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7085铝合金筒形件淬火残余应力及其消减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清松 吴道祥 +2 位作者 何珞玉 王雨 徐戊矫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6,共11页
以大型7085铝合金筒形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最大程度保证铝合金大锻件性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其淬火残余应力的方法。基于Abaqus平台,分别建立了大型筒形件淬火有限元模型和淬火后冷胀形有限元模型,考虑了淬火工艺和冷胀形工艺间的数据... 以大型7085铝合金筒形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最大程度保证铝合金大锻件性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其淬火残余应力的方法。基于Abaqus平台,分别建立了大型筒形件淬火有限元模型和淬火后冷胀形有限元模型,考虑了淬火工艺和冷胀形工艺间的数据继承关系,分析了工艺参数对锻件性能及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针对大型7085铝合金筒形件的淬火过程,将7085铝合金的等温转变曲线和时间-温度-性能曲线写入Abaqus用户子程序USDFLD中,计算了大型筒形件在不同淬火工艺条件下的析出相含量和分布、对应的硬度变化以及残余应力分布,获得了35℃的淬火水温是最优的选择。在消减淬火残余应力的冷胀形工艺中,基于不同的淬火水温条件开展了胀形量、胀形道次和每道次之间环转动角度的正交模拟实验,结果显示胀形量对残余应力消减的影响最显著,胀形量为4.5%时大型7085铝合金筒形件的应变均匀性最好且残余应力消减最充分。将仿真获得的优化淬火工艺和胀形方案应用于生产试制,所获得的大型筒形件各项力学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其残余应力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7085铝合金筒形件 淬火 冷胀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铝合金筒形件强力热反旋减薄率对喇叭口(缺陷)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刚要 涂善俊 +2 位作者 张冉阳 郭正华 崔俊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平台对7075铸造铝合金筒形件强力热反旋成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减薄率、预热温度对筒形件旋压成形过程中喇叭口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减薄率为20%、预热温度为300℃时,工件壁厚减薄均匀且内壁保持贴模;减薄率为... 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平台对7075铸造铝合金筒形件强力热反旋成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减薄率、预热温度对筒形件旋压成形过程中喇叭口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减薄率为20%、预热温度为300℃时,工件壁厚减薄均匀且内壁保持贴模;减薄率为30%、预热温度为325℃时,工件出现明显的喇叭口现象,扩径度最大,达5.35%。综合分析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减薄率20%、预热温度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铝合金 强力热反旋 减薄率 喇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高强铝合金筒形件强力热反旋显微组织演化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刚要 黄锋 +2 位作者 张冉阳 赵盼 周清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69,共6页
针对铸态7075铝合金筒形件进行多道次强力热反旋实验。结合显微组织分析和晶粒尺寸测试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显微组织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原始坯料晶粒粗大,但分布均匀;旋压变形后,晶粒变细,共晶相组织分布不均匀;随着第4道次压下量... 针对铸态7075铝合金筒形件进行多道次强力热反旋实验。结合显微组织分析和晶粒尺寸测试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显微组织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原始坯料晶粒粗大,但分布均匀;旋压变形后,晶粒变细,共晶相组织分布不均匀;随着第4道次压下量的增加,筒形件晶粒越细;随着筒形件预热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当芯模转速从100 r·min^(-1)增至200 r·min^(-1)时,其晶粒尺寸减小的幅度比芯模转速从200 r·min^(-1)增至300 r·min^(-1)时略大;进给速度在60 mm·min^(-1)到100 mm·min^(-1)范围内,晶粒尺寸在前半段减小的幅度比后半段减小的幅度略小;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7075铝合金 强力热反旋 显微组织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对铸态铝合金筒形件多道次强力热反旋鼓包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刚要 陆诚俊 +3 位作者 张冉阳 郭正华 徐圣凯 张明远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60,共6页
