烧温度对负载型Co-Mo双金属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和吸附吡啶红外光谱技术对复合载体及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焙烧的复合载体都具有介孔结构;随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减小,平均孔径增大;催化剂中TiO2的平均晶粒尺寸属纳米级且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复合载体中Al2O3的存在提高了TiO2的晶型转变温度;不同温度焙烧的复合载体表面均主要为L酸中心而几乎没有B酸中心。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制备的Co-Mo/TiO2-Al2O3催化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载体经适宜温度焙烧后所得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 载体 焙烧温度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