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的症候式分析 |
李奕琳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4 |
0 |
|
2
|
基于“学习任务群”下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以《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为例 |
牟其明
刘文东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4 |
0 |
|
3
|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八重回忆”及其情感结构 |
邹建军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1 |
2
|
|
4
|
细读《大堰河——我的保姆》 |
毛艳霞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 |
1
|
|
5
|
苦与爱:大堰河的生命底色——《大堰河——我的保姆》文本解析教学案例 |
张伟
密兴艳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2 |
1
|
|
6
|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人称转换及其美学意义 |
邹建军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 |
0 |
|
7
|
欧罗巴芦笛吹响的“生活的牧歌”——读《大堰河——我的保姆》 |
李雪峰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03 |
0 |
|
8
|
光明大堰河水污染综合治理对策 研究 |
袁步先
石志孔
张浏
刘乐
方春霞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1 |
3
|
|
9
|
《大堰河——我的保姆》标点符号的巧妙变化 |
朱磊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0
|
谈《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思想特色 |
祖少华
|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2000 |
2
|
|
11
|
浅谈《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对比艺术 |
邓达泉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2
|
|
12
|
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片段 |
卢肖莉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3
|
与时俱进,新诗可以不押韵——兼论《大堰河——我的保姆》应受到推崇 |
马协民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4
|
朴素文字的魅力——读《大堰河——我的保姆》 |
李堂新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2 |
1
|
|
15
|
见微知著,观“文眼”解主题——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 |
张小丹
|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2018 |
1
|
|
16
|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
陈刚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7
|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哭”与“笑” |
王惠
|
《四川教育》
|
2020 |
0 |
|
18
|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 |
李嗣■
|
《语文世界(上旬刊)》
|
1997 |
0 |
|
19
|
《大堰河——我的保姆》赏析 |
高养忠
单守兵
|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
2006 |
0 |
|
20
|
让学生都去“找”桃子 |
伏荣超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