铸态铝合金筒坯与模具接触摩擦是导致筒形件多道次强力热反旋成形不均匀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筒形件旋压过程中鼓包等缺陷的控制与消除。文章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平台建立了该成形过程可靠的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 铸态铝合金筒坯与模具接触摩擦是导致筒形件多道次强力热反旋成形不均匀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筒形件旋压过程中鼓包等缺陷的控制与消除。文章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平台建立了该成形过程可靠的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多道次强力热反旋成形中摩擦对鼓包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旋轮与毛坯件间摩擦系数的增大,第一道次、第二道次和第三道次筒形件鼓包高度变化程度小,只有微小的减小,第四道次先减小后增大;随着芯模与筒形件间摩擦系数的增大,第一、二、三、四道次鼓包高度先减小后增大。研究结果为铸态铝合金筒形件强力热反旋成形极限中摩擦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铝合金 强力热反旋 摩擦 鼓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模转速对铸态7075铝合金强力热反旋筒形件壁厚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盼 赵刚要 +2 位作者 张冉阳 黄锋 徐圣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9-162,共4页
针对铸态7075铝合金常温下加工塑性较差、晶粒粗大、变形抗力大的特性,本文建立了其强力热反旋成形的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对其成形过程进行了强力热反旋成形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 针对铸态7075铝合金常温下加工塑性较差、晶粒粗大、变形抗力大的特性,本文建立了其强力热反旋成形的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对其成形过程进行了强力热反旋成形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芯模转速对筒形件壁厚不均匀分布的影响,并揭示了相关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强力热反旋是成形铸态7075铝合金薄壁筒形件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当第1、3道次的芯模转速为2 r/s时,壁厚不均匀度取得最小值;第2、4道次的壁厚不均匀度随芯模转速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铝合金 壁厚 强力热反旋 芯模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铝合金筒形件强力热反旋的显微组织及硬度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锋 赵刚要 +2 位作者 张冉阳 赵盼 卢丹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41-143,147,共4页
对铸态7075铝合金筒形件进行了多道次强力热反旋试验。通过硬度测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铝合金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旋压变形后,晶内或晶界处黑色块状和细小的点状组织分布不均匀。随着第4道次压下量的增加,平均显微硬度先... 对铸态7075铝合金筒形件进行了多道次强力热反旋试验。通过硬度测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铝合金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旋压变形后,晶内或晶界处黑色块状和细小的点状组织分布不均匀。随着第4道次压下量的增加,平均显微硬度先升高后下降。随着筒形件预热温度的升高或旋轮进给速度的增大,平均显微硬度先快速升高后缓慢下降。随着芯模转速的增大,平均显微硬度先缓慢升高后缓慢下降。涂抹石墨时筒形件的平均显微硬度比涂抹MoS_2时平均显微硬度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铝合金 强力热反旋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高强铝合金筒形件强力热反旋损伤特征FE仿真分析
7
作者 张冉阳 成一博 +3 位作者 赵刚要 李智军 刘静 崔旭昌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81,共5页
基于铸态7075铝合金的材料特性,建立了耦合温度和应变率、考虑材料拉压异性的Lemaitre损伤模型。通过VUMAT子程序接口,将开发的损伤模型子程序引入到ABAQUS/Explicit有限元平台中,建立了可靠的铸态7075铝合金筒形件强力热反旋损伤预测... 基于铸态7075铝合金的材料特性,建立了耦合温度和应变率、考虑材料拉压异性的Lemaitre损伤模型。通过VUMAT子程序接口,将开发的损伤模型子程序引入到ABAQUS/Explicit有限元平台中,建立了可靠的铸态7075铝合金筒形件强力热反旋损伤预测有限元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旋压过程中损伤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可为该成形过程的断裂预测和控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热反旋 有限元仿真 损伤准则 铸态高强铝合金 薄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铝合金曲面件在电磁渐进成形首次放电条件下的起皱行为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龚航 黄亮 +4 位作者 李建军 戴亚雄 曹全梁 韩小涛 李亮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4-291,261,共8页
针对大型铝合金曲面件电磁渐进成形技术,采用整体压边和分块变压边力压边的方式,研究了电磁渐进成形工艺中首次放电后板料的起皱现象和规律,揭示了压边力对电磁渐进成形首次放电过程中板料起皱和材料塑性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 针对大型铝合金曲面件电磁渐进成形技术,采用整体压边和分块变压边力压边的方式,研究了电磁渐进成形工艺中首次放电后板料的起皱现象和规律,揭示了压边力对电磁渐进成形首次放电过程中板料起皱和材料塑性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预测出的首次放电后易起皱区域为板料的法兰区和悬空侧壁区,与实验结果一致;整体压边方式下法兰区域和悬空侧壁区域无起皱的临界压边力分别为8.4 kN和21.6 kN;分块变压边力方式下,最靠近局部塑性变形区的压边分块上的法兰区域无起皱临界压边力为8.4 kN,最靠近悬空区的对称的两个压边分块上的悬空侧壁区域无起皱临界压边力为23.8 kN,且相比于整体压边方式的无起皱临界条件下,在分块压边方式的无起皱临界条件下板料的变形流动能力得以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铝合金曲面 分块压边 起皱 电磁渐进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铝合金筒形件强力热反旋扩径的预测与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仵龙涛 赵刚要 +1 位作者 张冉阳 郭正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30,共6页
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并结合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7075铝合金筒形件强力热反旋过程中扩径度的影响,实现了对扩径度的预测。基于正交实验法,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扩径度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第1道次参数对扩径度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工件与... 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并结合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7075铝合金筒形件强力热反旋过程中扩径度的影响,实现了对扩径度的预测。基于正交实验法,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扩径度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第1道次参数对扩径度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工件与芯轴间摩擦>旋轮与工件间摩擦>芯轴转速>减薄量>工件预热温度>进给速度;第2道次为:工件与芯轴间摩擦>旋轮与工件间摩擦>芯轴转速>进给速度>减薄量>工件预热温度;第3道次为:旋轮与工件间摩擦>工件与芯轴间摩擦>进给速度>芯轴转速>减薄量>工件预热温度;第4道次为:工件与芯轴间摩擦>旋轮与工件间摩擦>工件预热温度>进给速度>减薄量>芯轴转速。获得了各道次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提出了控制扩径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强力热反旋 扩径度 正交实验 最佳工艺参数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12铝合金平底筒形件充液拉深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绪国 李继光 +1 位作者 张杰刚 田恕 《精密成形工程》 2015年第6期86-91,共6页
目的研究工艺参数对2A12铝合金平底筒形件充液拉深成形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液室压力加载路径、成形液室压力、压边力和压边间隙对板材充液拉深成形效果的影响。结果获得了充液拉深成形的失效形式,以及不同工艺参数... 目的研究工艺参数对2A12铝合金平底筒形件充液拉深成形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液室压力加载路径、成形液室压力、压边力和压边间隙对板材充液拉深成形效果的影响。结果获得了充液拉深成形的失效形式,以及不同工艺参数下零件壁厚减薄率的变化规律。成形前期,液室压力不宜过大,最大液室压力在10~25 MPa之间,压边间隙在1.05~1.15mm之内,可有效避免零件过度减薄和法兰起皱。结论合理的液室压力加载路径和压边间隙,可以有效地控制零件法兰区起皱,防止凸模圆角处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液拉深 2A12铝合金 平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钛合金筒形件电磁冲模校圆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聂鹏 冯志超 王哲峰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2-86,40,共6页
钛合金筒形件由钛板滚弯焊接而成,由于钛合金室温成形性能较差、焊接困难且卸载后回弹较大,如何提升其成形精度一直是航空制造领域的难点问题。用电磁校形原理,针对直径为300 mm、高为600 mm、壁厚为2 mm的大型航空钛合金筒形件进行校... 钛合金筒形件由钛板滚弯焊接而成,由于钛合金室温成形性能较差、焊接困难且卸载后回弹较大,如何提升其成形精度一直是航空制造领域的难点问题。用电磁校形原理,针对直径为300 mm、高为600 mm、壁厚为2 mm的大型航空钛合金筒形件进行校圆实验研究,设计了一种电磁冲模校圆方法。采用有限元电磁分析软件Ansoft Maxwell对校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放电电流和磁场分布,并将采用电磁冲模校圆方法与采用常规电磁校圆方法所得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相同放电电压条件下,采用电磁冲模校圆方法较采用常规电磁校圆方法所得的工件圆度平均值降幅增加20%以上,保证工件成形均匀性的同时提高了设备能量利用率,为电磁成形技术在航空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生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 航空 合金 大型 校圆方法 电磁冲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筒形件马杠扩孔变形规律及成形质量分析
12
作者 杨小玲 谢撰业 +3 位作者 韩兆玉 吕正风 马新武 王广春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9-174,共6页
以航空用7050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铝合金马杠扩孔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给出了航空铝合金筒形件马杠扩孔变形区的分布特征,分析了相对压下量和转动角度对马杠扩孔变形程度及变形分布的影响,并以环坯锻透为成形质量指标,分析了马杠扩... 以航空用7050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铝合金马杠扩孔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给出了航空铝合金筒形件马杠扩孔变形区的分布特征,分析了相对压下量和转动角度对马杠扩孔变形程度及变形分布的影响,并以环坯锻透为成形质量指标,分析了马杠扩孔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相对压下量越大,环坯锻透越充分,转动角度对筒形件扩孔成形不充分区域的补偿具有重要影响,在考虑成形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应进行合理选择。应用实例表明,给出的以锻透控制扩孔成形质量的工艺条件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马杠扩孔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筒形件强力旋压成形件的疵病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雷 姜春茂 +3 位作者 刘有江 孔庆瑜 周宇航 李云龙 《精密成形工程》 2012年第5期55-57,84,共4页
介绍了某产品铝合金筒形件的旋压成形加工过程,模具材料选择,旋压前毛坯处,确定了旋压工艺参数,分析了旋压成形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通过实践证明,该项工艺技术可行。
关键词 铝合金 旋压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母线型铝合金筒形零件的旋压加工
14
作者 曾向东 《精密成形工程》 2016年第4期54-59,共6页
目的加工出3 mm厚的曲母线连接直壁段的大尺寸筒形铝合金零件。方法利用卧式数控旋压机,采用强旋、普旋相结合并辅以热旋的方案进行工艺试验。结果通过工艺试验摸索相关加工要点,采用先强旋出零件的小端锥曲线部位,再通过多道次加热普旋... 目的加工出3 mm厚的曲母线连接直壁段的大尺寸筒形铝合金零件。方法利用卧式数控旋压机,采用强旋、普旋相结合并辅以热旋的方案进行工艺试验。结果通过工艺试验摸索相关加工要点,采用先强旋出零件的小端锥曲线部位,再通过多道次加热普旋,加工出了厚度为3 mm的曲母线连接直壁段的大尺寸筒形铝合金零件。结论对于带有锥曲型面的大尺寸铝合金筒形件,采用强旋、普旋结合的工艺进行加工是可行的;零件毛坯方案、普旋时的收口量、零件扩径等因素是影响旋压加工成败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旋压加工 强普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锥形筒件热成形数值模拟与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浩博 陈响军 +1 位作者 徐斌 孙明月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2-201,共10页
针对大型锥形筒件传统制造方法存在的成形效率低、成形件性能差和尺寸难控制等缺点,提出一种大型管坯分区冷却缩口、多次扩口混合的热模压成形方法。基于商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构建了热力耦合仿真模型,优化了大型管坯热成形工艺,并通过... 针对大型锥形筒件传统制造方法存在的成形效率低、成形件性能差和尺寸难控制等缺点,提出一种大型管坯分区冷却缩口、多次扩口混合的热模压成形方法。基于商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构建了热力耦合仿真模型,优化了大型管坯热成形工艺,并通过对比仿真和所设计的缩比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与成形工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成形方法能够满足大型锥形筒件的加工要求,同时,分区冷却工艺对大型锥形筒件成形效果有显著影响,在冷却缩口过程中,冷却区和成形区的强度均随冷却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单位厚度冷却时间为1.714 s·mm^(-1)时,冷却缩口成形效果最佳,既保证了冷却区强度,又使成形区具有足够的塑性;管坯最大冷却区长度为1580 mm,当冷却区长度为1480 mm时,能够避免因长度不合适导致冷却过渡区域产生缺陷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 分区冷却 管坯缩扩口 塑性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薄壁LF6铝合金筒体旋压成形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黑爱卿 李钰 +2 位作者 邓全得 陈曦 李仲辉 《精密成形工程》 2020年第2期43-47,共5页
目的研究大尺寸薄壁LF6铝合金流动旋压成形工艺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锻件毛坯反向流动旋压技术,通过设计高精度的旋压模具,将模具与旋压机床采用法兰结构形式固定,模具与产品采用固定卡槽形式固定。旋压过程分三道次进行,以控制每道次减薄... 目的研究大尺寸薄壁LF6铝合金流动旋压成形工艺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锻件毛坯反向流动旋压技术,通过设计高精度的旋压模具,将模具与旋压机床采用法兰结构形式固定,模具与产品采用固定卡槽形式固定。旋压过程分三道次进行,以控制每道次减薄率,同时每道次采用不同的进给速度和旋压转速;三道次减薄率分别采用24.3%,32.2%,28.6%,进给速度分别采用1.4,1.2,1 mm/r,旋压转速分别采用200,200,100 r/min。结果实现了锻件壁厚由8.2 mm分别减薄到6.2,4.2,3 mm,锻件长度由650 mm增长到840,1250,1800 mm,同时旋压产品的圆度达到了0.2 mm,整个长度方向壁厚公差为±0.07 mm,母线方向直线度为0.2 mm。结论采用流动旋压技术实现了大尺寸薄壁LF6铝合金筒体的加工,解决了大尺寸薄壁LF6铝合金筒体成形的技术难题,同时生产的产品已在型号上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 LF6铝合金 流动旋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06铝合金中厚板的拉深变形行为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志超 徐永超 苑世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64-1772,共9页
由于弯曲效应,中厚板拉深时厚度方向存在明显应力梯度,使其与薄板拉深变形有所不同。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中厚板拉深变形过程中不同阶段板材厚度方向的径向应力分布规律,揭示凹模圆角大小对中厚板拉深变形径向应力的影响规律。对厚... 由于弯曲效应,中厚板拉深时厚度方向存在明显应力梯度,使其与薄板拉深变形有所不同。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中厚板拉深变形过程中不同阶段板材厚度方向的径向应力分布规律,揭示凹模圆角大小对中厚板拉深变形径向应力的影响规律。对厚度4.5 mm的5A06铝合金板材进行不同凹模圆角条件下内径为450 mm筒形件拉深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厚板拉深过程中最大径向应力位于直壁区与凹模圆角过渡处;且随凹模圆角的增大,最大径向应力值逐渐减小;破裂缺陷发生在凹模圆角与直壁区过渡处,且随凹模圆角增大,破裂延缓发生,极限拉深行程显著提高,凹模相对圆角为12时的极限深度比相对圆角4.5时的提高了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06铝合金 中厚板 拉深 径向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肚大口小”筒形件的缩口挤压成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泽 张星 +2 位作者 于建民 范丹丹 杨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5-120,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加工中存在的金属流线不完整、焊接裂纹、缩孔等缺陷,针对"肚大口小"筒形件,提出一种分瓣式内外支撑缩口挤压成形方法。应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内支撑不同分瓣模数量的筒形件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主要分析了坯料塑... 为了解决传统加工中存在的金属流线不完整、焊接裂纹、缩孔等缺陷,针对"肚大口小"筒形件,提出一种分瓣式内外支撑缩口挤压成形方法。应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内支撑不同分瓣模数量的筒形件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主要分析了坯料塑性成形过程和等效应变、等效应力、金属流动速度,研究了不同数量分瓣模间隙对制件内表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零件表面的成形质量随内支撑分辨模数量的增加、间隙的变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最佳内支撑分瓣模是5分瓣。使用这个分瓣模获得了要求的"肚大口小"的铝合金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分瓣模 挤压 缩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筒形件滚珠旋压成形工装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传波 江树勇 +1 位作者 薛克敏 孙全颖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5年第2期28-30,共3页
介绍了一种灵活实用的滚珠旋压工装设计方法,以LY12铝合金为旋压材料,通过大量的工艺实验,获得了滚珠直径、壁厚减薄率和进给比等工艺参数对薄壁筒形件旋压成形性的影响,为获得理想的旋压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薄壁 滚珠旋压 工装设计 工艺参数 铝合金 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最大的FSW筒形件在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焊接成功
20
作者 南利辉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8-18,共1页
日前,国内唯一的搅拌摩擦焊(FSW)技术开发和推广中心——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成功实现了国内最大的筒形件——新型火箭燃料贮箱模拟件的焊接,将国内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工程化开发水平又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 FSW 火箭 燃料贮箱 工作温度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